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
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9.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9.人物描写及其作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知识梳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一、提问方式
①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二、知识梳理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是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出来的,才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描写一般通过“外语动心神”描写手法刻画人物,表达人物情感。人物描写可以从划线句子中呈现出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词语,进行赏析。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中心。
(一)外貌描写
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手拿九齿钉耙。
——猪八戒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制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孙悟空
(二)语言描写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
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第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秀才
秀才读书人,语言讲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 有文化
第二句:“满天下皇家瑞气。” ——县官
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 官腔
第三句:“下它三年又何妨?” ——财主
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
第四句:“全部都是废话。” ——穷人
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三)动作描写
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动作反应,就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朱自清 选自《背影》)
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攀栏杆时的情景,从中体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四)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
例: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幻觉描写很好的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五)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
抓住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体现人物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的样子。
★答题思路:这是××描写,写出了××内容,突出了人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情感
专项提升
一、现代文阅读
老师的用意
①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头方耳大、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胖人能走这么快?全班同学大吃一惊。
②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③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④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同学,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⑤那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住了。
⑥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他突然转过身去,面向黑板,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王玉琳。
⑦“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
⑧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⑨“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⑩真是太幽默了,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⑪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么?
⑫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王几何”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
⑬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⑭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⑮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⑯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
⑰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⑱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⑲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⑳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㉑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
1.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仔细阅读文章,想想文章围绕王老师写了哪些内容?
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王老师哑笑
②
③王老师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
④
⑤
2.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的绝活的用意何在?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2)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5.“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答案】
1.王老师公布自己的名字和绰号 王老师让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 王老师教导同学。
2.他这样做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让大家牢记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3.通过对学生们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表现王老师哑笑的喜剧效果。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王老师的和蔼以及反手画圆和三角形后的自得心情。
4.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和严肃集一身,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
5.王老师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从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他突然面向同学,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可知“王老师反手画圆、反手画等边三角形”;
从文章第⑪自然段句子“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可知王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
从文章第⑬自然段句子“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可知王老师请同学们上台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从文章第⑲自然段句子“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可知王老师教导大家道理。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在情感上:拉近和同学们心灵上的距离,调动大家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在内容上:为后文向大家揭示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作铺垫。
在结构上:承接上文老师画圆和三角形的高超技艺引出下文向大家说明的道理。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弯腰、摇头、挤眉、弄眼”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同学们欢乐的样子,侧面突出了老师的与众不同以及幽默风趣。
(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可知通过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师的和蔼以及反手画圆和三角形的自得心理,也写出了老师的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他突然面向同学,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第⑪自然段句子“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第⑲自然段句子“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可知王老师教学水平高,非常幽默有趣,循循善诱,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教育观念平等:在那个年代,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和学生的叛逆精神一致,这是极其痛快的。
上课幽默风趣:王老师的课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自由参与,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所以痛快。
寓教于乐:王老师让学生在快乐玩耍中明白学习的道理。
二、阅读理解。
外婆的世界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就怕今天晚上有人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勃然大怒。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6.联系课文内容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的方法。文中“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中“一丝不苟”的意思是:
7.文章围绕“外婆的世界”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2)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
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9.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条,目的有什么不同?
1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答案】
6.指外婆梳理很仔细,把头发梳理得很整齐。
7.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她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
8.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不好,因为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也衬托出外婆内心的孤独。
9.①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②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10.①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
【解析】
6.考查词语解释。
一丝不苟,这则成语意思是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联系语境“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可知文中指外婆的头发被梳得整整齐齐。
7.考查内容概括。
仔细阅读原文,由第②段“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可知写了外婆趴在阳台等“我”下班。
③-④段中,由第③段“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中心句,可知写了“我”带外婆出去闲逛。
结合第⑥段“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可知写了“我”解开外婆系的布条。
第⑦段“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勃然大怒。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可知写了“我”将外婆反锁在家里。
第⑩段“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可知写了“我”看见外婆系的布条痛哭不已。
8.考查赏析字词。
(1)关键词“眼巴巴”“张望”运用了神态描写,结合“外婆”当时独自在城里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2)表达态度,并说明理由。
结合上文“长得极好!就怕今天晚上有人要来偷……”“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因此这些方言表现了外婆对外在事物的看法,充满童真和质朴,符合外婆的身份。也表现了外婆对异乡生活的陌生、好奇。
9.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⑥段“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说明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是为了适应异乡生活才系上的。
结合文中第⑩段“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这是外婆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是表达情感用的。
10.考查内容理解。“我”领着外婆出来闲逛,她总表现出对城市的陌生与好奇。她不熟悉周围的环境,总是糊里糊涂找不到回家的路。外婆的精神世界最主要的还是孤独,环境陌生,亲人无法时常陪伴,也不能真正理解她内心的需求,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节日
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儿。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在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你们什么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11.本文围绕“父亲”主要写了四件事,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另外两件事。
(1)小男孩为他的父亲准备节日礼物;
(2)
(3)父亲给我们送钱来;
(4)
12.请结合文章分析第③自然段中的加点词“有心人”所包含的两层意思。
1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
14.仔细品味第⑧自然段画线句,说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15.第⑨自然段写到“父亲很开心”,父亲“开心”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1.女儿送给“我”手工做的桃子,并祝“我”节日快乐。 “我”送书及戏票给父亲。
12.①这孩子记得明天是父亲节,并为自己的父亲准备鲜花(礼物);②这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让“我”作为礼物送给父亲。
13.这句话通过对父亲摸钱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准备的钱来之不易,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地的关心和深深的爱。
14.一方面表现了父亲为儿子取得得成就而自豪;另一方面反映出父亲认为不应该向儿女索取什么,哪怕是几本书也觉得有些难为情。
15.可以用“我”送的戏票陪“我”母亲看戏了;可以把“我”写的书带回庄里给庄上人翻翻。
【解析】
11.考查事件概括。
可以利用六要素进行概括。
第①段主要讲了小男孩为他的父亲准备节日礼物。
第④—⑦段主要讲了女儿送给“我”手工做的桃子,并祝“我”节日快乐。以及父亲来看“我”并给“我”送钱。
第⑧—⑩主要讲了“我”拿书和戏票给父亲。
12.考查词语理解。
结合第①段,“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可知小男孩在花篮上抽取鲜花为父亲准备礼物。“有心人”是指小男孩十分懂事。
结合第③段“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小男孩看出“我”的尴尬,并把花给“我”让“我”作为礼物把花送给父亲。“有心人”指的是他为别人着想,善良、质朴。
13.考查赏析句子。
由句子“走、摸、摆”这些动词,可知使用了动作描写,“在裤兜里摸了半天”表现了父亲准备的钱藏得非常安全,体现了父亲的周到、细致,“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体现了父亲的钱来之不易,以及对孩子深深的爱。
14.考查揣摩人物心理。
“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从“试探”以及父亲询问的语气可知父亲当时有些小心翼翼、体现了父亲难为情,“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体现了父亲为孩子取得成就的自豪。
15.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⑨段“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可知父亲开心“我”答应了父亲的请求,同时有戏票,可以带妻子去看戏了。
四、现代文阅读
讨分数的人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到——你的办公室去——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啊,原来是来讨分数的。这是期中考试,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是麻雀最传神绝妙之处,你却画歪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5分,下次还你,行不行?”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5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65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的……”
“65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65分,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55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70分……老师,你看——”
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
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当年的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记不清是否说过。即便记得,我又如何会想到,他会因为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改变了自己呢?
(选自《青年博览》2016年第9期略有删改)
16.结合文章中的具体情境理解词语意思。
期期艾艾:
点睛之笔:
17.文中说“月台上,我俩相互把当年的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
18.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句1: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
赏析:“句1”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系列动作,和“_______”这一描写神态的词语,表现出了他向“我”讨分数时的_______。
句2: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
仿照对“句1”的赏析,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2”:
19.文章的结尾很有特色,试着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答案】
16.说话吞吞吐吐不流利的样子。 传神绝妙之处,文章中指麻雀的眼睛。
17.男生对父亲说美术期中考试能考70分,结果没有考到,怕父亲打他向“我”讨分数,“我”问清原因让他重画后如愿。
18.进来 关上 摊开 小心翼翼 小心有礼貌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他对“我”的感激,以及怕“我”说出去的担忧。
19.用反问句结尾,抒发感慨,余味悠长,引发学生的思考。
【分析】
16.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利用拆分法以及近义词替换法或者反义词否定法来理解词语的本义,代入文章中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17.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作答此类题目要按照主人公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进行回答。本书的主人公就是“我”,在一个男同学讨要分数的情况下,帮助他多加了五分,最终他有所成就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18.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画线句是对小男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通过“进来”、“关上”、“摊开”等一系列动词和“小心翼翼”这一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小男孩有求于人的谨慎。
19.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分析。
本文的最后一段以“我”的忘却与他的记忆深刻形成对比,以此表现老师的一个无意的鼓励,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生,而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如果将此段删去,就会让读者误以为那句话是我有意说的,有意用来刺激鼓励他的,文章的主旨就会发生变化。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母亲的布鞋
①年轻的朋友阿斐是一名出色的律师,她在工作上的拼搏劲儿,无人能及。看她现在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的超级勤奋,看她今日出类拔萃备受赞赏的表现,没有人知道,她曾经是一个让老师灰心、使父母痛心的孩子,一个迷失的孩子。
②父母在熟食中心经营一个摊位,早出晚归。身为独生女的她,是父母心中一抹璀璨的亮光。父母经济并不宽裕,可是,在生活里,她要啥有啥,穿得好、吃得好、过得好,风和雨,随呼随到。
③阿斐有着一双明亮的眸子,遗憾的是,她患上了“有眼无珠”的“失明症”﹣﹣她看不到父亲的手被菜刀切割而留下的深浅疤痕,她也看不到母亲的手被洗碗液腐蚀而留下的斑驳淤痕。她的眼睛,定格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上。她通宵达旦地上网,玩玩玩、玩玩玩,玩出了一身的疲惫,玩出了一颗涣散的心。她迟到、旷课、怠于学习、不交作业。老师疾言厉色地训她,父母温言软语地劝她。然而,老师硬如石头的语言投落在她心湖上,泛起了几圈微不足道的小涟漪,乍起乍灭;父母软似棉花的话语进入她耳中,化成了两股无关痛痒的轻风,风过无痕。
④那天,学校举行家长日,满身油腻的母亲匆匆赶到学校。老师的投诉,化成了尖利的刀子,把母亲脸上的笑容全都刮走了;赤裸裸地留下的,是被刮伤后的疼痛,是坑坑洼洼的失望。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紧抿着嘴,脸上长出了许多荆棘,尖尖的刺,闪着阴冷的光。
⑤阿斐怎么也想不到,一向温柔如猫的母亲,在迈入家门后,竟变成了一头虎,一头她前所未见的猛虎。只见她蹲下身来,快速地脱了那双黑色的布鞋,顺手抄起其中一只布鞋,劈头盖脸便朝她打过去,一下一下地打,毫不留情地打,啪啪啪、啪啪啪。阿斐没有闪避,任挥飞如雨的鞋子在她头上脸上留痕留印。
⑥之后,母亲抛下鞋子,疾步走入房间,由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她佝偻的背影,灰蒙蒙的,像秋天一棵枝秃叶落的树。痛极惊极的阿斐,明明有着澎湃的泪,却一滴也流不出来。她呆呆地看着那只六亲不认地“耀武扬威”的布鞋,看着看着,浑浑噩噩的脑子,骤然响起雷声,闪过电光。
⑦此刻,这双黑色的布鞋,一只面朝上,一只面朝下,旧,而且破。鞋面和鞋底,已“劳燕分飞”了,丑恶不堪地咧开了口。原本个性分明的黑色,因为多次的洗涤,已变成了暧昧不明的灰色。其中一只布鞋,鞋底还破了一个洞,像一颗冷看世情的眼珠。
⑧母亲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然而,此刻,许许多多的话,却从那双咧开着口的布鞋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阿斐沉滞的目光由那双残破的布鞋慢慢地移到了自己的脚上。她穿着的,是一双名牌运动鞋,189元。那回,在百货公司,她说她要,母亲把鞋子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然后,说:“好鞋,好鞋呀,耐穿。”就去柜台付钱了,没有任何阻挠的多余的言语。
⑨现在,母亲这双残破的布鞋,张着口,对她说话。她听着听着,突然缩着肩膀,抖抖索索地哭了起来,在满室荧荧的灯火中,在满屋沉沉的寂静里,她愈哭愈大声,哭声把原本凝固成团的空气也击碎了。就在这时,一双柔软的手臂,温暖地揽住了她的肩膀。
⑩现在,每当有人和阿斐谈起她的奋斗历程,阿斐总不忘和别人说起这布鞋的故事……
20.这篇文章是以_______作为写作的线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
2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关痛痒:
22.第③段中提到“她患上了‘有眼无珠’的‘失明症’”,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是真的得病了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3.阅读文章第④⑤自然段,用不同的批注符号圈划出描写母亲的关键词句,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人物的内心感受两方面进行阅读批注。
24.文章第⑦⑧自然段,分别写到了母亲的鞋和“阿雯”的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5.人们常说“大爱无言”,本文中两次提到“母亲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那么母亲的爱又是如何表达的呢?请联系文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
【答案】
20.母亲的鞋 母亲教育走向歧途的女儿,严慈相济,帮助女儿走向正途,表现了母亲的不易以及对孩子无私的爱。
21.比喻与本身利害无关或无足轻重,文中指老师、父母的劝导对阿雯来说无足轻重。
22.她不是真的得病了。说她“有眼无珠”“失明”指的是她沉迷网络,疲惫涣散,看不见父母的艰辛,看不见生活的不易,更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23.④“满身油腻的母亲匆匆赶到学校。老师的投诉,化成了尖利的刀子,把母亲脸上的笑容全都刮走了;赤裸裸地留下的,是被刮伤后的疼痛,是坑坑洼洼的失望。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紧抿着嘴,脸上长出了许多荆棘,尖尖的刺,闪着阴冷的光。”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满身油腻”“匆匆”写出母亲由工作地赶往学校的匆忙及其辛劳和对女儿的重视。“尖利的刀子”“赤裸裸”“被刮伤后的疼痛”“坑坑洼洼的失望”“荆棘”“尖尖的刺,闪着阴冷的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满心希望去参加女儿家长日活动,听到老师的投诉后对女儿表现的极度失望。
⑤“一向温柔如猫的母亲,在迈入家门后,竟变成了一头虎,一头她前所未见的猛虎。只见她蹲下身来,快速地脱了那双黑色的布鞋,顺手抄起其中一只布鞋,劈头盖脸便朝她打过去,一下一下地打,毫不留情地打,啪啪啪、啪啪啪。”运用动作描写,刻画母亲用布鞋打女儿时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母亲当时的极度愤怒
24.母亲的鞋和阿雯的鞋形成对比,突出强调母亲的节省以及对孩子的无私付出。
25.母亲的爱是用行动表达的:母亲对女儿的表现失望用布鞋狠狠打了女儿,女儿大哭后又拥抱了女儿,那双破旧的布鞋也唤起女儿的回忆,使其明白经济并不宽裕的母亲却让自己生活舒适,明白了母亲的辛劳及良苦用心。母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但有时我们可能感受不到。其实妈妈给我们做的可口饭菜,妈妈的唠叨,都是她表达母爱的方式。
【详解】
(1)考查了文章线索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标题“母亲的鞋”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结综和即可。熟读文可知短文写了一位母亲教育走向歧途的女儿,严慈相济,帮助女儿走向正途,表现了母亲的不易以及对孩子无私的爱。
(2)考查了词语理解。“无关痛痒”原意是比喻与本身利害无关或无足轻重。结合“老师硬如石头的语言投落在她心湖上,泛起了几圈微不足道的小涟漪,乍起乍灭;父母软似棉花的话语进入她耳中,化成了两股无关痛痒的轻风,风过无痕”可知,“无关痛痒”在文中是指老师、父母的劝导对阿雯来说无足轻重。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她看不到父亲的手被菜刀切割而留下的深浅疤痕,她也看不到母亲的手被洗碗液腐蚀而留下的斑驳淤痕。她的眼睛,定格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上。她通宵达旦地上网,玩玩玩、玩玩玩,玩出了一身的疲惫,玩出了一颗涣散的心。她迟到、旷课、怠于学习、不交作业”可知,她不是真的得病了。说她“有眼无珠”“失明”指的是她沉迷网络,疲惫涣散,看不见父母的艰辛,看不见生活的不易,更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4)考查了圈点批注阅读方法的运用。所谓圈点勾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用一些比较固定的简单符号标出字、词、句、段。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批注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人物的内心感受两方面进行阅读批注,第④段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母亲有工作地赶往学校的匆忙及其辛劳和对女儿的重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满心希望去参加女儿家长日活动,听到老师的投诉后对女儿表现的极度失望。第⑤段运用动作描写,刻画母亲用布鞋打女儿时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母亲当时的极度愤怒。
(5)考查了写作手法的理解运用。母亲的鞋“旧,而且破。鞋面和鞋底,已‘劳燕分飞’了,丑恶不堪地咧开了口”,而阿雯脚上穿的“是一双名牌运动鞋,189元”,母亲给她买时毫不犹豫。母亲的鞋和阿雯的鞋形成对比,突出强调母亲的节省以及对孩子的无私付出。
(6)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对文章主题的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母亲的爱是用行动表达的:母亲对女儿的表现失望用布鞋狠狠打了女儿,女儿大哭后又拥抱了女儿,那双破旧的布鞋也唤起女儿的回忆,使其明白经济并不宽裕的母亲却让自己生活舒适,明白了母亲的辛劳及良苦用心。结合自己的理解可以写母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但有时我们可能感受。其实妈妈给我们做的可口饭菜,妈妈的唠叨,都是她表达母爱的方式。
六、现代文阅读。
门铃
①帕皮是个样子讨人喜欢的老头。一双蓝色的眼睛,虽然因年老而显得暗淡,却从中透出一股温暖之情。他经常喜欢吹着口哨清理打扫店铺。不过,他私下里有时也悲伤。
②有一天,他一边干活,一边吹起了优美的旋律。外面,阳光温暖而明亮,天空也变得越发清澈。一阵微风吹来,店门上的铃铛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这只铃铛能产生独一无二的、有魅力的回响,在这个家里已上百处了。老人非常珍惜这只铃铛,每天都要擦拭它。
③听到铃声,帕皮起身招呼客人。“你需要点什么,小姑娘?”帕皮的声音天性快活。“您好,先生。”小女孩说话几乎是低声耳语了。女孩样子天真可爱,说话羞羞答答。她用棕色的双眼看着帕皮,然后慢慢地扫了一眼整个房间,似乎在寻找某种特殊的东西。
④女孩腼腆地告诉老人:“我想买一件礼物,先生。”“好吗,咱们看看,”帕皮说,“想给谁买呀?”“是给我外公买,但是不知道买什么。”
⑤帕皮开始提一些建议。“袖珍手表怎么样?这表完好无损,是我自己修理的。”他自豪地说。
⑥小女孩没有回答,然后走到门口,把门轻轻扭开,按了按门铃。看到女孩兴奋的微笑,帕皮似乎也容光焕发。“就是这个。”小女孩发出咯咯的笑声,“妈妈说外公喜欢听音乐。”
⑦就在这时,帕皮的表情变了。但害怕伤了女孩的心,老人告诉女孩说:“对不起,小姑娘,那东西不卖。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的。”为了让女孩能理解,帕皮告诉小女孩这个门铃如何在自己家里这些年以及不想卖的原因。小女孩抬头看了看老人,眼里含着一大滴泪珠,甜甜地说:“我想我懂了,谢谢您。”
⑧突然,帕皮想到自己除了未住在一起的女儿,其余的家人都没了,即使女儿也有十年未见面了。他想,为什么不把门铃传给一个能和亲人分享的人呢?
⑨“等等,小姑娘。”就在女孩向门外走的时候,也就是正当老人将要最后一次听到铃响的时候,老人喊住了她,“我决定卖铃铛了。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⑩小女孩拍起手来:“哦,谢谢您,先生,外公会非常高兴的。”“好啦,小姑娘,好啦。”帕皮帮了这个孩子,感觉很不错,然而,他知道自己会想那个门铃的。“你一定要替你外公保管好那个铃铛,也也替我保管好那个铃铛,好吗?”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⑪“哦,我保证。”小女孩说。她抬起头看了看帕皮,再一次小声问:“多少钱啊?”“哦,我看一下,你想花多少钱?”帕皮笑着问道。
⑫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零钱袋,然后举起来2元47分硬币,放在柜台上。对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全稍稍质疑后,帕皮说:“小姑娘,今天是你的幸运日,那个铃铛正好2元47分。”
⑬那天傍晚,帕皮准备关门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想那个门铃。他想到那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外公是否喜欢她的礼物。当然,这样可爱的孩子买的任何东西他都会珍惜的。
⑭就在这时,帕皮觉得自己听到了铃声。他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大脑是否正常,然后朝门口走去。小女孩就站在门口,正在一边按门铃,一边甜甜地笑。
⑮帕皮慢步走向孩子时,有些困惑不解:“这是什么,小姑娘?你改变主意了吗?”“没有。”女孩咧嘴笑了,“妈妈说这是给您的。”
⑯帕皮还没来得及再说一句,孩子的母亲走了进来,忍住眼泪小声说:“你好,爸爸。”
⑰这一声“爸爸”让帕皮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小女孩在一旁轻轻地说:“给你,外公。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2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7.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8.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
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29.分析⑫和⑭段中帕皮两次“质疑”的具体原因。
30.选文第⑰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1.“门铃”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32.帕皮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请找出其中两点并加以分析。
【答案】
26.帕皮把心爱的门铃卖给小女孩,最后又得到了门铃并与亲人团聚。
27.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天气的晴朗,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
28.一丝不苟是十分认真的意思,表现了帕皮对铃铛的珍爱和不舍。
29.⑫段中“质疑”的原因:自己要这么便宜地把门铃卖给小女孩。
⑭段中“质疑”的原因:门铃已经卖出去了,可是现在又听到了铃声。
30.语言描写;表现了小女孩的可爱和对外公的关心;与前文帕皮的话相照应。
31.(1)是全文的线索。
(2)是连接帕皮和亲人情感的纽带。
32.帕皮是个善良的人。虽然他很珍惜铃铛,但为了成全小女孩美好的愿望,宁愿贱卖给小女孩。
帕皮是个乐观的人。他经常喜欢边吹着口哨边干活。
【分析】
26.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围绕着帊皮和小姑娘展开,讲述了小姑娘来到帊皮的店里,想要买门铃作为送给外公的礼物,帊皮虽然一开始不愿意,但是还是卖给了小姑娘,最终发现小姑娘就是自己的外孙女,家人得以团聚。一句话概括为:帊皮把心爱的门铃卖给小女孩,最后又得到了门铃并与亲人团聚。
2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阅读句子“外面,阳光温暖而明亮,天空也变得越发清澈。”可知,这句话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交代了当时天气的晴朗,侧面烘托了帕皮当时愉快的心情。
28.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阅读句子“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首先了解“一丝不苟”的意思: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由“一丝不苟”“又一次”可知老人在擦铃铛的时候是非常小心,反映出老人对铃铛的珍惜和不舍。
2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短文一共出现了两次“质疑”,第一次在短文⑫段“对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全稍稍质疑后,”中,联系上文可知此时“质疑”的内容是帊皮要把铃铛用2元47分这么便宜的价格卖给小姑娘,第一次在短文⑭段“他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大脑是否正常,然后朝门口走去。”中,此时“质疑”的原因是为什么又听到了卖出去的门铃声。
3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及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
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语言、心理、动作、外貌、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作用: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文中划线句子是小女孩对帊皮说的话,因此是语言描写,此时通过语言描写可看出小女孩活泼可爱的性格及对外公很细腻的关心,,和上文老人喊住了她,“我决定卖铃铛了。给你手绢,擤擤鼻涕。”这句话相照应。
31.本题考查学生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时,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结构,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门铃”在文中出现多次,是本文的题目,通过它串联起很多情节,文章的行文也是围绕“门铃”来进行的。所以“门铃”在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串联全文;帊皮卖铃铛给小姑娘,小姑娘再将门铃送给帊皮作为生日礼物,因为门铃,帊皮与女儿和外孙女联系上了,这也是帊皮与亲人的情感纽带。
3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解答时,根据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找出相应的表现帊皮善良、乐观等方面的语段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文中写帊皮虽然年老,且除了十年未见的女儿以外没有其他家人,但却经常喜欢吹着口哨清理打扫店铺,声音天性活泼,表现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帊皮在听说小女孩想要买铃铛为外公做生日礼物时,虽然很不舍,但却愿意把门铃传给一个能和亲人分享的人,来成全小女孩美好的愿望,甚至只用很低的价格把铃铛卖给了小女孩,表现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综上所述,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10.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知识梳理,课外阅读,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6.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知识梳理,课外阅读,阅读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升六语文暑期弯道超车阅读专项提升练习——专题02.常见的关联词及其作用,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