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9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89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练89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阶段练 专练45~专练46)一、选择题[2023·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二]植物类型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等因素随植物群落演替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并相应地影响植物根系发育程度,营养元素丰富处其植物根系较发达且密集,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亦相对较大,对于有效防治区域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下图为某区域地表及地下30 cm植物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黏聚力c值)与剖面海拔变化关系。据此完成1~2题。1.影响该区域地表植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多寡 B.降水多少C.土壤肥力 D.气温高低2.推测需要重点防范水土流失的区域是( )A.三级阶地及斜坡 B.二级阶地C.一级阶地 D.河漫滩沙漠蝗是一种植食性昆虫,主要分布在非洲及西亚、南亚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和绿洲。它们喜高温、耐干旱、常群居,迁飞时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千米。2018年6月起沙漠蝗在图示区域相继暴发,给所到的国家造成重大影响。下图示意2018~2020年沙漠蝗主要迁飞路径。据此完成3~4题。3.据科学家观测,2018~2020年沙漠蝗最早暴发于阿拉伯半岛,导致此次暴发的主要气候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C.光照 D.风力4.沙漠蝗大量集中于东非地区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缓解食物短缺B.有效清除农田杂草C.农产品价格上涨D.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2023·重庆六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国家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据此完成5~6题。5.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B.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C.常年受副高控制,蒸发旺盛D.太阳辐射强,地表土质疏松6.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①建设人工草场 ②实施退耕还林 ③控制载畜量 ④发展草原旅游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3·张家口月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北岸,有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后来却轰动世界的地方,这就是沙坡头。在这里诞生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而这一奇迹的创造则源于一种简单到不可思议的东西——麦草方格。下图所示为工人把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插入沙层内约15厘米,露出地面的高度约为20厘米~25厘米,扎成方格状。据此完成7~9题。7.该工程沿道路绵延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A.彻底治理沙漠 B.防治流水侵蚀C.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D.保护道路不被掩埋8.与飞播造林相比该工程的优势是( )A.不需后续维护管理 B.见效快C.改变了缺水的现状 D.工程量大9.该工程治沙的原理是( )A.增大摩擦力 B.遮挡阳光C.实现对地面保温功能 D.增加降水[2023·大庆月考]下表为近60年我国某区域主要资源类型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公顷)。据此完成10~11题。 项目起始点最近点耕地120.97(1949年)412.46(2010年)草地5 725.9(1980年)4 809.02(1999年)林地195.17(1994年)201.46(2009年)湿地—水系280(1949年)126.74(2009年)沙地7 350(20世纪初)7 467(2009年)社区1.67(1978年)8(2009年)10.据表中信息,该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森林面积锐减 ②土地荒漠化严重 ③水土流失严重 ④水资源短缺 ⑤草地退化严重A.②③④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①④⑤11.下列措施对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实施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C.全面禁止耕作业D.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耕二、综合题12.[2023·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风蚀退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1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2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2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专练89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阶段练 专练45~专练46)1.C'本题考查影响该区域地表植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范围小,光照差异不大,A错误;降水差异小,B错误;该区域地势高差小,气温差异小,D错误;据材料可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C正确。2.A'本题考查需要防范水土流失的区域。水土流失与地形、植被等因素相关,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由材料“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亦相对较大,对于有效防治区域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具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可知,黏聚力c值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由图可知,三级阶地与斜坡处地形坡度大,黏聚力c值低,所以水土流失最严重。3.B'本题考查影响沙漠蝗暴发的气候因素。读图分析可知,阿拉伯半岛受气旋活动影响,带来大量降水,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水源,植被生长茂盛,为沙漠蝗提供充足食物,导致其暴发,B正确;阿拉伯半岛主要位于热带,常年高温,气温变化不太大,A错误;阿拉伯半岛光照条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C错误;气旋会带来大风,利于沙漠蝗迁飞,但不是其暴发的主要原因,D错误。4.C'本题考查沙漠蝗给当地带来的影响。蝗虫所到之处被吃掉的不仅是田间杂草,还有农作物,会导致当地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农产品价格上涨,A、B错误,C正确;由于图示区域并非世界粮食主产区,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且并非题干中所述“给当地带来的影响”,D错误。5.B 本题考查土地沙化的自然原因。读图可知该国为南美洲的阿根廷,沙化土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呈狭长条带状南北延伸,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南半球盛行西风带(西北风),沙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少、气候干旱,B正确。该国西部距海洋较近,但地形阻挡海洋水汽进入,A错误。该国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副热带高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时,该国北部还会受到东南信风带控制,C错误。太阳辐射强并不是导致该地气候干旱、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D错误。6.C 读图可知,甲地区为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区,近年来,该地区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所以该区可以通过建设人工草场缓解天然草场的压力,合理控制载畜量,减少草场退化及其引起的土地沙化问题,①③正确;该地区植被以草地为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②错误;发展草原旅游,会增加草场外来人口,可能会对草场造成破坏,不利于草原生态建设,还会影响畜牧业发展,④错误。故选C。7.D 麦草方格沙障沿道路绵延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护道路不被沙丘掩埋,D项正确。8.B 飞播造林治理沙漠化需要时间长,见效慢,麦草方格沙障工程见效快,B项正确;飞播造林与麦草方格沙障工程都需要后期维护管理,A项错误;麦草方格沙障工程不能改变缺水的现状,C项错误;麦草方格沙障工程量较大,这不是优势,D项错误。9.A 麦草方格沙障可增大地面摩擦力,起到阻沙、固沙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沿线交通线,A项正确。10.B 据表可知,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是沙地和草地,说明该地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④正确;该地区草地面积明显减少,说明草地退化严重,沙地面积增加,土地荒漠化严重,②⑤正确;森林面积有所增加,不是锐减,①错误;该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不严重,③错误。故B项正确。11.D 从表中看,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是沙地和草地,说明该地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该地区耕地面积和沙地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和湿地—水系面积减少,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过度农垦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耕。故D项正确。12.答案:(1)随着风蚀粗化指数变大,粗颗粒物增多,风蚀强度逐渐减弱。(2)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东小。原因:南部和东部受到一定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植被较为茂密,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内部冬季风影响较为强烈,降水较少,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为主,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3)耕作会产生耕作层,对表土的耕作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风蚀作用增强,耕作层造成地表松散层变深,造成风蚀深度增加;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4)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解析:(1)由材料“风蚀退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和“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可知,随着风力侵蚀作用逐渐带走地表松散层的细小颗粒物,粗颗粒物增加,造成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差异变大,表层粗颗粒物含量不断变大,其风力启动速度变大,不易遭受风力侵蚀,故侵蚀强度逐渐减弱。(2)根据图中粗化指数图例的反映,北部和西部圆圈较大,东部和南部圆圈较小,可得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大南小,西大东小。风力侵蚀深受大气环流(降水量)、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故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能够受到一定夏季风深入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植被较为茂密,且多为森林植被,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而高原内部受到湿润气流影响微弱,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3)农田耕作形成耕作层,会破坏原来的土壤结构,使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增加,表层与浅层颗粒物结构趋向于统一。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增强,侵蚀深度增加,但是人为平整土地的行为造成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4)青藏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增强首先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关,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如超载放牧、城镇化及土地利用、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等。因地制宜防治风蚀,首先需要根据区域不同地区破坏的程度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生态治理与恢复,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96区域地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95中国地理,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94中国区域差异,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