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5135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5135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5135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科学家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获得紫羚羊胚胎,并将其移植到长角羚羊体内,使后者成功妊娠并产仔,该工作有助于恢复濒危紫羚羊的种群数量。此过程不涉及的操作是( )
A.超数排卵 B.精子获能处理 C.胚胎培养 D.细胞核移植
2、“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3、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科研人员分别诱导人参根与胡萝卜根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细胞融合,以提高人参皂苷的产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融合前应去除细胞壁
B.高Ca2+—高pH溶液可促进细胞融合
C.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细胞
D.杂交细胞可能具有生长快速的优势
4、单克隆抗体与脂质体(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的脂膜相连构建的免疫脂质体,可作为载体将紫杉醇运输到肿瘤细胞。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高抗癌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脂质体将药物送入靶细胞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B.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
C.免疫脂质体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发挥靶向作用
D.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使细胞增殖以获得更多的紫杉醇
5、天然蓝色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花瓣细胞液泡中花青素在碱性条件下显蓝色。我国科学家利用链霉菌的靛蓝合成酶基因(idgS)及其激活基因(sfp)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如下图),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白玫瑰中,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稳定显色的靛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idgS基因插入Ti质粒时使用的限制酶是SpeI和SacI
B.sfp和idgS基因具有各自的启动子,前者调控后者的表达
C.sfp和idgS基因表达时以DNA的同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
D.农杆菌可将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白玫瑰染色体DNA上
6、为了初步检测药物X和Y的抗癌活性,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砜(溶剂)的药物X或Y,培养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渗透压
B.可用胶原蛋白酶处理使肝癌细胞脱落下来并进行计数
C.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溶剂)
D.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药物X的抗癌效果较好
7、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B.细胞融合可使用灭活病毒,灭活病毒的抗原结构依然存在
C.灭活的病毒促融合的效率一般不能达到100%
D.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8、生殖专家称44岁以上的女性受孕率很低,若将适龄女性卵子冻存、卵巢组织冻存可以科学、合理保护女性的卵巢功能,给生命多一份希望,下列有关卵巢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对女性注射雌性激素B.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受精作用的场所是卵巢
C.卵巢位于腹腔内,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
D.卵巢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维持第二性征并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9、治疗性克隆的做法是先从需要救治的患者身上提取细胞,然后将该细胞的遗传物质植入一个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该卵细胞开始自行分裂,直至形成一个早期胚胎,从早期胚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后将其培养成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人体器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也可选用胚胎细胞核移植
B.可以使用电刺激或者聚乙二醇激活重构胚
C.早期胚胎发育始于重组细胞
D.胚胎移植时一般选择原肠胚进行移植
10、新冠病毒包膜表面的S蛋白能识别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并导致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制备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的线路是:提取新冠病毒RNA→通过RT-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筛选RBD蛋白(S蛋白中真正与ACE2结合的关键部分)基因(图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2)→导入CHO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RBD蛋白→制成疫苗。图3为利用电泳技术对PCR的产物进行纯度鉴定,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RBD蛋白基因结构与引物位置示意图
图2运载体及酶切 图3电泳鉴定
A.利用RT-PCR技术获取RBD蛋白基因时,需加入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
B.3号泳道出现杂带的原因可能是引物的特异性不强,结合到模板的其他地方
C.2号泳道是以提纯的RBD蛋白基因片段为材料所做的阳性对照组
D.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最好选择限制酶EcoRI和HindⅢ切
11、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酶可催化几丁质水解。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几丁质酶基因转人植物体内,以增强其抵御真菌病害的能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抗真菌的能力没有提高,可能的原因是目的基因的转录或翻译异常
B.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
C.该转基因植物对真菌病害的防御机制也可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
D.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后,利用组织培养可获得具有抗病能力的完整植株
12、科学家将某目的基因导入小鼠胚成纤维细胞,诱导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再使其分化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生物体外获取目的基因可通过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或人工合成法来合成
B.诱导多能干细胞和诱导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分化
C.小鼠胚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再分化
D.该实验流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有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
13、科学家拟用限制酶(酶1、酶2、酶3和酶4)、DNA连接酶为工具,将目的基因(两端含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和质粒进行切割、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下列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方案合理且效率最高的是( )
A.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3切割,用E.coliDNA连接酶连接
B.质粒用酶3切割、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用T4DNA连接酶连接
C.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用T4DNA连接酶连接
D.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2和酶4切割,用E.coliDNA连接酶连接
14、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下列对这些操作或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可用离心、振动、电击等方法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去壁前,需对两种植物细胞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
C.植物培养基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是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之一是细胞的全能性,成功的标志是再生细胞壁
15、在核移植时,通常将整个体细胞而不是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细胞太小因而抽取细胞核较困难
B.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少因而对遗传的影响很小
C.直接将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简化了操作程序
D.体细胞的核离开了原来的细胞质,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将失去活性
16、科学研究发现,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薯根部发生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因此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
B.农杆菌和番薯是不同类型的生物,不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D.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入了番薯细胞
17、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首先用激素促进良种母牛超数排卵,然后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最后把胚胎植入受体母牛子宫内,孕育出良种小牛。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须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以培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
B.精子需在含有肝素的培养液中培养以获得受精能力
C.将囊胚进行分割后移植,每个分割后的组织发育成的小牛表现型都是一样的
D.试管牛的培育主要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育和胚胎移植技术。
18、叶绿体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分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插入叶绿体基因组的方法具有多种优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内的双链DNA分子不能与蛋白质结合
B.叶绿体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可有效防止转基因植物造成的花粉污染
C.将目的基因插入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
D.叶绿体基因组发生的基因突变无法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19、生物技术与工程实践中常利用特殊的化学试剂或一定的物理刺激进行“激活”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果酒用于果醋发酵时,提高温度是“激活”醋酸菌的重要条件之一
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应先利用抗原“激活”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
C.克隆高产奶牛时,获得的重构胚需要在胚胎移植后用Ca2+载体等试剂“激活”
D.在PCR反应过程中,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需要Mg2+“激活”
20、下图是利用番茄、马铃薯两种植物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株马铃薯一番茄的基本流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由Ⅱ培养过渡到Ⅲ培养通常要遮光处理
B.愈伤组织由特定形态和功能的薄壁细胞组成
C.Ⅰ过程最好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低渗溶液中
D.由Ⅲ培养过渡到Ⅳ培养通常无须更换培养基,给予适当的光照
二、填空题
2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根瘤菌侵入豆科植物根内可引起根瘤的形成,根瘤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为了寻找抗逆性强的根瘤菌,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从盐碱地生长的野生草本豆科植物中分离根瘤菌;选取该植物的茎尖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生根试管苗);在实验室中探究试管苗根瘤中所含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激素更有利于试管苗生根( )
A.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时
B.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
C.生长素的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适中时
D.生长素的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随机时
(2)取豆科植物茎尖作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豆科植物的试管苗。外植体经诱导形成试管苗的流程是:外植体→愈伤组织→试管苗。其中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由外植体最终获得完整的植株,这一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用上述获得的纯培养物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接种到试管苗上的根瘤菌是否具有固氮能力,其做法是将生长在培养液中的试管苗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中滴加根瘤菌菌液,让试管苗长出根瘤。然后将甲、乙两组的试管苗分别转入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培养,观察两组试管苗的生长状况,若甲组的生长状况好于乙组,则说明。
(4)若实验获得一种具有良好固氮能力的根瘤菌,可通过发酵工程获得大量根瘤菌,用于生产根瘤菌肥。根瘤菌肥是一种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2、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乙肝疫苗的使用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重组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一种病毒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上述重组乙肝疫苗不会在人体中产生乙肝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
(2)制备重组乙肝疫苗时,需要利用重组表达载体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中表达。重组表达载体中通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能识别载体中的启动子并驱动目的基因转录的酶是_____________。
(3)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后,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染色体中,需要从酵母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进行DNA分子杂交,DNA分子杂交时应使用的探针是__________。
(4)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基因药品时常选用大肠杆菌或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3、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良种家畜的培育工作,目前从国外引进优质肉牛,通过克隆技术快速繁殖。请下列回答:
(1)获得克隆动物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生殖。研制克隆动物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
(2)诱导重组细胞分裂常用的化学物质有______。图中①②所涉及的实验技术名称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胚胎能在代孕母牛体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
(4)生产上常用__________期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基因相同的家畜个体,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24、IKK激酶参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分化。临床上发现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儿IKK基因编码区第1183位碱基T突变为C,导致IKK上第395位酪氨酸被组氨酸代替。为研究该患儿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野生鼠应用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培育出SCID模型小鼠(纯合),主要过程如图甲、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定点诱变获得突变基因
乙模型鼠培养
(1)在PCR反应体系中,除需加入引物、IKK基因、缓冲液、Mg2+等外,还需加入_______等。
(2)在图甲获取突变基因过程中,需要以下3种引物:
引物A
5'-CCCAA CCGGAAAGTGTCA-3'(下划线字母为突变碱基)
引物B
5'-T AAGCTTCGAACATCCT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HindⅢ识别序列)
引物C
5'-GT GAGCTCGCTGCCCCA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SacI识别序列)
则PCR1中使用的引物有________________,PCR2中使用的引物有和图中大引物的(填“①”或“②”)链。
(3)PCR的反应程序:94℃3min;94℃30S,58℃30S,72℃50S,30个循环。在循环之前的94℃3min处理为预变性;循环中72℃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经鉴定、筛选获得一只转基因杂合鼠F0,并确认突变基因已经稳定同源替代IKK基因,请你设计完成获得SCID模型鼠的实验步骤:
①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杂交得F1;
②F1雌、雄鼠随机交配得F2;
③提取F2每只小鼠的基因组DNA,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IKK基因探针和突变基因探针进行筛选,则_________________的为模型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胚胎,再通过胚胎移植,使长角羚羊成功妊娠并产仔,因此需要进行超数排卵、精子获能处理,并对获得的受精卵进行胚胎培养;由于该过程为有性生殖,因此不需要涉及细胞核移植
2、答案:D
解析:A、裂解是加蒸馏水让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DNA等物质,A正确;B、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将溶液过滤,即可将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与DNA分离,B正确;C、DNA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以反复多次用酒精沉淀出DNA,提高DNA纯度,C正确;D、将DNA溶解于NaCI,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五分钟,待冷却后,能呈现蓝色,D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C、融合的细胞中有人参根﹣人参根细胞、人参根﹣胡萝卜根细胞、胡萝卜根﹣胡萝卜根细胞,只有人参根﹣胡萝卜根细胞才是杂交细胞,C错误
4、答案:B
解析:A、脂质体是由人工脂双层形成的球形小囊,其通过与细胞膜进行膜融合,将药物运送进入靶细胞内,因此可以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B错误;C、免疫脂质体上带有单克隆抗体,其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运送的药物只在靶细胞处发挥作用,C正确;D、由题干可知,紫杉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可以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进而大规模生产紫杉醇,D正确。故选B。
5、答案:C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idgS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位置在限制酶SpeI和SacI的识别序列之间,因此需要用限制酶SpeI和SacI对目的基因即idgS基因和Ti质粒进行酶切,A正确;B、由图可知,sfp基因的启动子是启动子1,idgS基因的启动子是启动子2,sfp基因是idgS基因的激活基因,因此前者调控后者的表达,B正确;C、由图可知sfp基因启动子在其右侧,终止子在其左侧,因此该基因转录是自右向左进行◇idgS基因启动子在其左侧◇终止子在其右侧,因此该基因转录是自左向右进行,由于转录时生成RNA的方向只能是从其5'→3',因此可推知这两种基因必定不是以DNA的同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的,C错误;D、由于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可将其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因此可以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DNA中,然后即可转移到白玫瑰染色体故选C。
6、答案:A
解析:A、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A错误;
B、大多数动物细胞具有贴壁生长的特点,因此可用胶原蛋白酶或胰蛋白酶处理使肝癌细胞分散并脱落下来,然后进行计数,B正确;C、本实验自变量应为加入药物的种类,药物X和Y是以二甲基亚矾为溶剂进行溶解的,为了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应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矾(溶剂),C正确;D、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药物X的组肝癌细胞数目最少,可以初步确定药物X的抗癌效果较好,D正确。故选A
7、答案:D
解析:A、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针对相应抗原的抗体,每个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A正确;B、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故灭活病毒的抗原结构依然存在,B正确;C、灭活的病毒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但促融合的效率一般不能达到100%,C正确;D、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无接触抑制现象,因此该细胞克隆化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D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对女性注射促性腺激素,A错误;
B、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B错误;C、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巢位于腹腔内,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在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将会发育为卵细胞,C正确;D、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D错误。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治疗性克隆的做法是先从需要救治的患者身上提取细胞,然后将该细胞的遗传物质植入一个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该卵细胞开始自行分裂,直至形成一个早期胚胎,故不可选用胚胎细胞核移植,A错误;B、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如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质合成酶抑制剂等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B错误;C、早期胚胎是通过重组细胞增殖分化得到的,故早期胚胎发育始于重组细胞,C正确;D、胚胎移植技术,一般采用桑葚胚或囊胚进行移植,D错误。选C。
10、答案:D
解析:D、质粒上没有SmaI酶切位点,且若使用EcoRI酶切,易造成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故应该选择BamHI和HindIII,D错误。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抗真菌的能力没有提高,很可能是植株中的几丁质酶并没有表达,可能的原因是目的基因的转录或翻译异常,A正确;B、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B正确;C、烟草花叶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所致,并不是真菌所致,所以这种运用水解酶基因的防御机制,无法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C错误;D、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后,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对植物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的植物植株中筛选出具有抗病能力的完整植株,D正确。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体外获取目的基因可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或通过人工合成法来合成,A正确;
B、由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形成诱导原始生殖细胞细胞经过了细胞分化,该过程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导致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C、小鼠胚成纤维细胞编程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C错误;D、该实验流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胚成纤维细胞利用了转基因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酶3切割后得到的是平末端,应该用T4DNA连接酶连接,A错误;B、质粒用酶3切割后得到平末端,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后得到的是黏性末端,二者不能连接,B错误;C、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后得到黏性末端,用T4DNA连接酶连接后,还能保证目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此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案最合理且高效,C正确;D、若用酶2和酶4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会破坏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连接形成的基因表达载体缺少标记基因,无法进行后续的筛选,D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常用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电击、离心、振动)和化学法(聚乙二醇),A正确;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去壁前,需对两种植物细胞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C、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因此植物培养基中常常添加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C正确;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最终获得完整植株,因此其利用的原理之一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D正确。故选B。
15、答案:D
解析:A、体细胞太小,提取细胞核较困难,因此可将整个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A正确;B、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少,因而对遗传的影响很小,B正确;C、将整个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简化了提取细胞核的操作程序,C正确;D、体细胞的核离开了原来的细胞质,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依然能存活,D错误。故选D。
16、答案:B
解析:A、DNA能够自我复制,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并传递给子代细胞,A正确;B、农杆菌的特定基因也可以在番薯细胞内表达,说明二者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错误;C、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的化学本质都是DNA,都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组成的,它们都具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C正确;D、由题干可知,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也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说明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入了番薯细胞,D正确。故选B。
17、答案:C
解析:A、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条件不同,因此须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以培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a正确;B、将收集到的精子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浴液中培养是为了诱导精子获能,精子获能后才能完成受精作用,B正确;C、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控制的,将囊胚进行分割后移植,每个分割后的组织发育成的小牛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D、试管牛的培育主要涉及到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胚胎移植技术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D正确。故选C
18、答案:B
解析:A、叶绿体内的双链DNA分子可与DNA聚合酶结合形成核酸﹣蛋白质复合体,A错误;B、叶绿体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利用叶绿体基因组进行转基因操作可使插入的目的基因不会随着花粉广泛传播,有效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即防止基因污染,增加了转基因产品的生物安全性,B正确;C、叶绿体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将目的基因插入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会进入卵细胞,C错误;D、叶绿体基因随着细胞质遗传给后代,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故选B。
19、答案:C
解析:发酵工程、PCR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30℃,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所以提高温度是"激活"醋酸菌的重要条件之一,A正确;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并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B正确;克隆高产奶牛时,获得的重构胚需要在胚胎移植之前用钙离子载体等试剂"激活",C错误;真核细胞和细菌的DNA聚合酶都需要Mg2+"激活",因此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D正确。
20、答案:A
解析:A、II处理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II培养过程表示脱分化,脱分化过程要遮光处理,因此由II培养过渡到II培养通常要遮光处理,A正确;B、愈伤组织是不具有特定形态功能的薄壁细胞,细胞核大,排列疏松,B错误;C、I过程最好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功能,C错误;D、III培养过程表示脱分化,IV培养过程表示再分化,二者的培养条件不同,所以由II培养过渡到IV培养通常要更换培养基,并给予适当的光照,D错误。故选A
21、答案:(1)A
(2)脱分化;再分化;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3)无氮源;接种到试管苗上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
(4)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能够减少化肥使用,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22、答案:(1)重组乙肝疫苗成分为病毒蛋白,不含有病毒DNA,因此无法在宿主体内增殖
(2)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RNA聚合酶
(3)核染色体DNA;被标记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单链DNA片段
(4)细胞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解析:
23、答案:(1)无性;已分化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有全能性
(2)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显微操作去核法;胚胎移植技术
(3)受体(代孕)母牛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桑葚胚(或囊胚);胚胎分割
解析:
24、答案:(1)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酸(dNTP)
(2)引物A和引物B;引物C;②
(3)使4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
(4)①F0×野生鼠;③IKK基因探针检测未出现杂交带,突变基因探针检测出现杂交带
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答案,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