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展开二年级下册语文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通过课文朗读,借助课后拼音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积累“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 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 表达与交流: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词句,圈出生字。
- 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任务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 学生大声朗读儿歌,标出本文共有几句话,教师点评。
- 读准词语:乞巧 月饼 赏菊 元宵 传统 祭扫 龙舟 艾香 牛郎 满堂飘
- 借助图片识记生字:观察“艾草”和“南锣鼓巷”图片,认一认,引出“艾草”“南锣鼓巷”两词,初步了解艾草的作用,识记“艾、巷”两个生字。
- 字理识字:“祭”的甲骨文
,左上是牲肉,左下为“示”,表示供奉神主的祭桌与神主牌位,右边是“又”,表示以手持肉奉献于神主会意。“祭”就是有牲肉的祭祀,即“牲祭”。
- 读准带有多音字的句子: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 对比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贴、敬、转”,交流相同点,说说书写要点,教师范写“贴、敬、转”明确书写要点。
- 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儿歌,互相评价生字是否读准确,儿歌是否读准确、读流利。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 自由读儿歌,交流:你们从这首民谣中找到了哪些我国传统节日?
- 完成填空练习:本文按照( )顺序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 )( )( )( )( )( )( ),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
任务四:识“春节”,知习俗
- 了解春节的由来:为什么叫春节呢?
2.了解春节习俗:春节时,我们会做些什么?课件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3.理解词语,感受“春节”。
(1)“贴窗花”:出示窗花图片,一张普通的红纸,可以剪出各种图案,人们借助窗花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祝福。
(2)“放鞭炮”:教师讲“年”的传说,古人为了把“年”这个怪兽赶跑,纷纷放起鞭炮。鞭炮又叫“爆竹”。
4.除了贴窗花、放鞭炮,春节还有哪些习俗?
任务五:识“端午”,归纳学法
- 初识“端午”,了解习俗。
(1)读课文,想一想:人们会怎样过端午节呢?课件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2)同桌之间练读,结合自己的见闻说一说对端午节的印象。
- 理解词语,品读“端午”。
(1)“赛龙舟”,课件播放端午节赛龙舟的视频。
(2)说一说: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
(3)学生分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4)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学生交流。
- 小组交流,归纳学法。
(1)我们已经了解了春节和端午节两个传统节日,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的。(2)小组交流,总结方法。品读与节日相关的语句,找出人们是怎样过节的。联系生活实际补充说明还有哪些其他的活动形式。
任务六:结合资料,合作探究
- 小组合作,自学归纳。课件出示:
- 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 作业设计: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哪些传说和习俗?课后和同学交流。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 传统节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 传统节日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步读文,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书写汉字,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