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离骚(节选)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了解屈原生平,了解“楚辞”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学习《离骚》,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句,感知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
《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法国拉伯雷),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楚辞》:西汉刘向辑录的战国时期楚国诗歌总集,是浪漫主义文学源头。书名楚辞:指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带有浓厚楚地色彩的新诗体。诗体
《离骚》:《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放逐,著《离骚》” ——《史记·太史公自序》
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冶,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奤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苗裔(yì) 庚寅(gēngyín) 孟陬(zōu) 览揆(kuí)肇(zhà) 扈(hù) 辟芷(zhǐ) 搴(qiān) 阰(pí) 汩(yù) 宿(sù)莽 修姱(kuā) 謇(jiǎn)朝谇(suì)揽茝(chǎi ) 谣诼(zhuó) 偭(miǎn)规矩 忳(tún)郁邑侘 傺(chàchì) 溘(kè)死 鸷(zhì)鸟 方圜(yuán)攘诟(rǎnggòu) 芰(jì)荷 岌(jí)岌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伟大的先父叫伯庸。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本名叫正则啊,给我表字叫灵均。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颛顼(zhuān xū)
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
妣bǐ:对已故母亲的称呼。
古代岁星纪年中的太岁名,对应简化后十二地支中的“寅”
孟春正月,正月为陬,又称寅月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水流很快的样子喻时间过得飞快
我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上美好的容态。肩披江离和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佩饰。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心忧岁月不等待我。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代指有才德的、有作为的人。屈原自指/楚怀王
时光迅速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与秋天时序更替。考虑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愿为前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鞿:马缰绳;羁:马络头。鞿羁:名→动,喻束缚、约束。
楚地方言,<助>无实义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叹一声掩面而泣,我哀伤百姓的生活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这是我心所崇尚的美德啊,纵使死上千万次我也决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有灵智远见的人,喻国君
古:荒唐,没有准则今: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或壮大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良苦用心。许多小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啊,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
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喻准绳、准则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古:(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 今: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啊,也决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猛禽不与凡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互安处的?
古:随水流而消逝今: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枘(榫头)圆凿(榫眼)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的时候。让我的马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啊,驱马疾行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在那里休息。到朝廷做官不被(君王)接纳而又遭受指责啊,退下来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出仕前的服饰喻原先的志向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裳。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加长我长长的佩带。服饰的芳香和佩玉的润泽交织在一起啊,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亏损。
古时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古:修长的样子今:形容色彩繁杂
唯…犹…:惟独(只有)…还…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忽然回头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佩戴的饰物缤纷多彩,浓烈的芳香更加显著。人生各有各的爱好啊,我独爱美好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心会因为受到惩罚而停止(爱美好,从正道)?
肢解,即五马分尸,古代的酷刑
诗人叙述自己注重修身,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
揭示“朝谇而夕替”原因(洁身自好,小人诽谤,君王昏庸),表现“九死未悔”的坚定节操。
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德
1. 诗人开篇八句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作用:表面上看,好像是屈原的自我夸耀。其实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源于他“美政”的政治理想。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使楚国强大起来。自己是圣君的后裔,有做贤相的才能,是实现“美政”的人才。综上所述,身份高贵,先天禀赋加之后文重之以修能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
前8句 自述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2.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美好品质的?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芷草,又把秋兰作为饰物。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诗人的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变成了“辟芷”“秋兰”等美好的事物,让读者感受到了其高尚的情操。
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托于某一物上,这是“移情”的技法。
3.诗中描写花草鸷鸟的用意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些诗句交代诗人自己被疏远贬黜的原因及被贬黜后的行为。显然,诗人用江离、秋兰、香蕙、白芷比喻自己崇高美好的德行;被贬黜后处在恶劣处境中,诗人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休息,自己则依旧以荷叶、荷花为衣裳,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不悔。
诗人用华美的花草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德,用鸷鸟不能合群突出自己高大芳洁的形象。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在描述楚国群邪蔽贤,自己处境艰难时,以古来凶猛的鸟就和凡鸟不能合群来比喻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茝”“鸷鸟”“兰”“椒”“芰 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 “鸷”的形与神,更能被一种深远的意境吸引,这些幽花、香草和凶猛的鸟不仅把人们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也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德。
纵观全诗,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用课文中的文字加以描述。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外部形象:他身披香草鲜花,宁死不放弃对美丽的坚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至死不变)
忧国忧民、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
小结:《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统一中国的进步政治思想,和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以及献身祖国的爱国感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和决不苟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
《离骚》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① 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②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非常引人注目。③ 全诗结构宏伟而壮阔。④ 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⑤ 浓郁的楚地风物人情、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及大量的楚地方言。⑥ 瑰丽多彩的语言。词汇丰富,色彩绚丽,用词生动,韵律和谐,音调优美。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评优课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学成就,一间书屋,一间破屋项脊轩,总珊珊可爱,修缮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两种情感,“喜”在何处呢,温婉慈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8 茶馆(节选)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8 茶馆(节选)获奖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小茶馆影射大社会,散点式的戏剧冲突,《茶馆》的艺术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获奖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初读文本,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深层阅读,体悟感情,含着笑,总结全文概括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