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_人教版新课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_人教版新课标第1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_人教版新课标第2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_人教版新课标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_人教版新课标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_人教版新课标,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巩固强化,回顾反思,拓展应用,游戏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    

    一、创设情境

    师: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老师放一段片头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

    (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生1:“新闻联播”;

    生2:“新闻30分”;

    生3:“新闻30分”是中午播出的,不是“新闻30分”,是“新闻联播”。

    师:“新闻联播”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

    生1:“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是晚上7点。

    生2:“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是晚上7时。

    师:(板书:晚上700)同学们都认为是这个时刻,电视画面上是写着“晚上700”吗?我们一起来看电视。

    (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

    生1:不是晚上7点,是19点。

    生2:19点就是晚上7点。

    师:(板书:190019点,这是一种什么记时法,它跟我们说的晚上7点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记时法”。 

    师:这是电视节目预报,你最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请说给小组同学听。

    师:(板书电视节目预报的时刻)谁愿意把对应时刻写到黑板上来?

    850      930      1400       1640        1900        2200

    上午850  上午930  下午 200    下午440  晚上700 夜里1000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

    二、探索新知

    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记时法。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分别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你更喜欢哪种记时法?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同学们。并请大家把研究的结果填在工作纸上。

    [提出的一组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同时也很利于学生建构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让学生给两种记时法起个名字并比较这两种记时法,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学习工作纸

    名称:

           )记时法(       )记时法

    比较: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把研究的结果说给大家听?

    (一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

    [教师跟学生换位,体现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1:我给上面的这种记时法起名叫24时记时法,下面的叫12时记时法。我认为它们的不同是:24时记时法过了中午12点后,继续叫13点,14点等等,而12时记时法过了中午12点后就叫下午1点、2点了。我喜欢12时记时法。

    师:这位同学很有条理并完整地回答了三个问题。你为什么起名叫24时记时法,不叫25时或26时呢?你为什么喜欢12时记时法?

    生1:因为一昼夜是24小时,所以起名叫24时记时法。我喜欢12时记时法,因为早上、晚上很具体,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时刻了。

    生2:我也很喜欢12时记时法。再说,用24时记时法,还要算半天,把它纠正(师:是“转换”)成12时记时法,假如,你没有学好今天的课,算错了,就麻烦了。

    师:那我们就努力学好今天的课,不就不麻烦了!

    〔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生1:我喜欢24时记时法。因为12时记时法,还要写上上午、下午,很麻烦。再说早上7点和晚上7点,容易混淆。有一次我爸爸帮我妈妈买一张火车票去长沙,告诉我妈妈说是7点的,我妈妈就以为是晚上7点,结果没坐上那趟火车。

    师:这位同学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好!

    生2:我也喜欢24时记时法,因为这种记时法,还方便计算时间,比如,商场9时开始营业,22时打烊,要算营业了多少时间,只要用229就可以了。

    师:有道理!

    生:我还是喜欢12时记时法,因为在生活中,人们很喜欢用它。星期天,我约同学去踢足球,打电话时,会说,下午4点在体育场会合,就不会说今天16点在体育场会合。

    师;也有道理!

    [让学生讨论关于“喜欢什么”的话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另外注重及时评价同时体现评价的目标多元。]

    师:为什么电视上要标上1900,而不标晚上700呢?

    生1:其实标晚上700也可以。

    生2:不好,假如是外国人,看不懂中文怎么办?

    生3:可以标上am表示上午 或pm表示下午。

    师:标上am pm,有的中国人又看不懂了。

    生4:那就中文、英文都标上。

    生5:这样太长了,在画面上占了很大位置。

    师:对呀!还是用24时记时法,标上1900,显然很简明。

    师;生活中,除了看电视,还有哪用24时记时法。

    生6:飞机票、火车票还有汽车票上的时刻。

    生7:听广播,“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5点整。”

    师:学得真像!

    生8:手机上的时刻。

    生9:银行门口的营业时间牌子上。

    生10:信箱上标的取信时刻,第一次几点,第二次几点用24时记时法。

    师: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概念,为了记时方便、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24时记时法。而12时记时法,早上、晚上几点很具体,生活中特别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应用很广泛。刚才,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很投入,也很热烈。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独特的想象和创造,给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勇气]

    师:同学们比较了两种记时法的不同,难道就没有相同的地方吗?我看有的长的也挺像的吗?

    [教师精巧的设问,不仅仅是让学生继续比较探究,而且又不显山露水地过渡到两种记时法相互转换知识的学习。真可谓导向无痕]

    生1:我发现中午1点之前的时刻是一样的,只是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上早上、上午或中午。

    师:中午1点之后就没有相同的吗?

    生2:有,1640和下午440,表示分钟的40是一样的。 

    生3:我发现中午1点之后,两种时刻都相差12小时。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王利伟)了不起的发现!我们一起为王利伟的发现鼓掌!

    师:见到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你能很快用12时记时法来记时吗?

    生:可以!

    师:周日,深圳健力宝足球队对青岛队的比赛在1530分开球,1713分结束。请同学们用12时记时法来记时,并写在工作纸上。

    师:请大家在小组内出题练习。

    师:谁愿意出一道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让老师来用24时记时法表示。

    (当学生准备好,举手出题时)

    师:你有标准答案吗?请在工作纸上写好,再考老师。

    [写好答案再考老师,考老师是假,“骗”学生做题是真。实在是高!]

    生1:中午12点。

    师:就是12点。

    生2:夜里1145分。

    师:这道题有点难,谁愿意帮我?

    [黄老师真的需要帮吗?他是在通过“露拙”的方法 “骗”学生。真可谓拙中见巧!]

    生1:在11点上加上12就可以了。

    师:是2345分。谢谢帮我的这位同学。

    生2:中午121212秒。

    师:谁帮我?

    生3:就是121212秒。

    师;谢谢!

    三、巩固强化

    师:(指黑板)这是一条直线,我在上面写上昨天、今天、明天。如果这条直线表示时间的话,昨天和今天之间有一个分界点,今天和明天之间也有一个分界点。

    昨天               今天                 明天

    师:这两点之间的这一段,印在工作纸上,请大家在点上填写相应的数。

    3  4  5         8  9     11                                   23

    [半具体半抽象的彩条,为学生在“具体→抽象”的数学化过程中,架设了必要的桥梁]

    师:最左边的点上是几?

    生1:最左边的点上是0

    生2:最左边的点上是1

    师:是1还是0,为什么?

    生3:我认为是0,因为夜里1点前面的一小时也是今天的,所以今天应从0点开始。

    师:有道理!

    师:就这个0点,老师有三个问题。第一,0点跟昨天有什么关系;第二,0点是白天还是黑夜;第三,0点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什么位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生:我们小组认为,0点就是昨天的24点,今天的24点就是明天的0点(师:请大家在0的下面标上24,在24下面标上0);0点是黑夜,不是白天(师:请大家在024的上面画一个小月亮。12的上面画什么呢?);0点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

    师:请看屏幕。这就是0点时的钟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昼夜钟面从0点到24点时针和分针的变化过程。

    (随着钟面的变化,同时演示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漫漫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

    [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一昼夜从0点到24点的变化过程,同时也突显了两种记时法之间的关系

    四、回顾反思

    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和新想法?

    生1:我学会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方法。

    生2:我知道了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概念,为了记时方便、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24时记时法。

    生3:我学会了今天的0点就是昨天的24点,今天的24点就是明天的0点。

    生4:我觉得大家讨论喜欢那种记时法很有意思,听着听着我都明白了。老师你喜欢哪种记时法?

    [学生主动问老师“喜欢哪种记时法”,体现宽松、民主、和谐课堂气氛]

    师:两种记时法我都喜欢,只要掌握他们之间的转换方法,那种方法都看得懂,都会应用。

    生5:我觉得大家一起讨论、学习的形式比老师讲解和做题好。

    师:有什么疑问吗?

    生1:老师,你说是祖先先发明12时记时法,还是先发明24时记时法。

    师:这个问题有意思,谁愿意发表你的见解。

    生2:我认为发明了钟面,就有了12时记时法,然后,根据需要,才想到24时记时法的。

    生3:我赞成他的说法。

    师:这位同学说很有道理,不过我还是建议同学们课后再翻阅资料、上网等,继续研究。

    [一些需要探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课内没有足够时间,课外链接是有价值的!]

    五、拓展应用

    1)银行门牌

    师:(出示下图)看到这个牌子,你知道什么?又想到什么?

    生1:银行储蓄业务上午830分开始营业,下午1730分停止营业。

    生2:节假日照常营业。

    生3:对公的业务,在1130分到15点,这段时间不营业。

    生4:我想在节假日,对公的业务是不做的。因为没有标明。

    生5:是的。

    生6:我想办理业务,也不应该在下午530分才到,应该考虑业务需要时间。

    师:想的有用。

    2)火车票

    师:(出示火车票)张阿姨从南京去秦皇岛,她下午几时前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请大家把想法写在本子上。

    (师生交流)

    [这两道题,使学生提升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游戏活动

    师:为了奖励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异表现,下课前,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两个手臂来表示时针和分针,根据两个手臂的位置和他们之间的角度,来可以判断是几点。老师先做动作,大家来判断。

    生1:下午三点;

    生2:夜里三点;

    生3:十五点;

    生4:三点。

    师:接下来,老师出示时刻,请同学们做出动作。请全体起立。

    2100   上午900      1800     下午600 

    000   1200   2400   昨夜1200  今天中午1200  今夜1200

    师:为什么最后的几个时刻,大家的动作都一样?

    生:因为这个时候,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

    [再次突显重难点,虎头豹尾、画龙点睛]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一定会不断进步!下课!

    (掌声)

    [黄老师站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的高度,在“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下,其课程实施真正体现了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注重生命的整体性;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使课程实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黄老师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认识到了“预设”与“生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既看到了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也看到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及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正所谓,预设为了生成的有效,开放为了生成的精彩!]

    相关教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通分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通分_人教新课标,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复习,探求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乘法分配率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乘法分配率_人教版新课标,共5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平均数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平均数_人教新课标,共3页。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