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4种群数量的变化
展开A.“J”形曲线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的适宜环境后
B.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C.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竞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
D.“S”形曲线和“J”形曲线一样,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形增长叙述错误的是( )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J”形增长曲线中λ大于1
D.增长速率是固定的
3.
[2023·山东济宁月考]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这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生物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数量可以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
B.K对策的生物种群增长率始终大于等于零
C.K对策的珍稀濒危生物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
D.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
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形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研究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
5.某同学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1、2、3、4四支试管的培养液体积依次为10 mL,5 mL、10 mL、5 mL,分别接种酵母菌1万个、5千个、5千个、1万个(除所列条件和培养时间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关于该实验中4支试管的判断,错误的是( )
A.试管4中的种群数量最先达到K值
B.种群的K值与起始酵母菌数无关
C.试管1和3的种群数量变化同步
D.继续培养,4支试管中的种群数量均下降
6.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内的各种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7.下图为某同学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的主要操作(图中显微镜下的 eq \a\vs4\al(●) 代表一个酵母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同学计数酵母菌的方法属于抽样检测法
B.图示小方格酵母菌细胞通常计数为6个
C.图示操作步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
D.为减少计数误差,制作装片后应立刻观察计数
8.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9.某岛屿在1937年引入一批荷兰兔,后来研究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得到下列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表中可知,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1 380左右
B.该种群进入这个环境后呈“S”形增长
C.该物种进入该岛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越来越多
D.该种群的增长原因之一是岛屿食物和空间充裕
10.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___形,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练84 种群数量的变化
1.D “J”形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S”形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
2.D “J”形增长曲线的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A正确;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呈现“J”形,B正确;由于种群一直在增长,后一年比前一年多,所以曲线中λ大于1,C正确;种群的增长率是固定的,但增长速率不是固定的,D错误。
3.B r对策的有害生物只有稳定平衡点(S点),没有绝灭点(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A正确;当种群基数低于绝灭点(X点)时,K对策的生物种群增长率可能为负值,B错误;K对策的珍稀濒危生物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导致种群数量减少,濒临灭绝,C正确;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D正确。
4.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当地环境可能不适宜其生长繁殖,故其增长也不一定呈“J”形。呈“S”形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最大值一般出现在K/2时,只要统计此时的种群密度就可估算出K值。
5.C 试管4培养液少,初始接种量多,最先达到K值,A正确;种群的K值决定于营养、温度、空间等培养条件,与接种量无关,B正确;试管1和3的起始酵母菌数不同,环境阻力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同步,C错误;继续培养,因营养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4支试管中的种群数量均下降,D正确。
6.B 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中的种群数量有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但是不能长时间维持,A错误;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只与环境的变化有关,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错误;在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减小,D错误。
7.D 图示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方法属于抽样检测法,A正确;对压线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压线的酵母菌数是2个,小方格酵母菌细胞通常计数为6个,B正确;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并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菌液,C正确;加完样液后应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用显微镜观察计数,以避免出现误差,D错误。
8.D 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9.D 该种群的数量增加,无法判断环境容纳量,A错误;该种群进入这个环境后不能确定呈“S”形增长,B错误;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该物种进入该岛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C错误;该种群的增长原因是岛屿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D正确。
10.(1)S a/2
(2)减小 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解析:(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固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由于受到营养物质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的菌种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在种群数量为K/2=a/2时,种群增长最快。(2)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的K值大小由其生存的环境决定。若将该菌生存的液体培养基的量减少,其K值减小。若增加该菌的接种量,其K值不变,但到达K值的时间减少。
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种群数量(个)
25
46
208
440
770
1 380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3基因工程: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3基因工程,共6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2细胞工程: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02细胞工程,共4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5种群数量的变化图像分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5种群数量的变化图像分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 分析题图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