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三升四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
部编版三升四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9.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升四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9.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知识梳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提问方式
①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划线句子表达效果是什么?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知识梳理
1、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作用: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构成要素: 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
作比方的事物,叫喻体;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
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①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②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③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①弟弟成了泥了。
②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③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①一轮弯刀挂在夜空上。
②在神舟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作用: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①鸟儿叽叽喳喳的,好像在吵架。
②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①亲爱的花朵啊,你的舞姿是多么的优美啊!
②祖国啊,你是一个沉睡的巨人。
3、夸张: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夸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夸张只用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①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②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②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起到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读排比句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
专项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对比)
B.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夸张)
C.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比喻)
D.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使用。C.拟人。在这句话中,“它们”等非人事物被赋予了人的行为,抱着、打秋千、枝折、花落等,表现了小猫的淘气。故选C。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B.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朝霞”当作人,缓慢从容地来到白桦林。
B.“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当作人,在天上悠闲地游荡。
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用了四个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短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白菊”当作人,慢慢地抬起头。
故选C。
3.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拟人)
B.两岸的野花五彩缤纷,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比喻)
C.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排比)
D.海上日出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答案】C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C.从“像一块碧玉,像一面镜子”可知,把“昆明湖”比作了“碧玉”和“镜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C。
4.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是( )
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C.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D.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手法。
A.结合句子“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可知,把蟋蟀当作人来写,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结合句子“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可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结合句子“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可知,句子把“稻田”比作了“银毯”,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D.结合句中的“追寻你……,追寻你……,追寻你……,追寻你……”可知,句子运用了四个相同的句式,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结合“露似真珠月似弓”可知,诗句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了“弓”,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C。
5.与“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
A.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B.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唱起歌来。
C.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D.雨中的桃林,没有尘埃,没有鸣噪,幽静的像是仙境。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根据阅读原句“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河水照映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A.句中把草比做“茵”,把柳比做“眉”,这是比喻的修辞。
B.句中“它们便唱起了”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乡下独特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C.句中将“松脂”比喻成“黄色泪珠”,这是比喻的修辞。
D.句中将“雨中的桃林的幽静”比作了“仙境”,这是比喻的修辞。故选B。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芦花鞋的温暖与美好。
B.当城里人买鞋时,青铜没有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表现了青铜心地善良。
C.青铜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说明他很有商业头脑。
D.青铜在大雪天去卖芦花鞋,表现出他勤劳、不畏艰辛的品质。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C.青铜想都不想,就把自己脚上的鞋卖给一个很想要芦花鞋的人。说明了青铜善良,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7.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对比)
B.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设问)
C.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夸张)
D.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干,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拟人)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A.把“母鸡”对“公鸡”和“鸭子”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表现出母鸡的欺软怕硬。运用了对比的修辞。
B.从“难道不伟大吗?”可知,这是无疑而问,肯定了“母鸡”的伟大。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C.聋人是听不见如何声音的,“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强调了它太吵,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D.“它们”是动物,而摔跤、打秋千是人所有的动作,将“它们”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故选B。
8.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和其他两个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掉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答案】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A.把老麻雀比作石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弹琴”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9.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的一项是( )
A.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融化的雪水”比作“银链”。
B.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昆明湖”比作“碧玉”。
C.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拟人的动作一步一步。
D.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塔松”比作“巨伞”。
本题ABD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选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C。
10.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是谁为我们的生活插上了翅膀?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B.是谁将雪花撒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C.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
D.蝴蝶到底有家吗?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设问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
A.根据例句“是谁为我们的生活插上了翅膀?”“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可知,先提出问题,后自己回答,由此可见是设问句。
B.根据例句“是谁将雪花撒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可知,句子中有两个连续的疑问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根据例句“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可知,先提出问题,后自己回答,由此可见是设问句。
D.根据例句“蝴蝶到底有家吗?”“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可知,先提出问题,后自己回答,由此可见是设问句。故选B。
11.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这是设问句。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是比喻句。
C.“他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这是反问句。
D.“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是拟人句。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设问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
根据例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可知是一个疑问句。
故本题错误。
B.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根据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比作“弓”。
故本题正确。
C.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根据例句“他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表疑问,怎么能禁得住这猛烈的风雨呢?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故本题正确。
D.拟人修辞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的修辞手法。
根据例句,把橘子、柿子拟人化,争着让人摘。故本题正确。故选A。
12.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A.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结合“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可知,运用了三个相似的句式,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故选C。
1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拟人)
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比喻)
C.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排比)
D.那声音大得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比喻)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A.“做梦”赋予了“花牛”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B.将“稻田”比作“银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C.三个“走过”构成了排比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D.“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
综上所述,答案选D。
1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D.是谁为我们的生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现代科学技术。
【答案】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A.一问一答,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B.一问一答,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C.“怎能”表示反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一问一答,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1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像小猴子一样奋力向峰顶爬去。
B.我家的杏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
C.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D.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
A.本句将“我”比作“小猴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本句将“杏”比作“星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本句将“老麻雀”比作“石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D.本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天都峰的陡。句中的“从天上挂下来的”字,形象地写出了天都峰的险峻。故选D。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B.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我好像看到了蔚蓝的大海。
C.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D.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好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句子把浪潮比作战马,运用比喻的手法。
B.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C.句子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运用比喻的手法。
D.句子把盘古比作柱子,运用比喻的手法。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山顶后”的顺序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
B.“石级边山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我”之所以能爬上天都峰,是因为“我”爬山的速度很快。
D.老爷爷从“我”身上汲取力量,才下定决心爬上天都峰,否则他肯定爬不上来,所以他感谢“我”是应该的。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A.正确。
B.错误。“铁链从天上挂下来”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错误。文中“我”和老爷爷善于从对方身上汲取勇气和力量,所以才能爬上天都峰。
D.错误。文中“我”和老爷爷是互相汲取勇气和力量,所以“我们”应该互相感谢。
综上所述,答案选A。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B.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C.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把“老麻雀”比作“石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铁链”从天上挂下来,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蟋蟀”在“弹琴”,赋予了“蟋蟀”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综上所述,答案选A。
19.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B.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她的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答案】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A、B、D项中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选项把露水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故选C。
20.下列句子中,对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排比)
B.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拟人)
C.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拟人)
D.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比喻)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比喻句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句子“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了三组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词语来形容海上的夜。
B.句子“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和星星拟人化,想象着月亮牵着星星在天上走。
C.句子“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比作人,想象着星星抱着“我”,“我”在星星的怀抱里微笑着,沉睡着。
D.句子“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并没有提及被比喻的事物和打比方的事物。从“它们在小声说话”可以知道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某个事物比作人,在小声说话。
选项D的判断有误。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
(一)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
祖母的葵花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②是祖母种的。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⑧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⑨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⑩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21.根据短文内容,将各种黄花与其对应的图片匹配成功。
① ② ③ ④
丝瓜、黄瓜的花( ) 南瓜的花( ) 乌子的花( ) 葵花的花( )
22.对葵花形象的概括,下列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永不折弯 B.深沉低落 C.斗志昂扬 D.外形挺立
2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4.对第⑨段中“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中“香香”一词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表现出葵花籽的香味。 B.说明我们的童年仅有葵花香。
C.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 D.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
25.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文章开头表明本文的描写对象是葵花,并引出下文对小时候祖母种葵花情形的回忆。
B.葵花结籽时,“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暗示祖母劳作的辛苦和身体的衰败。
C.文章以“祖母的葵花”为题,强调祖母对葵花的喜爱,以及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对祖母的赞美。
【答案】
21.② ① ④ ③
22.B
23.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黄花明媚灿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番景象的喜爱之情
24.B 25.B
【解析】
21.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④段“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可知,丝瓜、黄瓜的花与图②匹配;
结合文中第④段“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可知,南瓜的花与图①匹配;
结合文中第⑤段“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可知,乌子的花与图④匹配;
结合文中第⑥段“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可知,葵花的花与图③匹配。
22.考查概括能力。
找到葵花有关的段落,再去找形容其特点的关键词。第⑥段中“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 ”,“ 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可知葵花外形挺立、斗志昂扬、永不折弯的特点。第⑦段,写成熟的葵花。“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 ”,提到了葵花深沉的特点,并没有低落。故选B。
23.考查句子赏析。
先辨析修辞,再结合思路进行赏析。“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黄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花开得灿烂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24.考查句子赏析。
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内在含义即可。这里香香的既指瓜子的香味,也指从这些瓜子中可以感受到奶奶对孩子的爱,她用这种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温馨和甜蜜。故选B。
25.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B.说法错误。第⑦段“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表明了我们当时的幸福快乐,体现孩子的童真。以“祖母的葵花”为题,写祖母种植葵花,写葵花有关的事情,以及生长,强调了祖母对葵花的喜爱,以及像葵花一般乐观积极的态度,表明对祖母的喜爱和赞美,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故选B。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钟南山爷爷的故事
①钟爷爷出生在南京,那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
②他出生的医院,就在钟山的南面,所以爸爸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南山”。
③那时候的南京还是( )。小南山刚出生没多久,家里的房子就被日本的轰机炸塌了。他被埋在了废墟里,是妈妈和外婆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从瓦砾堆里救出来的。
④小南山一天天长大,他活泼好动,是个( )的淘气鬼。他最崇拜武功盖世的大侠:一举胳膊,一抬腿,就能飞上天!爸爸一要给他辅子功课,他就大喊:“我要尿尿。”然后一溜烟跑走了。
⑤南山的爸爸,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医生。有一次,他为了做实验,买了很多小白鼠放在家里养。这下可把小南山给兴奋坏了。他每天都仔细观察:小白鼠怎么活动,怎么抢东西吃,怎么慢慢长大。他也当起了耐心、负责的白鼠饲养员,帮爸爸照顾这群机灵可爱的小家伙。
⑥南山的妈妈,也是一位医生。她除了热爱医学,最喜欢的事就是看书。她经常陪着南山玩,给他讲书里各种各样精彩的故事,尤其是发生在医院里那些感人的、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在小南山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⑦小学时候的南山,学习成绩可不太好,让爸爸妈妈没少犯愁。四年级的时候,还留了级,他自己沮丧极了。他知道是因为自己太贪玩了。妈妈并没有责备他,老师也在他的一篇作文下面,写了一大段评语鼓励他。于是,他( ),开始认真学习。最终,( )考上了理想的中学。小南山终于明白了,只要自己( )地做好一件事,就能获得成功。
⑧上了中学的南山不仅学习好,运动也特别厉害。足球、篮球、跑步,样样拿手。尤其是跑起步来,就像脚踩风火轮,全国比赛都能得奖牌。中央体育学院来信邀请他去国家队。可他的理想却是像爸爸妈妈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医生。
⑨长大以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真的成了一名医生。专门研究那些呼吸系统的疾病。要知道,如果人的呼吸系统病了,那可就有大麻烦了。他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各种对抗呼吸疾病的方法,治好无数病人。他在所有人都认定了一件事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他在最危险的时候,把病得最严重的人,接到自己的研究所治疗。
⑩现在的钟爷爷,已经是一位很老很老的老爷爷了。但是,他仍然和很多医生叔叔阿姨一起,冒着危险,跟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做斗争。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出现在人们最需要他的地方。
很多人都觉得,钟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他自己却说,他只是一个看病的医生。
26.选择相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如愿以偿 战火纷飞 认真勤奋 名副其实 铆足了劲儿
27.读文章,完成下面鱼骨图。
28.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29.“钟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他自己却说,他只是一个看病的医生。”你觉得钟南山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联系第⑨~段简要写出理由。
30.读了这篇短文,我得到的启示是( )(多选)
A.从小树立理想,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小时候成绩不好的淘气鬼,长大了一定没出息。
C.只有认真勤奋地做好一件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D.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答案】
26.战火纷飞 名副其实 铆足了劲儿 如愿以偿 认真勤奋
27.①刚出生没多久 ②小学时候 ③现在
④实验梦想,成为医生 ⑤和病毒做斗争
28.比喻 钟南山跑步特别快
29.我认为钟南山爷爷是一位医术高超却非常谦虚的人,因为他在最危险的时候,把病的最严重的人,接到自己的研究所治疗。还冒着危险和新型冠状病毒做斗争。
30.ACD
【解析】
26.本题考查结合文意补全留白的能力。
第一处留白,结合下文“房子就被日本的轰炸机炸塌了”,可以推断此时的南京是战火纷飞的;
第二处留白,描写钟南山小时候的活泼淘气,据此推断他那时候是个名副其实的淘气鬼;
第三处留白,描写钟南山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开始铆足了劲儿认真学习;
第四、五处留白,写出钟南山经过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好成绩,他也懂得了只要认真勤奋做事,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7.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短文的能力。
通读全文,短文主要介绍了钟南山从小刻苦学习、树立理想,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的人生经历。根据这些人生经历,在短文当中提取出对应的关键信息,补全表格即可。
28.本题考查评鉴修辞手法的能力。
根据题干定位短文中画线的句子,作者在描写钟南山跑步时,将他跑步的样子比作“脚踩风火轮”,突出了钟南山跑步速度之快,脚步轻盈,体现出他运动也很厉害的特点。
29.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题干定位短文⑨~①段,这几个段落主要描写钟南山成为医生后,不顾危险,与病毒做斗争,为人们无私奉献的事迹。据此组织语言,谈谈自己的想法即可。
30.本题考查体悟短文主题的能力。
从第④和第⑩自然段可知,钟南山爷爷小时候也是个成绩不好的淘气鬼,但现在却是一位大英雄,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
从第⑧和第⑨自然段可知,钟南山爷爷从小就树立了当医生的理想,并且朝着他的目标努力奋斗,长大后真的成为了一名医生。由此可见,A项是正确的。
根据第⑦自然段中“小南山终于明白了,只要自己认真勤奋地做好一件事,就能获得成功”,可知C项是正确的。
从第⑤和第⑥自然段可知,钟南山爷爷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并且妈妈经常会跟他讲关于医院中感人的、有趣的故事,为他以后当医生奠定了基础。D项是正确的。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百朵千朵丝瓜花
①盛夏的乡下,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满眼的丝瓜花了。
②那花是怎么开的?简直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天地间撒野了,草垛上伏着,院墙上爬着,树上攀着。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一朵一朵的小花异常兴奋地笑着。
③其实,单朵看丝瓜花,不美。但清纯、朴素的一张笑脸,让你忍不住喜爱。而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就是壮观了。看着它们,心里不能不涌起一种震撼:( )的生命,原来也是有这样的爆发力。
④有首著名的写春天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我猜想诗里的花是桃花,或是梨花。若是换成丝瓜花呢?定是千朵万朵压藤低了。那些丝瓜藤,实在美妙得很,细细的,攀援而上。它们是袅娜的,如有着( )的腰肢的少女,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
⑤一院的丝瓜花,这朵谢了,那朵又开了,那种浓烈的美好,是记忆里永存的景象。我在怀念丝瓜花的时候,不能不想起我老去的祖母。记忆里的每个夏天,她都会把房前屋后打扮成丝瓜花的乐园。这还不够,她还搭了丝瓜架,专门长丝瓜。她会做很好喝的丝瓜汤,会用丝瓜做许多菜肴,如丝瓜炒鸡蛋,丝瓜炒豆瓣。
⑥一个人可以离去,但她曾经的印迹,会因一株植物而复活。
3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第③、④自然段的括号里。
纤弱 微弱 软弱
3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单朵看丝瓜花并不美,( )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就很壮观了。
3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中,作者生动地描写出丝瓜花______的景象;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具体写出了它们是怎样“在天地间撒野”的。
(2)“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一朵一朵的小花异常兴奋地笑着。”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第⑤自然段中“记忆里永存的景象”具体指的是
34.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丝瓜藤?请用“______”画出。
3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含义。
一个人可以离去,但她曾经的印迹,会因一株植物而复活。
(1)“一个人”和“一株植物”分别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31.微弱 纤弱
32.虽然 但是
33.到处盛开 伏 爬 攀 拟人 盛夏时节千百朵丝瓜花一齐开放的壮观景象,搭丝瓜架长丝瓜,用丝瓜做各种菜肴的景象
34.那些丝瓜藤,实在美妙得很,细细的,攀援而上。它们是袅娜的,如有着纤弱的腰肢的少女,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
35.分别指祖母和丝瓜花。这句话的意思是:故人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有时会因为一株带着她(他)印迹的植物,她(他)又在我们的记忆中复活了。 丝瓜花是祖母的印迹,作者借丝瓜花,回忆起祖母生前的生活,以此来抒发对祖母的深切怀念。
【解析】
31.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词意的理解,需要学生熟练地运用词语,并结合语句天如何使的词语。
纤弱:纤细而柔弱。
微弱:小而弱。
软弱:缺乏力气。
结合原句“小而弱的生命,原来也是有这样的爆发力”,故填入其中的词语是“微弱”;
“它们是袅娜的,如有着纤细而柔弱的腰肢的少女,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故填入其中的词语是“纤弱”。
32.本题考查的是对关联词的识记,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练习积累。
“单朵看丝瓜花并不美”与“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就很壮观了”为转折关系,应填入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故填入“虽然……但是”。
33.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对文中重点的信息重点抓取。
(1)阅读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简直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天地间撒野了,草垛上伏着,院墙上爬着,树上攀着。”可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丝瓜花的盛开的范围广,句中更是“伏”、“爬”、“攀”这些动词,具体写出了它们“在天地间撒野”。
(2)阅读句子“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一朵一朵的小花异常兴奋地笑着。”中“笑逐颜开”、“异常兴奋地笑着”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丝瓜花的多。
(3)根据阅读短文第⑤自然段中“是记忆里永存的景象”,结合上下文中“看着它们,心里不能不涌起一种震撼:微弱的生命,原来也是有这样的爆发力。”、“我在怀念丝瓜花的时候,不能不想起我老去的祖母。”、“记忆里的每个夏天,她都会把房前屋后打扮成丝瓜花的乐园。”、“她会做很好喝的丝瓜汤,会用丝瓜做许多菜肴,如丝瓜炒鸡蛋,丝瓜炒豆瓣。”可知“记忆里永存的景象”具体指的是丝瓜花开放时的景象让人欢喜,并且给人带去了生命的震撼,还有把房前屋后打扮成丝瓜花的乐园,会用丝瓜做许多菜肴的景象。
34.本题考查的是对景物的描写,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短文,并准确的从短文中找出。
根据阅读短文第四自然段中“那些丝瓜藤,实在美妙得很,细细的,攀援而上。它们是袅娜的,如有着纤弱的腰肢的少女,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这句话描写了丝瓜藤。
35.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并体会其中的句子含义。
(1)联系短文“我在怀念丝瓜花的时候,不能不想起我老去的祖母。”可知其中的“一个人”是指“祖母”;“一株植物”指的是“丝瓜花”。
结合文章可知“祖母”已经去世,但她种的丝瓜花“这朵谢了,那朵又开了,那种浓烈的美好,是记忆里永存的景象。”祖母已经去世,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两株带着祖母的痕迹,祖母久违的画面又在我们的记忆中展现了。
(2)结合短文,“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满眼的丝瓜花了”、“那种浓烈的美好,是记忆里永存的景象”可知,祖母的痕迹在丝瓜花的身上体现,作者借着“一院的丝瓜花”来回想起跟祖母一起生活的场景,并以此抒发了作者对已逝祖母的深深怀念。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村庄
村庄不大,却很古老,村庄的后面,是座不太(竣 峻)拔的小山。山呈“箕”状,山顶为内弧形的长圆。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珍宝,不由让人生出风水宝地的联想。
我喜欢这样的村庄,干净利落,整齐有序,保持着传统村落的自然和地域特色。一座座房屋错落有(制 致),院与院之间或相互(衔 衍)接,或留有夹墙,但户与户之间,绝对单门独院。
阳光灿烂,天气和暖。门角的土地平整,阶前的菜园已收获一空。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不(遇 逾)半步。那些树木,枝干圆润饱满,枝条伸展,苞蕾微鼓,年华正轻。可以想象,若有一日枝头盛开,它们的花朵,足以把一座小院点亮,一朵花开,就是一片无限的春光。
这些懂得生活的人们,守护着家园,守护着村庄,种着自己喜欢的树木、庄稼。乡间的泥土味,清香的庄稼味,和他们身上的汗珠一样,和成一股乡村的气息。夜晚的村庄,月明星稀。各家的院里院外,门楼上,都悬挂着一对新年的大红灯笼,既装饰了门面,照亮了街道,又能让人感受到村庄的温暖、祥和、喜庆。村庄朴素的本性,就在于夜晚的柔美,白天的安宁。
36.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37.“风水宝地”的意思是______。下面的词语与“风水宝地”的“宝”字意思不同的是( )
A.国宝 B.宝藏 C.宝石 D.宝刀
38.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村庄比喻成______,把小山比喻成______,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39.“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这段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村庄、院落
40.短文描写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36.竣 制 衍 遇
37.风水好的地方 A
38.被拥着的心爱的珍宝 母亲温暖的怀抱 形象地描绘出小山的“箕”状和村庄与村后小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
39.拟人 干净利落,整齐
40.短文描写了村庄的房屋、院里院外的树木、夜晚村庄的灯笼。表达了作者对朴素自然、整洁有序的村庄的喜爱眷恋之情。
【解析】
36.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字形的辨析,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书写时,准确书写,字迹工整。
根据阅读短文,结合语句可知:村庄的后面,是座不太高耸挺拔的小山;
峻拔:高耸挺拔山势峻拔。
一座座房屋错落有韵味,有情趣,院与院之间或相互连接,或留有夹墙,但户与户之间,绝对单门独院。
有致:有韵味,有情趣;有兴致
衔接:互相连接。
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不能够跨过去半步。
不逾:不能够跨过去半步,禁止进入。
37.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语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
根据阅读短文,联系前后文“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珍宝,不由让人生出风水宝地的联想。”其中“风水宝地”指的是: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
风水宝地: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其中“宝”是指地方好的意思。
根据分析,A国宝:国家的珍贵器物。其中“宝”的意思是:珍贵的东西。
B.宝藏:指埋藏在地下的珍贵矿产。其中“宝”的意思是:埋藏珍贵矿产的地方。
C.宝石:一种硬度高、色泽美丽柔润、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石,可制成贵重饰品或仪表的轴承。其中“宝”的意思是:有珍贵矿石的好地方。
D.宝刀:稀有珍贵的刀手持宝刀。其中“宝”的意思是:稀有珍贵的物质。
故根据词语解析,BCD中的词语与“风水宝地”的“宝”都是地方好,只有选项A中“宝”字与“风水宝地”中的“宝”意思不同。故选择A。
38.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识记,需要学生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比喻句: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根据阅读短文原句“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珍宝,不由让人生出风水宝地的联想。”可知句中“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珍宝”将“村庄”比作了“着自己心爱的珍宝”,句中“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将“小山”比作了“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
文中这样描写的好处是:形象有趣地描绘出小山的“箕”状和村庄与村后小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眷恋之情。
39.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识记,需要学生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并结合短文完成此题。
根据阅读原句“院前院后,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可知句中将“树木”拟人化,让它们“遵规守矩、和睦相处”,从中进一步的表现了村庄、院落有韵味,整齐有序,错落有致。
40.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短文并找到其重要的知识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根据阅读短文,并阅读短文原文“村庄不大,却很古老,村庄的后面……”、“……那些树木,枝干圆润饱满,枝条伸展,苞蕾微鼓,年华正轻……”、“……门楼上,都悬挂着一对新年的大红灯笼,既装饰了门面,照亮了街道,又能让人感受到村庄的温暖、祥和、喜庆。”可知短文描写了村庄的房屋、院里院外的树木、夜晚村庄的灯笼。
更是从文中“我喜欢这样的村庄,干净利落,整齐有序,保持着传统村落的自然和地域特色。”、“这些懂得生活的人们,守护着家园,守护着村庄,种着自己喜欢的树木、庄稼。乡间的泥土味,清香的庄稼味,和他们身上的汗珠一样,和成一股乡村的气息。”体会到作者表达了对乡村朴素美好生活的眷恋,并对乡村无尽的情怀油然而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10.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知识梳理,课外阅读,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9.人物描写及其作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知识梳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6.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知识梳理,课外阅读,阅读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