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5403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共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默读写字表、词语表,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归类,积累本单元的生词语;在读准字音的过程中,能拓展积累词语,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背诵积累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悯农》(其一)。2.结合课文,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在阅读中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和神奇。3.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默读写字表、词语表,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归类,积累本单元的生词语。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教学过程:任务一:字词梳理 积累运用活动1:根据提示,写准生字1.默写生字表:湖 莲 穷 荷 绝 含 岭 吴 雷 乌 黑 压 垂 户 新 迎 扑 指 针 帮 助 导 永 碰 特 积 杯 失 洗 澡 容 易 浴 桶2.交流本单元的生字分类方法。(生字结构、偏旁部首、易错字等)3.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曾经写错的字词,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改正的。4.田字格出示“含、迎、留”,学生观察,书写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5.学生交流,互相提醒。“含”由“今”和“口”组成,上面不能写成“令”;“迎”的中间部分要注意没有一撇;“留”的上半部分有点,千万不能漏掉。6.观察“荡、满、敬”,学生观察书写这三个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注意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7.交流汇报:“荡”是上窄下宽的字,下面的“汤”要写得宽大舒展;“满”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把右面写得饱满些;“敬”是左宽右窄的字,左边的“苟”略带斜度,右边的“攵”捺舒展,稳住重心。8.学生练写。活动2:利用场所名称识字1.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场所名称。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2.去过的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这些地方有哪些设施?3.借助场所的图片,重点了解这些场所的功能。4.认读并观察“博、馆、览、技、育”,边观察边识记这几个生字。“博”和“馆”是左右结构的字,“览”和“育”是上下结构的字。“览”不能读成“nǎn”。5.你还知道哪些馆?(1)学生汇报。(2)结合语境识记“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水族馆、图书馆。6.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认识生字“研、究、哨、诊”。活动3.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1.读准词语雷雨 乌云 闪电 雷声 积雪 黑夜 清新杯子 房子 窗户 野外 太空 大自然 指南针 北极星生活 活动 帮助 帮忙 向导 方向 方便 指点 主要 别处 迎面(1)开火车读词语。(2)自读词语,合作将词语分类,并能说出理由。(3)全班交流后听写词语。2.学生自由读一读字词句运用中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2.猜猜带点词语的意思。3.分小组讨论怎样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4.小结:我们可以借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中有关联的熟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5.运用方法,理解词语。有的同学的字写得很工整,有的却很潦草。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一定要镇定。任务二:日积月累,背诵经典1.观察古诗图片,说说自己的发现。2.借助拼音,把古诗《悯农》(其一)读通、读顺;“粟”是平舌音;“农”是鼻音;“种”读四声。3.自主学习,结合插图,了解古诗大意,重点理解“一粒粟”和“万颗子”。4.回顾古诗《悯农》(其二),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5.同桌之间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并背诵古诗。6.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7.拓展延伸: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当你面对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任务三:留心观察,迁移练写活动1:学习展示台。1.学生分小组交流,我们班的图书角都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2.分小组进行汇报。(1)我们制订了“图书借阅公约”。(2)我们班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便于寻找。(3)我们班的图书都有编号,借了以后便于归还,也便于登记和摆放。(4)我们班的图书有专门的同学负责管理。(5)大家都很爱借阅图书。(6)有部分同学不爱惜图书,在书中随意涂画。活动2.奇妙的大自然1.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为什么下雨后天上会挂着彩虹?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2.读一读,说一说。(1)自读例文,比较理解:边读边圈画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比较疑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2)交流自己找的疑问词,并说说它们在句中的位置。3.说一说,写一写。(1)读了这些问题,你心中还有其他的疑问吗?(2)在小组里将你的“问号”与组员进行讨论。(夏天的草叶上为什么会出现露珠?为什么狗的鼻子最灵敏?弯弯的月亮是怎么变圆的?树叶黄了为什么要落下来?)(3)小组成员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4)写一写:把你心中的“问号”写下来,制成卡片,用上“怎么、谁、什么、在哪里”等疑问词。(5)写自己的发现或收获,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6)总结:大自然是那么神奇,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我们先将自己的疑问写下,今后要留心观察,从而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在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共同制订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公约,有了这个图书管理公约以后,借阅图书是不是比以前更方便了呢?(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任务五:我爱阅读,感受奇妙1.老师知道大家都喜爱读书,你们能说说读书的好处吗?(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读书中能学知识、长才干。2.齐读课题(最大的“书”)3.说一说看到课题的时候,心里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最大的书是什么?为什么“书”这个字要加引号?这本书有什么用?为什么叫最大的书?这本书是什么样的?4.自主学习,感知神奇。(1)打开课本,带着刚才的疑问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文章读正确、流利。(2)小组交流。(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中的文字是什么?“图画”又是指什么?“岩石书”里有哪些知识?读“岩石书”有什么用?)5.品味“书本”,感知经历。(1)默读第1~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2)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对话。(3)还有什么原因让人们把岩石当成书?默读第5~10自然段。(4)岩石上除了字,还有什么?闭眼想象: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5)读岩石这本书有什么用?理解“刨根问底”:像川川这样一个劲儿地问个不停,非要把事情弄清楚、明白就叫“刨根问底”。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