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热点题型专练十一评析类主观题
展开材料一 2012~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注: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
材料二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
(2)有人说,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不利于就业稳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2023·湖北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方某在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两人发生争执,老人因为情绪激动诱发心脏病,倒地死亡。视频记录显示,两人并未发生肢体冲突,老人也一直没有熄灭手里的烟。事后老人家属与方某在派出所就赔偿金额未能达成协议,于是到法院起诉方某,索赔40万元。一审法院认为,方某的行为与老人死亡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但考虑“公平原则”,判决方某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
一审判决后,当地媒体对案件进行了报道,随后事件发酵,扩散到全国,引起热议。网民甲说:“人死比天大,家属应该直接找当事人闹的,肯定赔的比法院判的多。”法科生乙说:“就我所学的民法知识,我觉得一分钱都不应该赔。”控烟专家丙对记者说:“这个判决让我很担心,将对热心劝阻吸烟者造成巨大冲击,会严重阻碍中国控烟的进程。”丁对戊说:“我觉得方某的行为不但没有错,而且应该鼓励。”戊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方某的行为没错我不反对,但鼓励我认为谈不上。”丁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方某没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老人家属认为一审法院判赔金额太少,依法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最终撤销了一审判决,改判方某不承担侵权责任。事后方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后遇到在公共场所的抽烟者,我还是会理性劝阻的。”
(1)运用《法律与生活》《政治与法治》知识,评析甲乙丙的说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7.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1%,随之提高的还有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已达到13.52亿人,覆盖全国95.7%人口和所有城市。出生即参保,参保即发卡,社保卡是人民群众享有社保权益的凭证。有了社保卡,劳动者在就业创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个领域都可以享受相关服务,可以说社保卡就是一张人社领域“全业务用卡”以及其他民生保障领域的“一卡通”,实现了地域、人群全覆盖,线上、线下全覆盖。
材料二 张某刚入职A公司时,向A公司提交书面申请并签名,表示自己已经缴纳新农合,不愿意缴纳社保,并且表示产生一切责任由本人承担,也不会向A公司主张经济补偿金。一年后,张某以A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要求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近7万余元,遭到A公司拒绝。为此,张某提起劳动仲裁。
(注: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仲裁委是否会支持张某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热点题型专练(十一)
1.答案:(2)①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在减少简单机械劳动岗位的同时,会增加机器人研发、维护等岗位,对于缺乏学习能力,难以适应人工智能的劳动者来说,会带来失业风险;反之,对于那些具有信息技术研发和运用能力的人来说,则会使其拥有更多就业机会。②服务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另一方面会促使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进而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提高。
解析:(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辨析类试题。注意辨点在于: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不会必然引发失业潮;是否不利于就业稳定。解答本题需要调用劳动与就业的相关知识,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开展评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可联系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增加机器人研发、维护等岗位,对于一部分劳动者来说是挑战,会带来失业风险;对于那些具有信息技术研发和运用能力的人来说,则使其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关键词②:材料一图表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存在“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可联系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减少了简单机械劳动岗位,促使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也会促使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进而提高就业质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答案:(1)①甲的观点片面,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也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该通过合法手段,理性维权。甲认为家属应该直接找当事人闹,是不对的。②乙的观点正确,方某在电梯内劝阻老人吸烟合法正当,是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一审判决让方某分担损失,与民法典的立法宗旨相违背,不利于维护公序良俗,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方某不用赔偿。③丙的观点正确,一审判决让方某分担损失,让正当行使劝阻吸烟权利的公民承担补偿责任,会打击热心劝阻吸烟者的积极性,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会挫伤公民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控烟的进程。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可从知识指向提取材料关键词并对接教材知识思考作答。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甲说:“人死比天大,家属应该直接找当事人闹的,肯定赔的比法院判的多”→可联系教材知识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也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应该通过合法手段,理性维权。关键词②:乙说:“就我所学的民法知识,我觉得一分钱都不应该赔”→可联系教材知识劝阻老人吸烟合法正当,是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③:控烟专家丙对记者说:“这个判决让我很担心,将对热心劝阻吸烟者造成巨大冲击,会严重阻碍中国控烟的进程”→可联系教材知识会挫伤公民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控烟的进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3.答案:(1)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和应保尽保原则;我国建立与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每个公民都能被公平对待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在人社、民生等领域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利,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减震器”作用,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仲裁委会支持张某的请求。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无论劳动者是否自愿不缴纳社保,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义务都不能豁免。本案中,张某虽和A公司签订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的协议,但因违反法律规定,故双方签订的协议无效。A公司未依法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张某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A公司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解析:第(1)问,考生需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根据2021年我国GDP增长情况以及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应提高,可得出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当前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覆盖率等信息,可得出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和应保尽保原则;从社保卡在就业创业、养老医疗等各个领域保障劳动者权益,可得出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权利。据此,组织作答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方面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A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是A公司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张某与A公司签订的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协议因违反法律规定,属无效协议。所以仲裁委会支持张某的请求。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新高考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热点题型专练五说明类选择题: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热点题型专练五说明类选择题,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热点题型专练十体现说明类主观题: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热点题型专练十体现说明类主观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热点题型专练十三影响意义类主观题: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热点题型专练十三影响意义类主观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