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 第18课时 电学实验 (含解析)
展开NEIRONGSUOYIN
高考题型1 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2.多用电表的读数及使用(1)电流的流向电流从电表的“+”插孔(红表笔)流入,从“-”插孔(黑表笔)流出,即“红进黑出”.(2)“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点”在表盘刻度左侧“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欧姆零点”在表盘刻度的右侧电阻刻度“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挡的调零旋钮.(3)倍率选择:使用欧姆挡测电阻时,应使指针位于表盘中间附近,若表头指针偏角过大,则说明所测电阻偏小,应换用小倍率.
(4)使用欧姆表测电阻时,换挡后需重新进行欧姆调零,读数之后要乘以倍率得阻值.(5)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使测量结果偏大.
1.如图1所示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刻度盘示意图,指针位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若使用的是0~3 V量程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V.若使用的是0~15 V量程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____ V.
1.68(1.67~1.69均正确)
解析 对于电压表,当选取0~3 V量程时,每小格为0.1 V,读数为1.68 V,当选取0~15 V量程时,每小格为0.5 V,读数为8.4 V;
(2)若使用的是0~0.6 A量程的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 A.若使用的是0~3 A量程的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2.30(2.29~2.31均正确)
解析 对于电流表,当选取0~0.6 A量程时,每小格为0.02 A,读数为0.46 A,当选取0~3 A量程时,每小格为0.1 A,读数为2.30 A.
(3)如图丙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_.
解析 电阻箱读数为:100×5 Ω+10×3 Ω=530.0 Ω.
(1)测量某电阻时,用“×10 Ω”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__”(填“×1 Ω”或“×100 Ω”)挡,换挡后,在测量前先要进行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做“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解析 根据欧姆表的工作原理可知,指针的偏转角度过大,说明电阻较小,即所选的倍率过大,应选择“×1 Ω”挡,换挡后在测量前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2)某次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多用电表指针的位置如图2所示,请你读数:①如果使用的是直流“2.5 V”的电压挡,则读数为______ V;
解析 如果使用的是直流“2.5 V”的电压挡,则每小格代表0.05 V,读数为16×0.05 V=0.80 V;
②如果使用的是“×100 Ω”的电阻挡,则读数为__________ Ω;
解析 如果使用的是“×100 Ω”的电阻挡,则读数为30×100 Ω=3.0×103 Ω;
③如果使用的是直流“10 mA”的电流挡,则读数为______ mA.
解析 如果使用的是直流“10 mA”的电流挡,则每小格代表0.2 mA,读数为16×0.2 mA=3.2 mA.
高考题型2 与电阻的测量相关的实验
1.常见的电阻测量方法对比
2.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与限流式接法的选择(1)“以小控大用分压,相差无几用限流”①当采用分压式接法时,一般应选用最大阻值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②当采用限流式接法时,一般应选用最大阻值比待测电阻稍大或差不多的滑动变阻器.(2)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的三种情况:①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②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不能起到限流的作用;③限流式接法不能获取有区分度的多组数据.
例1 (2020·全国卷Ⅲ·23)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10 ℃升至60 ℃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所用器材:电源E、开关S、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100 Ω).(1)在图3中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答案 见解析图
解析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仅20 Ω,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应采用毫安表外接法,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度控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热敏电阻阻值.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5.5 V和3.0 mA,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实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4(a)所示.
(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 kΩ.由图(a)求得,此时室温为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根据R-t图像,R=2.2 kΩ时,t约为25.5 ℃.
(4)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0 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6.0 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50 ℃,则图中______(填“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固定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 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输出电压变大时,R2两端电压变大,R1两端电压变小.根据R-t图像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电路中电流变大,固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固定电阻应为R2,热敏电阻应为R1,t=50 ℃,R1=0.8 kΩ,
例2 (2019·天津卷·9(3))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5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m.
0.200(0.196~0.204均可)
解析 由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应为0 mm+20.0×0.01 mm=0.200 mm;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 Ω,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电源E(电动势10 V,内阻约为10 Ω)电流表A1(量程0~250 mA,内阻R1=5 Ω)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阻约为5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S及导线若干
解析 对提供的实验器材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没有提供电压表,因此可以用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充当电压表,即将A1作为电压表,由于A1的内阻已知,因此A2应采用外接法;
(3)某同学设计方案正确,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由于A1的内阻已知,因此该实验不存在系统误差,因此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等.
3.(2020·陕西汉中市高三期末)LED绿色照明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某实验小组要精确测定额定电压为3 V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该灯正常工作时电阻大约为500 Ω,电学符号与小灯泡电学符号相同.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电流表A1(量程为0~5 mA,内阻RA1约为3 Ω)B.电流表A2(量程为0~4 mA,内阻RA2=10 Ω)C.电压表V(量程为0~10 V,内阻RV=1 000 Ω)D.定值电阻R1=590 Ω
E.定值电阻R2=990 ΩF.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 Ω)G.蓄电池E (电动势为4 V,内阻很小)H.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如图6甲所示,请选择合适的器材,电表1为_____,电表2为_____,定值电阻为_____ .(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序号)
要精确测定额定电压为3 V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需测量LED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LED灯的电流,由于电压表的量程较大,测量误差较大,不能用已知的电压表测量LED两端的电压,可以将电流表A2与定值电阻串联改装为电压表测量电压,故电表2选用B;
(2)请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解析 因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远小于LED的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3)请写出测量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表达式:Rx=___________(电表1的读数用a表示,电表2的读数用b表示,其余电学量用题中所对应的电学符号表示)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LED=b(R2+RA2),通过灯泡的电流ILED=a-b,
4.(2020·黑龙江实验中学测试)灵敏电流计G的量程为500 μA、内阻未知,某小组要将该电流计的量程扩大至5 mA,有下列器材可选:A.干电池一节B.电压表V(量程1.5 V,内阻几千欧)C.滑动变阻器R1(0~100 Ω)D.电阻箱R2(0~999.9 Ω)E.开关、导线若干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1)用如图7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计和电压表的内阻.①将R1滑片滑到最左端,断开S2,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计满偏,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1.0 V;②将R2调至最大,闭合S2,调节R1、R2,当电压表示数为1.2 V时,电流计的示数为300 μA,R2的阻值为180 Ω.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表的内阻RV=________ Ω,电流计的内阻Rg=______ Ω.
解析 第一步为电压表和电流计串联的电路,由欧姆定律有U1=IgRV
第二步为Rg与R2并联再与RV串联,
代入数据解得Rg=180 Ω
(2)用灵敏电流计和电阻箱改装电流表,请在方框中画出改装电路图,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______ Ω.
解析 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需要利用并联电阻分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得(I-Ig)R2′=IgRg解得R2′=20 Ω,即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20 Ω.
高考题型3 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测量
1.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方法
2.对实验的两点说明(1)任何一种实验方法,一定要紧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其中最关键的是看电路中如何测量出路端电压U和电路中的总电流I.(2)利用图像求解电动势和内阻是常用的方法,对于不同的电路设计,一般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即得到有关电动势和内阻的一次函数关系,再利用图像中的斜率与截距求解.
例3 (2020·山东卷·14)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1.5 V,内阻小于1 Ω);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定值电阻R1(阻值2 Ω);定值电阻R2(阻值5 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按照图8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U-I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压表分流B.干电池内阻较小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D.电流表内阻较小
解析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小,原因是外电阻的阻值远大于电源内阻,选项B正确.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图9中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U-I图像.
解析 根据数据描点并连成一条直线,如图(a)所示.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____(填“R1”或“R2”).
由于2 Ω
解析 先画出原理图,如图(b),然后依据原理图将各仪器依次连接起来,如图(c).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A.待测干电池一节B.电流表A(量程为0~60 mA,内阻RA=18 Ω)C.电压表V(量程为0~3 V,内阻RV约为3 kΩ)D.滑动变阻器R1(阻值为0~5 Ω)E.滑动变阻器R2(阻值为0~30 Ω)F.定值电阻R3(阻值为2 Ω)G.定值电阻R4(阻值为10 Ω)
(1)为完成实验,滑动变阻器应该选______,定值电阻应该选______.(填器材后面的代号)
解析 因为电池的内阻较小,约为几欧,故为了能起到控制调节作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总阻值为30 Ω的R2;因为给出的电流表量程为0~60 mA,量程偏小,为了能准确测量,可以采用串联定值电阻的方法来减小电流,
所以应考虑改装电流表,为了让量程变大,应将较小的电阻与电流表并联,
(2)请完善图11(a)中的电路图.
解析 根据(1)中分析可知,电路图如图所示.
(3)根据图(b)中已描出的点画出U-I图象,由图象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_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____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见解析图
1.49(1.47~1.49均可)
1.05(1.04~1.07均可)
解析 根据已描出的点画出的U -I图像如图所示.设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E-10Ir,可知电路的U-I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该电池的电动势,
6.(2020·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高三三模)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12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
解析 题图甲中测量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都偏小,但接近真实值,而题图乙虽然电动势测量准确,但测量的内电阻等于电源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相对误差较大,因此选用甲电路图测量较准确.
(2)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丙中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解析 描点、连线画出U-I图像,如图所示
(3)根据(2)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由于图像的表达式为U=E-Ir可知图像在纵轴的截距等于电源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内阻,因此可得E=1.5 V
(4)若用水果电池做这个实验,其优点是它的内阻比较大,容易测量.那么,如果测定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则测量电路选择甲还是乙?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水果电池的内阻较大,当内电阻远大于电流表内阻时,若选用题图甲,测得的内电阻等于内电阻与电压表内阻并联之后总电阻,误差较大;而选用题图乙时,测得的内电阻等于电源内阻与电流表串联电阻之和,误差较小.并且乙图测量的电动势是准确的,因此选用乙图更准确.
(5)某同学进一步用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R是电阻箱,定值电阻R0=3 000 Ω,G是理想电流计.改变R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计的读数,作出 图像如图戊所示,由图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 V,内电阻r=_____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实验器材: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几欧姆B.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0~3 V,内阻 约为3 kΩC.电流表,量程为0~0.6 A,内阻小于1 ΩD.定值电阻R0,阻值为5 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F.导线和开关若干两位同学分别选用了上述部分实验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电路.
(1)一同学利用如图13甲所示的电路图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读出多组U1、I数据,并画出U1-I图像,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这种方案测得的电动势和内阻均偏小,产生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种误差属于____________(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解析 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流过内阻的电流不等于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这种误差属于系统设计方面的误差,因此属于系统误差.
(2)另一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读出多组U1和U2的数据,描绘出U1-U2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则电
源的电动势E=______,内阻r=______.(用k、a、R0表示)
高考题型4 其他电学实验
1.“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1)理解I-t图线的形状产生的原因,及I-t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2)会按“四舍五入”法,计算“I-t图线与两坐标轴包围面积”.(3)会结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计算电容器的电容.2.“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1)通过实验归纳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2)会通过导体运动、磁体运动(磁场变化)或通过改变原线圈中的电流等方式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3.“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1)本实验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建议先保持原线圈电压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研究其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然后再保持副线圈的匝数不变,研究原线圈的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2)注意人身安全.只能用低压交流电源,电源电压不能超过12 V.(3)误差分析:线圈绕组的电阻有铜损现象,变压器铁芯内有漏磁,铁芯因涡流发热.
8.用下列器材测量电容器的电容:一块多用电表,一台直流稳压电源,一个待测电容器(额定电压16 V),定值电阻R1=100 Ω,定值电阻R2=150 Ω,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请完成下列问题:(1)第1次实验中,电阻R1两端的最大电压U=____ V.利用计算机软件测得i-t曲线和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为90 mA·s,已知电容器放电时其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则电容器的电容为C=____________ F.
解析 由题图知,最大电流为Im=90 mA=0.09 A,因此最大电压为Um=ImR1=9 V;曲线下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90 mA·s,根据电容器的定义式可得C=1.00×10-2 F.
(2)第2次实验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应该是图丙中的虚线____(选填“b”“c”或“d”),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次放电电荷量相等,图形与t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另由于R2>R1,开关掷向2瞬间放电电流较小
解析 根据im= ,因第2次实验的最大放电电流小些,但因2次实验中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相同,即曲线下所围的面积相等,故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该是虚线c.
9.为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张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进行实验;②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③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④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1)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填步骤前数字序号);
解析 实验中,首先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再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后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进行实验.所以操作的合理顺序是④②③①.
(2)如图15所示,在实验中,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做原线圈时,原线圈两端电压为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为4 V;n1与n2对调后,原线圈两端电压为8 V时,副线圈两端电压为32 V,那么可初步确定,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U1、U2与线圈匝数n1、n2的关系是_______(填写字母关系式).
解析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则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做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当原线圈和副线圈对调后,U1′=8 V时,U2′=32 V,此时U2′对应线圈匝数为n1,而U1′对应线圈匝数为n2;由以上数据可得:
1.图1为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的实验装置,部分导线已连接.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好.
解析 将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原线圈串联成一个回路,注意滑动变阻器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再将灵敏电流计与副线圈串联成另一个回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2)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选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右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选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断开电键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选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
解析 在闭合电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右偏.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右拉时,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左偏.断开电键时,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左偏.
2.(2020·全国卷Ⅰ·2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 k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2(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________(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
解析 若通过Rx的电流相等,由题图(b)知图线Ⅰ对应的电压值较大,由R= 可知图线Ⅰ所测电阻较大,图线Ⅱ所测电阻较小,则图线Ⅱ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O、P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
(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_____(填“Ⅰ”或“Ⅱ”)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_____ Ω(保留1位小数).
故图线Ⅰ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测量结果为50.5 Ω.
(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 Ω(保留1位小数).
解析 电压表跨接在O、Q之间,测得的阻值为电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则R=RⅠ-RA=(50.5-0.5) Ω=50.0 Ω.
3.(202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合金材料的电阻率都比较大,某同学按如下步骤测量一合金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1)用螺旋测微器在该金属丝上三个不同位置测量该金属丝的直径,结果都如图3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 mm.
0.380(0.379~0.381)
解析 该金属丝的直径为0 mm+38.0×0.01 mm=0.380 mm
(2)按图4连接测量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置于最大值,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有读数,而电流表读数总为零,已知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待测金属丝都是完好的,则电路故障为导线_______断路(用图中导线编号表示).
解析 只有a或c发生断路时,电压表相当于测电源电压,此时才会出现电压表有读数,而电流表读数总为零.
(3)排除电路故障后,改变滑动头在金属丝上的位置,测出金属丝长度l和接入电路的电阻Rx如右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5方格纸上作出Rx-l图像.
解析 Rx-l图像如图所示:
(4)根据图像及金属丝的直径,计算该金属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5×10-6~9.9×10-6)
代入数据解得ρ≈9.1×10-6 Ω·m;
(5)采用上述测量电路和数据处理方法,电表内阻对该金属丝电阻率测量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选填“使结果偏大”“使结果偏小”或“对结果无影响”).
解析 因为多次测量金属丝长度l和接入电路的电阻,通过画图求斜率求解电阻率,所以电表内阻对该金属丝电阻率测量结果无影响.
4.(2020·北京卷·16)用图6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约为1 Ω).其中R为电阻箱,电流表的内电阻约为0.1 Ω,电压表的内电阻约为3 kΩ.
(1)利用图甲实验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测量的实际是图7中虚线框所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若电流表内电阻用RA表示,请你用E、r和RA表示出E′、r′,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E′=E,r′=r+RA
解析 断路时,“等效电源”路端电压的数值E等于其电动势,故E′=E.电源和电流表串联,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r′=r+RA.
(2)某同学利用图像分析甲、乙两种方法中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在图8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图甲:U=IR,图乙:I= )描点作图得到的U-I图像;虚线是该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U-I图像(没有电表内电阻影响的理想情况).
在图中,对应图甲电路分析的U-I图像是____;对应图乙电路分析的U-I图像是_____.
解析 题图甲电路中,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内电阻的测量值为电源和电流表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实际电源的内电阻大,对应实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虚线的大.但当电流为零时,电流表的内电阻对测量没有影响,实线和虚线重合,故C正确;题图乙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内电阻的测量值为电源和电压表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实际电源的内电阻小,对应实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虚线的小.但当电压为零时,电压表的内电阻对测量没有影响,实线和虚线重合,故A正确.
(3)综合上述分析,为了减小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本实验应选择图中的______(填“甲”或“乙”).
解析 由实验数据可知,题图甲电路中,测量值r′=r+RA约1.1 Ω,真实值r约1 Ω,相对误差在10%左右;题图乙电路中电压表内电阻较大,分流较小,可忽略,故乙电路的误差较小.
5.(2020·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模拟考试)在研究金属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电阻的阻值,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电路.除了金属电阻Rx外,还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E,灵敏电流计G,滑动变阻器R、RS,定值电阻R1、R2,电阻箱R0,开关S,控温装置,导线若干.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R0调至适当数值,R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S的滑片调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②把R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调节R0,并逐渐减小RS的阻值,直到RS为零时,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记录R0的阻值和Rx的温度;③多次改变温度,重复实验;④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②中,电流计G指针不发生偏转时,a点电势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电势.
解析 当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时,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计,电流计两端电势相等,即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2)用R0、R1、R2表示Rx,Rx=______.
解析 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计,电桥平衡,
(3)本实验中RS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实验中RS的作用是保护电流计.
(4)若只考虑系统误差,用该方法测得的Rx的阻值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x的真实值.
解析 若只考虑系统误差,用该方法测得的Rx的阻值等于Rx的真实值.
6.(2020·山东潍坊市二模)某同学要测量毫安电流表的内阻RA和电源的电动势E,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合适器材连接电路,如图10甲所示;②断开S2,闭合S1,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③保持R1的阻值不变,闭合S2,调节R2,当R2的阻值如图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④保持S1闭合,断开S2,多次改变R1的阻值,并相应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利用记录的R1的阻值和其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作出 -R1图线,如图丁所示.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第2讲电学实验与创新 (含解析)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第2讲电学实验与创新 (含解析)课件PPT,共60页。
(新高考)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 第17课时 力学实验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 第17课时 力学实验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题示例,小钢球,①③④②,命题预测,为了保证小车,所受合力为零,p1=p2,图10,图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八第2讲电学实验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八第2讲电学实验 (含解析),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