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溶液的浓度精品测试题
展开第11课 课题3溶液的浓度
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意义:10%的NaCl溶液表示每100份质量的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0份。
即每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90g水。
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指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没溶解的不计算在内。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注意:
①从一瓶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取出溶液及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与原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②一定温度时,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③一定温度时,对某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④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来说,将其恰好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来说,将其恰好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变成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对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任意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值。
计算公式:
5.溶液的稀释
①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加稀溶液:m(混合后溶质)=m(浓溶液溶质)+m(稀溶液溶质) m(溶液总质量)=m(浓溶液)+m(稀溶液)
例: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g水?
6.涉及化学反应的溶液浓度计算
例:73克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反应,生成的CO2 的质量为多少?
(H-1 Cl-35.5 C-12 Ca-40 O-16)
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固体 + 水 )
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所用仪器:
实验步骤:
8.用溶液加水稀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液体+水)
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置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9.配制溶液时误差分析
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减少,溶剂的质量增多)
①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m质↓。②将固体溶质转移到烧杯中时,散落到烧杯外面→m质↓。③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m质↓。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m剂↑。⑤烧杯内有残留的水→m剂↑。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增多,溶剂的质量减少)
①砝码生锈(比同规格原砝码重)→m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m剂↓。③量好的水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洒落烧杯外→m剂↓。
质量分数无影响:①完全溶解后搅拌,少量液体飞溅到烧杯外。②完全溶解后,转移时洒落到细口瓶外。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对“10%的NaCl溶液”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浓度很小,所以是稀溶液
B.表示100 g水可以溶解10 g NaCl
C.表示该NaCl溶液中含有10 g NaCl,90 g水
D.表示该NaCl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9
2.100 mL20%的食盐水与200 mL20%的食盐水相混合,得到的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5% B.10% C.15% D.20%
3.硝酸钾可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现将2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200g 10%来用于培植营养液,则需加水( )
A.80g B.300g C.120g D.100g
4.改变2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行的方法是
A.恒温蒸发少量溶剂 B.加入硝酸钾固体
C.降低温度到10 ℃ D.升高温度到30 ℃
5.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 B. 滴加
C. 读数 D. 溶解
7.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铁架台 D.玻璃棒
8.下列做法对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不会有影响的是
A.使用的氯化钠晶体不纯
B.配制溶液的烧杯未干燥
C.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9.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 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C. 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0.如图是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
B.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C.配制该溶液需称取5.0 g氯化钠,量取20 mL水
D.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1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实验室按下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用规格为____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g/cm3)。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13.实验室需要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50 g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需水的体积为_______。
(2)C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____________添加水。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操作中将氯化钠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 g以下用游码),则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那么所配制得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不变”)。
(6)在上述配制的50 g 11%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现有W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A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30%,可采取的方法有
A.蒸发掉溶剂的二分之一 B.蒸发掉0.5W g溶剂
C.加入0.15W g A物质 D.加入3 g A物质
2.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100克水,在150克水中加入A物质20克,搅拌溶解后保持t ℃,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9.1% B.11.8% C.13.3% D.15.3%
3. 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该温度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4.2 | 2 | 0 | 9.2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
4.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 ℃,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5.有30℃甲、乙、丙三瓶各20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将甲降温到10℃,乙蒸发掉5克水后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将丙倒出一半,此时甲、乙、丙三瓶溶液浓度( )
A.甲>乙>丙B.乙>丙>甲C.乙>甲>丙D.丙>乙>甲
6.20 ℃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 ℃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7.用1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150 g 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取用15%的葡萄糖溶液50 g
B.使用量筒、烧杯和漏斗等仪器
C.加水100 g
D.量水时选用规格100 mL的量筒
8.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100%
9.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 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 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10.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 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a1℃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
(3)a2℃时,将甲物质3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4)a1℃时,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溶质质量一定变大②溶剂质量一定变小③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12.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溶解度/g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2)30 ℃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3)90 ℃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90 ℃时的KNO3溶液是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
13.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请计算(直接写出结果):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2000g,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是 。
14. 某学生将二氧化锰粉末制成颗粒,放入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二氧化锰,共收集到3.2g氧气。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0%的过氧化氢溶液,使其质量分数重新达到10%备用。计算最终可得到1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15.某校学生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中,产生了很多还含有盐酸的废液。同学们实验测定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
(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g。
(2)取5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g。试计算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福建中考)从植物“地不容”中提取抑制新冠病毒的新药—千金藤素,需用到5%的Na2CO3溶液。若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称取Na2CO3的质量为( )
A. 95g B. 90g C. 20g D. 5 g
2.(2022湖南岳阳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时,小芳抽到的考题是:“配制 40g 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她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氯化钠固体 B. 称量 7.2g 氧化钠
C. 量取 32.8mL 水 D. 玻璃棒搅拌溶解
3.(2022湖南邵阳中考)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
B. 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4.(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NaCl B.称量NaCl
C.量取H2O D.溶解NaCl
5.(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 )
A.溶解固体 B.蒸发溶液
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
6.(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实验室欲配制2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10g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C.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D.将称量所得的氯化钠固体放入量筒内溶解
7.(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和装瓶等。下列仪器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不会用到的是( )
A. B. C. D.
8.(2022山东烟台中考)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8.0g
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9.(2022四川自贡中考)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
B. 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C. 丙步骤必须是先倒入水再放入氯化钠固体
D. 丁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
10. (2022湖南荆州中考)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
(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
(3)该实验中量取的水的体积应为 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4)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标号)。
A. ④②⑤①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③⑤ D. ④⑤②③①
11.(2022河南中考)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量取水时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
12.(2022江苏泰州中考)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Ⅱ.实验室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5)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6)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取氯化钠,③_____,④溶解,⑤转移,⑥贴标签备用。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13.(2022山东日照中考)已知某种钾肥是K2CO3和KCl的混合物,为测定二者的质量比,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该钾肥样品,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9%的KCl溶液,并生成10g白色沉淀。
请计算:
(1)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
(2)该钾肥样品中K2CO3与KCl的质量比(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4. (2022辽宁大连中考)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
(2)使氯化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
(3)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17课课题1盐的性质-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17课课题1盐的性质-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02课课题1合金-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02课课题1合金-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21课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第21课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