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11 *种树郭橐驼传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咱们成都浣花溪时,也不忘在他的草堂中栽种些桃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而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与文章创作背景。2、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点,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内涵。3、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塑造人物及阐述道理的手法。4、感悟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柳宗元,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
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文以明道”,认为道应该于国民有利,切实可行。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
柳宗元(773—819),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 他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罢宫市,出宫女,限进俸,减租税,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病逝于任所,又称“柳柳州”。
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代表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柳河东集》《柳宗元集》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并作了序。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等)
《三戒》(《黔之驴》等)
《六逆论》《驳复仇议》《封建论》
种树:主人公职业郭橐驼:本文的主人公。橐驼,即骆驼。郭橐驼因驼背而得名。传:本指人物传记,但本文实际上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讽喻性极强的寓言式说理文。从内容和风格看,本文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传: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病偻【lǚ】,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确实很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橐驼”了。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第一段,思考: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橐驼”这个绰号并不雅,为何要自称呢?
“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甚善,名我固当”:残疾者多忌讳他人言及其残疾,他竟坦然纳受“驼”名,还自谓“橐驼”,正视自己的身体缺憾,懂得自我解嘲,可见其性情谐趣、坦荡明达,不因病偻而自卑,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
身体缺陷本是忌讳,但郭橐驼坦然接受,认为起得很恰当,可见其豁达、身残自信,亦可见“顺天致性”之意。也是下文叙述其种树技艺的伏笔。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第一段,思考: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从郭橐驼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要有一技之长自己瞧得起自己,不能妄自菲薄。正视他人讥讽和嘲笑,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懂得自我解嘲,不为外界所烦扰。性情谐趣、坦荡明达,学会与世界和解。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城里为种植花木以观赏的以及做水果买卖的富豪人家,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察看驼所种的树,或移植的树,没有不活的;而且高大茂盛,结果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也没有能赶得上的。
本段用了什么方法来写郭橐驼种树本领高超全面?
①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这是正面描写。②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这是侧面烘托。③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这是对比衬托。
结合1.2自然段的内容, 整理郭橐驼的人才档案。
无名氏,“驼”、“橐驼”
长安富豪、卖果者争迎取养;无不活、硕茂、早实;窥伺效慕莫能如 。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译文: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长而且茂盛啊,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从而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而已。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它的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再去看。那种植小心得像对待孩子,那放在一边不管像抛弃掉了,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如果不是多了,就是不够
我又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呢
译文: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却又爱护的太过用心,担心的太多,从早晨到晚地察看、抚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摇晃树根来看它培土的松紧,却一天天地背离了树木的本性。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郭橐驼的种树经验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并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总括了郭橐驼的种树经验。
这句话暗含了全文的寓意,一语破的,简单明了地揭示了万物的生长规律。
本段是如何具体介绍郭橐驼种树技艺的呢?①总原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②具体方法: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不害其实 不抑耗其实
思考: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何不同?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作用:对比,突出了“顺木之天”的道理。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的(种树)经验,挪到当官治民上,行吗?”橐驼(回答)说:“我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事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做官的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终于(却)给他们造成灾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sā】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sūn 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译文:早晚官吏来而喊道:‘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 (让)你们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敲鼓而聚集他们,敲梆子而召唤他们。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自身)繁衍生息,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穷困并且懈怠。像这样(说来),(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
问题:分析郭橐驼种树之法后,文章并没有结束,而用一个过渡句“移之官理,可乎?”转至官吏治民之术。在文章结尾作者说他问“养树”,得“养人术”,那么官吏是如何治民的?官理和种树有什么相似之处?
官理和种树有什么相似之处?
在写官吏的行为“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击木而召”时,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铺陈手法。写“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百姓劳作,一连用了多个动词,把官吏们来乡,闹得鸡犬不宁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一连串短促的排比句,把官吏们神气活现的情景写得几乎可见可闻。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问的人说:“咦,不是很好!我请教养树(的方法),(却)得到了养民的法术。”为这件事作传来作为官吏的戒示。
学习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写作目的:传其事以为官戒。 安史乱后,政局长期不稳,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繁政扰民如勤忧害树。 作者意图以此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才能中兴唐室。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虽出现过“永贞改革”、“元和中兴”、“会昌中兴”,但不过昙花一现,作为中晚唐政治痼疾的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后演变为宦官、朝官之争,宦官、藩镇之争)却愈演愈烈,民不聊生, 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苛捐杂税繁重,“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烦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
“种树”和“理民”有何相通之处?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结论:种树需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做官也一样,需要顺民之性“以蕃吾生而安吾性”。
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他植者:违反木之天性,勤虑害树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评优课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学成就,一间书屋,一间破屋项脊轩,总珊珊可爱,修缮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两种情感,“喜”在何处呢,温婉慈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8 茶馆(节选)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8 茶馆(节选)获奖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小茶馆影射大社会,散点式的戏剧冲突,《茶馆》的艺术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完整版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文学常识·京派作家群,读准字音,边城自然风光,赏湘西风情-边城,自然环境,风景美,中秋节月下对歌,祥和和睦和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