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溶解图片ppt课件
展开1.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
2.知道物质溶解时既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
3.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4.理解溶解度的意义。
5.会运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点1 物质的溶解性 重点
1.教材第25页活动:蔗糖溶解的实验
2.溶解性的定义: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3.教材第25页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我们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例如,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泥沙就难溶于水。
归纳总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典例1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控制合理的是( @1@ )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⑥是否搅拌A.①②B.①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解析]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需要控制温度相同、溶剂质量相同、溶剂种类相同,根据溶解的最大质量,可以比较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的大小,溶解性与是否搅拌、溶质颗粒大小无关;通过比较溶质在溶液中溶解的最大质量比较溶解性的大小,溶质的质量不需要相同,故①④⑤需要控制。
拓展培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溶解速率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的快慢,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如下:
4.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表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具体如下。
典例2 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3@ )
A.食盐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
[解析] 石蜡熔化,塑料片才会脱落,所以加入的物质溶于水后应放出热量,结合选项可知,加入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知识点2 饱和溶液 重难点
我们已经通过蔗糖溶解的实验知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物质能够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注意: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存在,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如下:
4.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相对概念。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典例3 下列有关溶液(溶剂为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5@ )A.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例题点拨不能根据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知识点3 物质的溶解度 重难点
1.溶解度: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同的。我们通常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1)溶解度与溶解性: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注意: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许多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举例如下: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归纳总结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为气体和溶剂的性质。
(2)外因为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而减小(或增大),随压强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典例5 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1)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知识点4 溶液的配制 重难点
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以下四种类型:
典例7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教材第30页活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 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2)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20@___(填字母)。A.适量增加氯化钠固体B.适量减少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D.添加砝码
(4) 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时发现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24@_____(填字母)。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3)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 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盘,说明左盘物体偏重,应适量减少氯化钠固体。
[解析] (1)正确操作顺序:取出药品,称量药品,放入烧杯中,量取水倒入烧杯中,利用玻璃棒搅拌使药品溶解。
题型1 物质的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角度1 对物质溶解性的理解 ★★
典例12 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28@ )A.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C.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强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角度2 物质溶解性影响因素的确定 ★★★
典例13 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30@ )
A.溶质种类B.溶剂种类C.温度D.颗粒粗细
易知实验中没有颗粒粗细这一变量,因此该实验无法探究颗粒粗细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角度3 物质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
典例14 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提示:本实验中汽油与碘不发生化学反应;碘溶于汽油,溶液呈紫红色)
(1)图丙所示的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由图乙、丙可知,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_(选填“强”或“弱”)。
[解析] (1)碘溶于汽油得到碘的汽油溶液;对比图乙、丙可知,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2)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_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2)酒精和水可以互溶,用酒精代替汽油,最终所得液体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题型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角度1 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易错) ★★★
典例15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8@ )A.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固体,溶液质量增大B.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D.改变条件,可以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溶剂的种类(或溶剂的性质)
溶质的种类(或溶质的性质)
角度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
典例16 (原创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小科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名志愿者,每天回家后总会给自己制备一杯白糖水喝。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44@ )
A.制备白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中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解析] 凉的糖水中有剩余的白糖,说明此时水中能溶解的白糖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能说明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方法点拨判断溶液为饱和溶液的依据
(1)溶液底部有溶质剩余,且不再减少。
(2)往溶液中加溶质,溶质不再减少。二者均能作为判定一定条件下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依据。
角度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
典例17 欲使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46@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再加入该溶质D.倒出一些液体
“增加溶质,没有限制”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增加原溶质,且该方法适用于任何溶液。
角度4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1)误认为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量多少;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2)误认为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相同温度下,二是溶剂相同(与溶剂质量多少无关)。
题型3 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
典例19 [2022·杭州滨江区期中] 小明课外自制了一个化学“冰箱”,如图所示。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箱内食物温度明显下降,制造此化学冰箱的固体碎块可选用( @50@ )
A.硝酸铵B.食盐C.蔗糖D.氢氧化钠
[解析] 由水与固体碎块混合,箱内食物温度明显下降知,该固体溶于水时吸热,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
题型4 溶解度及其相关计算
角度1 溶解度的概念及含义 ★★★
典例20 [2022·丽水期中]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52@ )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必须明确四要素,缺一不可,四要素简记为“定温、定量、定状态、定单位”。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溶质性质、溶剂性质和温度的影响,与溶质多少无关。
角度2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
角度3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优) ★★★★★
典例2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8@ )
方法点拨溶解度曲线的“两看”
易错警示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进行解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比较溶解度大小需指明温度;
(2)利用溶解度比较析出固体质量的多少需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
题型5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应用
角度1 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
典例23 [杭州中考]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60@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角度2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易错) ★★★
角度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1) 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
(4)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4)发现指针偏右,说明砝码重,也就是药品少,所以要加药品;
(2)略。提示: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左物右码,量筒读数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 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氯化钠的实际质量偏小,所以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若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偏多,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所配制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人体与电流,认识电流表,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电流表没有调零,变式训练,断开开关,改变电源电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动物的行为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动物的行为示范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动物的行为,特别提醒,辨析比较,3实施调查方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神经调节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神经调节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神经细胞,神经元的结构,1周围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保护,光线强烈引起的反射,特别提醒,对反射的理解,非条件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