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暑假提升】人教版化学新九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讲学案
【暑假提升】人教版化学新九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01讲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讲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化学新九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01讲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01讲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解析版docx、第01讲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1讲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方法。2.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3.知道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一、物质的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探究【实验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实验1-2】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实验1-3】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1-4】把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块)放在干燥的试管里,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实验1-1实验1-2实验1-3实验1-4 实验记录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产生气泡,遇冷凝结成水珠水无1-2块状的胆矾变为蓝色粉末粉末状的胆矾无1-3蓝色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有1-4颗粒状石灰石产生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碳酸钙等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定义:_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_叫做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_叫做化学变化。(2)外观特征: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3)根本区别:变化时是否 有新物质生成。(4)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 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化学变化。【小组讨论】二、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2)体现方式: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用仪器测定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通过化学变化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3)性质内容:①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②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与什么物质反应、能发生分解等。(4)实验探究【实验1-5】分别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实验1-6】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实验1-5实验1-6 实验记录表 氧气二氧化碳颜色无色 无色 状态气体气体 气味无味无味能否支持燃烧 能 支持燃烧,使火焰燃烧更旺 不能 支持燃烧,火焰熄灭,可用来灭火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①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叙述物质的性质一般用“能、会、易、是、具有”等表示能力或者属性的用语。②变化:是物质运动的过程,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词。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 物质的性质。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花生霉变 C.蜡烛燃烧 D.葡萄酿酒【答案】A【详解】A、滴水成冰,水变成冰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正确;B、花生霉变,由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A。例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铁丝折弯 C.纸张燃烧 D.干冰升华【答案】C【详解】A、石蜡熔化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铁丝折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体状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3.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沸点低 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答案】C【详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氧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氧气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例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C.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D.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答案】D【详解】A、NaOH固体有吸水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说法正确;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说法正确;C、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D、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溶液的酸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例5.下列物质的实际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焦炭用于炼铁 B.液氮用作制冷剂C.甲烷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答案】B【详解】A、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甲烷用作燃料,是因为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例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答案】D【详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D、赤铁矿用于炼铁,将铁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1.(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火药爆炸 C.陶罐烧制 D.高粱酿酒【答案】A【详解】A、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火药爆炸,燃烧过程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陶罐烧制,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粱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冰冻三尺 B.刻舟求剑 C.沙里淘金 D.钻木取火【答案】D【详解】A、冰冻三尺,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刻舟求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沙里淘金,只是将沙中的金淘洗出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钻木取火,发生了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3.(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清风徐来 B.水落石出 C.伐薪烧炭 D.愚公移山【答案】C【分析】变化前后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详解】A、清风徐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落石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伐薪烧炭中涉及到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愚公移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个存在本质区别的是( )A.瓷碗破碎 B.金属生锈 C.动物呼吸 D.醋的酿造【答案】A【详解】A、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金属生锈后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动物呼吸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醋的酿成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醋酸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即与其他三个存在本质区别的是A,故选A。5.(2022·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绵阳市标志性建筑越王楼是中国历史名楼,楼中展有陶瓷、青铜器和书画作品等。下列有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陶瓷耐腐蚀 B.青铜强度高C.宣纸易燃烧 D.墨迹难氧化【答案】B【详解】A、陶瓷耐腐蚀,耐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青铜强度高,强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宣纸易燃烧,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墨迹难氧化,抗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6.(2022·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答案】D【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详解】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7.(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 B.贴对联C.剪窗花 D.包饺子【答案】A【详解】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详解】A、酒精用作燃料是因为酒精能燃烧,可溶性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石墨能导电故石墨用作电极,能导电是石墨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2·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C.用水银制作温度计 D.用酒精作实验室燃料【答案】D【详解】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硬度属于物理性质;B、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能使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C、用水银制作温度计,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D、用酒精作燃烧,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10.(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 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C.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答案】D【详解】A. 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是利用钨熔点高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是利用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放热 B.有气体或沉淀生成C.物质颜色发生变化 D.有其他物质生成【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有颜色变化、有发光放热的现象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故选:D。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石蜡熔化 C.冰雪消融 D.玻璃破碎【答案】A【详解】A、食物腐烂有菌类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玻璃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3.科学防控疫情,健康与我同行。疫情防护期间,下列日常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B.用医用酒精对手消毒C.出示动态行程卡 D.佩戴防护口罩【答案】B【详解】A、体温计测体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用酒精消毒包含着酒精与病毒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出示动态行程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佩戴口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4.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答案】C【详解】A、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产生了新物质葡萄糖,是化学变化;错误;B、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两者是不同的物质,酒精是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C、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正确;D、封存白酒产生有醇厚香味的新物质,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5.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下列说法中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CO用来炼铁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石墨用作电极 D.熟石灰改良酸性【答案】C【详解】A、CO用来炼铁,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胃酸里面含有盐酸,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 C、石墨用作电极,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D、熟石灰改良酸性,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改良,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 故选:C。6.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挥发性 C.熔点 D.硬度【答案】A【分析】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详解】A、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B、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7.硫化氢(化学式为H2S)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可知硫化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无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可燃性 D.密度比空气大【答案】C【详解】硫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物质的颜色、气味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C。8.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答案】A【详解】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9.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作保护气 B.干冰作制冷剂 C.金刚石裁玻璃 D.石墨制作电极【答案】A【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A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利用物理性质,B错。C、金刚石裁玻璃,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C错。D、石墨制作电极,利用石墨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错。故选:A。10.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冒黑烟、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和黑色固体碳;④二氧化碳气体加压降温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3)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4)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答案】(1)④(2)③(3)①(4)②【详解】(1)④二氧化碳气体加压降温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冒黑烟、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和黑色固体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4)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11.阅读以下描述语句,选取数字序号填空。①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②不易溶于水。③降温加压下氧气液化成淡蓝色液体。④氧气能支持燃烧。⑤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⑥氧气可以用于医疗急救。(1)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2)描述氧气物理性质:_______;(3)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4)描述氧气化学性质:_______;(5)描述用途的是:_______。【答案】(1)③(2)①②/②①(3)⑤(4)④(5)⑥【分析】①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为物理性质;②不易溶于水描述的是物理性质;③氧气液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④燃烧属于化学性质,则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⑤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⑥氧气气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描述的是氧气的用途。【详解】(1)由分析可知,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2)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①②。(3)描述化学变化的是⑤。(4)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④。(5)描述用途的是⑥。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第01讲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暑假衔接】新九年级化学暑假精品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01讲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原卷版docx、第01讲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1课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暑假衔接】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课(人教版),文件包含第01课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赢在暑假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课人教版原卷版docx、第01课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赢在暑假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课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化学新九年级(八升九)暑假预习-第10讲 分子和原子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10讲分子和原子解析版docx、第10讲分子和原子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