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 课件+教案+同步测试(含答案)+导学案(师生版)
展开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7《散文诗二首》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 )(2分)
A.闷热 愁闷 郁闷 B.荫蔽 绿荫 成荫
C.荷花 负荷 荷塘 D.落叶 落下 落枕
2.下面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沐浴 嘻戏 莲蓬 罗摩衍那 B.阴影 乘凉 烦闷 勇敢慈怜
C.姊妹 遮蔽 心绪 流转无力 D.花瑞 覆盖 减退 无法可想
3.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D.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4.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偷偷地笑)
B.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花带来的好兆头)[
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倾斜,歪斜)
D.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停止不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中“香气”“我”为名词。
B.“当你沐浴后”中“沐浴”是动词“后”是方位词。
C.“湿发披在两肩”中“两肩”是名词。
D.“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中“祷告”是名词。
6.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3分)
(1)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 )
(2)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 )
(3)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 )
7.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9.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天然的想象力有多重要,他们天然的想象力又是如何表现的。
②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但如此神奇和美丽的想象力,却如花蕊中的露珠一样脆弱,轻轻的一点外力,便可能摧残掉它。
③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清澈、晶莹,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④因此,我们常以各种名义轻而易举就把孩子那珍贵的想象力毁灭掉了。
⑤我们很多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常不自觉地扮演着这个非常可怕的角色。
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只写序号)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B.《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C.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D.冰心的创作不曾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因而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毫无相似之处。
11.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色花》结尾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B.《荷叶·母亲》一文重点写雨中的荷叶覆盖在莲花上面,作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则是为了写母亲,揭示了“我”是雨打风摆动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中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
D.课文所选的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12.综合实践活动。(10分)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并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3分)
①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动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李睿娜同学搜集到的如下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材料一: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材料二: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刘和刚《母亲》)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打算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动,小静觉得妈妈衣着土气,不够时髦,不想让她来参加。对此,你打算怎样劝说小静改变主意?(3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选文写了我三次看红莲,请仿照示例概括后两次看红莲的情况。(2分)
示例:一看红莲:雨繁杂,天浓阴,我心烦闷,红莲亭亭花开满。
再看红莲:雷声作,雨点忙,___________ ,红莲欹斜无依靠。
三看红莲:雨肆意,打荷叶,心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B.“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C.取《荷叶·母亲》这个题目,指荷叶像母亲一样,保护着它的孩子莲花,同时用荷叶来形容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
D.最后一段用了抒情和议论表达方式,表达母亲对“我”的爱。
3.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2分)
(2)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2分)
4.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从加点词运用角度)(2分)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从修辞角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金色花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淡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根据④~⑦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4分)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③~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③~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4.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答案与解析
一、
1.B
2.A 解析:嘻→嬉
3.A解析:正确的划分应为: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4.D解析:“徘徊”意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5.A
6.(1)语意的转换 (2)解释说明 (3)语音的延续
7.B
8.D
9.③②⑤①④解析:从这五句话来看,④句中的“因此”是一个表结果的词语,由此可确定此句为最后一句,“最重要的原因”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故①句在④句前面,剩下的几句话是罗列现象,先说孩子,再谈年轻人,即③②⑤。故正确的排序是:③②⑤①④。
10.D 解析: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
11.C
12.
(1)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举办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送一束康乃馨给母亲。
(2)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 那份辛苦陪伴我们入梦 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 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
(3)(示例)小静,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虽然她穿得土气,但她把一切都给了我们,这种爱是最伟大无私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况且参加班会也是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我希望你改变主意,好吗?
解析:劝说理由要充分,语气要委婉。
二、
(一)
1.再看红莲:雷声作,雨点忙,仍不适意,红莲欹斜无依靠。
三看红莲:雨肆意,打荷叶,心受感动,叶下红莲不动摇。
2.B
3.(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2)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受了感动
(3)勇敢慈怜。
4.(1)“倾侧”“覆盖”这两个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庇护,暗喻了母爱的伟大。
(2)运用了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无私地帮助自己的情形,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二)
1.(1)外表丑陋但倔强。
(2)外表美丽但娇弱。
2.遗憾→厌恶→惊奇→赞叹
3.(1)因为仙人掌赖以生存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2)因为作者在仙人掌开花前曾经厌恶讥笑它丑陋的外表,而忽视了它内在的精神。
4.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