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制作传统发酵食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
    B. 发酵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制泡菜“咸而不酸”
    C. 制作果酒时,需每隔一定时间打开瓶盖放气
    D. 制作果醋时,醋酸杆菌能以乙醇作为碳源和能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详解】A、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A正确;
    B、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食盐浓度过高,发酵温度过低抑制乳酸菌产生乳酸所致,B正确;
    C、果酒发酵时,为了排出产生的气体,需要将瓶盖拧松放气,但不能打开,否则会被杂菌污染,C错误;
    D、制作果醋时,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该过程中醋酸杆菌能以乙醇作为碳源和能源,D正确。
    故选C。
    2. 当肠黏膜被破坏时,肠道内的粪肠球菌及其代谢产生的毒素可能进入人体内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科研人员进行了青霉素和某种噬菌体对粪肠球菌杀灭效果的相关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需要设置合适的温度和pH,并保证无菌操作,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B. 需设置3组培养对象,分别是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加青霉素、粪肠球菌加噬菌体
    C.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至菌落数量稳定后进行计数并比较
    D. 提倡用噬菌体治疗粪肠球菌导致的疾病,是因为青霉素的使用会导致耐药菌产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种和氧气的要求
    【详解】A、微生物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且应当保证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
    B、本实验是为了探究青霉素和某种噬菌体对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其中粪肠球菌一组为对照组,粪肠球菌加青霉素、粪肠球菌加噬菌体这两组为实验组,B正确;
    C、稀释涂布平板法最终形成的菌落数量可以指示待测液中细菌的数量,故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至菌落数量稳定后进行计数并比较,C正确;
    D、耐药菌的产生源于基因突变,在使用青霉素后,绝大多数没有抗药性的细菌被杀死,极少数耐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选择作用,青霉素的使用不会导致耐药菌产生,D错误。
    故选D。
    3.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绿藻,因其能产生高含量的强抗氧化剂——虾青素而闻名。虾青素可使自由基形成稳定结构,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雨生红球藻除能利用CO2进行光合自养生长外,还能在有机碳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混合营养或异养生长。下表表示雨生红球藻在3种营养方式下生长特性的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特性
    光合自养
    混合营养
    异养
    光能需求
    需提供光能
    需提供光能

    主要碳源
    无机碳源
    有机碳源
    有机碳源
    细胞密度



    虾青素合成速率


    较慢

    A. 根据虾青素的强抗氧化作用,可知其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
    B. 雨生红球藻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内完成氧化分解
    C. 硝化细菌具有雨生红球藻的三种生长特性,而蓝细菌只能光合自养
    D. 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雨生红球藻的数目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由基学说:各种生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会损伤细胞膜、攻击DNA、蛋白质等致使细胞衰老。端粒学说: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序列(端粒)会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被“截短”,进而损伤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使细胞趋向异常。自养型生物是指能将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异养型生物不能将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需要从其他生物体获取有机物的生物。
    【详解】A、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使细胞衰老,题干中提到虾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所以其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A正确;
    B、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必须分解为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中,B正确;
    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雨生红球藻既能光合自养,也能异养,还能混合营养,而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蓝细菌只能光合自养,C错误;
    D、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雨生红球藻的数目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D正确。
    故选C。
    4. 家酿红酒是用糯米和酒曲酿制,其色泽鲜红,口感香醇,直接饮用、作烹饪佐料或妇女月子酒均可。酿酒工艺如下图。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糯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酵初期,混合液常出现“沸腾”现象,是酵母菌需氧呼吸产生CO2引起的
    B. 霉菌的糖化作用为酵母菌细胞呼吸提供底物
    C. 糯米酒曲混合液需在37℃环境下发酵
    D. 可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分离红酒中的酵母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A、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旺盛,其消耗氧产生CO2导致有气泡的产生,A正确;
    B、米酒发酵初期,霉菌可以通过糖化作用,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提供底物,B正确;
    C、糯米酒曲混合液温度应控制在28℃,C错误;
    D、酵母菌主要以糖类底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酒精,因此比较适合的培养为以糖类为碳源的培养基,可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D正确。
    故选C。
    5. 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成组氨酸,某种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称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现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甲为平板划线法,乙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方法所用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
    B. 甲接种方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C. 甲、乙两种接种方法均可纯化微生物
    D. his菌株接种在含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能长出菌落
    【答案】B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详解】A、甲是平板划线法,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方法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的操作,A正确;
    B、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但不能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B错误;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都可以用于纯化微生物,C正确;
    D、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可合成组氨酸,his菌株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故his菌株接种在含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长出菌落,D正确。
    故选B。
    6. 进行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时,利用的培养基组分及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定容1000mL

    A. KH2PO4和Na2HPO4既可为菌体提供无机盐,又可调节培养基的pH
    B. 尿素既可为尿素分解菌提供氮源,又可对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起选择作用
    C. 琼脂一般不可以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只起到凝固剂的作用
    D. 蒸馏水既可进行定容,又可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计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进行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详解】A、KH2PO4和Na2HPO4这两种无机盐既可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又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相对稳定,A正确;
    B、培养基中除了尿素无其他含氮物质,只有尿素分解菌能通过分解尿素进行生长繁殖,故尿素既能为尿素分解菌提供氮源又可对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起选择作用,B正确;
    C、琼脂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能充当凝固剂,C正确;
    D、蒸馏水起定容作用,蒸馏水不能对培养液进行稀释,稀释所用的溶剂应该是无菌水,D错误。
    故选D。
    7. β-苯乙醇是一种具有玫瑰香味的高级芳香醇,在食品和日用等应用广泛,但通过化学合成法得到的β-苯乙醇会产生很多杂质,而利用植物来萃取则成本高,周期也长。因此常采用微生物合成天然β-苯乙醇。现有一研究小组想 要从玉米胚芽粕和玉米皮等淀粉加工下脚料及其肥料堆放的土壤中筛选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YDF-1), 过程如图所示,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需要配置多种培养基,这些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 氮源、水、无机盐等
    B. 该实验过程中培养基和蒸馏水要通过湿热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处理
    C. 若取稀释倍数为104的0.1mL稀释液涂布培养基后培养至菌落稳定后,平均菌落数是45个,则计算得出每毫升菌液中含4.5×106个菌体
    D. 通过实验目的可知,在初筛、复筛及再次复筛的培养基中,添加的β-苯乙醇的浓度应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培养基的配制、分装不需要无菌操作,需要保持环境卫生,待培养基配制、分装完成后再进行湿热灭菌操作,微生物的接种过程需要进行无菌操作。
    【详解】A、虽然各种培养基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物质,A正确;
    B、湿热灭菌是在高压条件下温度达到121℃,维持15~30分钟,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常用于培养基、无菌水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原菌液每毫升菌体数为45÷0.1×104 =4.5×106个菌体,C正确;
    D、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因此实验初筛、复筛和再次复筛时培养基中添加的β−苯乙醇浓度要逐渐升高,D错误。
    故选D。
    8.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由于发生基因突变只能在添加了赖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以野生型菌株为材料,诱变、纯化赖氨酸营养缺陷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A.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因此培养基中无需提供氮源
    B. ①②④培养基中需添加赖氨酸,而③培养基中不能添加赖氨酸
    C. 需将①中的菌液适当稀释后,用接种环蘸取菌液在②上进行划线接种
    D. 从④培养基中挑取乙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即可获得所需突变株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分别是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利用培养基的种类便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突变株。
    【详解】A、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虽然能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但培养基中仍需提供氮源,A错误;
    B、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需添加赖氨酸,③为基本培养基不能添加赖氨酸,B正确;
    C、需将①中的菌液适当稀释后,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C错误;
    D、甲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甲是氨基酸缺陷型菌落,故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甲菌落进行纯化培养,D错误。
    故选B。
    9. 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某一稀释度下至少涂3个平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结果常会比实际活菌数目少
    B. 3号试管中的样品溶液稀释倍数为104倍
    C. 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8个
    D. 该实验需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用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5支试管为梯度稀释,最后经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进行计数。统计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取其平均值,进行计数。计数公式为(C÷V)×M。(C为平均菌落数,V为涂布液体积,M为稀释倍数)。
    【详解】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故某一稀释度下至少涂3个平板。稀释涂布平板得到的菌落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菌细胞长成一个菌落,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低,A正确;
    B、据图可知,将10g土样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定容至100mL后,此时土样稀释倍数为10倍,再经3次10倍稀释得到3号试管中的样品,故3号试管中样品的稀释倍数是 104 倍,B正确;
    C、5号试管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106÷0.1≈1.7×109个,C错误;
    D、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基上的菌落种类数目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类型,则说明起到了选择作用,D正确。
    故选C。
    10.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为提高其利用价值,研究人员拟从发酵的豆粕中,筛选出能高效地将豆粕蛋白质转化为有机酸的乳酸菌菌株,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碳酸钙,过程如下:
    步骤1:乳酸菌的富集
    将发酵豆粕接种于添加了放线菌酮的液体培养基。
    步骤2:纯化与鉴定
    取一定量富集菌液,进行梯度稀释,接种于添加了碳酸钙的培养基,挑选单菌落纯化培养并鉴定菌种。
    步骤3:探究不同添加物对菌种发酵效果的影响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步骤1添加放线菌酮的目的是抑制细菌生长
    B. 步骤1适用划线接种,步骤2适用涂布接种
    C. 步骤2通过观察溶钙圈的大小挑选目标菌落
    D. 步骤3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全部来自豆粕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
    【详解】A、乳酸菌也是细菌,所以添加放线菌酮的目的肯定不是抑制细菌生长,而是促进乳酸菌的生长,A错误;
    B、步骤1中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不能用划线接种,步骤2适用涂布接种,B错误;
    C、碳酸钙圈越大,说明产生的乳酸越多,步骤2可以根据碳酸钙圈的大小来选择目标菌落,C正确;
    D、步骤3用不同的添加物来发酵,所以碳源和氮源可以来自不同的添加物,当然主要来自于豆粕,但是不能说全部,D错误。
    故选C。
    11. 科研人员在制备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双杂交瘤细胞。BsAb可以同时结合两种抗原,拓展了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范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备和筛选双杂交瘤细胞所依据的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B. BsAb能与T细胞表面抗原CD3结合,激活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
    C. BsAb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EGFR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D. 抗原部分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出现原双特异性抗体中一种单抗失效
    【答案】A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制备双杂交瘤细胞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有动物细胞增殖和细胞膜的流动性,筛选过程利用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原理及培养基的选择,A错误;
    B、据图可知,BsAb能与T细胞表面抗原CD3结合,同时能与肿瘤细胞的EGFR结合,该过程会激活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使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了细胞免疫作用,B正确;
    C、据图可知,BsAb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在T细胞释放的颗粒酶穿孔素作用下,诱导癌细胞凋亡,C正确;
    D、抗原和抗体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部分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出现原双特异性抗体中一种单抗失效而另一种单抗仍有效应的情况,D正确。
    故选A。
    12. 正常小鼠是二倍体。研究发现,小鼠四倍体胚胎具有发育缺陷,只能发育成胎盘等胚胎以外的结构。ES细胞能够诱导分化形成所有的细胞类型,但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B. 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只能分化为胎盘等胚外组织
    C. 嵌合体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需移植入与之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子宫内才可发育
    D. 将正常小鼠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2细胞融合,可得到四倍体胚胎
    【答案】D
    【解析】
    【分析】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嵌合体-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
    【详解】A、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所以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相同,A错误;
    B、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可分化为处胎盘以外的所有细胞类型,B错误;
    C、嵌合体胚胎发育至桑椹(桑葚)胚或囊胚期再移植入与之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子宫内才可以进一步发育,C错误;
    D、正常小鼠是二倍体,所以两个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等诱导法使细胞融合,可得到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再经胚胎的早期培养可得到四倍体胚胎,D正确。
    故选D。
    13. 为了加快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法Ⅰ获得公牛的新鲜精液,可直接用于受精作用
    B. 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不需要利用相关技术去除透明带
    C. E和F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了胚胎移植技术,均属于有性生殖
    D. 如图方法Ⅱ,产生的F牛的性别与C牛相同,性状也与C牛完全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试管动物属于有性生殖,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两种,A错误;
    B、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中完成的,胚胎体外培养过程中不需要利用相关技术去除透明带,B正确;
    C、E和F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了胚胎移植技术,但是E是通过体外受精得到的,属于有性生殖,F是通过核移植得到的,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如图方法Ⅱ,产生的F牛的性别与C牛相同,但是性状不与C牛完全一致,一方面是因为性状还与所处环境有关,另外一方面是卵细胞中的质基因也会对牛的性状有所影响,D错误。
    故选B。
    14. 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EVO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EVO不仅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间期和分裂期之间,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最终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养胃癌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B. 加入胰蛋白酶,制备的胃癌单细胞悬液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C. p53蛋白可能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EVO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D. 患者服用EVO后,胃癌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会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EVO不仅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使细胞停止分裂,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最终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时应在培养液中加入动物血清,因此培养胃癌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A正确;
    B、癌细胞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不会出现接触抑制,B错误;
    C、EVO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间期和分裂期之间,说明其可能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抑制细胞增殖,C正确;
    D、EVO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因此患者服用EVO后,胃癌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会增加,促进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B。
    15. 第三代试管婴儿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子宫前对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再进行胚胎移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
    B. 进行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 试管婴儿的早期胚胎发育经历了由桑葚胚→原肠胚→囊胚阶段
    D. 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发生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
    【答案】D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有: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
    【详解】A、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过程不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因为此时羊水中不含有胚胎细胞,A错误;
    B、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之一是母体子宫对植入胚胎基本无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B错误;
    C、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是受精卵→桑葚胚→囊胚→原肠胚,C错误;
    D、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发生一种称作卵细胞膜反应的生理反应,从而防止其它精子进入卵细胞,D正确。
    故选D。
    16.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核酸片段的“敲除”和“插入”等操作。我国科学家利用该技术,获得一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猕猴,取其成纤维细胞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形成重构胚,发育形成的早期胚胎植入代孕雌猴,最终获得5只克隆猕猴,用于研究节律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DNA 酶“敲除”核心基因 BMAL1
    B. 采集卵母细胞前可用雌激素处理雌猴促其排卵
    C. 常用离心、电刺激等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D. 5只克隆猕猴遗传特性与供体基本一致且性别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核移植是指将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使其发育成动物个体的过程。利用该技术培育出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详解】A、用DNA酶会将DNA水解为基本单位即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无法“敲除”核心基因BMAL1,故不能用DNA酶“敲除”核心基因BMAL1,A错误;
    B、采集卵母细胞前可用外源促性腺激素处理雌猴促其超数排卵,B错误;
    C、常用显微操作法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C错误;
    D、上述过程主要采用核移植技术,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5只克隆猕猴遗传特性与供体基本一致且性别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D。
    17. 中国科学院团队对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下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B. 该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图中的卵子实际上是次级卵母细胞
    C. 图中的③过程是指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过程
    D. 中中、华华的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卵母细胞中,并使重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分析图示可知,①为将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②为对重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育成新胚胎,再进行③胚胎移植过程,最终获得克隆猴。
    【详解】A、该过程没有经过精卵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过程,重组细胞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说明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正确;
    B、该过程没有经过精卵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过程,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子才能参与受精,故图中的卵子实际上是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
    C、图中的③过程是指动物胚胎的移植到受体母猴的子宫内的过程,即胚胎移植过程,C错误;
    D、中中、华华是由重组细胞发育而来,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来自纤维细胞,因此性别由纤维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D正确。
    故选C。
    1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研究者以膀胱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UBC蛋白作为靶蛋白,设计出多种基因,将其分别转入不同噬菌体DNA上,并在子代噬菌体表面表达出可与UBC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再根据图1、2的操作进行筛选,其中第二次洗脱时加入含UBC单抗的洗脱液,以便获取能与膀胱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与膀胱细胞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
    B. 第一次洗脱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噬菌体
    C. 两次洗脱时均需进行搅拌以使噬菌体与UBC分离
    D. 所获得的小分子多肽也能与膀胱细胞特异性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UBC单抗与UBC的亲和力高,可以作为结合力的条件对照。
    【详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A错误;
    BC、分析题意,要检测哪个噬菌体能表达出与UBC特异性结合的多肽,需要将UBC与噬菌体混合,第一次洗脱掉的是洗脱洗去不能与UBC结合,没有特异性多肽的游离在培养液中的噬菌体,第二次洗脱加入UBC单抗,替换下含特异性多肽的噬菌体,需要搅拌使噬菌体与UBC分开,B正确,C错误;
    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密切相关,所获得的小分子多肽能与膀胱癌细胞特异性结合,但不能与膀胱细胞特异性结合,D错误。
    故选B。
    19. 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动物脾脏中获得
    B. 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
    C.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
    D. 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
    【答案】B
    【解析】
    【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详解】A、对动物进行间歇注射抗原处理,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可分布于淋巴结和脾脏等处,故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A正确;
    B、据题意“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可知,HAT培养基去除的是未与EBV转化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Oua筛选去除的是未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EBV转化细胞和自身融合的EBV转化细胞,B错误;
    C、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杂交瘤细胞若丢失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会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C正确;
    D、图示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用专一抗体检测呈现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B。
    20. 科研人员制备能产生双抗体的双杂交瘤细胞的实验过程如下:先制备两种杂交瘤细胞,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情况如图1、2所示;然后再让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最终得到可以产生双抗体(同时抗 a、β两种抗原,如图3所示)的双杂交瘤细胞。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均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的A2、a或B2、b(a与b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备产生如图1所示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时需要经过两次筛选且目的不同
    B. 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C. 图3中的1、2、3、4、5、6可分别对应A2、B2、a、b、a、β
    D. 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α、β两种抗原同时结合,说明该抗体不具备特异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经过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在制备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产生专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正确;
    B、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可知: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均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B正确;
    C、一种抗体能同时与抗原α与β结合称为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图3抗体是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变区的重链1和2位置存在A2或B2,若1是A2,则2为B2,根据图1信息判断:a与A2在可变区并结合α,图2信息判断:b与B2在可变区并结合β,而图3中3与1(A2)在可变区并结合5,故3对应a,5对应α,同时4与2(B2)在可变区并结合6,故4对应b,6对应β,因此1、2、3、4、5、6分别对应A2、B2、a、b、a、β,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图3中是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与两种抗原同时发生特异性结合,D错误。
    故选D。
    二、多选题
    21. 为对某样品中噬菌体计数,工作人员将0.1 mL稀释倍的噬菌体样品与敏感细菌混合后平铺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长满细菌的平板因部分细菌被噬菌体裂解而形成圆形透明斑,即噬菌斑(1个噬菌斑为1个pfu),噬菌体效价可用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pfu数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透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变为不透明状态,是由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的
    B. 噬菌体样品应有足够的稀释度,以保证初期一个细菌最多被一个噬菌体吸附
    C. 若平均每个平板的噬菌斑数量为150,则该样品的噬菌体效价为1.5×108 pfu/mL
    D. 若有少数活噬菌体未能侵染细菌,噬菌斑计数结果比样品中实际活噬菌体数偏低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结构生物。
    【详解】A、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没有裂解细菌,细菌繁殖导致透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变为不透明状态,A正确;
    B、噬菌体样品应有足够的稀释度,以保证初期一个细菌最多被一个噬菌体吸附,如果稀释度不够,会出现两个或多个噬菌体吸附同一个细菌,从而导致噬菌斑数量减少,噬菌斑计数结果比样品中实际活噬菌体数偏低,B正确;
    C、若平均每个平板的噬菌斑数量为150,则该样品的噬菌体效价为:150÷0.1×106=1.5×109 pfu/mL,C错误;
    D、若有少数活噬菌体未能侵染细菌,会导致形成噬菌斑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噬菌斑计数结果比样品中实际活噬菌体数偏低,D正确。
    故选ABD。
    22. 细菌X合成的tcel蛋白和tcil蛋白使其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其中tcel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细菌X及其不同突变体进行了实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置一张能隔离细菌的滤膜,将一种菌(下层菌)滴加在滤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张滤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种菌(上层菌),共同培养后,对上、下层菌计数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的培养皿、固体培养基和滤膜均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B 对上、下层菌计数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能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C. 由甲、乙、丙三组结果可推测 tcil蛋白能够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
    D. 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tcil双突变体和tcel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为避免杂菌的污染,实验中的滤膜、培养皿、固体培养基等均需灭菌处理,A正确;
    B、对活菌进行计数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具体方法是:先将菌体进行梯度稀释,再涂布到滤膜的表面,待菌落数稳定时进行计数,不能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的原因是显微镜直接计数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B正确;
    C、tcel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乙组中野生型可产生tce1蛋白作用于tcel-tcil双突变体,后者无法产生tci1蛋白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使野生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在丙组中,野生型可产生tce1蛋白作用于tcel突变体,后者可以产生tci1蛋白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使野生型的生长受到抑制,由此推测, tcil蛋白能够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C正确;
    D、由甲组、乙组可知,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tcil双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由甲组、丙组可知,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突变体的竞争中不占优势,D错误。
    故选ABC。
    23.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待测样本加入样孔后,样本沿着硝酸纤维素膜向前移动,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有N蛋白),首先会被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N蛋白抗体—胶体金颗粒)结合,形成“新冠病毒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继续向试纸吸水垫方向移动。在T线(检测线)上被T线抗体截获后,T线呈现红色,试纸中金标抗体数量是富余的,会继续向前移动到C线(质控线),被C线抗体截获后,C线也呈现红色。下图为新冠病毒的抗原检测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蛋白应是新型冠状病毒中保守性较高的蛋白质
    B. 试纸条C线的抗体为N蛋白抗体,T线的抗体为抗N蛋白抗体的抗体
    C. 若该试纸条C线与T线都不出现红色,说明被检测者尚未感染新冠病毒
    D.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在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中会导致检测结果异常
    【答案】BC
    【解析】
    【分析】抗原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通过采用双抗夹心法,采用两种抗原特异性抗体,去识别并结合一个靶点抗原的不同靶位,能够促使交叉反应概率得到有效的降低,有效提升抗原检测的特异性。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自身有N蛋白、E蛋白和S蛋白等抗原,这些抗原能够作为免疫原,在人体遭受病毒感染后,能够对浆细胞产生一种刺激,从而生产出一种特异性抗体,而根据抗原检测双抗夹心ELISA原理,在样本垫上滴加样本,通过液相层析方式,依次通过结合垫,而在结合垫内部,由于含有标记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因此能够与样本中的抗原(病毒蛋白)进行结合,当液流到达检测线(T线)时,固定在这条线上的第二种抗原特异性抗体再次与抗原结合,将会呈现阳性结果。
    【详解】A、N蛋白应是新型冠状病毒中保守性较高的蛋白质,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N蛋白抗体—胶体金颗粒)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继续向试纸吸水垫方向移动,A正确;
    B、试纸条C线的抗体为抗N蛋白抗体,能与胶体金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T线的抗体为另一种抗体识别抗原,B错误;
    C、若被检测者尚未感染新冠病毒,应该是T线不显色,而C线显色,若C线也不显色,说明该试纸无效,C错误;
    D、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在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中会影响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异常,D正确。
    故选BC。
    24. 研究人员欲采用“异源囊胚补全法”将人源iPS细胞培育出的肾元祖细胞导入囊胚,然后移植到去除生肾区既存的肾元祖细胞的仔猪体内,培育出100%人源iPS细胞来源的肾单位并实际应用于移植医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育人源肾元祖细胞需向iP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定向诱导分化剂
    B. 过程②需要将荧光蛋白标记的人源肾元祖细胞植入囊胚的内细胞团
    C. 过程③操作之前不需要对代孕母猪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处理
    D. 该技术培育的人源肾脏不必考虑肾移植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答案】CD
    【解析】
    【分析】①是敲除生肾基因的猪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②是荧光标记的人iPS诱导的肾元祖细胞导入囊胚的过程,③是胚胎移植④是分娩。
    【详解】A、培育人源肾元祖细胞需向iP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定向诱导分化剂从而获得肾元祖细胞,A正确;
    B、过程②需要将荧光蛋白标记的人源肾元祖细胞植入囊胚的内细胞团,从而保证人源肾细胞的正常发育,因为内细胞团会发育成完整胚胎,B正确;
    C、过程③操作之前需对代孕仔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但不需要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因为代孕仔猪不提供卵母细胞,C错误;
    D、该技术培育的人源肾脏依然需要考虑肾移植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因为该方法获得的肾脏可能含有囊胚的细胞发育的部分,D错误。
    故选CD。
    25. CD47 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肿瘤细胞表面的 CD47 含量比正常细胞高 1.6~5 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为证明抗 CD47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 CD47 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科学家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照组应设置为: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单克隆抗体
    B. 肺癌肿瘤细胞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
    C. 过程②和过程③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够产生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
    D. 若实验组的吞噬指数高于对照组,则单克隆抗体有解除 CD47 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应设置不加单克隆抗体的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为对照,A错误;
    B、肺癌、结肠癌等肿瘤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但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肺癌、结肠癌等肿瘤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受很发达,B错误;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来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和未融合的细胞不能在此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由于小鼠处在多种抗原刺激下,因此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所需的抗体,还需要对第一次筛选的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C错误;
    D、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没有抗体抑制,CD47对巨噬细胞有抑制作用,因此若对照组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实验组可验证上述推测,D正确。
    故选ABC。
    三、综合题
    26. 发酵工程的应用十分广泛,沼气发酵工程便是应用实例之一。通过沼气发酵可以解决养殖场粪污染问题,并能获取清洁能源。沼气发酵进程分为水解液化、酸化和甲烷化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不同微生物参与,下图为沼气发酵工程的简易示意图。

    (1)观察上述沼气发酵工程示意图,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如未消化的秸秆、杂草)可以看作发酵工程的培养基。与基础培养基比较,该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及多种无机盐分别是什么________?
    (2)产氢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相互协调的,它们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________?
    (3)沼气发酵工程中的菌种是需要通过纯培养获得的。推测能否采用平板划线法获得纯化的产甲烷菌________?如果不清楚,请查阅相关资料,再和大家交流。
    (4)在我们的生活用品中,有哪些是需氧发酵产品________?有哪些是厌氧发酵产品呢________?
    【答案】(1)碳源和氮源来源于粪便中的有机物,无机盐来源于粪便的分解产物
    (2)产氢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都可以将沼气池中的有机物分解,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可以能 (4) ①. 腐乳、醋酸等 ②. 泡菜、果酒等
    【解析】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种子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小问1详解】
    沼气发酵工程中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可以看作发酵工程的培养基,则该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来自粪便中的有机物,多种无机盐来自粪便中物质的分解产物。
    【小问2详解】
    产氢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都可以将沼气池里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小问3详解】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所以可以用平板划线法获得纯化的产甲烷菌。
    【小问4详解】
    传统发酵工程中可通过需氧发酵生产腐乳、醋酸等生活用品,可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泡菜、果酒等生活用品。
    27.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瞄准肿瘤的生物导弹。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化学键将药物连接到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上,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单克隆抗体作为载体将细胞毒素靶向运输到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起选择性杀伤作用。
    在设计一款ADC药物之前,得先确定靶点。靶点必须是肿瘤特异性的,或者在肿瘤中高表达的。HER2蛋白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生长发育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ER2蛋白过量表达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乳腺癌细胞上的HER2蛋白是正常组织中的100倍以上,在单位细胞中的拷贝数接近 200 万,使其成为理想的肿瘤治疗靶标。
    用纯化的人 HER2蛋白多次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用______①______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多次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获得_____②_______的细胞株。提取该细胞株的总RNA,用逆转录试剂盒将 mRNA 逆转录成 cDNA,以 cDNA 为模板进行 PCR获得抗体可变区(结合抗原区)基因序列,将人抗体基因的恒定区基因序列与其相连,构建人源化抗体表达载体,导入人细胞株293F,实现人源化抗HER2抗体的体外生产。
    通过接头将抗HER2抗体与细胞毒素结合,制备出ADC。ADC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液到达全身,当它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就会发生内化作用,即细胞膜产生凹陷,最终向内生成一个小球,称内吞体,ADC保留在内吞体中,随着内吞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这些ADC被溶酶体中的各种酶降解,释放出细胞毒素分子。这些细胞毒素分子有的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有的则通过诱导其凋亡将其消灭。
    (1)文中①、②两处的恰当内容是: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ADC进入乳腺癌细胞时,依赖____________与乳腺癌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内吞体,部分ADC被溶酶体中的各种酶降解,释放出毒素分子,导致癌细胞凋亡。
    (3)结合ADC的结构分析,ADC在临床应用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4)从文中有关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 HER2蛋白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蛋白
    b.人源化抗体的制备属于蛋白质工程,不属于基因工程
    c. ADC的细胞毒素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消灭癌细胞
    d.与鼠源单克隆抗体相比,人源化抗体可显著减轻人针对抗体的免疫
    【答案】(1) ①. 选择培养基 ②. 既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
    (2)抗HER2的抗体
    (3)ADC的细胞毒素仅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小(或“毒副作用小”)
    (4)cd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即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不需要A、B、AA、BB型细胞。第二次筛选:利用多孔板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筛选,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小问1详解】
    单克隆抗体制备存在于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是利用特定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多次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可以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既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
    【小问2详解】
    ADC药物是抗体药物偶联物,是将抗HER2抗体通过连接子与小分子细胞毒药物(也称之为载药)偶联形成的复合物。ADC药物进入血液后,其抗体成分(抗HER2抗体)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形成ADC-抗原复合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到细胞内。
    【小问3详解】
    ADC药物是抗体药物偶联物,是将抗HER2抗体通过连接子与小分子细胞毒药物(也称之为载药)偶联形成的复合物,抗HER2抗体将细胞毒素靶向运输到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起选择性杀伤作用,细胞毒素仅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小(或“毒副作用小”)。
    【小问4详解】
    a、正常细胞和乳腺癌细胞都能表达出HER2蛋白,因此HER2蛋白不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蛋白,a错误;
    b、据题意可知,人源化抗体的制备需要将人抗体基因的恒定区基因序列与抗体可变区(结合抗原区)基因序列相连,最终获得,属于基因工程,b错误;
    c、据题意可知,ADC中的细胞毒素分子有的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有的则通过诱导其凋亡将其消灭,c正确;
    d、与鼠源单克隆抗体相比,人源化抗体中的抗体基因恒定区基因序列来自人体,因此可显著减轻人针对抗体的免疫,d正确。
    故选cd。
    28. 双特异性抗体是指一个抗体分子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结合,目前最常利用杂交—杂交瘤法来制备。如图为治疗癌症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②过程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______。
    (2)经过HAT选择培养基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_______,这个过程常用到96孔板的培养和筛选,原理是对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充分稀释,使_______,通过培养让它增殖为单克隆,再进行相应检测。
    (3)将能产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杂交瘤细胞体外大规模培养,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
    (4)图中制备的双特异性抗体具备_______特点。
    【答案】(1)灭活病毒
    (2) ①.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②. 一个孔里最多只接种一个杂交瘤细胞
    (3)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废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4)既能与该抗癌药物特异性结合又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
    【解析】
    【分析】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通过抗原表位与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表位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小问1详解】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②过程特有的诱导因素是灭活病毒。
    【小问2详解】
    在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B细胞的特异性是不同的,经HAT培养液第一次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存在差异,必须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二次筛选通常采用稀释克隆细胞的方法,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的细胞培养板上,是每孔细胞不超过一个,通过培养让其增殖,然后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上清液可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培养孔为阳性孔。若阳性孔中的细胞还不能保证是来自单个细胞,继续进行有限稀释,一般重复3-4次,直至确信每孔中增殖的细胞为单克隆细胞。第二次筛选也是鉴定的过程。
    【小问3详解】
    将能产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杂交瘤细胞体外大规模培养,由于需要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废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故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
    【小问4详解】
    图中制备的双特异性抗体既能与该抗癌药物特异性结合又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
    四、实验题
    29.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要想在短时间内就获得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育种。
    (2)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块高秆(纯合子)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简要写出实验思路、结果和结论。)
    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单倍体 ②. C ③.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④. 方法1:将该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的F1,再让F1自交的F 2,统计子代性状表现
    方法2: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后代性状表现 ⑤. 方法1: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方法2: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组是两亲本杂交后,再让子一代自交,属于杂交育种;B组是两亲本杂交后,用子一代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属于单倍体育种;C组用γ射线处理亲本,进行人工诱变,属于诱变育种。
    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1)B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C组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突变频率比较低,所以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
    (3)在一块纯合高秆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该矮秆性状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也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根据各种可遗传变异特点。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思路:
    方法1:将该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的F1,再让F1自交的F2,统计子代性状表现。
    方法2: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后代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及结论:
    方法1: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方法2: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点睛】本题考查育种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中档题。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情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情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情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情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