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6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6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6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B.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尿素 B.磷矿粉 C.硫酸钾 D.磷酸二氢铵
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C.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D.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4.(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
B |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C |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 加入适量硫酸溶液 |
D | 探究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将锌、铜、银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
A.A B.B C.C D.D
5.(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镁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B.灼烧棉线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C.碳还原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6.(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晶体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CuO粉末 | 木炭粉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C | Na2SO4溶液 | Na2CO3 | 加入适量的BaC12 |
D | O2 | 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 |
A.A B.B C.C D.D
7.(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路过梨花园,闻到梨花香 | 分子在不停运动 |
B | 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C |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
D | 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 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
A.A B.B C.C D.D
8.(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建议施用的化肥是
A.Ca(H2PO4)2 B.NH4HCO3 C.KCl D.CO(NH2)2
9.(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示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表示电解水
C.表示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盐酸中加入水
D.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10.(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中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某实验室1号柜存放的是单质,2号柜存放的是酸,3号柜存放的是碱,4号柜存放的是盐。纯碱应存放的实验柜是
A.1号柜 B.2号柜 C.3号柜 D.4号柜
11.(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C.c点时,溶液呈无色
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12.(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D.硝酸铵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13.(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4.(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
B.
C.
D.
15.(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C.点燃塑料和羊毛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红磷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白色固体
16.(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
C.向pH=1的盐酸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
D.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17.(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2HPO4 B.KH2PO4 C.KNO3 D.NH4NO3
18.(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知识整理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 B.食品与健康 |
防止铁制品生锈——涂油、刷漆 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用活性炭吸附 | 防止猪肉变质——可浸泡在甲醛溶液中 人体缺微量元素铁——多吃海带、紫菜 |
C.实验记录 | D.物质组成 |
用广泛pH试纸测出某溶液pH为6 用托盘天平称量出8.4gNaCl固体 | 烧碱、火碱的化学式—— NaOH 鸡蛋、大豆、瘦肉——富含蛋白质 |
A.A B.B C.C D.D
19.(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是杂质)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KCl溶液(K2SO4) |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
B | O2(CO2) | 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和浓硫酸 |
C | CaO(CaCO3) | 高温煅烧 |
D | MnO2(K2MnO4)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呈碱性,如Na2CO3的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机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等,则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不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如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只含有质子与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带正电荷,但是质子不属于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尿素是含有氮元素的化学肥料,属于氮肥;
B、矿磷粉是含有磷元素的化学肥料,属于磷肥;
C、硫酸钾是含有钾元素的化学肥料,属于钾肥;
D、磷酸二氢铵是含有磷、氮元素的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
答案:D。
3.A
【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逸出使得体系质量减少、钾元素留存在体系中质量保持不变,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直到氯酸钾完全分解,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即用水稀释酸,其pH会逐渐接近7,但不会大于7,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消耗了溶剂水,故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的溶质也会析出,最终使得溶液质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关系、,故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最终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更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氧气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但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如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也不会复燃,错误;
B、氯化铵是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氯化钾不和熟石灰反应,研磨无气味,可以鉴别,正确;
C、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碳酸钠引入新杂质硫酸钠,错误;
D、将锌、铜、银分别加入稀盐酸中,只有锌合稀盐酸反应,说明活动性Zn>H>Cu、Ag,但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镁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棉线是天然纤维,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它不是蛋白质类的纤维,故不会产生烧焦的羽毛味,不符合题意;
C、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色,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溶解后形成氯化钠溶液,通过过滤将泥沙分离出来,之后将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与木炭不反应,故无法除去木炭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后,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钠都会发生反应,故除杂试剂氯化钡选择错误,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的吸水性较差,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去除,应通过浓硫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由于分子不断运动,路过梨花园,才能闻到梨花香,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二者混合时分子间间隔变小,导致体积变小,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氢氧化钠由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因为汞原子体积变大。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为了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建议施用的化肥是磷肥。
A、Ca(H2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B、NH4HC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KCl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错误;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正确;
C、盐酸呈酸性,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但不会超过7,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最终为0,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纯碱化学名碳酸钠,是由钠离子或碳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属于盐类,故选D。
11.C
【分析】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Zn>Cu>Ag,故锌粉加入后先与AgNO3溶液反应,再与Cu(NO3)2溶液反应,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A、a点表示的是锌粉与AgNO3溶液正在反应,由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A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可知,65份的Zn能置换出108份的Ag,故溶液质量在减小,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b点之后随着锌粉的加入,Cu(NO3)2溶液质量开始减小,说明b点时Zn与Cu(NO3)2发生反应,且b点时AgNO3已被反应完,故溶液中不再含有AgNO3,则此时,溶液为Zn与AgNO3反应生成的Zn(NO3)2和还没有开始参与反应的Cu(NO3)2的混合溶液,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c点表示溶液中Cu(NO3)2还没有反应完,则此时溶液中仍然存在铜离子,溶液的颜色仍为蓝色,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d点时Cu(NO3)2质量为0,说明此时Cu(NO3)2全部反应完,且此时Zn和Cu(NO3)2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时Zn的质量也为0,故过滤得到的滤渣为Zn与AgNO3和Zn与Cu(NO3)2反应得到的Ag和Cu,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故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说法正确;
C、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故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A、常温下,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不属于离子,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如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故选A。
14.A
【详解】A、硫酸钡难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铜易溶于水,错误;
B、氨气、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4+1×3=17、16×2=32、12+16×2=44,正确;
C、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故活动性镁>铜>汞,正确;
D、地壳中含量前5位元素为氧、硅、铝、铁、钙,正确。
故选A。
15.B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选项现象描述正确;
C、点燃塑料和羊毛,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而塑料不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
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热,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
故选B。
16.A
【详解】A、开始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压强变大,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被消耗,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变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1/5,所以冷却到室温后压强约减少到原来的4/5。正确。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受热分解为氯酸钾和氧气,固体总质量减少。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加,当反应完全后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C、因为开始容器中是盐酸溶液,所以起始的pH应为1,错误。
D、一定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后原溶液的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错误。
故选A。
17.D
【详解】A、(NH4)2HPO4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B、KH2PO4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C、KNO3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NH4N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D。
18.B
【详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如刷漆、涂油,正确;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正确;
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甲醛浸泡猪肉,错误;
海带、紫菜中富含碘,不是铁,错误。
符合题意;
C、pH试纸测出的pH是整数,故可用广泛pH试纸测出某溶液pH为6,正确;
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故用托盘天平称量出8.4gNaCl固体,正确。
不符合题意;
D、烧碱、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正确;
鸡蛋、大豆、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A
【详解】A、加入适量的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符合题意;
B、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浓硫酸,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干燥气体,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D、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7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