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古诗文默写,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阅读下文,根据你对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的汉字和意思的理解掌握,完成下面的问题。
“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因势利导“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怒不可遏的岷江。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史上最严禁渔令”的启动,引导长江沿岸渔民顺应自然,应时而作。几年后原本(xiāo)声匿迹的鳤鱼再现洞庭湖,“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迁徙,迂回行进约1300公里。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一路保护引导,最终使象群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安营扎寨。 只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1) “遏”读作 ______ ,意思是 ______ 。“(xiāo)声匿迹”中的“xiāo”应写作 ______ ,在此处意为 ______ 。
(2) 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 古诗文默写。
(1) 坐观垂钓者, 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______ ,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 知不足, ______ ;知困, 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
(3)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抛送别诗中的伤感情绪,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 , ______ 。”
(4) 《小石潭记》中“ ______ , ______ ”写出了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D.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4. 综合性学习。
(1) 古诗中有很多写雨的佳句,请你再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要求标明作者。
(2) 班级开展了“古诗苑漫步”活动,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的情感,给这本专题诗集取个合适的名字。
《春望》——杜甫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静夜思》——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请你为诗集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诗集名称:《 ______ 》
(3)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你解释孔子这句话中“和”与“不同”的意思。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所表现的送别环境。
(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③畜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渔人甚异之 ______
②阡陌交通 ______
③博学善属文 ______
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 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 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它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 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但去得也快,到了一定高度。热量支出便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 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地面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 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城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 选文中“蓝色的衣裳”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2) 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4) 文章第⑩段中写道:“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才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8.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青春的纸条
余显斌
①王老师用一个善良的谎言,挽救了我们的青春。
②那时,我还在初三读书,正是情感懵懂的时候。同桌是个女生,一个很美的女孩,一笑,让人心中一片明亮,好像面对一片春草,一片山花,十分舒畅。女孩爱笑,爱叽叽喳喳地说话。说话时,望着人,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仿佛蝶翅一般,给人带来一片清凉。
③有一天上午第四节课,是班主任王老师的。他教我们语文,戴着一副眼镜,能说会道,古诗词基本功很好。 能将随便一首诗词,分析得鸟语花香,春光灿烂,让我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可是,他有一个缺点。他把班上女生男生看得忒紧,不许走得太近,不许有恋爱迹象,用他的话说:“豆子大的娃娃,好好读书。”
④谁知,那天上课时,就发生一件事。
⑤当时,他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课,眼睛突然一斜,马上停下了,然后快步走到我面前,伸出手说:“拿出来!”我红了脸,左顾右盼,假装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暗地里,把手中一张纸条揉成团,悄悄丢在地上。谁知,这个细小的动作仍被他看见了。他俯下身子,拾起那个纸团,严肃地对大家说:“这是吴晓蒙给周至的纸条。”吴晓蒙,是那个女生。周至,就是我。
⑥他说,自己最近经常听到有同学反映,说我们两人走得很近,总有些不信,不料,今天竟让自己抓了个现场。说完,他得意地转身问同学们:“我曾经说过,这样的纸条抓住该怎么办?”大家听了,异口同声地回答:“读!”他打开来看看,眉毛一挑,瞪大了眼。大家以为他不想读,都起哄道:“读,读。”他点点头,咳嗽一声,字正腔圆地读起来:“周至同学你好,你的英语那么棒,能教一下我吗?我特想考上重点高中。”
⑦他读完, ,失望地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回事。”大家都不说话了,望着我们俩。他叹了口气:“看来,是我想错了,把同学们的关系想得太复杂了。现在,我得向他们道歉。”
⑧他说完,真的向我们道歉了。接着,他向全班同学号召,向吴晓蒙和周至同学学习,一个桌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且,他当场预言,吴晓蒙同学和周至同学有如此认真的学习态度,中考一定能考上重点中学。全班同学听了,都鼓起掌来。他笑着,把纸条随手装入衣兜,也跟着鼓起掌。我和吴晓蒙都红了脸,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⑨以后,我们班竟然没有早恋现象发生,即使有这样苗头的学生,也停止了。大家整日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学习,如一群鸟儿。我,还有吴晓蒙,竟然成了大家效仿的对象。我们当然不甘落后,不只是我们成了大家的榜样,更因为,王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打了保票,说我们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的。那年,我们班考得出奇地好。我和吴晓蒙都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高中。
⑩临走,王老师拿出那张纸条,悄悄还给了我。那张纸条上写:周至,我很喜欢你,你呢?纸条的背面,是一行龙飞凤舞的字,是王老师的: 芽儿只有茁壮成长,将来,才会长成大树,才会在事业上开出红硕的花朵,否则,只能早早凋谢。我相信,我的学生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⑪这张纸条,我一直夹在笔记本中。
⑫多少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已经忘记,独有那件事,还有那个善意的谎言,以及那张纸条,我永远忘不了。因为,王老师用一个善良的谎言,挽救了我们的青春。
(选自《读者》,有改动)
(1) 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2) 请在第⑦段横线上将王老师的面部表情补写出来。(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 你怎样理解第⑩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4) 本文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5) 将文章题目“青春的纸条”换成“善意的谎言”好吗?为什么?
9.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谈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著“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1) 以上文段选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是他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 ______ 的著作,选文中提到的“朱子”指的是 ______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 ______ 。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英雄形象的认识。(100字左右)
10.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请以“ ,我感谢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
②根据自身实际,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③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④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⑤鉴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文章应不少于600字;
⑥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班级、姓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è,抑制,销,消失
【小题2】略
【解析】答案:
(1)è 抑制 销 消失
(2)把“只要”改为“只有”。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字义。
“遏”读作“è”,意思是“抑制”;“xiāo声匿迹”写作“销声匿迹”,意思是消失。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关联词误用,应改为: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答案】【小题1】徒有羡鱼情,青青子衿
【小题2】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
【小题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小题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解析】答案:
(1)徒有羡鱼情(重点字:羡)
(2)青青子衿(重点字:衿)
(3)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强也知困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重点字:邃)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本句是用来形容家风的影响,不符合语境,可用“潜移默化”。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答案】【小题1】乡情悠悠
【小题2】
【小题3】
【解析】答案:
(1)示例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示例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2)示例:乡情悠悠
(3)“和”的意思是保持和谐,“不同”的意思是不盲目赞同。
(1)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积累。学生需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分析作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2)本题考查拟写诗集名称。
《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感情;《天净沙•秋思》表达了天涯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静夜思》和《次北固山下》都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因此,诗集名称可为:乡情悠悠。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因此,“和”的意思是保持和谐,“不同”的意思是不盲目赞同。
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意思是“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像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衬托与友人分别之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出依依惜别之意。
答案:
(1)示例:“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地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隐喻友人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诗人则像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真切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离别深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有景有情,扣人心弦,句式整齐,读之朗朗上口。
示例三:这两句描绘“浮云”“落日”之景,衬托与友人分别之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出依依惜别之意。
译文:
送友人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小题2】
【解析】《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诗词鉴赏理解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6.【答案】【小题1】对……感到诧异
【小题2】交错相通
【小题3】擅长,善于
【小题4】停止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翻译。
①句意: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异,对……感到诧异。
②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
③句意: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善,擅长,善于。
④句意:有时如果没酒,(陶渊明)也可以不停地吟诵。辍,停止。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①重点词:垂髫,指小孩;怡然,高兴的样子。
句意: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②重点词:但,只要;趣,乐趣;何,为什么。
句意: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文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能反映陶渊明生活状况,正好与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第一问:根据题干“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以及后文他说的话“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知,他不是真的在抚琴,而是作出抚琴的样子。
第二问:分析他的性格特点,根据前文可知他的家境贫寒,但是从他的言行和举止看,面对贫困的生活,他能自得其乐,也可以看出她无拘无束、本性率真的性格。
答案:
(1)①对……感到惊异;
②交错相同;
③擅长,善于;
④停止
(2)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②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4)不是,他只是做出抚琴的样子。这反应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译文:
(甲)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乙)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有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释然感受。有时如果没酒,(陶渊明)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同时对于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在翻译文言文基础上体会作者写文章的写作手法。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多读。同时也要加强诗歌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写作背景,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都有学会鉴赏。
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分析。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到问题对应的段落,即可从中筛选出答案。文章第②段介绍了地球的“蓝色衣裳”,在段首指出“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接着在段末介绍了蓝色衣裳的作用:“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也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为:作用是使气温不至于太高或者太低。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结合句子内容来看,这句话将海洋上的潮湿空气和沙漠上的干燥空气进行比较,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具体说明“水蒸气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大陆上又有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服,只是大概的数量,删掉“大约”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结合生活实际,说出保护环境的合理且具体的作法即可。如: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
答案:
(1)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它的作用是调节气温,使气温不至于太高或者太低。
(2)作比较。将海洋和沙漠上的空气作比较,说明了空气中含的水蒸气多,吸热能力就强。
(3)不能删。因为“大约”一词是限制性词语,删去之后意思就变成“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服”,说法过于绝对。“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因此不可以删去。
(4)①植树造林,合理密植;②修建水库,扩大水田;③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文章第①段,开篇点题,指出地球有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衣裳;接着②~⑨段,具体介绍地球的不同颜色衣裳;最后第⑩段,指出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密切,让地球穿得合适,才能让地球上的气候变得更好。
初中说明文常用说明方法的分类及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④作比较:把___和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⑤打比方:将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8.【答案】【小题1】(1)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该句运用比喻,将王老师带领大家赏析诗词时见解独到、把握精准、用语生动形象,充分享受诗词之美比作“鸟语花香”、“春光灿烂”,让人身临其境,沉醉其中。
(2)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内容要围绕人物心理,符合人物身份即可示例:眉毛一扬,眨了眨眼睛,脸一下子红得像个大苹果。
(3)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重点句子的比喻或引申义有所掌握。王老师把学生比作芽儿,告诉他们,只有踏踏实实完成学业,将来才会成长,才会有自己的事业与人生;若现在沉迷早恋,只能早早失败。
(4)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结构上根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来区分。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内容上:总结自身感触,点明中心,说出王老师“善良的谎言”对自己成长的意义。结构上:首尾呼应,对应题目,点明主旨。
(5)本题是对题目作用的考查。题目的作用有:1线索、2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5概括文章内容;6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不好。“纸条”是故事发展的线索,暗含“纸条”在那段青春岁月里对自己的影响,因此用“青春的纸条”题目更合适。
答案:
(1)该句运用比喻,将王老师带领大家赏析诗词时见解独到、把握精准、用语生动形象,充分享受诗词之美比作“鸟语花香”、“春光灿烂”,让人身临其境,沉醉其中。
(2)示例:眉毛一扬,眨了眨眼睛,脸一下子红得像个大苹果。
(3)王老师把学生比作芽儿,告诉他们,只有踏踏实实完成学业,将来才会成长,才会有自己的事业与人生;若现在沉迷早恋,只能早早失败。
(4)内容上:总结自身感触,点明中心,说出王老师“善良的谎言”对自己成长的意义。结构上:首尾呼应,对应题目,点明主旨。
(5)不好。“纸条”是故事发展的线索,暗含“纸条”在那段青春岁月里对自己的影响,因此用“青春的纸条”题目更合适。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文章通过记叙上学时王老师对学生独特的教育和教导,让学生明白只有踏踏实实完成学业,将来才会成长,才会有自己的事业与人生,表现了对王老师的尊重与想念。
题目的作用有:1线索、2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5概括文章内容;6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9.【答案】【小题1】我国传统文化经典,朱熹,《中庸》
【小题2】略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识记。《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现代作家、学者朱自清先生专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文化经典的启蒙读物。《经典常谈》一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点研究传统典籍,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选文中提到的“朱子”指的是朱熹。“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乌克兰舍佩托夫卡镇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12岁时,因得罪神甫而被学校开除,并被母亲送往车站食堂当杂役。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苏俄红军,先后当过侦察兵和骑兵。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到重伤,死里逃生后开始投入国家建设,从事共青团和肃反工作。在波耶卡窄轨铁路快要修筑完成时,保尔患上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并被误传死讯。痊愈之后,保尔重回工作岗位并加入联共(布)。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久病缠身,保尔最终失去工作能力,被党组织解除工作并住院治疗。到1927年时,保尔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代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呼唤和精神的英雄形象。据此选择不少于两点作答,意对即可。
答案:
(1)我国传统文化经典 朱熹《中庸》
(2)示例:①保尔有崇高的信仰。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苏俄红军。在战场上他跃马扬刀,冲锋陷阵,无畏无惧,因为他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当他重病初愈重返前线时,他曾面对暗自悲伤的母亲表示:他的任务是要肃清全世界资产阶级。
②保尔具有顽强的意志。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为了保卫苏联,身负重伤的保尔又率领共青团员,开始筑路战斗。在令人无法忍受的极端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保尔一方面要战胜病魔的袭击,一方面要和怠工以及退怯行为展开无情斗争,始终像一面鲜红的旗帜矗立在筑路工地上。
③保尔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斗争中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在经济恢复时期,保尔回到铁路做了一名普通工人。他没有居功自傲要待遇,也不向党伸手要照顾。一次又一次地伤病弄得他几乎无法工作时,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国家的抚恤和照顾。
《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等十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配斗典籍精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0.【答案】【例文】
姥姥,我感谢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飞逝的时间与我擦过,唯独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感激…
--题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飞逝,带走的是你的健康;光阴似箭,带走的是你健康的体魄;日月交替,带走的是你的欢乐.但我的感激却从未随时间而消逝…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年丰收季,那株株坚挺的小麦也又让我想起了您--我的姥姥.
光阴回转,朦胧中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姥姥的农家小院,那散发着木头清香的家具,那身着干净朴素的姥姥也又一次来到了我的身边.“吁--呦--”田间响起了悠扬的麦哨声,姥姥立即带上我去麦田收麦穗我在姥姥身后开心的活蹦乱跳,姥姥也显得精神抖擞.姥姥握着我的手,姥姥的手粗糙而温暖,饱含着劳动所留下的气息.经过一番“跋涉”,我们到了麦田.这是一番多么别致的海洋,不同与我所见过的宁静的碧海丹霞,那是一片时时刻刻在翻滚着浪涛的金色海洋,而这时的姥姥也蒙上了一层使人愉快的温暖色调.
烈日当空,姥姥带我下到田里,并很快埋入了工作之中.我也劲头十足,工作的十分起劲.不过“新官上任三把火”不一会我的劲头过了,烈日使得我汗流浃背,终于体会到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苦.我的腿如灌铅,晕晕乎乎中,我看见姥姥的身影仍在忙碌,这给了我动力--我要向姥姥学习,像她一样能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又充满了力量,姥姥笑了,我永远忘不了,姥姥笑得是那样淳朴,如同一株闪着金光的小麦.正是因为姥姥我学会了劳动;正是因为姥姥,我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正是因为姥姥,我才得到了坚强的意志;正是姥姥,她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四季更替,金色的浪花永不停歇.日出月下,我对你的感激永不消退…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非常的简单,但本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很容易确定写作思路.
【审题立意】题目是“ ,我感谢你”,里面三个关键词语:你、我、感激.这三个词语可以这样理解,你对我有巨大的好的影响或者为我做了积极向上的事情,我从内心特别感谢你.从这个思路出发,可以写好作文.
【思路点拨】此处的你,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上或者名人的事例,也可以是拟人化的事物,这几个你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
【细节描写】写感激时,要有心理体验,心理细节描写一定要到位,这篇文章能不能写成功,细节描写的到位是一个关键因素.
【形式创新】我们可以写一种感激,也可以写几种,写几种时,可采用小题目引领的方式,可能为文章增加加分点.
【文体选择】这是一篇来体现情感的文章,最好的选择是散文.
【例文点评】本文开篇先选用一句精彩的话作文本文的题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的主题是:时光消逝,永不消退的是感激和亲情.恰当地引用对抒发情感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行文自然,语言生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古诗文默写,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完成下列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