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暑假高中预备】初三语文暑假预习-专项讲学案+课文自学知识点+模拟入学考试卷
【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1《劝学》(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讲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1《劝学》(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1《劝学》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1《劝学》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4讲 课文自学
劝学
1. 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2. 归纳整理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并熟记。
3. 背诵默写全文
一 读懂原文,并翻译。
劝 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yǐ)(动词,停止)。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2)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木直中(zhònɡ)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輮(róu)(同“”,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晒干),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则直,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动词,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cān xǐnɡ)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片刻,一会儿)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踮起脚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助)舆(yú)(车)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船只)者,非能水(善于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②君子生(xìnɡ)(同“性”,天性)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②骐(qí)骥(jì)(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驾,一天的行程),功在不舍。锲(qiè)(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xiè)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shàn)之穴无可寄托(托身,安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二 理解文意
第(1)段:
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
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第(3)段:
论述学习的作用在于能够弥补不足。
第(4)段:
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三 学习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和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自己。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2.对比论证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除做到积累外还要专一。
1、通假字
①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②虽有槁暴 “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③知明而行无过 “知”同“智”,智慧;
④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2、词类活用
①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用法,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②其曲中规 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④知明而行无过矣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⑤登高之博见也 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⑥见者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处;
⑦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⑧非能水也 名词作动词,游泳;
⑨积善成德 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⑾用心一也 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古今异义
①輮以为轮 古:把……做成;今:认为
②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的刀类;今:金钱,黄金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
④假舆马者 古:凭借;今:与“真”相对
⑤而绝江河 古:特指长江与黄河;今:泛指河流
⑥下饮黄泉 古:地下的泉水;今:阴间
⑦蚓无爪牙之利 古:爪子和牙齿;今:比喻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⑧用心一也 古:因为心思;今:读书用功或注意力集中
⑨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藏身;今:托付
4、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輮以(之)为轮
故木受绳(测)则直,金就砺(磨)则利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②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③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一词多义
①之:取之于蓝 代词,代青
水为之 代词,代冰
须臾之所学 结构助词,的
登高之博见 结构助词,的
锲而舍之 代词,代雕刻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前置的标志
蛇鳝之穴 结构助词,的
②于:取之于蓝 介词,从
青于蓝 介词,比
寒于水 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向,引出对象
③者:不复挺者 语气词,表停顿
见者远 ……的人
闻者彰 ……的人
假舆马者 ……的人
假舟楫者 ……的人
无可寄托者 助词,表判断
④于:取之于蓝 介词,从
青于蓝 介词,比
寒于水 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向,引出对象
⑤一:骐骥一跃 数词,一次
用心一也 专一
⑥而: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
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转折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知明而行无过 表并列
终日而思 表修饰
跂而望 表修饰
登高而高 表修饰
而见者远 表转折
顺风而呼 表修饰
而闻者彰 表转折
而致千里 表转折
而绝江河 表转折
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
锲而舍之 表承接
锲而不舍 表承接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一 课文基础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B.句意: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跬步”:古今意思相同,半步、一步,形容极近的距离。
C.句意: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寄托”:古义,藏身、存身;今义,托付、委托。
D.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 中:符合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槁暴:用火烤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省:检验,省察
D.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根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在这里翻译成“晒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即使又晒干了,也不能再挺直。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砺:磨砺。
B.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D.用心躁也 躁:浮躁,不专心。
【答案】A
【解析】A.砺:磨刀石。金就砺则利: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故选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B.“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C.“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D.没有词类活用。
故选D。
5.下列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在本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跬步”,古时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故半步叫“跬”。
C.“驽马十驾”的“驾”是驾车的意思,这里的“十驾”是指驾着十匹劣马而行。
D.“六跪”指的是量的六条腿。“六”应是“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驾’是驾车的意思,这里的‘十驾’是指驾着十匹劣马而行”错。“驽马十驾”的“驾”是一天的行程。古代用马拉车,一天叫做一驾,十驾就是十天的路程。
故选C。
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C.“跤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奥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错。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答案】(1)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2)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参”,检查,检验;“省”,反省,省察;“知”,智慧。
(2)“假”,借助;“水”,游泳;“绝”,横渡。
二、文言文阅读
(2022·河南商丘·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B.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C.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D.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文中则指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后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
C.《诗》《书》即《诗经》《尚书》,与《礼》《乐》《春秋》并称“五经”。
D.桀纣,夏朝和商朝最后的国君,二人暴虐无道,分别为商汤与周武王所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连用五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学习能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突出学习的意义。
B.文中运用比喻论述学习的作用能弥补不足,如登上高处就能看到在更远处招手的人,顺着风听到的声音就能更清楚。
C.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用重视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回答了怎么学的问题。
D.文中对比了“君子”和“小人”两种学习举动的明显不同,强调“君子学习为修身溢美,小人学习为取悦于人”,一褒一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答案】1.D 2.C 3.B
4.(1)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的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接近士人,就是来防止奸邪的人而接近正直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
“跬步不至”意思是“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不能断开;“不足谓善射”“不足谓善御”结构类似,各自断开,排除AC;
“伦类不通”“仁义不一”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AB;
“者”一般用于上句煞尾,其后断开;“固”字一般用于下句开头,其前断开,排除BC。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乐》属于“六经”,不属于“五经”。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登上高处就能看到在更远处招手的人,顺着风听到的声音就能更清楚”理解错误,应是“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加劲疾,但远处的人也能听得很清楚”。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假”,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绝”,横渡;“生”,通“性”,资质、秉性。
(2)题得分点有:“游”,交游;“就”,接近;“所以”,用来……;“邪辟”,奸邪的人。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蓝草还要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烘烤使它弯曲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墨线比量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加劲疾,但远处的人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非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混进了黑泥里,也会变得跟就黑泥一样黑。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的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接近士人,就是来防止奸邪的人而接近正直的人。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所以要学到礼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对知识的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去讨好人(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盗跖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好的读书人。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8《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8《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8《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7《短歌行》《归园田居》(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7《短歌行》《归园田居》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7《短歌行》《归园田居》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6《琵琶行》(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6《琵琶行》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暑假高中预备初三升高一语文暑假预习-06《琵琶行》课文自学知识提要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