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0环境安全的认识及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0环境安全的认识及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共3页。
[2023·山东联考]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这类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据此完成1~3题。
1.环境安全意味着( )
①自然环境处于良好状况 ②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③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良好 ④自然环境遭受破坏难以恢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现象中,能够产生环境安全问题的有( )
①生态移民 ②物种减少或灭绝 ③全球气候变化 ④新能源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以下环境安全问题不会导致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
A.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B.土壤中重金属超标
C.危险化学品泄漏 D.核泄漏
[2023·山东高三期中]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临汾盆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煤炭、钢铁、装备制造、电力工业、化学等,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一直以来,临汾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此完成4~5题。
4.临汾市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盆地地形闭塞
B.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C.冬季取暖用煤多
D.大气环流异常
5.为实现环境质量转好,临汾市应该( )
A.加快退出煤炭行业
B.加快交通建设
C.优化产业结构
D.禁止冬季燃煤取暖
[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联考]“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我国的“洋垃圾”进口量由2013年的4 850万吨下降至2017年的3 961万吨,年均下降约5%,这与我国增加禁止固体废弃物种类的进口、强化固体废弃物的监管以及打击“洋垃圾”走私等有关。下图为2013~2017年我国进口固体废弃物种类占比图。据此完成6~8题。
6.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进口美、日、英等国家的固体废弃物,原因是中国( )
A.环境承载力大 B.劳动力丰富
C.拆除处理技术高 D.工业原料不足
7.进口“洋垃圾”中废纸占有很大比重,禁止废纸进口可能会使我国压力增大的资源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工业用地
8.我国增加禁止固体废弃物种类的进口、强化固体废弃物监管、打击“洋垃圾”走私等,有利于“洋垃圾”集散地( )
A.减轻地下水污染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提高资源储藏量
D.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专练70 环境安全的认识及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1.B 由材料可知,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环境安全有双重属性: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①③正确,B正确。故选B。
2.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产生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灭绝,全球气候变化等,②③正确;生态移民、新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安全,①④错误,B项正确。故选B。
3.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所导致的。这类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如农田土壤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长期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B项正确。故选B。
4.B 注意设问为“根本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临汾市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临汾市煤炭资源丰富,依托煤炭发展,重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B正确;盆地地形闭塞,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但前提是要有污染源,故盆地地形闭塞不能作为根本原因,A错误;冬季取暖用煤多是次要原因,且仅限于冬季,C错误;没有理由表明临汾市大气环流异常,D错误。故选B。
5.C 为实现环境质量转好,临汾市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适当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增加污染小的产业比重,这样才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临汾市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性大,加快退出煤炭行业不利于临汾市经济发展,A错误;加快交通建设对环境质量转好作用不大,B错误;冬季燃煤取暖并不是临汾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禁止冬季燃煤取暖意义不大,且会降低居民生活质量,D错误。故选C。
6.D 本题考查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资金、技术、开发程度等还处于不发达的状态,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允许甚至鼓励进口“洋垃圾”,与当时我国工业原料不足的国情相符。故选D。
7.C 本题考查工业生产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洋垃圾”进口以废纸为主,减少废纸进口会导致造纸的原料木材使用量增加,林地资源压力会增大。故选C。
8.A 本题考查禁止进口“洋垃圾”的好处。“洋垃圾”入境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洋垃圾”的堆放占用土地资源,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会污染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进而危害人体健康,A正确;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不大,B、D错误;不能提高资源储藏量,C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共4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