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讲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233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讲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233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讲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233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讲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2333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讲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2333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讲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52333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讲学案
展开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力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赖、同时存在的。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F=-F′,式中的“-”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5.牛顿第三定律的重要意义:牛顿第三定律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除了“等大”“反向”“共线”,我们还需要着重掌握以下四个特征。
异体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
同性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总是相同的 |
同时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
排他 |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没有影响 |
6.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平衡力 |
受力物体 | 两个 | 一个 |
力的性质 | 相同 | 无要求 |
作用效果 | 不可抵消 | 相互抵消 |
生死存亡 | 相互依赖,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 无要求;注意变化后可能不再是一对平衡力 |
二、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
1.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受到哪些力,并将它们以力的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及方法叫受力分析。
2.两条思路:
(1)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
(2)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3.判断力是否存在的方法:
(1)依据力的产生条件:根据各种性质的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判断,如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有弹力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依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来检验力是否存在,因为研究对象所受的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或反作用力,找不到施力物体或没有反作用力的力是不存在的。
(3)依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有些力是否存在或力的方向难以确定时,可依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运用物体的平衡条件或运动规律来判断,必要时可以假设某个力存在或不存在。
4.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物体的一部分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按照顺序分析受力:一般先分析重力;再分析弹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是否有弹力作用;然后分析摩擦力,对凡有弹力作用处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其他力。
(3)画受力示意图:每分析一个力的同时画出它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物体所受的各个力集中画在同一个作用点上。
5.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择
项目 | 整体法 | 隔离法 |
概念 | 将运动状态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
选用原则 |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 | 研究单个物体所受的作用力 |
注意问题 | 受力分析时不要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一般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 |
考点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
【例1】如图所示,体育项目“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
考点二:受力分析
【例2】如图所示,水平推力F使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则( )
A.物体一定受3个力的作用
B.物体可能受3个力的作用
C.物体一定受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可能受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B.只有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究竟称哪一个力是作用力是任意的
2.如图,课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设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为F1,桌面对它的支持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与F2方向相同 D.F1与F2方向相反
3.如图所示,杯子置于水平桌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 B.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力F2和杯子的重力G施力物体相同 D.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
4.在“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把两只力传感器勾在一起并与计算机相连,获得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为零
C.作用力先变化,反作用力后变化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物体A、B叠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由静止释放。它们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若,则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是( )
A. B. C. D.
6.一圆球和两块光滑板接触,底下的一块板水平。能正确画出小球受力图的是( )
A. B.
C. D.
7.如图,小球A系在竖直拉紧的细线的下端,球恰好与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和线的拉力
B.重力、线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弹力
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弹力
D.重力和球对斜面的弹力
8.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轻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处于斜面和挡板之间,小球和斜面挡板均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和斜面之间有弹力,则小球和挡板之间一定有弹力
B.若小球与斜面之间有弹力,则小球和弹簧之间不一定有弹力
C.若小球与挡板之间有弹力,则小球与弹簧之间一定有弹力
D.若小球与挡板之间有弹力,则小球与斜面之间不一定有弹力
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相隔一定距离站立在水平面上,然后伸出双掌水平相抵且稍微发力,若甲、乙两位同学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甲对乙的推力是由于的乙手掌发生形变
B.甲对乙的推力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推力
C.甲对乙的推力与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乙两位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与各自的重力成正比
2.以卵击石,鸡蛋破碎而石头完好,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
B.先有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后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能抵消
3.艺术课上,老师将学生们的剪纸作品进行展出时,用一枚小磁铁将剪纸作品吸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关于各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对剪纸的压力是剪纸发生形变引起的
B.黑板对剪纸的作用力与剪纸对黑板的作用力大小不相等
C.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黑板对剪纸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D.磁铁对剪纸的摩擦力与剪纸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个,4个 B.4个,5个 C.5个,6个 D.4个,6个
5.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却仍然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其中有一对平衡力
B.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其中有三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受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受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两对平衡力
6.一个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个粗糙的斜面,下列对木块上滑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连接,的斜面与固定挡板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弹簧弹力的大小大于斜面体重力的大小,则斜面体所受力的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球受到的拉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球受到的拉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21讲 超重和失重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21讲 超重和失重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21讲超重和失重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21讲超重和失重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8讲 牛顿第二定律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8讲 牛顿第二定律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8讲牛顿第二定律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8讲牛顿第二定律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5讲 共点力的平衡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5讲 共点力的平衡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5讲共点力的平衡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人教版物理初三升高一暑假预习-第15讲共点力的平衡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