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四)(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四)(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四)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光照温度/℃土壤对照组20阴暗25湿润土壤实验组20明亮①②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A. 25℃、干燥土壤 B. 25℃、湿润土壤 C. 10℃、干燥土壤 D. 30℃、湿润土壤2.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呼吸作用对生物圈中氧气的含量没有影响 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苔”属于苔藓植物,有关苔藓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有了根,茎、叶的分化 B. 茎结构筒单,但已出现输导组织
C. 叶中有叶脉,且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D. 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4. 如图甲为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花的主要结构是图甲中的3
B. 图乙中的②是由图甲中的4发育而来
C. 图甲5中的花粉落到1上的现象,叫异花传粉
D. 桃子多汁,甜甜的汁液来自液泡中的细胞质5. 如图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实验装置,有关模拟人体呼吸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于呼气状态,胸腔容积减小 B. 甲处于吸气状态,胸腔容积变大
C. 乙处于吸气状态,胸腔容积减小 D. 乙处于呼气状态,胸腔容积变大6.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食、多饮、多尿及身体消瘦等。出现“糖尿”与肾脏的哪个功能有关( )A.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D. 肾小管的过滤作用7. 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 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 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 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8. 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主要有7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 )A. 界、门、纲、目、科、属、种 B. 界、科、门、纲、属、目、种
C. 界、目、门、科、纲、属、种 D. 界、纲、门、科、属、目、种9. 化石研究发现始祖鸟身体结构与爬行类、鸟类都有相似之处,由此可推测出的结论是( )A. 爬行类进化成鸟类
B. 鸟类进化成爬行类
C. 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
D. 生命起源于无机物10.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表现是( )A. 保持积极的情绪,愉快的心境 B. 有了成绩,不骄傲;遇到困难,不气馁
C. 对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D. 以上都对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1. 以下为动物细胞、酵母菌和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组成的生物与图_____所示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近。(2)图乙中的标号④为___________外壳,与图甲中标号______所示结构都能对内部起保护作用。(3)图丙中的⑨为_________,与图甲中的②和图乙中的⑤均含有_______,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12. 人类根据人耳利用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制造出“入耳式耳机”和“骨传导耳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入耳式耳机”佩戴的部位为耳的[1] ______ 的入口处;“骨传导耳机”佩戴的部位为耳朵外部。两种耳机形成听觉的区别在于将声音信号传递给[3] ______ 的方式不同。“入耳式耳机”声音信号的传递需经过结构1传递到[2] ______ ,结构2通过振动将声音信号传递给[3];“骨传导耳机”则通过声波引起的颅骨振动,直接将声音信号传递到结构3,不需要经过结构1和结构2的传递。
(2)无论是佩戴“入耳式耳机”还是“骨传导耳机”,结构3在接收到声音信号后,会将声波的刺激传到内耳,刺激[5] ______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 ______ 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从而产生听觉。13. 下列表示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所表示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______ 、扦插、 ______ ,它们的生殖方式是 ______ 。
(2)图C的生殖方式成活的关键是 ______ 。
(3)在进行图B处理时,去除多数叶片的目的是 ______ 。三、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琼是位活泼开朗的女生,她与父母一样,肤色都正常,而她弟弟小刚的皮肤、毛发都是白色,经检测,是患了一种叫白化病的遗传病。
肤色正常和肤色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即不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控制肤色正常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肤色白化的基因用b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肤色正常和肤色白化这对相对性状中,肤色白化为______性状,小刚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2)根据资料,可推出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______。
(3)就控制肤色正常和肤色白化这对基因而言,母亲可以产生______种卵细胞。
(4)以上信息告诉我们,表现正常的夫妇,有可能生出患隐性遗传病的后代。为减小类似遗传病的患病几率,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小强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土壤干湿度等。因此表中实验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25℃、湿润土壤。
故选:B。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答案】C 【解析】解:A、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正确;
B、呼吸作用是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吸收氧气,对生物圈中氧气含量有影响,C错误;
D、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D正确。
故选: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关系。
3.【答案】D 【解析】解:A、苔藓植物无根,只有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错误。
B、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错误。
C、苔藓植物的叶没有叶脉,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错误。
D、苔藓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正确。
故选:D。
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①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
②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③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④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中考的热点内容,注意理解和掌握。
4.【答案】B 【解析】解:A、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A错误。
B、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的②种子是由图甲中的4胚珠发育而来。B正确。
C、图甲5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1柱头上的现象,叫自花传粉。C错误。
D、桃子多汁,甜甜的汁液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D错误。
故选:B。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甲中,1柱头、2花柱、3子房壁、4胚珠、5花药、6花丝。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①果皮、②种子。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图甲膈肌舒张,膈肌上升,表示呼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图乙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可见 A正确。
故选:A。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
6.【答案】B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所以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葡萄糖,这主要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若出现“糖尿”与肾脏的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故选:B。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7.【答案】B 【解析】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肺只能呼吸空气中的氧,因此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同时肺的结构不够完善,还需要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要保持皮肤湿润,又必须依靠水源,所以青蛙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故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原因是:青蛙的呼吸靠肺和皮肤两种器官进行。
故选:B。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注意区分水陆两栖生活与两栖动物的不同。
8.【答案】A 【解析】解: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单位,据此解答。
做此题的关键是按大小顺序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
9.【答案】C 【解析】解: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图中的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现代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故C正确。
故选:C。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
此题考查了始祖鸟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证明了鸟类的起源问题。
10.【答案】D 【解析】解: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 WHO)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生殖质量等。进入青春期后愿意与异性接触,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有了成绩,不骄傲,勇与面对困难,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立真诚友谊,和睦相处,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健康的知识,可结合健康的概念来分析,据此答题。
此题是基础性的题目,难度较小,只要熟练掌握了健康的概念即可正确解答。
11.【答案】(1)丙 (2)蛋白质 ① (3)细胞核 遗传物质 【解析】解:(1)甲图为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乙图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丙图为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甲和丙都有细胞结构,所以亲缘关系更近;
(2)乙图为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图乙中的标号④为蛋白质外壳,与图甲中标号①细胞膜所示结构都能对内部起保护作用;
(3)图丙中的⑨为细胞核,与图甲中的②细胞核和图乙中的⑤均含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故答案为:(1)丙;
(2)蛋白质;①;
(3)细胞核;遗传物质。
观图可知:甲图为动物细胞图,乙图为冠状病毒,丙图为酵母菌,其中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蛋白质的外壳、⑤遗传物质、⑥细胞壁、⑦细胞膜、⑧细胞质、⑨细胞核,解答即可。
掌握动物细胞、酵母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外耳道 听小骨 鼓膜 耳蜗 听觉 【解析】解:(1)“入耳式耳机”佩戴的部位为耳的1外耳道的入口处。两种耳机形成听觉的区别在于将声音信号传递给3听小骨的方式不同。“入耳式耳机”声音信号的传递需经过结构1传递到2鼓膜,结构2通过振动将声音信号传递给3鼓膜。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5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答案为:
(1)外耳道;听小骨;鼓膜
(2)耳蜗;听觉
如图,1是外耳道,2是鼓膜,3是听小骨,4是鼓室,5是耳蜗,6是前庭、7是半规管。
正确解答本题不仅要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还要能结合图进行准确的识别各部分,平时要多进行识图方面的训练,提高自己解答识图填空题的能力。
13.【答案】压条 嫁接 无性生殖 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 【解析】解:(1)图A的繁殖方式是压条,图B是扦插,图C是嫁接,这三种繁殖方式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2)图C的繁殖方式是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关键。
(3)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去掉一部分枝叶,可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植物的成活。因此在进行B扦插时,去除多数叶片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
故答案为:
(1)压条;嫁接;无性生殖。
(2)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3)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
图A是压条;图B是扦插;图C是嫁接,①是接穗,②是砧木。这三种繁殖方式都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
正确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1)隐性 bb (2)Bb (3)2 (4)近亲结婚 【解析】解:(1)(2)(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据题中信息推测:小刚的父母均正常,而小刚患白化,表明白化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B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b,因此,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Bb,患病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bb,这对夫妇的这对控制肤色的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看出,小刚父亲的基因组成为Bb。
(4)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生育子女出现这种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多。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故答案为:(1)隐性;bb
(2)Bb
(3)2
(4)近亲结婚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和原因、遗传的途径、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五)(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