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六升七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解析版).docx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原卷版)第1页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原卷版)第2页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原卷版)第3页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解析版)第1页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解析版)第2页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六升七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六升七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文件包含专题21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21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1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教学讲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知识梳理

    一、 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观沧海》“沧海”即大海。诗题交代了事件“观沧海”,简洁明了。此诗写的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所观赏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听说。“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作者的朋友。“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诗题交代了写作本诗的缘由。
    《次北固山下》“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诗题交代了写诗的地点。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秋”是特定季节,“思”是题眼,“秋思”概括了全曲的内容,透露出游子思乡的愁绪。

    2.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b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大都(今北京)人。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誉为“曲状元”。“元曲四大家” 是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3.写作背景
    《观沧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次北固山下》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天净沙·秋思》马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实行等级管理制度,元朝的长官应由蒙古人担任。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

    4.知识链接——古体诗与近体诗
    古代诗歌按韵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近体诗出现之前,除楚辞体外各种诗体的通称。近体诗是唐代时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分为绝句(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律诗(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两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八句,可分为四联,即首联、领联、颈联和尾联。

    二、 文本解读
    原文
    文本解读
    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诗人登上碣石后观看到什么景色?这些景色又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中哪些是实写和虚写?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景:(实)海水、山岛 波澜壮阔 树木、百草 生机勃勃 秋风、洪波 波澜壮阔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2)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运用了什么手法?
    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情感: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抒写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突出沧海之阔大,描绘出一幅极其开阔苍茫的图景,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3)诗歌主旨探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预设:“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1.这首诗以描绘沧海的壮美和辽阔,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情怀!这种情感全文并没有直接抒发出来,怎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通过景物。 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如果再叫你评价曹操,你又会感受他是一个什么人呢?
    明确:他是一个胸怀宽广、心有壮志、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课堂小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1.作者首句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哪个词说明了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五溪”一词可见王昌龄被贬之地的荒远,路途的艰辛,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的深切关怀之情已力透纸背。这两句传达出诗人为友人的不幸而感到悲伤的感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和思念之情。

    3. 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借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1.思考: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2)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作者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课堂小结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1.诗的四联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什么联系?
    首联写作者已到北固山,但还要乘舟向前,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展现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美景色;
    颈联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同时又点明了时令;
    尾联借北归的大雁传递家书来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请简要赏析。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阔”和“悬”。
    “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渺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4.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在用词炼字上的精妙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哲理。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旧事物孕育着新的生机”的哲理。
    5.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在青山之外,诗人是看不见的,而为什么诗的一开头就提到“客路”?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6.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诗人通过描写在北固山下停宿时所看到的两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寒冷、萧瑟的秋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1.这首小令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深秋晚景图
    2.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萧瑟苍凉;凄凉
    3.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断肠人在天涯;游子孤寂悲苦的心情。
    4.“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游子思乡的愁绪 。

    ◆课堂小结

    三、内容主旨
    《观沧海》通过描写沧海的宏伟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无比热爱和对家乡亲人十分怀念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达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写作特色
    《观沧海》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的诗句,而是把情完全包含在景物描写中。描写海上实景,写出了大海的辽阔与壮美,透露出诗人对大海的赞美;写虚景,通过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无论是实景,还是虚景,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
    (2)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诗人在写景中,注意结合景物的状态进行描写。如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映,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另外,诗人在写景中,把写实和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如海水、山岛、树木、百草,属于眼前的实景,日月、星汉属于想象中的虚景,有实有虚,创造了虚实相生的开阔意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句写景,独选飘忽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既点明了特定的时令,又含有飘零之感、离恨之意,切合当时的情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2)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不能当面向他倾诉关怀之情,于是突发奇想,把明月看成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托付明月把自己的关心和同情带给远方的友人,想象新颖奇特。
    《次北固山下》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本诗写景富有特色,尤其是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既描写了江南早春特有的景色,又蕴含着因光阴似箭而引发的思乡愁绪。另外,在景中还蕴含着一种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天净沙·秋思》
    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
    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有机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营造出一个孤寂、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意境,对天涯游子的孤寂和羁旅愁思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恰到好处。

    五、疑难探究%%
    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怎样传达出这种情怀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体现,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阁的宏伟景象,接着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海吞吐目月星展的气概。诗人运用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手法,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一诗是怎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的?
    诗的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处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他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让它伴随友人一同奔赴夜郎之西。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份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3.试从炼字的角度探究《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写景的妙处。
    这两句是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用得极妙。“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齐平。船上的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宏阔大。而“悬”又是“风正”的结果。“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有“顺”与“和”的内容,可见诗人炼字的精妙。
    4.《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景物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愁情是否一致?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一致。“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是一种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更能够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孤寂和思乡的悲愁。“小桥流水人家”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一个图景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了悲凉的色彩。自然景物本无感情,但作者将这些客观景物纳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中,它们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感情色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专项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jié) 水何淡淡
    B.山岛竦峙(shì) 左迁龙标
    C.秋风萧瑟(sè) 夕阳西下
    D.子规啼(tí) 枯籐老树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歌以咏志(表达,咏叹) 风正一帆悬(挂)
    B.乡书何处达(送到) 老树昏鸦(傍晚)
    C.星汉灿烂(星星) 海日生残夜(升起来)
    D.次北固山下(停宿) 古道西风(秋风)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枯藤/老树/昏鸦
    4.下列各组作家作品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曹操——《乐府诗集》——律诗
    B.《次北固山下》——王湾——《全唐诗》——五律
    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七律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全元散曲》——元曲
    5.下列各句中画线词不是表示具体地名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心情。

    二、课内古诗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观沧海》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受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请你结合诗歌简要说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二)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而作,是在得知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做县尉时特意写的。
    B.首句写景,诗人描写杨花飘零、子规啼叫,烘托无限喜悦之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C.“过五溪”见迁谪艰难、道路遥远,写出王昌龄被贬谪之地的偏远,贬谪之路的艰辛。
    D.这首诗将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价值,也是本诗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
    4.诗歌的最后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本诗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的“阔”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的景象。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6.诗的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下列对这首小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游子的悲哀。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直抒天涯游子之悲情。
    8.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





    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及第后忆旧山
    唐▪白居易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①忆中林②。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注释】①招隐:以“招隐”为题的诗。②中林:故乡的林野。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句点明了诗人刚登皇榜及第的背景。
    B.诗歌第二句借“忆中林”,表现了自己不会忘掉故乡的林野,表达其对故乡之深情。
    C.诗人意欲与春萝秋桂分享及第的喜悦,可惜春萝秋桂不能理解诗人的心情,诗人深感惆怅。
    D.诗句虽然用语平易通俗,却意味醇厚,蕴含深沉,耐人寻思。
    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1.对下面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
    B.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C.此诗透过景物描写让读者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D.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花于一体。“无才思”三字,是作者谐谑之笔,讽喻那些无真才实学之人。
    1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三、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3.本诗作者是_________(填人名),诗中“幽篁”的意思是__________。三四句中的“相照”与上句中的“_________”一词相呼应。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C.全诗写月夜幽林寂静,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
    D.“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诗人返乡途中归心似箭,无奈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泪雨滂沱。
    B.“双袖龙钟泪不干”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思乡之情,也为下文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C.诗中“马上相逢”句写出了彼此形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D.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意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1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句好在哪里?




    五、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各题。
    送王适徐州赴举
    苏辙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题,点明了送别的时令、地点、天气以及友人要去的地方。
    B.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认为友人的性格虽然冷漠但温润如玉。
    C.颈联既实写与友人以酒饯别,又实写与友人万里同舟的情景,是诗人的悲吟。
    D.尾联榜是春闱的杏榜,作者期待友人明年榜上有名,表达了对友人美好期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①
    [宋]苏轼
    井底微阳②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萎③。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注释】①吉祥寺:即后来的广福寺,寺中牡丹最盛。②微阳:指阳气始生。古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③荄(gāi):草根。

    18.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人在首句用“回未回”写出冬至日前后气候的变化。
    B.第二句描写了淅淅沥沥的寒雨淋湿枯草、湿润草根的景象。
    C.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D.此诗写了诗人冬至日在吉祥寺赏花,别有一番情调。
    19.“不是花时肯独来”中“独”字别有意味,请谈谈你的理解。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①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②飞。
    【注释】①蓟(jì)庭:蓟地的庭院。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②断蓬:断梗飞蓬,喻漂泊不定。蓬,即蓬蒿,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干枯,风吹折断而飞。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在中国古代,重阳节也被称为“九日”。
    B.这首诗的首句“蓟庭萧瑟故人稀”,点明了登高送别的地点是在蓟州边极荒凉萧瑟之地。
    C.第三句中的“暂”字,既有诗人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又含有暂时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的复杂情感。
    D.全诗抓住暮春的时令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
    (2)末句“明朝应作断蓬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山秋色图①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2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相关试卷

    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21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专题21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同步讲义:《散步》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同步讲义:《散步》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统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1同步讲义《散步》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11同步讲义《散步》新课预习-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六升七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0 同步讲义:《狼》新课预习:

    这是一份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六升七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0 同步讲义:《狼》新课预习,文件包含专题20同步讲义《狼》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解析版docx、专题20同步讲义《狼》新课预习-2023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六升七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1 同步讲义:《古代诗歌四首》新课预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