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暑假提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讲学案
【暑假提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02讲:古代两河流域 讲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02讲:古代两河流域 讲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2讲 古代两河流域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1.知道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2.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知道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3.认识到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阅读教材,填空,并在教材上勾画标注相关内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文明起源:发祥于西亚的________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又称“________”。 2.国家兴起:约从________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________,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4. 鼎盛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________国家。5. 文化建树:两河流域人发明了________和60进位制,并制定出阴历。二、古巴比伦王国1.兴起: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2.强盛:公元前18世纪,国王________在位时。(1) 统一: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 统治:实行______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法典。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_____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________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________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3)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4) 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_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3.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_源远流长。解读:用楔形文字记载;文献内容表明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反映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考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例1.“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下列文明成果,产生于这个区域的是( )A.胡夫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帕特农神庙 D.大竞技场【答案】B【解析】据“美索不达米亚”可知,产生于这一流域的文明是苏美尔文明,这里产生了楔形文字,B符合题意;金字塔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排除A;帕特农神庙发源于古希腊,排除C;大竞技场产生在古罗马,排除D。故选B。考点二:古巴比伦王国例2.通过“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能确定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王国。因为“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古巴比伦王国源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楔形文字。故选项C符合题意;古埃及的古老文字是象形文字,排除选项A;古印度的文明成就是种姓制度和佛教,排除选项B;古代中国的古老文字是甲骨文,排除选项D。考点三:《汉谟拉比法典》例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反映此法典维护的是( )A.奴隶的利益 B.奴隶主的利益C.手工业者的利益 D.婆罗门的利益【答案】B【解析】《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反映了该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项;排除A、C、D项。1.居住在苏美尔质边的蛮族对苏美尔的压力与日俱增。公元前1950年,东方的宿敌埃兰俘虏了乌尔国王,并把他带到了埃兰。另有一支阿摩利人从西边的沙漠接踵而至,乘苏美尔人在南方混战之际,阿摩利人在北方建立了王朝,无名小镇巴比伦成了这个王朝的都城。这段历史发生在( )A.亚洲两河流域 B.欧洲希腊半岛 C.非洲尼罗河流域 D.亚洲阿拉伯半岛2.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称,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灭除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该法典用某种文字镌刻在黑色石柱上,这种文字是( )A.阿拉伯文 B.两河流域楔形文字C.拉丁文 D.古埃及象形文字3.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其中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修建了呈角锥体状的法老陵墓C.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D.确立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4.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5.《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是哪一个国家的文明成果?(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6.境内文化传统、法律秩序的混乱、不统一和等级分化、私有财产分化的日趋严重,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安全感,这时的人们心中充满戒备。针对这一情况,巴比伦王国( )A.制定了种姓制度 B.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C.建立了元首制 D.推行了万民法7.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下列内容中与该法典有关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C.“条条大路通罗马” D.“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8.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等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两河流域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这说明(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内涵 B.不同文明可以相互影响C.农耕文明决定科技文化 D.大河流域文明高度发达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材料三 1979年我国颁布了一部法律,1997年又对它作了较大的修订。该法律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当等三个基本原则。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情况,新法律对经济领域中的犯罪、黑社会和恐怖活动的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这就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材料一的条文出自右图石柱,该石柱上记载了哪一部法典?根据材料分析,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在世界史上具有什么地位?(2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人类建立政府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1分) (4)材料三法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什么作用?(1分) (5)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1分) 1.(2022·新疆·13)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C.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 D.奥利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2.(2022·青海·9)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以下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阿拉伯数字3.(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如下所示知识结构图,①处的内容应为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天方夜谭》4.(2022·江苏无锡·16)古巴比伦王国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如下图所示),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这一文化遗产是( )A.《汉漠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5.(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国王汉谟拉比国王任命的总督基层公社的首领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6.(2022·湖南湘西州·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参考答案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文明起源:发祥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国家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4. 鼎盛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奴隶制国家。5. 文化建树:两河流域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和60进位制,并制定出阴历。二、古巴比伦王国1.兴起: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2.强盛: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1) 统一: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 统治:实行君主专制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内容: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3)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4) 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3.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1.【答案】A【解析】“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文明最早是由处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下游的苏美尔人建立的,后来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因此这段历史发生在亚洲两河流域,A项正确;欧洲希腊半岛孕育了古希腊文明,非洲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亚洲阿拉伯半岛孕育了阿拉伯帝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用楔形文字刻写而成。故选B项;阿拉伯文、拉丁文和古埃及象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A、C、D三项。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关,排除;B项与古埃及文明成果有关,排除;D项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排除。故选C。4.【答案】A【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文明,B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文明,C排除;《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D排除。故选择A。5.【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一部成文法典,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B项正确;制定了种姓制度的是印度,排除A项;建立了元首制和推行了万民法的都是古罗马,排除CD项。故选B项。7.【答案】A【解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体现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习惯痕迹,出自《汉谟拉比法典》,A正确;“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条条大路通罗马”体现了罗马帝国的繁盛,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与古巴比伦王国无关,BC错误;“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体现了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万民法。与古巴比伦王国无关,D错误。综上故选A。8.【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等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两河流域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可知,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代农耕文明,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出现了与之相匹配的科技文化,说明了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内涵,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农耕文明影响科技文化,而不能“决定”,排除C项;“尼罗河”“两河流域”反映的是大河文明的科技文化,不涉及不同文明,排除B项;题干“太阳历”“六十进位”反映是历法、数学等科技方面的成就,不能代表整个大河流域的文明成果,也不能体现其文明高度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统治)(2)汉谟拉比;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3)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4)作用: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5)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或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国王权力受到制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制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依法治国。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得出这里是两河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有古巴比伦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故选B项;产生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两河流域的人民发明的是楔形文字,排除C项;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古希腊,排除D项。2.【答案】C【解析】世界上最早诞生的文字楔形文字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故选C项;象形文字起源于古埃及,排除A项;甲骨文起源于古中国,排除B项;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排除D项。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包括《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所以①处应该是《汉谟拉比法典》,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是古代罗马的文明成就,排除BC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取得的文明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故选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排除B项;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被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C、D项。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下令并严厉督总督兴修水利”“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可知,这三段文字都提到了要注意水利,反映的是古巴比伦重视农业,A项正确;表格没有涉及法律体系严密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商品经济活跃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6.【答案】A【解析】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其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与严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说明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利益,故选A项;该法典是实则是在保护皇权贵族和奴隶主本身,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与经济无关,排除C项;古巴比伦是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18讲: 美国的独立 讲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12讲:阿拉伯帝国 讲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11讲:古代日本 讲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