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古诗文默写, 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春姑娘的手何等灵巧,盈盈一握,便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ráo ;其实不光手巧,她的胸jīn 也异常开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壮观的早春景致!难怪诗人雪菜也忍俊不禁起来:“春天在美妙的花园里升起,像爱的精神,到处有她的踪迹。”
(1)依次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分外( ) 忍俊不禁( )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2分)
妖ráo 胸 jī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许多人可能也许并不知晓,少数种类的猫头鹰更适应日间狩猎,在白天反而更加活跃。
B.“节奏”是一种萦绕在训练与比赛中的无形力量,能否发挥出自身能量,取决于训练和比赛节奏的快慢。
C.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变知识的积累与学习的规律,却改变不了阅读方式。
D.每年四月,景区内盛开的各种鲜花竞相开放,如杜鹃花、海棠花、玫瑰花等。
3. 古诗文默写。(8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2)蒹葭萋萋, 。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的“ , ”就是佐证。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描写水的清澈,《小石潭记》中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 ,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以“ , ”巧妙过渡,婉转含蓄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久之,人体肠道便会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益生菌依赖症”。
②但是,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
③益生菌对维持菌群平衡、防止因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有积极作用,适量补充益生菌能一定程度预防肠道疾病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
④健康人的肠道里包含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3种细菌。
⑤这些细菌按一定比例存在,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繁殖,调整人体防御机制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
A. ②④③①⑤ B. ④⑤③②① C. ②③①⑤④ D. ④⑤②③①
5. 名著阅读。(4分)
(1)朱自清是一位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 》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 》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2分)
(2)朱自清谦称本书中“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并没有自己的观点。其实,选择什么样的说法介绍给读者,也能显示出作者的学术眼光与功底。请你选出其中的一篇经典,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研读的收获。(2分)
6. 综合性学习(8分)
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你校决定举办“我的低碳我做主”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2分)
(2)请从下面的表格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2分)
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 人数 | 比例 |
肯定关注 | 28 | 33 |
一定程度上关注 | 42 | 50 |
不太关注 | 6 | 7 |
不关注 | 8 | 10 |
(3)团委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仿照示例再写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
栏目三:
(4)请你向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以实现“低碳生活”,至少两条。(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给我三杯水
蔡中锋
①刚上初三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教语文的姚老师特意给我们上了一堂政治思想课。他讲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作家的故事,我知道他的目的是对我们进行一番励志教育,想让我们从此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②那堂课结束的时候,姚老师还给我们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题:“我所讲的这个问题同学们下课后一定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想想自己今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好后,大家可以写成文字交给我。”
③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从小过的就是吃不大饱也穿不大暖的日子,而且在刚上初三时,我才十五岁,对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如果说那时候我对将来有什么想法的话,那也真的非常简单,就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考上一所好大学,跳出农门,再找份好工作。但姚老师既然慎重地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那我就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回答了。 而作为一班之长,若只按自己的真实想法写自己最大的理想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虽然很实际,但肯定不行!
④那天上午放学回到家后,我把老师布置的作业给父亲说了一下,问他我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作家?当时,父亲正在用煤油炉子烧水,听我这样问他,就笑了笑说:“炉子上这壶水是我刚盛满的凉水,现在还没烧热。这壶凉水用咱家这个大茶杯子盛,正好有三茶杯那么多。你现在提上这壶水,再拿上咱家这个茶杯,将一杯水浇到家西的那棵大槐树的根部,再将第二杯水倒进村南的那条小河里,然后将第三杯水倒进村北的那条水沟里。”我虽然不明白父亲让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仍立即按他说的去做了。
⑤倒完三杯水回到家后,父亲问我:“现在这三杯水你还能收回来吗?”我说:“倒出去的水还怎么可能再收得回来呢?”
⑥父亲又问:“那么,第一杯水现在变成什么水了?”我说:“它应该已经被那棵大槐树吸收了吧。”父亲说:“这样的话,那杯水就变成了大槐树的一部分,从而拥有了生命,成为了一杯有价值、有意义的水。那第二杯水呢? 现在变成什么了?”我说:“它现在已经变成了小河的一部分了,并随河水流向了东方。”父亲说:“是的,而东方就是大海,所以,它很快就会成为大海的一部分,从此拥有了永久的生命并变成了滚滚波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生命。那第三杯水呢?”我说:“村北那条小沟是我们村排废水的臭水沟,那杯水已经和所有的臭水混在了一块,也变成臭水了。”
⑦父亲听了笑了笑说:“我知道你从小在学习上就一直很努力,但将来你若想成为一个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除了你得有真才实学之外,还需要由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来促成,所以,现在这个还真的不好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所以,我也并不奢望你能成为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和大作家什么的。你将来走向了社会,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当然最好,但若无法改变,那你就多和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走在一起。 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次可以选择的机会,而一个人其实就和这壶里的水一样,和什么样的人待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若跟错了人,走错了路,就像你泼到臭水沟里的那杯水一样,很难再回或改变了…………”
⑧我听父亲这样说,瞬间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不由连连点头……
7. 请你根据选文中“我”倒三杯水的故事,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 三杯水倒入的地方 | 三杯水的去向 | 三杯水的结局 |
第一杯 | 家西的大槐树的根部 | 被大槐树吸收 | (1) |
第二杯 | 村南的小河里 | 随河水汇入大海 | (2) |
第三杯 | 村北的水沟里 | (3) | (4) |
8. 阅读完这篇选文,你和好朋友聚在一起展开讨论,请将下面的讨论内容补全。(4分)
小李:这篇选文主要讲述了父亲用三杯水对“我”进行引导教育,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读完后我发现其穷亡中的“我”对于“今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想法在不断改变。
小红:是啊,一开始,“我”想的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考上一所好大学,跳出农门,再找份好工作;后来父亲通过“三杯水”的引导告诉“我”: (1)
我:对,而且在文末也提到“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认为这是作者自己的感悟,也是姚老师: (2)
9. 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0. 阅读选文后,同学们对选文中提到的两种教育方式展开讨论。请你针对他们的观点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哪种教育方式更合适。(4分)
A同学:选文中的父亲利用身边事例教育孩子,让孩子自己探索,这让我想到了莎莉文老师,她也是引导海伦自己感受“水”,从而使海伦获得更深的感悟。
B同学:选文中老师通过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作家的故事对我们进行励志教育。这与我们的学习更加贴切,比如通过阅读《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能让我们感受鲁迅先生的美好品行,更好地向其学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2分)
“朦胧天气”时如何分辨雾、霾和雾霾
饶晓琴
①11月11日,北京雾气弥漫,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尽管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但一般人肉眼很难分辨这是雾还是霾,亦或是雾霾 ?关于这个问题的科普持续开展了很多年。那么,雾、霾与雾霾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三者如何判断与区分? 希望下面的解析对大家深入认识这三种天气有所帮助。
②雾、霾天气是秋冬季常见的两种气象灾害,二者都是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视程障碍现象。我们经常把雾和霾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二者产生的天气背景较为相似,都是出现在冷空气间歇期或来临之前。大气呈现静稳状态,边界层内水平风力小,空气流动性差,大气运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受到抑制,使得水汽和污染物只能在近地层不断积聚。水汽和污染物的消光作用会导致能见度下降,当降低到10公里以下,就形成了雾或霾天气。雾霾相伴发生就衍生出另外一种天气——雾霾混合,既有雾又有污染。
③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霾天气开始呈现逐年减少、减弱的新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和呼吸到的“纯净”寡越来越多。
④对于雾、霾 和雾霾三者如何判断与区分,其实也不难,雾和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现象。
⑤首先,二者的组分不同。雾是由水滴或冰晶组成。霾 是由空气中的烟粒、尘粒或盐粒这些微小尘埃组成的集合体。
⑥其次,二者组分的粒径不同,组成雾的水滴,粒径在10— 100微米,肉眼可见。而霾是微小尘粒组成,粒子直径小于2.5微米,肉眼不可见。
⑦此外,两种天气现象所表现出来的颜色也有所不同,雾在天空中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有清晰的边界。而霾在天空中呈黄色或橙灰色,在近地面混合较为均匀,边界不清晰。
⑧雾对于湿度的要求也比较大,其通常出现在夜间到早晨时段,有明显的日变化。霾通
⑨气象学上区分雾霾天气可以通过相对湿度的大小来判断。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要求水汽达饱和,通常地面相对湿度要大于95%。 而霾是干尘粒子的产物,地面相对湿度普遍低于80%。 相对湿度介于80%—95%,如果没有污染,则是雾:如果伴随有PM2.5细粒子污染,则是雾霾混合天气。
⑩在空气清洁地区发生的雾是纯雾。如黄山、庐山、眉山等旅游胜地,云雾是一大盛景奇观。 而在有污染发生且湿度又大的地方,出现的雾就不是纯粹的雾,而是以雾霾混合状态出现,这在北方冬天采暖季比较常见。
(刊载于 2022.11.22)
11. 文章第①段有哪些作用?(2分)
12. 本文第②段加点词“经常”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3. 本文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把雾霾天气放在一起,并且认为雾和霾这两种天气本就是一体的,没有什么区别。读完本文后,请你运用本文知识向身边的人科学地解释雾和霾的区别。(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要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5.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2)悉如外人
(3)便要还家 (4)此中人语云
1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2分)
18. “世外桃源”如此美好,让人流连忘返,陶渊明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 请你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2分)
2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被人们千古传诵,请你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四、作文(50分)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1)fèn;jīn(2)娆;襟
2. A
3. (1) 水尤清冽
(2) 白露未晞
(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 C
5. (1)经典常谈;《说文解字》《周易》《史记》《春秋》《诗经》《论语》
(2) 我读过《孔子家语:六律颂》,在书中作者这样解释“律者,道之化也。”提出了许多道德准则,其中涵盖了道德、哲学、礼仪、伦理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作者认为,只有在实行正义、公正和正直的道德准则的指导下,才能达到充分的平衡。
6. (1) 示例一:比拼环保创意,探索低碳未来。示例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2) 大多数人能够关注低碳生活
(3) 栏目二:专家宣讲,明确低碳责任/主题班会,展示低碳成果。栏目三:知识竞赛,了解低碳要求/评比板报,强化低碳意识。
(4) 上学步行或骑自行车,低碳出行;坚持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纸张双面使用;等等
7. (1) 成为了一杯有价值、有意义的水 (2) 有了永久的生命并变成了滚滚波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生命 (3)和臭水混在一起(4) 和什么样的人待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8. (1) 如何做人的道理(2) 最终的期望
9. 父亲是一个智慧且对教育很有手段的人,从日常的倒水这件事中告诉了作者如何成长做人的道理。
10.A更合适。用生活中的小事来教育孩子,是人感到更亲切,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发人深思。 “高大上”的故事总显得里自己很遥远,很难实现,更不容易做。
11. 文章第①段所起的作用: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
12. 不能。“经常”在句中作为副词修饰“把雾和霾放在一起说”,意思就是大多数时间,不是全部时间。如果删去“经常”,就不符合说明文的准确的特点了。
13.列数字;作用:列数字的作用是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14. 读完本文后,可以的出下列结论。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几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见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霾则是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几微米以下的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
15. (1)整整齐齐的样子(2)全,都(3)邀请 (4)告诉
16.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17.①渔人“具言”的是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②因为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繁,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因而叹惋。
18. 陶渊明借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人人平等、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19.①“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城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②“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拓宽了全诗的意境,拉近了两地的距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0. ①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②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③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④一改送别诗离愁别恨、伤感低沉的传统情调,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名句。
21.按河南省中招作文评分标准评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主体部分,在序号处填入适当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古诗文默写, 完成下列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