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五)(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五)(含解析),共8页。
小综合练(五)1.(2020·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大联考)中国核学会发布消息称,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47台,装机容量4 873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铀核(U)是获得核能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中一种核反应方程为U+n→X+Sr+2n并释放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核反应是重核裂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铀核(U)的结合能B.该核反应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核反应为人工转变C.X原子核中的核子数为140个,中子数为84个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答案 A解析 根据核反应时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铀核裂变的产物为氙核和锶核,并会释放能量,则裂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核的结合能,故A正确;该核反应为重核裂变,不是人工转变,故B错误;X原子核中的核子数为(235+1)-(94+2)=140个,中子数为140-(92-38)=86个,故C错误;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但是总质量数不变,故D错误.2.(2020·北京市延庆区3月模拟)如图1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合成一束复色光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a光一个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一个光子的能量B.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C.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比a光条纹间距大D.若用b光照射某种金属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用a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答案 A解析 由题图可知,a光的入射角要比b光的入射角要大,它们的折射角相同.根据n=(此处θ1指的是折射角,θ2指的是入射角)可知b光的折射率大,所以b光的频率大,根据公式ε=hν,可知a光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光子的能量,故A正确,B错误;因为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所以b的波长小于a光的波长,根据条纹间距公式Δx=λ可知b光比a光条纹间距小,故C错误;光的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越容易发生光电效应,因为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所以b光照射某种金属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a光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故D错误.3.(2020·江西九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如图2,正方形线框PQNM由四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知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PQNM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图2A.2F B.F C.F D.0答案 B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知MPQN边的有效长度与MN相同,等效后的电流方向也与MN相同,MPQN边的电阻等于MN边的电阻的3倍, 两者为并联关系,设MN中的电流为I, 则MPQN边中的电流为,设MN的长为L,由题意知F=BIL所以MPQN边所受安培力为F′=B·L==方向与MN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故有F合=F+F′=F,故选B.4.(多选)(2020·云南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测试)如图3所示,一物块从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斜面上滑,经时间t速度减为零,再经2t时间回到出发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下滑过程加速度大小的2倍B.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C.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D.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θ答案 BC解析 物块上滑过程逆向可看做以初速度为0,从上滑的最高点加速运动到出发点的过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x=at2,则:a=,物块上滑、下滑过程x相同,t是2倍关系,则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下滑过程加速度大小的4倍,故A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v=,则物块上滑过程的初速度大小是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的2倍,故B正确;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上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1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2又a1=4a2联立解得:μ=tan θ故C正确,D错误.5.(多选)(2020·湖南衡阳市高三一模)某探究小组利用图4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标签模糊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R为定值电阻,L1、L2为两只标有“5 V 2 A”的相同小灯泡,在输入端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开关S断开时,灯泡L1正常发光,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与灯泡L1两端电压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B.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7.5 ΩD.闭合开关S后,灯泡L1变暗答案 BCD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变压器输入端电压的有效值为20 V,断开S,灯泡L1正常发光,故灯泡两端的电压为5 V,灯泡中的电流为2 A,即副线圈输出电压为5 V,又因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5 V,故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15 V,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故A错误,B正确;由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解得电阻R中的电流为 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R==7.5 Ω,故C正确;开关S闭合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设副线圈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则副线圈输出电流增大,原线圈输入电流增大,电阻R两端电压增加,则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减小,故副线圈输出电压减小,灯泡L1两端电压降低,灯泡L1变暗,故D正确.6.(多选)质量均为m的三个带电小球A、B、C用三根长度均为l的绝缘丝线相互连接,放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A球的电荷量为+q.在C球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之后,三个小球一起向右运动,三根丝线刚好都伸直且没有弹力,F的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与A、B间的丝线相交于丝线的中点,如图5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B球的电荷量可能为+2qB.C球的电荷量为-2qC.三个小球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D.恒力F的大小为答案 BC解析 根据对称性可知,A球的电荷量和B球的电荷量相同,故A错误;设C球的电荷量大小为qC,以A球为研究对象,B球对A球的库仑斥力为FBA=,C球对A球的库仑引力为FCA=,由题意可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F的作用线平行,则有:FCAsin 30°=FBA,FCAcos 30°=ma,解得:qC=2q,a=,C球带负电,故C球的电荷量为-2q,故B、C正确;以三个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3ma=,故D错误. 7.某校学生在“验证Fn=m”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图6第1步:先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直径为2L的圆,如图6;第2步:通过力传感器,用绳子绑住一质量为m的物块,人站在圆内,手拽住绳子离物块距离为L的位置,用力甩绳子,使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调整位置,让转动物块的手肘的延长线刚好通过地上的圆心,量出手拽住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记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第3步:转到一定位置时,突然放手,让物块自由抛出去;第4步:另一个同学记下物块的落地点C,将通过抛出点A垂直于地面的竖直线在地面上的垂足B与落地点C连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近似记录了物块做圆周运动时的地面上的投影圆在B处的运动方向,量出BC间的距离为s.第5步:保持物块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变,改变物块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重复上述操作.试回答:(用题中的m、L、h、s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1)放手后,物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________.(2)物块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0=________.(3)物块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__.(4)在误差范围内,有F=________.答案 (1) (2)s (3) (4)解析 (1)物块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h=gt2得,物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物块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0==s;(3)物块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vy=,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v==(4)绳子的拉力提供物块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拉力F=Fn=m=.8.(2020·湖北宜昌市高三年级3月线上统一调研测试)如图7,将质量为 m、导热性良好的薄壁圆筒开口向下竖直缓慢地放入水中,筒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当筒底与水面相平时,圆筒恰好静止在水中.此时水的温度t1=27 ℃,筒内气柱的长度 h1=1 m.已知大气压 p0=1.0×105 Pa,水的密度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图7(1)水温缓慢升高至42 ℃,求筒底露出水面的高度Δh为多少?(2)若水温保持 42 ℃不变,用手竖直向下缓慢压圆筒(封闭气体没有溢出),到某一深度后松手,圆筒刚好静止(悬浮)在水中,求此时圆筒底部距离水面距离h.答案 (1)0.05 m (2)0.55 m解析 (1)以筒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始时筒内气体温度T1= K=300 K,长度h1=1 m,水温升高至T2= K=315 K过程,气体做等压变化,设筒的横截面积为S,由盖-吕萨克定律有=①得Δh=0.05 m(2)初始时筒内气体压强为p1,则有p1=p0+ρgh1②得p1=1.1×105 Pa移动圆筒后,圆筒内气体长度仍为h1,即气体体积不变,设此时气体压强为p,由查理定律有:=③得p=1.155×105 Pa设圆筒内液面距离水面高度为h2,则有p=p0+ρgh2④得h2=1.55 m所以h=h2-h1⑤得h=0.55 m.9.如图8所示,质量为mc=2mb的物块c静止在倾角均为α=30°的等腰固定斜面上E点,质量为ma的物块a和质量为mb的物块b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相连,细绳绕过斜面顶端的光滑轻质定滑轮并处于松弛状态,按住物块a使其静止在D点,让物块b从斜面顶端C由静止下滑,刚下滑到E点时释放物块a,细绳恰好伸直且瞬间张紧绷断,之后物块b与物块c立即发生弹性碰撞,碰后a、b都经过t=1 s同时到达斜面底端.已知A、D两点和C、E两点的距离均为l1=0.9 m,E、B两点的距离为l2=0.4 m.斜面上除EB段外其余都是光滑的,物块b、c与E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空气阻力不计,细绳张紧时与斜面平行,物块a未与滑轮发生碰撞,取g=10 m/s2.求:图8(1)物块b由C点下滑到E点所用时间;(2)物块a能到达离A点的最大高度;(3)物块a、b的质量之比.答案 (1)0.6 s (2)0.578 m (3)解析 (1)物块b在斜面上光滑段CE运动的加速度为a1=gsin α=5 m/s2由l1=a1t12解得:t1== s=0.6 s(2)取沿AC方向为正方向,对物块a有-l1=v1t-a1′t2,t=1 s,a1′=gsin α=5 m/s2解得v1=1.6 m/s物块a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s==0.256 m所以物块a能到达离A点的最大高度h=(l1+s)sin α=0.578 m(3)设绳断时物块b的速度为v2,b与c相碰后b的速度为v2′,c的速度为vc,以沿CB方向为正方向,则mbv2=mbv2′+mcvcmbv22=mbv2′2+mcvc2mc=2mb联立解得v2′=-v2,v2=vc因vc的方向沿斜面向下,故v2的方向沿斜面向下,v2′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物块b在EB段上的加速度为a2=gsin α-μgcos α=10×(-×) m/s2=0,故物块b在EB段上做匀速运动.物块b和物块c相碰后物块b先向上滑再下滑到E点时的速度为v2″=|v2′|,则v2″(t-2t2)=l2t2=代入数据,得2v2″2-5v2″+2=0解得v2″=0.5 m/s,或v2″=2 m/s物块b刚下滑到E点时的速度为v0== m/s=3 m/s若取v2″=2 m/s,则v2的大小为6 m/s>v0=3 m/s,与事实不符,所以舍去.取v2″=0.5 m/s,则v2=1.5 m/s,方向沿斜面向下.设细绳对物块a和b的冲量大小均为I,由I=mav1-I=mb(v2-v0)解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一)(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四)(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3部分 考前热身练 小综合练(三)(含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