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6章计数原理6.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第2课时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教师用书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其他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6章计数原理6.2排列与组合6.2.1排列6.2.2排列数第2课时排列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其他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6章计数原理6.2排列与组合6.2.3组合6.2.4组合数第1课时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师用书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其他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6章计数原理6.2排列与组合6.2.3组合6.2.4组合数第2课时组合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其他 0 次下载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6章计数原理6.3二项式定理6.3.1二项式定理教师用书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其他 0 次下载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6章计数原理6.2排列与组合6.2.1排列6.2.2排列数第1课时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教师用书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展开6.2.1 排列
6.2.2 排列数
第1课时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1.通过实例理解排列的概念,能正确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重点) 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利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和证明.(难点) | 1.通过学习排列的概念及排列数公式,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借助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
在数学竞赛颁奖仪式上,辅导老师和甲、乙两名特等奖获得者合影留念.师生三人站成一排.
(1)辅导老师在正中间时,甲在左边和乙在左边是相同的排法吗?
(2)三人任意排列有多少种可能的排法?
知识点1 排列
(1)排列的概念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相同排列的两个条件
①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
②元素的排列顺序相同.
1.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关键是在安排取出的元素时是有序还是无序.有序是排列,否则不是.
2.由实数组成的排列与数列一样吗?
[提示] 不一样.由实数组成的排列中元素不能重复,而数列中的各项可以重复.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两个排列的元素相同,则这两个排列是相同的排列. ( )
(2)从六名学生中选三名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属于排列问题. ( )
(3)有十二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三人一组,共有多少种分组方案属于排列问题. ( )
(4)从3,5,7,9中任取两个数进行指数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幂属于排列问题. ( )
(5)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可以得到多少个点属于排列问题. ( )
[提示] (1)× 因为相同的两个排列不仅元素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2)√ 因为三名学生参赛的科目不同为不同的选法,每种选法与“顺序”有关,属于排列问题.
(3)× 因为分组之后,各组与顺序无关,故不属于排列问题.
(4)√ 因为任取的两个数进行指数运算,底数不同、指数不同,结果不同.结果与顺序有关,故属于排列问题.
(5)√ 因为纵、横坐标不同,表示不同的点,故属于排列问题.
[答案] (1)× (2)√ (3)× (4)√ (5)√
知识点2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排列数定 义及表示 |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表示 |
全排列的概念 | n个不同的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
阶乘的概念 | 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n的阶乘,用n!表示 |
排列数公式 | A=n(n-1)(n-2)…(n-m+1) 阶乘式A=(n,m∈N*,m≤n) |
特殊情况 | A=n!,1!=1,0!=1 |
3.排列与排列数有何区别?
[提示] “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不是数;“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数,所以符号A只表示排列数,而不表示具体的排列.
2.(1)A=________.(用数字表示)
(2)1×2×3×4×5×6×7×8=________.(用排列数表示)
(1)120 (2)A [(1)A=5×4×3×2=120.
(2)最大的数为8,共8个因式,所以可表示为A.]
类型1 排列的概念
【例1】 判断下列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
(1)北京、上海、天津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的飞机票的价格(假设来回的票价相同);
(2)选2个小组分别去植树和种菜;
(3)选2个小组去种菜;
(4)选10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5)选3个人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
(6)某班40名学生在假期相互通信.
[思路点拨] 判断是否为排列问题关键是选出的元素在被安排时,是否与顺序有关.若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否则就不是排列问题.
[解] (1)中票价只有三种,虽然机票是不同的,但票价是一样的,不存在顺序问题,所以不是排列问题.
(2)植树和种菜是不同的,存在顺序问题,属于排列问题.
(3)(4)不存在顺序问题,不属于排列问题.
(5)中每个人的职务不同,例如甲当班长或当学习委员是不同的,存在顺序问题,属于排列问题.
(6)A给B写信与B给A写信是不同的,所以存在着顺序问题,属于排列问题.
所以在上述各题中(2)(5)(6)属于排列问题.
1.解决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取出的元素不重复”,二是“与顺序有关”.
2.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就看取出元素后排列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而检验它是否有序的依据就是变换元素的“位置”(这里的“位置”应视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看其结果是否有变化,有变化就是排列问题,无变化就不是排列问题.
[跟进训练]
1.判断下列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
(1)从2,3,5,7,9中任取两数作为对数的底数与真数,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对数值?
(2)空间有10个点,任何三点不共线,任何四点不共面,则这10个点共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面体?
(3)某班有10名三好学生,5名后进生,班委会决定选5名三好学生对5名后进生实行一帮一活动,共有多少种安排方式?
(4)若从10名三好学生中选出5名和5名后进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有多少种安排方式?
[解] (1)对数的底数与真数不同,所得的结果不同,是排列问题.
(2)四面体与四个顶点的顺序无关,不是排列问题.
(3)选出的5名三好学生与5名后进生进行一帮一活动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
(4)选出的5名三好学生与5名后进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与顺序无关,不是排列问题.
综上所述,(1)(3)属于排列问题.
类型2 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例2】 (对接教材P16T1)(1)从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则可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有( )
A.9个 B.12个
C.15个 D.18个
(2)四个人A,B,C,D坐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坐法?将它们列出来.
(1)B [用树形图表示为:
由此可知共有12个.
(2)[解] 先安排A有4种坐法,安排B有3种坐法,安排C有2种坐法,安排D有1种坐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有4×3×2×1=24(种).
画出树形图.
由“树形图”可知,所有坐法为ABCD,ABDC,ACBD,ACDB,ADBC,ADCB,BACD,BADC,BCAD,BCDA,BDAC,BDCA,CABD,CADB,CBAD,CBDA,CDAB,CDBA,DACB,DABC,DBAC,DBCA,DCAB,DCBA.
[母题探究]
1.(变条件)在本例(2)中,若在条件中再增加一条“A不坐排头”,则结论如何?
[解] 画出树形图:
由“树形图”可知,所有坐法为BACD,BADC,BCAD,BCDA,BDAC,BDCA,CABD,CADB,CBAD,CBDA,CDAB,CDBA,DACB,DABC,DBAC,DBCA,DCAB,DCBA,共18种坐法.
2.(变条件)在本例(2)中,若在条件中再增加一条“A不坐两头”,则结论如何?
[解] 如图所示的树形图:
由“树形图”可知,所有坐法为BACD,BADC,BCAD,BDAC,CABD,CADB,CBAD,CDAB,DABC,DACB,DBAC,DCAB,共12种.
3.(变条件)在本例(2)中,若在条件中再增加一条“A,B不相邻”,则结论如何?
[解] 如图所示的树形图:
由“树形图”可知,所有坐法为ACBD,ACDB,ADBC,ADCB,BCAD,BCDA,BDAC,BDCA,CADB,CBDA,DACB,DBCA,共12种.
利用“树形图”法解决简单排列问题的适用范围及策略
1适用范围:“树形图”在解决排列元素个数不多的问题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表示方式.
2策略:在操作中先将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出,然后以先安排哪个元素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再安排第二个元素,并按此元素分类,依次进行,直到完成一个排列,这样能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再按“树形图”写出排列.
[跟进训练]
2.由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的首位数字是1,且恰有三个相同数字的四位数有( )
A.9个 B.12个
C.15个 D.18个
B [本题要求首位数字是1,且恰有三个相同的数字,用树形图表示为:
由此可知共有12个.]
3.A,B,C,D四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将它们列出来.
[解] 先确定起点,有4种方法,再确定终点,有3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需要4×3=12种不同的机票.列举如下:
起点站 终点站 飞机票
类型3 排列数公式的应用
角度1 排列数的计算与证明
【例3】 (1)计算;
(2)证明:A=A·A(k≤m≤n,k,m,n∈N*).
[解] (1)原式
=
=
==.
(2)证明:右边=·==A=左边,
∴原等式成立.
角度2 与排列数相关的方程或不等式
【例4】 (1)解方程3A=4A;
(2)解不等式:A>6A.
[解] (1)由3A=4A,得=,
即=,
化简得x2-19x+78=0,解得x=6或x=13.
∵0<x≤8且0<x-1≤9,x∈N,∴原方程的解为x=6.
(2)原不等式可化为>,
即x2-21x+104>0,整理得(x-8)(x-13)>0,
∴x<8或x>13.
又∵易得2<x≤9,x∈N,
∴2<x<8,x∈N.
故x=3,4,5,6,7.
∴不等式的解集为{3,4,5,6,7}.
1.排列数的计算方法
(1)排列数的计算主要是利用排列数的乘积公式进行,应用时注意:连续正整数的积可以写成某个排列数,其中最大的是排列元素的总个数,而正整数(因式)的个数是选取元素的个数,这是排列数公式的逆用.
(2)应用排列数公式的阶乘形式时,一般写出它们的式子后,再提取公因式,然后计算,这样往往会减少运算量.
2.解含排列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的注意点
计算排列数或解含有排列数的方程或不等式时,要注意先提取公因式进行化简,然后计算,这样做可以减少运算量.A中隐含了如下条件:m,n∈N*,m≤n,A的运算结果为正整数.在解与排列数有关的方程或不等式时,要注意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跟进训练]
4.(1)计算;
(2)证明:A=A=(n+1)·A.
[解] (1)法一:===.
法二:====.
(2)证明:∵A=(n+1)×n×(n-1)×…×3×2×1,
A=(n+1)×n×(n-1)×…×3×2,
∴A=A.
又∵(n+1)·A=(n+1)·n!
=(n+1)·n×(n-1)×…×3×2×1
=(n+1)!=A,
∴A=A=(n+1)·A.
1.已知下列问题:
①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分别参加数学和物理学习小组;
②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同学参加一项活动;
③从a,b,c,d四个字母中取出2个字母;
④从1,2,3,4四个数字中取出2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
其中是排列问题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B [①是排列问题,因为两名同学参加的活动与顺序有关;②不是排列问题,因为两名同学参加的活动与顺序无关;③不是排列问题,因为取出的两个字母与顺序无关;④是排列问题,因为取出的两个数字还需要按顺序排成一列.]
2.4×5×6×…×(n-1)×n等于( )
A.A B.A
C.n!-4! D.A
D [4×5×6×…×(n-1)×n中共有n-4+1=n-3(个)因式,最大数为n,最小数为4,故4×5×6×…×(n-1)×n=A.]
3.甲、乙、丙三人排成一排照相,甲不站在排头的所有排列种数为( )
A.6 B.4
C.8 D.10
B [列树形图如下:
,共4种.]
4.A-6A+5A=________.
120 [原式=A-A+A=A=5×4×3×2×1=120.]
5.A>2的解集为________.
{n|n>4且n∈N*} [由A>2得⇒n>4且n∈N*,
所以A>2的解集为{n|n>4且n∈N*}.]
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你能写出排列数公式吗?
[提示] A=n(n-1)(n-2)…(n-m+1),
A=(m,n∈N*,且m≤n).
2.排列与排列数是一回事吗?
[提示] 不是一回事.一个排列是完成一件事的一种方法,排列数是指所有排列的个数.
3.怎样灵活选择两个排列数公式?
[提示] A=n(n-1)…(n-m+1)适用于m已知的排列数的计算以及排列数的方程和不等式.
A=适用于与排列数有关的证明、解方程、解不等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