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科学五上教学设计全套
科学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第1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 9.地球的表面 | 课时安排 | 2-1 | 总课时 | 15 | ||
教学目标 | 1.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 2.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征。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描述五种常见地形的主要特征。 难点:描述五种常见地形的主要特征。 | ||||||
教学准备 | 1.教师材料: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立体地形模型。 | ||||||
授课时间 |
| ||||||
教 学 过 程 | 个 性 化 备 课 | ||||||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很多风景图,让学生说说是哪里,教师简单介绍。 2.提问: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 3.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只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 4.小结:地球表面千姿百态,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形和地貌。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两种地球仪 1.认识地球仪。 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地球仪按用途可分为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教学地球仪等。 2.摸两种地球仪,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政区地球仪:世界分为七大洲,其中除南极洲外,共分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政区地球仪就是平常我们经常使用的地球仪,它详细记录了每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行政划分,它的特点主要是球面光滑,利用颜色区分表现区域行政划分。 (2)地形地球仪:它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是凹凸不平的,我们可以根据地球仪上的颜色或高低起伏来判断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3)二者的不同: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起伏,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拔。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也就是说,这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仪上的文字注释也不同。
活动二: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 图中大部分呈现的是陆地,右下角是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那么不同的地形又有哪些特点呢? 1.观察教材四副实景照片: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思考:这四种地形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 (1)山地: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大。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魏峨奇特的群山。这些群山层峦叠嶂,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布。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山地是大陆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分布最多。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天山山脉等。 (2)丘陵:地势中等,地表起伏不大。丘陵与山地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丘陵在陆地上分布很广,一般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黄土高原上有黄土丘陵,长江中下游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上的丘陵分布也很广。丘陵一般没有明丘陵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而形成的地貌。 (3)平原:地势低,地表起伏小。 平原海拔一般在0~500米,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全部分布在中国东部。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左右,平原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有"水乡泽国"之称。 (4)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地势低。 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们就把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盆地地貌在全球分布广泛,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非洲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中国有五个十分有名的盆地,分别为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盆地分为大陆盆地和海洋盆地两大类型。 4.教师小结:它们地势高低不同,地面起伏变化。 5.猜一猜老师描述的地形。 “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地势险峻,悬崖峭壁” “山势不高,但有很多起伏变化” “中间低,四周高” 6.教师补充高原等其他地形特点。 7.判断自己的家乡的地形。 三、总结拓展 谈一谈:本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9.地球的表面 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岛屿、峡谷……
教学反思: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制作立体地形模型,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7 热辐射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热传递6 热对流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引入,聚焦对流现象,探究新知,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