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脉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读图,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原始大陆逐渐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
大陆漂移的结果: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岩石、古老地层都有许多相似性和连续性
大西洋两岸古老生物物种的相似性
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说明这些大陆原来可能位于温而偏凉的纬度地区,后来逐渐漂离了原来的位置。
大陆漂移学说存在的缺陷
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哪里?
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内容:在大洋中部形成了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1.读图,描述大西洋的形成(扩张)过程。
岩浆上涌(形成弯形隆起)
1.“海底扩张学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2.它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什么问题?
它指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原因。
“海底扩张学说”是一个完善的理论吗? 它有哪些局限性?
“海底扩张说”存在局限性
说出全球的六大板块名称
板块“漂浮”在__________上,
不断地发生_____和_____ 。
以亚欧大陆为主,包括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非洲大陆和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和印度洋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南北美洲、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南极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
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太平洋)
1.据测量,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
喜马拉雅山脉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那么在图中,哪些地方容易引发火山和地震?
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交界处及海岭处。
3.日本、台湾为什么多地震、火山?
日本、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之间相互碰撞。
1.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可分为六大板块B.六大板块的运动目前还在缓慢进行C.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造成的D.大陆漂移的假说是由麦哲伦提出的
2.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板块的挤压 B.板块的碰撞C.板块的张裂 D.地壳的凹陷
3.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是( )A.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上B.地质条件复杂,多褶皱山地C.火山活动频繁D.我国北部、东部处于板块边界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685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示范课ppt课件</a>,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大陆漂移学说,证据4化石证据,大陆漂移的其他证据,生命不息探索不止,没有科学解释,学说不被接受,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说,幼年洋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教案doc、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36《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精品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舌羊齿,大西洋的扩张,动图板块的碰撞,板块的张裂,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