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题(88份)
统考版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专练52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展开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专练52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共3页。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 )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3.[2023·台州质量评估考试]下列观点能体现哲学“两个对子”的有(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C.风吹幡动,仁者心动;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4.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人认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落到了实处。这种观点是( )
①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错误的,它认为存在决定于思维 ③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决定存在 ④错误的,它认为人的思维是世界本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今年春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发生区域性干旱,给群众生活及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对于干旱,古人常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人类,他们会举行各种祈雨仪式;而科学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水利工程欠账过多、过快发展让需水量大增,这些因素才是干旱的重要原因。这两种对于干旱的认识体现了( )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对立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7.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23·河北邢台四校联考]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甚至可能在混沌时代之前。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混沌时代产生。从哲学上看,“混沌之气聚集,混沌时代产生”的观点 ( )
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②承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③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等局限性 ④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关于这“两个对子”之间的联系,错误的理解是( )
A.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于一体
B.形而上学只会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必然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D.形而上学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
专练52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1.B 依题意知,牛顿、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科学家分别从经验主义、唯物论、柏拉图哲学出发,建立起了各自的科学理论。说明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同时也表明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①④正确。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那种认为“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的观点是错误的,③错误。故本题选B。
2.C 一片叶子、一滴露珠勾起心绪诱发愁思说明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C符合题意;思维离不开存在,但存在可以离开思维,A错误;思维和存在不能相互转化,B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能动反映,不仅仅是再现,D错误。
3.B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意思是:自然界万物以及四时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万物都是天地与阴阳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意思是:仁义礼智,不是外部给予的,是自己本来就拥有的。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因此,B符合题意。“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强调的是:学习贵在有疑问,有小的疑问,就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就有大的进步。这是辩证法观点。因此,两者不构成一个对子,A不符合题意。“风吹幡动,仁者心动”的意思是: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在动。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强调的是:古今社会风俗不同,新旧政策措施也不一样。这属于辩证法观点。因此,两者不构成一个对子,C不符合题意。“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意思是:实现了和谐,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这是辩证法观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是:金子没有成色十足的,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也是辩证法观点。这两个观点不构成一个对子,D不符合题意。
4.B 题中观点夸大了思维的作用,是错误的,②④符合题意,B入选;①③与题意不符。
5.D 对于干旱,古人常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人类,他们会举行各种祈雨仪式,这是唯心主义的表现,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干旱的真正原因,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表现,③符合题意;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不同认识,是因为古人和今人在思维与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存在对立,②符合题意,D入选;①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④不符合题意。
6.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B反映“理与气”“理与物”的关系,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A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体现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7.A 东汉哲学家桓谭的观点体现了形体决定精神,属于唯物主义派别,但没有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观点强调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他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客观唯心主义,②符合题意,④错误。
8.A 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哲学上看,“混沌之气聚集,混沌时代产生”的观点承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①②符合题意。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等局限性,③排除。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因此不能够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④排除。
9.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结合,B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于一体,相对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A、C、D表述均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专练63量变和质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专练54物质与运动,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极简人类史》中文版中写道,有人说,“世间万物,变动不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专练57实践与认识,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毛泽东指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