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化学物质的变化与实验基础
展开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化学物质的变化与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1.(2021·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药物“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为,该反应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2.(2021·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能支持燃烧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略大
D.无色气体
3.(2021·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2
B.
C.CaCO3=CaO+CO2
D.CO+Fe2O3Fe+CO2
4.(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冰川融化 C.汽油挥发 D.蜡烛燃烧
5.(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7 | 10 | 28 | 37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 | 10 | 33 | x |
A.x的值是2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6.(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7.(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A. B. C.CO D.
8.(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为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是
A.张青莲 B.侯德榜 C.屠呦呦 D.袁隆平
9.(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4月,淄博烧烤在全国走红。下列是制作烤肉的部分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肉块 B.将肉切片
C.用铁签串成肉串 D.点燃木炭烧烤
10.(2021·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规范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闻气体气味 D.测定溶液酸碱度
11.(2021·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在2021年邵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目的分析 |
A |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 整洁美观 |
B |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 节约药品 |
C |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准确读数 |
D |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
A.A B.B C.C D.D
12.(2021·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杂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除杂方法 |
A | 氮气 | 氧气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C | 硫酸钠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
D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通入氧气后点燃 |
A.A B.B C.C D.D
13.(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的体积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
14.(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
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5.(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和方法 |
A | KCl |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
B | Ag粉 | Fe粉 |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
C | CO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 |
D | NaOH溶液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A.A B.B C.C D.D
16.(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测溶液酸碱度
17.(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下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选A。
2.A
【详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A、能支持物质的燃烧,属于助燃性,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B、不易溶于水,属于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C、密度比空气大,属于密度,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D、无色气体属于颜色、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A。
3.B
【详解】A、氧化镁化学式错误,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错误;
B、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
C、漏写反应条件和物质状态符号,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D、没有配平,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铁丝弯曲,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川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5.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密闭空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x;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反应,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
【详解】A、x =7+10+28+37-14-10-33=25,故选项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甲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选项错误;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g-7g):(33g-28g)=7:5,故选项错误。故选A.。
6.D
【详解】A.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由于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气体不用标气体符号,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项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3个X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8.B
【详解】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故选B。
9.D
【详解】A、清洗肉块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将肉切片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用铁签串成肉串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点燃木炭烧烤涉及木炭燃烧等,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D。
10.A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酸碱度时,要用滴管将液体滴加到干燥的试纸上,不能把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A、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是为了防止污染腐蚀托盘,不符合题意;
B、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防止污染原瓶试剂,应放入指定容器中,不符合题意;
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这样读数比较准确,符合题意;
D、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率,但是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详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稀硫酸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且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读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液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A、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10%=5g,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应放在左盘上进行称量,且氯化钠固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应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A
【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除去杂质,故A符合题意;
B、把混有Fe粉的Ag粉加入适量的 Al2(SO4)3 溶液,Fe粉和Ag粉都不能与 Al2(SO4)3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混有CO的CO2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杂质CO不与NaOH反应,而原物质CO2与NaOH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和Na2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能把杂质Na2CO3除去,也能将原物质NaOH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A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7.C
【详解】A、图为易燃气体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为国家节水标志,故选项符合题意;
D、图为爆炸品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身边的化学物质: 这是一份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身边的化学物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 这是一份湖南邵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