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易错疑难集训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易错疑难集训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共9页。
易错疑难集训易错点1 判断物体的颜色1. 小明戴着一副红色的墨镜,观看书上的一幅绿叶白花图,他看到的是( )A.绿叶白花 B.红叶白花C.紫叶红花 D.黑叶红花答案1.D 本题易错之处是未掌握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判断方法.红色的墨镜是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光,吸收其余色光.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所以看到的叶子是黑色的.白花能反射各种色光,其中只有红光能透过墨镜,所以看到的花是红色的.易错点2 小孔成像特点2. 公元前4世纪,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答案2.D 小孔成像实验中,对小孔形状没有要求,什么形状都可以,故A错误.小孔成像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故B错误.保证木板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距不变,像变小;保证木板不动,向右移动蜡烛,物距减小,像距不变,像变大.故C错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易错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3. [2021淮安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 )A.靠近镜面 B.远离镜面C.越来越大 D.越来越小答案3.B疑难点1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计算1. [2022西安高新一中期末]身高1.7 m的小侨同学准备在家中安装一面穿衣镜,他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0 cm,站在穿衣镜前若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则这面穿衣镜上下两端的最小长度为 m,该穿衣镜安装的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为 m. 答案 疑难点2 光路动态变化分析2. 如图所示,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入,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A.顺时针转动30° B.逆时针转动30°C.顺时针转动15° D.逆时针转动15°答案2.D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即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45°,则入射角减小15°,因为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所以镜面应逆时针转动15°,故D正确.疑难点2 光路动态变化分析3. 如图所示,被固定好的激光源L发射的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入射角为α.这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M的D1点上,光电转换器M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指示出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光信号由D1点移至D2点,说明容器中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了,此时的入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 答案3.【答案】 降低 等于【解析】 入射光线是固定的,液面始终水平,即法线方向始终是竖直的,故入射角不变,仍为α.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液面高度发生变化后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所示,反射到光电转换器上的光点从D1点移至D2点,表明容器中的液面降低了.
易错疑难集训易错点1 判断物体的颜色1. 小明戴着一副红色的墨镜,观看书上的一幅绿叶白花图,他看到的是( )A.绿叶白花 B.红叶白花C.紫叶红花 D.黑叶红花答案1.D 本题易错之处是未掌握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判断方法.红色的墨镜是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光,吸收其余色光.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所以看到的叶子是黑色的.白花能反射各种色光,其中只有红光能透过墨镜,所以看到的花是红色的.易错点2 小孔成像特点2. 公元前4世纪,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答案2.D 小孔成像实验中,对小孔形状没有要求,什么形状都可以,故A错误.小孔成像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故B错误.保证木板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增大,像距不变,像变小;保证木板不动,向右移动蜡烛,物距减小,像距不变,像变大.故C错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易错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3. [2021淮安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 )A.靠近镜面 B.远离镜面C.越来越大 D.越来越小答案3.B疑难点1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计算1. [2022西安高新一中期末]身高1.7 m的小侨同学准备在家中安装一面穿衣镜,他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0 cm,站在穿衣镜前若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则这面穿衣镜上下两端的最小长度为 m,该穿衣镜安装的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为 m. 答案 疑难点2 光路动态变化分析2. 如图所示,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入,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 )A.顺时针转动30° B.逆时针转动30°C.顺时针转动15° D.逆时针转动15°答案2.D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即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45°,则入射角减小15°,因为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所以镜面应逆时针转动15°,故D正确.疑难点2 光路动态变化分析3. 如图所示,被固定好的激光源L发射的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入射角为α.这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M的D1点上,光电转换器M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指示出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光信号由D1点移至D2点,说明容器中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了,此时的入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 答案3.【答案】 降低 等于【解析】 入射光线是固定的,液面始终水平,即法线方向始终是竖直的,故入射角不变,仍为α.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液面高度发生变化后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所示,反射到光电转换器上的光点从D1点移至D2点,表明容器中的液面降低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