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回扣练专题(21)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含解析)
展开
专题(21)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解析版)
考点一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既表示一种因果关系,又表示在数值上相等.
1、(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F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答案】BD
【解析】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对A的摩擦力,对A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B正确;对B应用动能定理WF-WFf=ΔEkB,即WF=ΔEkB+WFf,就是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正确;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相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即WFf≠ΔEkA,所以WF≠ΔEkB+ΔEkA,A、C错误.
2、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答案】C
【解析】根据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对质点的支持力为4mg.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4mg-mg=m,解得质点滑到最低点的速度v=.对质点从开始下落到滑到最低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mg·2R-W=mv2,解得W=mgR,在质点由最低点继续上滑的过程中,由于速度减小,则质点对轨道的正压力减小,则相应的摩擦力减小,所以到达Q点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要小于W=mgR.由此可知,质点到达Q点后,可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3、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
A.mgh-mv2-mv B.-mv2-mv-mgh
C.mgh+mv-mv2 D.mgh+mv2-mv
【答案】C
【解析】对物块从h高处竖直上抛到落地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Wf=mv2-mv,解得Wf=mgh+mv-mv2,选项C正确.
【提 分 笔 记】
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时应注意的问题
(1)所求的变力做的功不一定为总功,故所求的变力做的功不一定等于ΔEk.
(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而不是对应物体的动能.
(3)若有多个力做功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待求的变力做的功若为负功,可以设克服该力做的功为W,则表达式中用-W表示;也可以设变力做的功为W,则字母W本身含有符号.
考点二
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
4、(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os 37°=0.8).则( )
A.动摩擦因数μ=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
【答案】AB
【解析】滑草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滑草车初、末状态速度均为零,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即在B点处有最大速度v,在上、下两段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
f1=μmgcos 45°
f2=μmgcos 37°
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列方程:
mg·2h-f1·-f2·=0
解得μ=,A项正确;
滑草车在上段滑道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列方程:
mgh-f1·=mv2
解得v= ,B项正确;
由动能定理可得Wf=2mgh,C项错误;
在下段滑道上,mgsin 37°-μmgcos 37°=ma2
解得a2=-g,D项错误.
5、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 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答案】(1)2 m/s (2)4.29 m/s (3)1.38 m
【解析】(1)在C点,滑块竖直方向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
mg=
解得vC==2 m/s.
(2)对B→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37°)=mv-mv
解得vB==4.29 m/s.
(3)滑块在A→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μmgcos 37°·=mv-0
代入数据解得h=1.38 m.
6、坐落在镇江新区的摩天轮高88 m,假设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B.在最低点时,乘客所受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C.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
D.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摩天轮在运动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乘客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故A错误;在最低点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Fn,向心力指向上方,所以Fn=FN-mg,则支持力FN=mg+Fn,所以座椅对他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为零,由动能定理知,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故C正确;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的重力大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但是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竖直分速度在变化,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变化,故D错误。
考点三
1.“三步走”分析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的问题
2.四类力学图象所围“面积”的意义
7、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AB滑下,在B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后,落在一个与地面成37°角的斜面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所做的功为 ( )
A. B. C.mgR D.2mgR
【答案】A
【解析】小球从B到C做平抛运动,则由x=v0t,h=gt2,由几何关系得tan37°=,小球由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m,联立解得t=3,所以小球在斜面体下降高度为h=gt2=R,则小球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W=mg(R+R)=,故A正确,B、C、D错误。
8、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AB的A处连接一粗糙水平面OA,OA长为4 m.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O处由静止开始受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只在水平面上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滑块与O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 m/s2,试求:
(1)滑块运动到A处的速度大小;
(2)不计滑块在A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冲上斜面AB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5 m/s (2)5 m
【解析】(1)在OA段,由题图乙知,在前2 m内,F1=2mg,做正功,在第3 m内,F2=-0.5mg,做负功,在第4 m内,F3=0,滑动摩擦力Ff=-μmg=-0.25mg,始终做负功,所以对于滑块在OA上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1x1+F2x2+Ffx=mv-0,
即2mg×2 m-0.5mg×1 m-0.25mg×4 m=mv-0
解得vA=5 m/s.
(2)对于滑块冲上斜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30°=0-mv
解得L=5 m
所以滑块冲上斜面AB的长度L=5 m.
9、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的圆盘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从圆盘边缘上的P点,以大小恒定的初速度v0,在圆盘上沿与直径PQ成不同夹角θ的方向开始滑动,小物块运动到圆盘另一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v2-cos θ图象应为 ( )
【答案】A
【解析】设圆盘半径为r,小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2rcos θ=mv2-m,整理得v2=-4μgrcos θ,可知v2与cos θ为线性关系,斜率为负,故A正确,B、C、D错误。
10、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受到一水平外力F作用运动,如图甲所示,外力F和物体克服摩擦力Ff,做的功W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3 m
C.前3 m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
D.x=9 m时,物体速度为3 m/s
【答案】ACD
【解析】由Wf=Ffx对应图乙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2 N,由Ff=μmg可得μ=0.2,A正确;由WF=Fx对应图乙可知,前3 m内,拉力F1=5 N,3~9 m内拉力F2 =2 N,物体在前3 m内的加速度a1==3 m/s2,C正确;由动能定理得:WF-Ffx=mv2可得:x=9 m时,物体的速度为v=3 m/s,D正确;物体的最大位移xm==13.5 m,B错误。
考点四
应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
1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光滑环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环套在竖直面内倾斜固定的光滑直杆上,且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AD水平且距离为d,BD垂直于杆,C点在D点正下方,重力加速度为g.则环从A点静止释放后沿杆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 B.环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
C.环到达B点时速度满足v=2-gd D.环到达C点时速度满足v=gd
【答案】BC
【解析】环从A点静止释放后,环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重物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环到达B点时重物速度为零,然后再向上加速,最后向上减速,A错误,B正确;环到达B点时,对整体由动能定理得2mg×+mg×1-d=×2mv,解得v=2-gd,C正确;对环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gd=×2mv+mvC2,解得v=gd,D错误.
12、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1.0 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H=0.8 m,长L2=1.5 m.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 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当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已知sin 37°=0.6,cos 37°=0.8)
(3)继续增大θ角,发现θ=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m.
【答案】(1)θ≥arctan 0.05 (2)0.8 (3)1.9 m
【解析】(1)为使小物块下滑,应有
mgsin θ≥μ1mgcos θ①
θ满足的条件tan θ≥0.05②
即当θ≥arctan 0.05时物块能从斜面下滑.
(2)克服摩擦力做功Wf=μ1mgcos θ·L1+μ2mg(L2-L1cos θ)③
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 θ-Wf=0④
代入数据得μ2=0.8.⑤
(3)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 θ-Wf=mv2 ⑥
结合③式并代入数据得v=1 m/s⑦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gt2,x1=vt
解得t=0.4 s⑧
x1=0.4 m⑨
xm=x1+L2=1.9 m.
考点五
在有些问题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具有重复性、往返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多数是变化的,而且重复的次数又往往是无限的或者难以确定,求解这类问题时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将非常繁琐,甚至无法解出.由于动能定理只关心物体的初、末状态而不计运动过程的细节,所以用动能定理分析这类问题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13、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水平轨道上的A点,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 m,圆弧形轨道的半径R=0.5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vC;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答案】(1)5 m/s (2)0.45 m 1.2 m (3)0.4 s
【解析】(1)滑块运动到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
滑块由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1-cos α)+m=m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C=5 m/s;
(2)滑块从B到C做平抛运动,在C点速度的竖直分量为:
vy=vCsin α=3 m/s
所以B、C两点的高度差为
h== m=0.45 m
滑块由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t1== s=0.3 s
滑块运动到B点的速度即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vB=vCcos α=4 m/s
所以B、C间的水平距离x=vBt1=4×0.3 m=1.2 m
(3)滑块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Pt-μmgL=m代入数据解得t=0.4 s。
14、如图所示,水平轨道BC的左端与固定的光滑竖直四分之一圆轨道相切于B点,右端与一倾角为30°的固定光滑斜面轨道在C点平滑连接(即物体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斜面顶端固定一轻质弹簧,一质量为2 kg的滑块从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水平轨道后滑上斜面并压缩弹簧,第一次可将弹簧压缩至D点,已知光滑圆轨道的半径R=0.45 m,水平轨道BC长为0.4 m,其动摩擦因数μ=0.2,光滑斜面轨道上CD长为0.6 m,g取10 m/s2,求:
(1)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2)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在BC上通过的总路程.
【答案】(1)60 N (2)1.4 J (3)2.25 m
【解析】(1)滑块从A点到B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mv-0
代入数据解得vB=3 m/s
滑块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
代入数据解得FN=3mg=6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FN′=FN= 60 N.
(2)滑块从A点运动到D点,重力做的功一部分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当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弹簧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Ep.
滑块从A点到D点,设该过程弹簧弹力对滑块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μmgLBC-mgLCDsin 30°+W=0
且Ep=-W
解得Ep=1.4 J
即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4 J.
(3)滑块最终停止在水平轨道BC间,设滑块在BC上通过的总路程为s,从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到最终停下来的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s=0-mv
解得s=2.25 m.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人教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人教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回扣练专题(28)碰 撞(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回扣练专题(28)碰 撞(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eq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回扣练专题(24)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回扣练专题(24)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动能定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