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5360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5360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5360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4 平面镜作业课件ppt
展开1. 图甲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的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基础设问】(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 . (2)实验中应选择 (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若选择另一种玻璃板会产生什么现象? . (3)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最好选用 (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 (4)实验中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这里用到的是 (填实验方法),实验中还会用到刻度尺,它的作用是 . (5)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观察,最好在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6)实验时,若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
(7)如图甲,实验小组的小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此时他应该从 (填“玻璃板前”或“玻璃板后”)观察蜡烛A的像,这个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8)如图甲,小明将另一支与蜡烛A完全相同但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蜡烛A的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9)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 (填“虚”或“实”)像. 【能力设问】(10)小明在只做了一次实验后就得出了实验结论,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 (11)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 ,重复实验. (12)若小明将桌面上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则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13)进行三次实验后,记录的物体和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实验结论,接下来应如何操作? . (14)分析图丙中的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 (15)将白纸沿MN对折后发现物体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16)如图甲,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B应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 cm,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 cm. (17)同组的小丽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 【拓展设问】(18)小丽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到玻璃板的距离u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v的值如下表:
小丽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 .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19)同组的小飞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偏高且倾斜,则你认为图戊中的图 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0)小飞将蜡烛沿平行于玻璃板横向移动一段距离,则烛焰的像离玻璃板的距离 .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作业课件ppt,共7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作业课件ppt,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5 光的反射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5 光的反射作业课件ppt,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