![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九上科学浙教 第2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PPT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449619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图文ppt课件
展开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通过典型金属与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3.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5.通过钢铁锈蚀和防锈的学习研究,使学生逐渐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知识点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重点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铁、铜、金与氧气反应的情况如下表:
(2)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由此可知,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3)金属越活泼,越易与氧气反应,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
特别提醒洗涤铝制容器时,不能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氧化膜;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因为酸性或碱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典例1 (2022·台州期中)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热的细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B.在较高温度下能与氧气反应的金属,在常温下也能与氧气反应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D.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泼性
【解析】A(×)红热的细铁丝只有在氧气中才会燃烧;B(×)铜、铁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D(√)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活泼性越强。
1.探究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知识点2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重难点
①镁、锌、铁三种金属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典例2 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制得的是( )
[解析]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1)置换反应的概念与特征
(2)置换反应的常见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比较
典例3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例题点拨判断某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的方法:看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是否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解析】A(×)该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知识点3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重难点
1.教材第43页探究:比较铁与铜、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经过许多实验,人们总结出一些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如金属活动性:Zn>Fe,Cu>Ag。
4.湿法炼铜湿法炼铜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
典例4 (2022·丽水中考)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A.铁B.铜C.钠D.锌
[解析]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为铜、铁、锌、钠,由此判断人类历史上大量使用这四种金属的时间先后顺序是铜、铁、锌、钠,所以最早使用的是铜。
知识点4 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日久之后表面往往会失去光泽,产生锈蚀现象,以致强度降低,不能继续使用。据统计,每年由于锈蚀而直接损失的钢铁材料约占年产钢铁量的四分之一。
1.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2.防止金属生锈的常用方法
典例5 &1&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问题。
(1) 在空气中,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
(2) 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刷漆(或涂油,合理即可)
[解析]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要防止生锈应隔绝空气或水,采取刷漆或涂油等方法可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铁生锈。
(3) 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再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或合理开采金属矿物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
氧气和水蒸气(或O2和H2O)
题型 1 金属与酸的反应
角度1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 ★★★
典例6 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方法点拨分析图像时应注意曲线的起点、转折点和走向,并将图像信息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得出相应的结论。思路引导 当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生成氢气质量时:
典例7 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金属镁,然后分别缓慢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由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图可知,等质量的锌和镁与稀硫酸反应,镁产生氢气的质量比锌多,但无法得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关系;a点时,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但锌早已反应完,酸有剩余;b点时,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锌多;c点时,锌与镁均未反应完,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方法点拨根据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图可知,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金属镁与稀硫酸反应,最终镁产生氢气的质量比锌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易错警示本题图像的横轴是稀硫酸的质量,所以由图像无法判断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故无法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角度2 金属与酸反应的相关计算 ★★★★
A.&2& B.&3& C.&4& D.&5&
方法点拨本题不清楚金属质量与酸的质量的关系,因此要分情况讨论。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结合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等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比较溶液的质量时,要同时考虑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归纳总结金属与酸反应口诀足量金属等量酸,产生氢气一样多;等量金属足量酸,产生氢气铝最多;产氢公式要记得,此时用来方便多。
角度3 有关金属中所含的杂质的计算 ★★★★
A.镁B.锌C.钾D.铜
[解析]根据一定量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该金属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设产生0.2 g氢气需要消耗金属铁的质量为m,则0.2 g=2m÷56,m=5.6 g。由于生铁中含有碳,碳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另一种金属杂质产生0.2 g氢气时消耗的金属质量应小于5.6 g。由计算可知,产生0.2 g 氢气,消耗镁的质量为2.4 g,小于5.6 g,而消耗锌、钾的质量分别为6.5 g、7.8 g,大于5.6 g,铜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可判断该生铁中含的另一种金属杂质可能是镁。
角度1 从微观角度理解置换反应 ★★★
典例10 如图是铁钉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该反应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前后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原子转变成亚铁离子,氢离子转变为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解析] 根据题给微观示意图分析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铁原子转变成亚铁离子,稀盐酸中的氢离子转变为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反应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亚铁离子,溶液颜色会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2+H2↑
角度2 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问题 ★★★★
典例11 (2023·金华期末)把锌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硫酸镁溶液D.硝酸银溶液
方法点拨判断溶液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的技巧(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增加。(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要根据进入溶液中的金属与从溶液中被置换出的金属的质量大小确定。
题型 3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角度1 根据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解析] &6& .
方法点拨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进行判断。2.根据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产生气泡的速度进行判断。3.根据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角度2 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Ni+H2SO4==NiSO4+H2↑
[解析]Ni可以与稀硫酸反应,说明Ni比Cu活泼,猜想②为Ni>Fe>Cu。
[解析]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Fe比Ni活泼,猜想①成立。
[解析]用铜片、NiSO4溶液和铁片,通过实验探究也能判断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方法点拨验证或探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常用方法一般验证或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常采用“中间开花”的形式。具体方法如下:1.“两金夹一液”: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位于(或猜测位于)两端的金属单质,以及活动性介于两种金属之间的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作为试剂。根据两种金属单质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2.“两液夹一金”: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位于(或猜测位于)中间的金属单质,以及另外两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作为试剂。根据金属单质分别与另外两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
题型 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角度1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
[解析]B(×)金属活动性Ag<X<Al,常温时,X不一定能与O2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可能与O2反应;C(×)金属的活动性X<Al,X不能与Al2(SO4)3溶液反应;D(×)金属活动性X<H,X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方法点拨判断金属与溶液能否进行反应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钠、钙除外)。
角度2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回收废液中的金属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8& .
方法点拨(1)加入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必须位于要置换的金属前。(2)加入的过量金属会成为“新杂质”,因此要加入容易除去的金属或与要回收的物质相关的金属。
角度3 金属与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
典例16 (2023·宁波区级期末)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方法点拨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1)一种活泼金属单质与多种不活泼金属化合物混合溶液反应时,首先要清楚反应的先后顺序,活动性强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再置换出活动性较弱的金属。(2)多种活泼金属单质与一种不活泼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时,活动性最强的金属优先反应,然后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反应。
解题通法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1)将题目中涉及的金属按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2)根据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先反应),按反应的先后顺序正确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3)由置换反应规律得出结论:①滤渣中一定含有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单质,可能含有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单质。②滤液中一定含有活动性最强的金属的离子,可能含有活动性次之的金属的离子。
题型 5 金属的腐蚀 ★★★
典例17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将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调节一致后塞紧塞子,一周后观察现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L端液面会高于R端液面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或氧气)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钉的锈蚀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4节 能量的获得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4节 能量的获得图文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概念,知识点2无氧呼吸,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变浑浊,二氧化碳,化碳避免发酵液外溢,通入空气,排出二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与营养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与营养课文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食物与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素,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人体能量的消耗,供能营养素,非供能营养素,2无机盐,3膳食纤维,4维生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1核能,核裂变,核聚变,裂变与聚变的比较,核电站,知识点3放射性,三种主要的放射线,放射性的利与弊,题型核能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