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 自来水生产过程如图所示,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水库取水 B. 反应沉淀 C. 过滤沉淀 D. 活性炭吸附
2. 如图为空气成分的含量示意图,其中B物质是 (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3. 下列做法与“提升城市品质、幸福双流生活”理念不一致的是( )
A. 改造地下水网,雨污分流 B. 合理使用农药治理绿化带病虫害
C.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白河 D. 禁止在卫生间安装热水器
4. 化学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B. 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
C. 绿色植物缺氮元素会导致叶色发黄 D. 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是常用的复合肥料
5. 下列操作安全且规范的是( )
A. B.
C. D.
6. 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 煤是不可再生能源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D. 锅底出现黑烟时调大灶具进风口
7. 我国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进行了水油分离和水球泡腾片(由碳酸氢钠、柠檬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在塑料瓶中加入水和食用油,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没有分层
形成了乳浊液
B
用绳子拴住瓶口,手握住绳子甩动瓶子做圆周运动,一段时间后水和油分层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
水由液体变为气体
D
把泡腾片放入水球中,闻到阵阵香味
太空中水分子有香味
A. A B. B C. C D. D
8. 氯酸钾(KClO3)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 KClO3中含有1个O3分子
C.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9. 下列有关水参与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制得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 热水的作用只是隔绝空气
D. 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
10. 我国科学家已经实现CO2到葡萄糖(C6H12O6)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葡萄糖和油脂都属于有机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C. 该成果对缓解粮食危机有重大意义 D. 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1.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探究反应的热效应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A B. B C. C D. D
12. 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白磷燃烧温度变化,在试管中加入5g白磷,连接好装置后放入60℃热水中,5秒钟后推注H2O2溶液,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白磷的着火点是60℃
B. 左边试管内有大量白烟生成、气球逐渐变瘪
C. 15s时,白磷停止燃烧
D. 温度由545.7℃变为605.5℃,证明氧气能助燃
13.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硬水与软水
加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硬水
B
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碳酸氢铵
C
一氧化碳与甲烷
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甲烷
D
四氧化三铁与石墨
观察颜色,黑色的为石墨
A. A B. B C. C D. D
14. 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10
20
50
70
9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7.0
37.8
39.0
KNO3
20.9
31.6
85.5
138
202
A. 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
B. 若甲是NaCl,则②和③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 若甲是KNO3,则②到③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
D. 若甲是KNO3,则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5. 今年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根据有关图文回答问题。
(1)制作蓉宝的材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______ ,蓉宝的眼珠材料属于 ______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2)“蓉火”使用到的航空铝材料属于 ______ (填“纯金属”或者“合金”),从燃烧的角度分析竹叶孔造型具有的科学原理是 ______ 。
(3)“蓉火”使用液态丙烷(C3H8)作燃料,该物质是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甲烷类似,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青椒回锅肉”中肉和青椒主要含有的营养素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6.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的浓溶液能使纸张炭化,D广泛用于肥皂、造纸和纺织工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直接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俗称是 ______ ,E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 。
(2)如果B与D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A与C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______ 。
(4)C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______ ,证明二者发生反应的实验方案为 ______ 。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7. 纯碱(Na2CO3)用途广泛,其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1)过程①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催化剂的作用是 ______ 。
(2)任写一种“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 ______ 。
(3)中间产物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产106kg的纯碱理论上需要消耗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8.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一瓶氧气,制取装置为 ______ (填序号)。
(2)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D是充有空气的单气阀充气袋,用它收集一袋氧气,连接装置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3)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 ______ 。
(4)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纯净的CO2通入装置I中进行(5)的实验,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 ______ →j。
(5)打开K,观察到蜡烛熄灭,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瓶中玻璃棒上①③为湿润的石蕊滤纸条,②为干燥的石蕊滤纸条。能证明CO2与水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9. 水晓同学用某品牌管道疏通剂疏通了家里被毛发和油污堵寒的下水管道,并对此进打探究。
【提出问题】
为什么管道疏通剂能够疏通堵塞?
【查阅资料】
Ⅰ.某品牌管道疏通剂产品信息如图所示:
Ⅱ.Ca(OH)2与铝粉混合遇水后发生反应,放出Ca(OH)2+2A1+2H2O=Ca(AlO2)2+3H2↑
(1)管道疏通剂需密闭保存的原因是 ______ ,使用时要防明火是因为 ______ 遇到明火可能引起爆炸。
(2)结合反应原理分析,管道疏通剂能够疏通堵塞的原因是 ______ 。
实验一探究管道疏通剂各成分的最佳质量比
按下表中数据将各固体物质混合均匀后,加入20mL水,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并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比较疏通效果。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Ca(OH)2质量/g
铝粉质量/g
缓蚀阻垢剂质量/g
混合前后温度升高值/℃
①
1.3
0.55
0.18
63
②
1.3
0.75
0.18
78
③
1.3
0.95
0.18
89
④
1.3
1.15
0.18
83
⑤
1.3
0.95
0.04
86
⑥
1.3
0.95
0.09
87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④的目的是 ______ 。对比实验 ______ (填序号)可以得出缓蚀阻垢剂的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
(4)Ca(OH)2、铝粉、缓蚀阻垢剂的最佳质量比为 ______ 。
实验二计算管道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
张晓设计了如图装置测定该品牌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
(5)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 。
(6)在水准管中加入适量水,分别在大试管和分液漏斗中加入540mg疏通剂和足量的蒸馏水。打开活塞,当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开始读数。读数前的操作是 ______ ,测定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为200mL,已知氢气密度为0.09mg/mL。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7)王辉认为反应结束后立即读数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水库取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反应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过滤沉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用B表示,故选项正确;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用A表示,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用C表示,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也包含在D中,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C
【解析】解:A.改造地下水网,实现雨污分流,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城市内涝,故A正确;B.合理使用农药治理绿化带病虫害,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又可以维系生态平衡,故B正确;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水体污染,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故C错误;D.卫生间安装热水器,不安全,因为卫生间经常用水,比较潮湿,一旦漏电,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故D正确。故选:C。
A.从减少环境污染和城市内涝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B.从减少环境污染和维系生态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C.从环境污染的角度进行判断分析;D.从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知识,题目虽较简单,但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答案】B
【解析】解:A.使用含氟牙膏能使羟基磷灰石转化为更难溶的氟磷灰石,所以能预防龋齿,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元素,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缺氮肥容易引起叶色发黄,也就是说缺氮元素会导致叶色发黄,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两种常用的复合肥料,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根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元素的概念及化肥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的难度不大,掌握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元素的概念及化肥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应用漏斗,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煽动,让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按着短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不能用手拿蒸发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放热量高等,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锅底出现黑烟,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可调大灶具进风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B、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锅底出现黑烟,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能源的优点、灭火的原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水和食用油混在一起,食用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绳子拴住瓶口,手握住绳子甩动瓶子做圆周运动,一段时间后水和油分层,是由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的原因,故选项说法错误;
C、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水的形状发生改变,但依然是液态,故选项说法错误。
D、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使人闻到了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乳浊液的特点分析;
B、根据两种液体的密度分析
C、根据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KClO3中含有钾一种金属元素,氯、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1个O3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中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氢氧化钠固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