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地理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地理试卷+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 1至5页,第II卷(非选择题)6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虹口漂流景区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北部,素有“西部第一漂”之称。橡皮舟在险峻的峡谷中漂流穿梭,为保证安全,部分河道岸边放置有缓冲橡胶轮胎。图1示意虹口漂流路线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1~3题。图11. 虹口漂流线路的落差可能是A. 55米 B.90米 C. 125米 D.160 米2.图中漂流方向大致为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3.图中四地最可能放置有缓冲橡胶轮胎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图2左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区域,右图为我国某游客春节期间在M地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4~6题。图24.据图判断太阳位 于拍摄者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5.拍摄该照片时, 北京时间约为A.7时 B.12时 C.19时 D.24时6. 该游客旅行期间M地以晴朗天气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当地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山脉阻挡盛行西风C.受副极地低压控制D.山脉阻挡东南信风北疆地区的山麓及河谷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当地的日均气温稳定在0~1°C时,土壤水热条件可满足春小麦播种、萌芽的需求。图3示意某年北疆春小麦的适宜播种期。据此完成7~9题。图37.北 疆小麦分布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大西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C.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印度洋8. 北疆地区春小麦播种、萌芽期的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A.大气降水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河流水9. 图中春小麦适宜播种期差异显著,其主导因素是A.水源B.土壤C.热量D.地形图4示意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单位:米)。据此完成10~11题。图410. 图中甲高原东南沿海和西部沿海边缘陡峭,是由于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而成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而成11.与乙地气温特征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我国某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人们挖沟排水,堆泥成垛,在垛上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形成万亩垛基果林。20 世纪80年代以来,垛基果林规模逐渐缩小,目前当地逐步恢复垛基果林并打造为城市湿地公园。图5示意垛基果林景观。据此完成12~14题。图512.该垛基果林农业景观位于A.长江三角洲B.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13.20 世纪80年代以来,垛基果林规模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化的推进②湿地保护需要③农业结构调整④土地质量降低A.①③B. ①④C.②③D.②④14.随着垛基果林景观的恢复, 该区域A.空气湿度降低B.地下水水位降低C.气温变率减小D.蒸腾蒸发量减少降雨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研究土壤侵蚀的重要指标。图6示意陕西省年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数值越大表示侵蚀能力越强。据此完成15~17题。图615.陕西省年降雨侵蚀能力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东高西低D.南高北低16.甲地年降雨侵蚀力强但水土流失较轻,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较均匀B.地表植被覆盖率高C.地形较平坦D.土壤抗侵蚀能力强17.正常年份,乙地降雨侵蚀力最显著的月份是A.3、4月 B. 5、6月 C. 7、8月 D. 11、12月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图7)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当地藏民顺地势引河流水进入人工开挖的敞口蓄水池,并在蓄水池存放数日后再浇灌青稞。2021年,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据此完成18~20题。18.敞口蓄水池补给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9.灌溉用水在敞口蓄水池存放数日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蓄水量B.降低含沙量C.提高水温D.提高含氧量20.萨迦县青稞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①复种指数高②生长周期短③光照条件好④昼夜温差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8示意7月份世界部分地区到达地表太阳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21~22题。图821.影响该区域7月份到达地表太阳辐射量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洋流性质22.与7月相比,该区域1月份到达地表太阳辐射量A.略有增加B.显著减少C.略有减少D.显著增加地膜覆盖在农业领城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用作物秸秆覆盖替代地膜覆盖。据此完成23~25题。23.我国农田地膜覆盖面积最广的时间集中在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2月24.地膜具有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地膜A.增强大气逆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减少地面辐射散失D.增强太阳辐射25.与覆盖透明地膜相比,在土壤表面覆盖作物秸秆能①提高土壤温度②增加雨水下渗量③减少病虫害④提高土壤透气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贵州平塘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喀斯特地貌广布。“中国天眼”(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平塘县克度镇,该镇依托“中国天眼”发展“天文小镇”,成为国内科技旅游的热门目的地。目前政府积极推动当地村民发展民俗手工制品生产。图9示意平塘县位置。图9(1)简述平塘县旅游资源价值较高的具体表现。(4 分)(2)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平塘县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影响。(3 分)(3) 简述游客在克度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3分)(4)说明当地村民发展民俗手工制品生产的积极作用。(4 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南岛是新西兰最大的岛屿,东部是该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区。图10示意南岛的年降水量和地形分布。图10(1)简述南岛西部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3分)(2) 简述南岛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3)从地形地势的角度,分析南岛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原因。(4 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普莫雍错(图11)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被连绵巍峨的雪山环抱,湖面海拔约5010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十年,流域内冰川面积逐渐萎缩,未来普莫雍错面积有减少趋势。图11(1) 简述普莫雍错为淡水湖的原因。(3分)(2) 分析普莫雍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4分)(3)简述未来普莫雍错面积有减少趋势的原因。(3 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某年1月20日,我国“雪龙”号科考船从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途中经历了一次强气旋天气。图12为“雪龙”号航线图,表1为随船工作人员穿越气旋区的天气实录。图12(1)指出此段航程中“雪龙”号依次穿越的气压带、风带。(3 分)(2)与7月相比,分析此时段穿越该海区难度较小的原因。(4分)(3)根据表中信息,指出“雪龙”号科考船位于强气旋天气系统中心的方位和距离的变化,并阐释理由。(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地理零诊模拟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摸底测试(成都零诊) 地理答案,共2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摸底测试(成都零诊) 地理,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