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四升五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周计划
(新课标)四升五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四周)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四升五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四周),共17页。
(新课标)四升五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四周)
(预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亲爱的同学,欢迎来到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是一种单纯运用视觉的阅读方法,也是现代人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不回读、带着问题读、连词成句读、抓住关键词边读边想等。所以在阅读时,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遇到不懂的词句,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让我们一起开启暑假预习之旅吧!
语文要素和主题阅读指导
连词成句读
单元语文要素:快速阅读的方法
带着问题读
圈出关键信息
不回读
跳读
……
边读边概括
一天
群文阅读
一天
第一天
第一天
习作练习
一天
一天
第一天
暑假一周
学习安排
主题阅读
第一天
一天
古诗文阅读
非连续性阅读
第一天 主题阅读
“偷饼贼”
①一天晚上,有个女孩在机场候机,飞机起飞还有好几个小时,她在机场商店里买了一本书,又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悠然地看起书来。
②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他未经许可就从他们座位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块甜饼,塞进嘴里。
③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pí)气。她读着书,使劲嚼着甜饼,可那个“偷饼贼”还在继续吃她的甜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越来越气愤,她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
④她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做。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吃另一半。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并且想:“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意思,但他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
⑤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登机口,拒绝回头看一眼那个“偷窃而且忘恩负义的人”。
⑥她登上飞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找寻那本她已经快看完了的书。当手伸进皮包时,她惊讶得目瞪口呆——她的那袋甜饼还在包里!
⑦“如果这是我的,”她自言自语,“那么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可是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她是那样难过,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她自己!
1.【语文要素】 这篇短文约6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 分钟。阅读时,“ ”这个词语我不太理解,但是我没有停下来回读,继续往前读。读完后,通过联系上下文,我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是 。
2.【整体感知】 初读短文,会让人觉得“偷饼贼”是 ,读完文章,才知道“偷饼贼”实际上是 。
3.【提取信息】 短文中女孩的心情在不断发生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孩心情的词语,
填到括号里。
悠然→( ) →如释重负→( ) →( )
4.【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女孩“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的原因是( )
A.终于等到登机的通知了。 B.飞机没有晚点。
C.甜饼终于吃完了。 D.终于可以离开这个讨厌的“偷饼贼”了。
5.【词句品读】 画“ ”句子中的“抢过”改为“接过”好不好?为什么?
6.【人物评价】 你觉得文中的那个男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二天 主题阅读
闻鸡起舞
①祖逖(tì)是一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青年时期的祖逖,意识到自己知识十分匮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入皇都学习,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但祖逖认为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继续勤勉学习。
②后来,祖逖与刘琨都担任司州主簿。两个人住在一起,彼此意气相投,而且都胸怀大志,因此成为一对好朋友。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同时,他们两人还相互鼓励,振作精神,以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③有一天半夜,祖逖听到了公鸡的鸣叫声,便把一旁的刘琨叫醒,并对他说:“别人都说半夜听到鸡叫不吉利,我偏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来练剑如何?”刘琨听了,欣然同意。
④于是,每天鸡叫后,他们两人就起来练剑,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当时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后来,祖逖被封为刺史,由此开始实现他报效国家、渡江北伐的壮志。刘琨也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
⑤公元313年,祖逖向晋元帝司马睿请求北伐。但是晋元帝惧怕北方的强敌,也担心北伐会导致朝廷内乱,于是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只给了他很少的粮食和兵马,让他自己招募士兵去北伐。祖逖毅然同意。当他北渡长江,行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祖逖热血涌动,于是拍击着船楫,豪气冲天地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的敌人,收复失地,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⑥他的满腔豪情壮志,感染了身边的将士。大家义愤填膺,斗志高昂,誓与祖逖共进退。由于祖逖纪律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渡江后,他得到各地百姓的响应,招募到了很多士兵。经过短短几年的整顿和准备,祖逖带领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1.【阅读方法】这篇短文约有800字,我一共用了____分钟读完。对于这篇短文的阅读方法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请打“√”。
(1)读第①段,我一眼看到的内容是“祖逖是一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由此我知道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 )
(2)我不知道第②段中“主簿”和第④段中“都督”的意思,但我不用回读,联系前后文可以知道它们都指的是官职。 ( )
(3)第③~⑥段主要讲祖逖、刘琨、司马睿闻鸡起舞,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拳脚。( )
2.【归纳概括】短文中的人物具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祖逖:忠心爱国、有勇有谋 B.刘琨:勤奋刻苦、坚持不懈
C.青年时期的祖逖:锐意进取、谦虚好学 D.晋元帝:思维缜密、远见卓识
3.【思考领悟】你觉得哪两句诗的意境与画“____”的句子所体现的意境最相似?( )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语言实践】闻鸡起舞的故事对你有哪些启发?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天 主题阅读
如果动物界有长寿奖的话,毫无疑问,获胜者一定是象龟。象龟是陆地龟里最大的一种。为啥叫象龟呢?因为它的腿太粗了,跟大象腿有一比,所以被叫作象龟。不过象龟还不是最老的,这个世界上古老的东西多着呢!象龟跟它们比起来,还是小字辈,还感觉自己很萌呢。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脉西侧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红杉,它已经生长了2000多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①它直径约8.5米,高达115米,足足有30多层楼房高。由于它长得太高,至今还没有摄影师能够成功地在一张照片里拍下它的全貌。
巨型红杉确实够老的了,不过还有比它更老的。那就不是“活的”了,谁呀?——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这样庞大的建筑是六七千年前的,真是了不起的杰作。
还有比金字塔更古老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坑。②它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伤疤”,这个陨石坑大约49000岁了,金字塔就比它年轻多了。
③还有什么更古老的吗?——猛犸象的化石,100万年前它们曾在北美洲辽阔的草原漫步。猛犸象的个头和今天的大象也差不了多少,可它的外形真是太强大了,那个象牙长得怎么那么奇葩啊?不过,大约在1万年前猛犸象灭绝了。猛犸象灭绝的原因现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人类的捕杀,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
猛犸象还不是最古老的,比猛犸象还老的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大家都太熟悉了。
比珠峰更古老的——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暴龙化石。暴龙是科学上的称呼,霸王龙是人们根据它彪悍的食性,送给它的“绰号”。
比暴龙更古老的,有我们的地球,约46亿岁了。书上说,月球的年龄与地球相仿,这个说法可不太准确,根据阿波罗13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标本,月球估计有60亿~70亿岁啦!
____________________,月球也不是最老的。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科学家认为,宇宙已经存在100多亿年了。
(节选自罗伯特·E.威尔斯《妙想科学》系列)
1.填入最后一个自然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2分)
A.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根据短文的内容,按距离现在时间的远近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4分)
象龟 红杉 地球 金字塔 猛犸象化石
9 ( ) ( ) ( ) ( )
陨石坑 喜马拉雅山 暴龙化石 月球
( ) ( ) ( ) ( )
3.仿照示例,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试着分别梳理第2、3、4自然段的主要信息。(6分)
第1自然段:象龟是动物界里最长寿的。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多选)(3分)
句①: 句②: 句③: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5.仔细阅读短文,我们能发现这篇短文的结构特点:每个自然段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四天 主题阅读
母亲桥
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站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烘的还是刚刚哭过。
从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蹚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我那跟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我不小心碰的。”站在一旁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
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年9月 我踏过 母亲桥 去远方上大学 独在异乡漂泊 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 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在文中的“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2.本文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文,表示回忆开始及回忆结束的词语分别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母亲用石块搭起过河的桥。
B母亲用砖头、瓦片、石块搭起过河的桥。
C.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的桥。
D.母亲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4.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的哪几件具体事例?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阅读全文,体会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天 群文阅读
一、比较阅读以下课文选段,完成练习。(10分)
白鹅(节选)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白公鹅(节选)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1.以下对两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描写时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鹅以人的情感。
B.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叙述语气一样,都带有嘲讽,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厌恶。
D.两段文字都是在描写鹅的步态。
2.比较选段中两只鹅的异同,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两只鹅都很傲慢、有派头。
B.两只鹅的步态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C.《白鹅(节选)》中的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白公鹅(节选)》中的鹅走路慢条斯理、仔细掂量。
D.两文的描写方法虽有不同,但是对鹅步态的观察都非常细致。
3.在《白公鹅(节选)》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横线,这句话把 比作 。(2分)
4.《白鹅(节选)》通过鸭 、 的步态与鹅 、 的步态的对比,突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而《白公鹅(节选)》则具体描写鹅 、 以及 时的步态,来突出鹅的 。(4分)
二、对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一)晏子使楚(节选)
晏子至,楚王赐①晏子酒。酒酣②,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③,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④?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⑤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⑥。”
【注释】①赐:赏赐,给予。②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③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④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⑤得无:莫非。⑥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
(二)晏子使楚(节选)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整体感知】 我读完上面两篇短文共用了 分钟,我了解到短文(一)是一篇 文。
2.【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这两篇短文,我发现短文(一)和短文(二)讲到了相同的内容:楚王当着晏子的面 。在短文(一)中晏子用“ , ”类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尊严。短文(二)中“ ”这几句话和短文(一)中的类比意思一样。
3.【人物形象】 读完这两篇短文,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多选)
A.聪明机智 B.能言善辩 C.遵纪守法 D.不畏强权
4.【信息梳理】 请根据《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补齐下面课本剧片段中的人物对话。
时间:春秋末期的某一天 地点:楚国王宫 人物:楚王、武士、楚国大臣、晏子
【幕起:楚王摆宴席招待晏子,两个武士押着一人经过堂前。】
楚王:(冷冷地)
武士:(向楚王行礼)
楚王:(转向晏子,笑嘻嘻地)
晏子:(面不改色,不卑不亢)
第六天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读材料,做练习。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写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的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获得自由的世界》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会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本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1.【提取信息】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潜水艇是凡尔纳指导西蒙发明的。 ( )
(2)《云的快船》这本书启发西科斯基发明了现代直升机。 ( )
(3)西蒙和西科斯基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都深受凡尔纳的影响。 ( )
(4)《获得自由的世界》这本书启发物理学家齐拉特解决了一个核研究方面的问题。( )
2.【分析推理】根据以上材料推测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B.科幻小说想象奇特,为科学家的研究和发明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C.科幻小说预测的有关未来的一系列科学、社会问题,对现实科学、社会很有借鉴意义
D.科幻小说描写的内容虽然是作者幻想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使科学家将这种幻想变为现实
3.【语言应用】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请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材料,做练习。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如一阵清风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朗读者》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如节目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其中一段开场白是这样的:“其实,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而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材料二】当我们被另一档热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见字如面》中的信件感动得眼角湿润时,有没有想过,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习惯了在键盘上“敲字如飞”,还能不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代表我们的“面”呢?现在,我们也许已懒得动笔写字了;也许提起笔来,不是忘了字就是写了错别字;也许即便写出来,字体也实在有碍观瞻。
【材料三】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写字。”我们总结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写得一手好字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机遇。练字如修面,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1.材料三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朗读者》下一期的主题词是“母爱”,下列哪些诗句不可以作为场景宣传语?( )(3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朗读者》的播出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 ( )
(2)“字如其人”,所以说学习语文主要就是为了学写字。 ( )
(3)材料二告诉我们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只需要在键盘上打字,不需要练习写字。
( )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提取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天 暑假习作
——“漫画”老师
一、原题重现
有个人,他无私地教育你、陪伴你、关怀你,他不是你的父母,却又像父母一样无微
不至地照顾你,你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师。说起老师的特点,我们都如数家珍:他们工作投入,他们关心学生……现在我们要换一种方式,用漫画的手法来描绘我们的老师。
我们都喜欢看漫画,但是如何用漫画的手法来描写自己的老师呢?那就是要把老师身上有特点的地方“放大”,进行重点描绘,细细描摹。
让我们把这些可爱的老师用文字“画”出来吧!
二、习作目标
1.能够通过“漫画”描写的方式表现人物特点。
2.能够用具体事例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
3.恰当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
三、习作导航
1.“画”外貌,勾勒形象。通过“漫画”式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对人物的外貌及特点进行精准描写,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描写人物语言,烘托个性。“言为心声”,语言习惯和特点是一个人的内心表达,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烘托其个性。
3.抓动作,突出个性。人物的个性特点体现在日常的细节中,抓作细节中的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四、快乐习作
200
400
五、写话评价。
项目评定
自我评分得( )★
家长评分得( )★
勾画人物外貌
★★★★★
★★★★★
描写人物语言
★★★★★
★★★★★
描写人物动作
★★★★★
★★★★★
突出个性,表达情感
参考答案
第一天
1.2 拘谨 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 2.那个男人 女孩自己 3.气愤 惊讶 难过
4.D 5.示例:不好,因为“抢过”更能表达出女孩内心的不满、愤怒,而“接过”体现不出这样的心情。 6.示例:他是一个宽容的人,因为他在女孩无意中吃了他的甜饼时,不仅没有提醒女孩,还没有生气,反而大方与女孩分享。
第二天
1.5 (1)√ (2)√ 2.D 3.C
4.示例: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应“及
时当勉励”,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准备。
第三天
1.D 2.8 2 7 5 6 4 3 1 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株红杉比象龟还古老。
金字塔是比巨型红杉更古老的东西。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坑比金字塔更古老。4.AC AC AD 5.介绍一种事物比前一种事物更古老
第四天
1., “ ” 。 , 。
2.那年初春 如今
3.CD
4.两件事:①母亲为“我”烘烤被河水浸湿的棉裤。②母亲为方便“我”上学,搬石头搭桥弄伤了手。 从中我体会到了这是一位不善言辞、默默关爱孩子的母亲。
5.母亲为了“我”学业的成功和未来生活的幸福,不惜以自己的青春为代价,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我”终生铭记于心。
第五天
一、
1.C 2.B
3.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 鹅的脚掌 扇面
4.步调急速 局促不安 从容不迫 大模大样 如何落步
过泥泞路 狗在身后追赶 高傲
二、
1.6 文言 2.侮辱齐国人是盗贼,被晏子巧妙反驳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3.ABD 4.示例:这囚犯犯了何罪?是哪里人? 回禀大王,他犯了偷窃罪,是齐国人。 齐国人怎么都喜欢当小偷啊!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却变成了小偷,也许是水土不同的原因吧!
第六天
一、
1.(1)× (2)√ (3)√ (4)√ 2.B
3.示例:科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导航。
二、
1.练字如修面,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2.B
3.(1)√ (2)× (3)×
4.我们要重视朗读和书写,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第七天
例文见下一页
我的老师萌萌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阮老师是我们班的“萌哥”,我们都很喜欢他。
阮老师的外表萌萌的。虽然阮老师四十多岁了.但他看起来很年轻:衣着时尚,皮鞋总是擦得锃亮。阮老师的围巾特别多,他经常变换不同颜色和款式的围巾戴,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他是一位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教学的老师,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他在教学方面可是很有一套的!
阮老师的教学萌萌的。别的老师上课都是从第一课上起,按顺序一直往下上。可阮老师却不同,他先把一单元的生字词教了.接着让我们把单元里的每篇课文比较着读,然后按照单元主题推荐一组文章让我们欣赏……用这个方法,阮老师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了很多文章!当我们学习李白的古诗时,阮老师就让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李白的古诗集中在一起,再背诵一次,这样不仅新学的古诗很快就记了下来,而且把以前学过都复习了一遍。他还让我们表演一系列诗人课本剧,像《走近李白》《田园诗人孟浩然》等,这样“萌”的教学,只有我们有机会领会其中奥妙哦!
阮老师写文章萌萌的。他爱好写作,写的文章不计其数,每周我们都会上网去看他的博客有没有新作发表。他每次给我们布置的作文,都会写一篇范文放在博客上.让我们去阅读、学习。他教给我们很多写作的方法。平时还会帮我们修改作文。在阮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我们都喜欢上了写作,作文也写得越来越好。上次学校举办的作文竞赛,我还获得了一等奖呢。在以后的学习道路 上,我要以“萌哥”阮老师为榜样,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做一个超级“萌妹”。
开头点题,引领全篇。
外貌描写写出了阮老师外在的“萌”。
“他在教学方面可是很有一套的!”是过渡旬,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阮老师课堂的记叙.突出了阮老师的教学“萌”。
“我”取得的成绩体现了阮老师对“我”的影响。
结尾再次点题,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佩与喜爱之情。
名师点评:
习作开头点题,总领全文,突出了阮老师的特点“萌”;中间通过具体的描写或事例,体现了阮老师外表、教学、写文章“萌”的特点;结尾写“我"要向阮老师学习,做一个“萌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课标)三升四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五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傲霜不畏惧困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三升四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四周),共16页。
这是一份(新课标)三升四语文阅读与习作暑期升级训练(第五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傲霜不畏惧困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