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安一中2023年春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三分,计48分)1.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2.亚里土多德说:“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本性上却先于个人和家庭·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二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然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这说明以城邦为载体的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   A.集体主文  B.个人主义晨  C.平等主义至南  D.自由主义3.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由此对区域文化带来的影响有(   A.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广泛交流  B.种娃制度和佛教成为社会的重要符号C.东亚文明和印度文明开始交融  D.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4.1265年,英国召开议会,议会代表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这(   A.调整了英国的封君封臣关系  B.促使英国建立了议会君主制C.加强了基督教对西欧的控制  D.有利于英国城市获得自治权5.早期的美洲国家都会任命掌管物品清单的官员清点国家储藏食物和其他资源的大型仓库,在这一过程中,美洲地区包括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分别出现了文字系统。材料意在说明(   A.早期国家形成中产生了文字萌  B.文字的出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方C.农耕文明推动了文字的产生   D.文字的产生适应了国家管理的需要6.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大西洋沿岸城市逐渐崛起,来自更多其它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大量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于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说明(   A.价格革命萌生信贷行业  B.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C.商业革命表现形式多样  D.资本输出助推殖民扩张7、下图是“14一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号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B.B.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初的意大利C.哥白尼的“日心说”讽刺教会的腐朽  D.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初步解放8.在法国大革命中,各政权都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来教授法语;在革命过程中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这些举措旨在(   A.加强资产阶级政府集权性  B.消除封建割据以维护统一C.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  D.增强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9.钱乘旦评价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种经济的转向使一些村庄湮没、社区解体,农民要么流落城市去寻找出路,要么无业可做。然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和财富,则伴随这声声哀鸣在英格兰社会贫富拉大间距的过程中,不可遏止地增长了,这一事件(   ))A.体现殖民扩张的两面性  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助推着工业时代的到来  D.造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10.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由此可推知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   11699-17011772-17741804-18061834-18361854-1856欧洲83.645.037.336.328.9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13.346.946.434.728.1非洲、亚洲、澳洲和拉美3.18.116.329.043.0A.英国投资逐渐从欧洲转向其他地区  B,英国工业制成品在欧洲销量下降C.英国工业制成品在欧洲竞争力减弱  D.商品输出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1.巴黎公社时期,工人向公社各种报纸投寄大量信件,对公社提出批评和建议,“其中有些是个人提出的,有些是在工人俱乐部或在国际支部通过的”,这此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实行直接民主  B.重视民主监督  C.加强舆论控制  D.行政效率较高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开始觉醒,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部分运动如下表所示。时间觉醒表现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1907-1910年朝鲜反日义兵斗争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上述觉醒反映当时各国(   A.外来侵略使民族危机深重  B.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诉求  D.无产阶级成为各国反帝主力13.1908年一位德国军官曾说:“每每想到世界上存在一个强国能够消灭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从而将任何可疑的国家都赶出海上,就让人心生不安只有当我们的舰队足够强大,能够阻止任何封锁,到那时我们才能自由地呼吸,才能说我们的海上力量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该言论(   A.体现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威胁到德国  B.直接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D.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深刻矛盾14.《国际联盟盟约》指出,前同盟国的殖民地和领土是“在现代世界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自己无法生存的民族所居住的区域,因此“对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他们能最好地承担这一责任”。这就是“委任统治”。这一原则(   A.是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表现代  B.体现了对战败国的制裁C.有助于弱小的民族走向现代化  D.公正地处理了国际事务15.面对苏俄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中淡化国有计划问题的现象,托洛茨基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有了长期准备的管理经验之后,才能确定。最近时期的任务,便只能是带有一般指示性并多半是准备性的。……能够经常敏锐地适应于市场情况与市场关系。只有发展到最后,计划方法才能够也必须使市场服从自己并从而取缔市场。”这说明托洛茨基(   A意在加速苏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B.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合理性C.主张利用市场因素调节并推进计划  D.揭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弊端16.在二战尚未结束之前,美苏对战后势力范围已经做出了令双方相对满意的划分,但美苏间经济合作的破裂、西欧经济形势的恶化和西欧安全形势之间的互动,共同推动了冷战秩序的形成。由此可知,冷战秩序的形成(   A.为欧洲走向联合提供了一定条件  B.较长时期内避免了战争的威胁C.缘于政治对抗与金融竞争的结合  D.充分吸取了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古时期,阿拉伯的中等城市一般都建有数十座规模不一的清真寺,大城市则建有数百座风格退然的清真寺。城内医院、学校、商店、旅馆、澡堂、作坊、清真寺、图书馆、广场、教堂、公园、市场、书店、钱庄、水塘、墓地以及娱乐场所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由于阿拉伯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因此,市区内建有许多公共饮水处,免费供过路行人饮用。中古时期兴建的阿拉伯城市开罗、巴格达等,以及在该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的麦加、突尼斯、大马士革等城市,经过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和洗礼至今仍在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摘编自李荣建《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材料二在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首都设在拉文纳,到伦巴第王国时期转为帕维亚,这两座城市均得以迅速发展。罗马帝国崩渍后,这两座城市在东哥特王国的统治下依然得到发展,欧洲北部位于菜茵河支流默滋河流域的凡尔登、于伊、那慕尔等港口城市从8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并带动了腹地城市的发展。那时这些港口城市主要从事地方性贸易,它们对人口的增加、农民的富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港口发展成为中世纪的工业城镇。随着基督教的合法化并进而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过去位于古代城市城墙外的墓地成为教堂所在地,所以中世纪的一些城市既是圣城,也是亡灵之城。而且,在教堂和修道院周围兴起的市场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起点。——摘编自朱明《多元视角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奴隶贸易作为一种历史因素,刺激了资本主义及其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发展。换言之,持续40多年的奴隶贸易给当时正处于初始阶段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机会、改革和变化奴隶贸易对非洲现代化的具体影响是什么呢?从经济上看,非洲青壮年劳动力的损失是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此外,商品内容和交易形式的改变也不可忽视,奴隶贸易将抢掠和暴力引入了交易过程。——摘编自钱乘旦、李安山《世界现代化历程:非洲券》材料二工业革命开始了资本主义殖民制度的新时期英国机织布以其低廉的价格首先把欧洲大陆的传统棉布挤到一边,接着以其进一步增长的优势打入棉纺织品的故乡一一次大陆。…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工业资本家需要东方为其提供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自钱乘旦、李安山《世界现代化历程:亚洲卷》(1)根据材料一知识,分析早期奴隶贸易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国家殖民活动的特点,并分析推动当时西方加速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因素。(8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32年10月2日,国联在日内瓦、东京、南京三地同时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面对事实,报告书一方面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公认的事实”,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另一方面为表示中立又替日本说了些“公道”话。一曰:“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乃至“满洲为日本的生命线”的说法“可表同情暂能谅解”;二日:“中国人之抵制日货为中日冲突之重要原因”;三日:日本因疑惧满洲“北有俄国之共产主义”,故“预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之根据地”。鉴于以上情况报告书提出了“公正”地解决事变的方法即“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公然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一一摘编自崔义中乔鹏《从三国干涉还辽和李顿调查团的比较看国际干涉》材料二《联合国宪章》(下称《宪章》)开宗明义,以“我联合国人民”的名义定章立规,取代军事结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莫定了广大亚非拉国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法律基础。《宪章》明确要求联合国逐步编纂和发展国际法。联合国这项工作涉及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产生了500多项公约,促进了国际法的整体进步,从而使国际法发展成为一个比以前更加成熟的法律体系。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与其他机构或会议(如大会第六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人权委员会,以及各有关专门机构、特设委员会、专门外交会议等)为国际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一摘编自余敏友《联合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与中国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国联调查团的报告内容并分析报告内容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联与联合国的异同点。(8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科学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等从情感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类的灵魂。科学思想像盏明灯,照亮整个人类社会,科学给人以力量;而人文思想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与人文是一个整体。科学往往给人的是一种真,人文给人的是一种爱,就是说人们既能够懂得按规律办事,又懂得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使人类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走向美好的未来,一一摘编自袁正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六安一中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ADDCDDCC题号111213141516    答案BADACC    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的人们编撰农书、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活动,这些活动皆与农业相关,说明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故选A项;苏美尔泥板一般采用楔形文字书写,书写内容关于农业,不能说明其与农业发展相关,且材料内容没有说明楔形文字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约1万年左右,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古代巴比伦与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排除D项。2.【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城邦先于个人”等信息,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城邦至上,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非个人主义,故选A项;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城邦先于个天,故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不是个人主义,排除B项;平等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平等,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说明的是城邦和个人即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并未说明个体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自由主义强调人的自由,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中并未涉及人的权利,排除D项。3.【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可知波斯属于西亚文明,据材料“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可知波斯帝国征服了巴尔干和埃及地区,这些地区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所以波斯帝国的建立,可以使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广泛交流,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印度文明的符号,但没有成为波斯帝国的符号,排除B项;结合材料“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可知波斯帝国的疆域并没有到达东亚,所以波斯帝国的建立无法让东亚文明和印度文明进行交融,排除C项;结合材料“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公元前6世纪由波斯人建立的波斯帝国,而阿拉伯帝国是公元7世纪由阿拉伯人所建立,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题千可知,在13世纪后期,骑士和市民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有权利去参与议会政治,据此可知,这种做法会使得中世纪的英国城市逐渐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权,故选D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3世纪后期,英国的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这与其封君封臣制度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议会君主制在英国逐步确立,题干内容仅是涉及英国的城市自治,排除B项;据题千可知,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认可之后,城市自治程度会进一步加强,从而会削弱基督教对城市的控制,排除C项。5.【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文字系统是在政府官员清点国家储藏食物和其他资源等物品时出现的,说明文字是国家为满足管理政府资源的需要而出现的,故选D项;材料意在说明文字产生的原因在于国家管理的需要,并非强调在早期国家形成中产生了文字,A项表述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文字产生的背景而非文字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官员清点国家储藏食物是官员的职责,不是农耕文明的表现,因此材料并未说明农耕文明与文字的产生之间有什么联系,排除C项。6.【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贸中心转移,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崛起,因货物贸易的需要,出现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选C项;价格革命的表现是物价上升,金银贬值,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题目时间不符,排除B项;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的“日心说”等意味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在这之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已经出现,说明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经初步解放,故选D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宗教改革发生在德意志,排除B项;“日心说”并未讽刺教会,排除C项8.【答案】D【解析】根据“法国大革命”“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可知这些举措旨在反对外来干涉,唤醒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加强资产阶级政府集权性”,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并不存在封建割据,B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各政权”不相符合9.【答案】C【解析】据材料“一些村庄湮没、社区解体,农民要么流落城市去寻找出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和财富不可遏止地增长了”可知,村庄湮没、社区解体、农民破产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劳动力等资源,为工业革命发展提供了条件,故选C项;殖民扩张的两面性是指对殖民地而言的破坏性和建设性,与材料中英格兰社会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B项;D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材料是工业革命的背景,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制成品在欧洲地区的出口占比从83.6%下降到28.9%,说明英国工业制成品在欧洲竞争力减弱,故选C项;材料提供的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布情况,属于商品输出,“英国投资逐渐从欧洲转向其他地区”属于资本输出,排除A项;比重下降不代表销量下降,两者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不符,排除D项。1L.【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工人对公社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此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可知工人经常对公社提出意见,而公社非常重视批评的意见,组织人员审查,这体现了巴黎公社重视工人的批评监督,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的民主方式,带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巴黎公社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并非实行直接民主,排除A项;结合材料“这此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可知,巴黎公社是重视工人的意见监督,而控制奥论的做法是不让工人表达意见,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巴黎公社重视工人的批评和建议,重视民主监督,没有体现巴黎公社的行政效率是否较高,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使资本主义对亚洲的侵略更加严重,严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亚洲觉醒”,故选A项;19世纪末,印度、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通过组建资产阶级政党和领导变法运动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B项;当时各国只是开始了联合反帝斗争的尝试,排除C项;伊朗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朝鲜重在于武装反帝,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德国发展迅速,对海军力量日益重视,而当时英国强大的海军实力对德国造成了巨大的成胁和挑战,反映了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深刻矛盾,故选D项;材料中德国军官强调的是来自海军的威胁,不是美国经济的崛起,排除A项;—战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指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使得原来互相分割孤立的各国、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致于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与题千信息不符,排除C项。14.【答案】A【解析】据材料“对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可知,委任统治制度是指国际联盟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殖民地和属地分别委任给有关国家统治的制度,其实质是战胜国对战败国殖民地和属地的瓜分,故选A项;此项没有指出实质,排除B项;,这一原则忽略了弱小民族的看法,是对弱小民族的侵略,排除C项;这一做法貌似公正,实则是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重新确立国际秩序的表现,且给战败国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加剧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据材料“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有了长期准备的管理经验之后,才能确定…”可知,托洛茨基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未能适应实行全盘计划经济的条件,不能以行政命令完全取代市场调节,因此应该利用市场因素校正和调节计划,并最终使经济达到能以行政计划取代市场的发展水平,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托洛茨基张利用市场因素调节并推进计划,A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托洛茨基阐述了市场对实行计划的作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同,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利用市场因素调节并推进计划,没有揭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弊端,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据材料“但美苏间经济合作的破裂、西欧经济形势的恶化和西欧安全形势之间的互动,共同推动了冷战秩序的形成”可知材料认为美苏在西欧地区的地缘对抗和经济合作关系的恶化导致了冷战秩序的形成,故选C项;冷战秩序的开始必然加速东欧与西欧的对峙,不利于欧洲的联合,排除A项;冷战秩序的形成使世界处于战争咸胁的边缘,局部地区甚至直接爆发了武装冲突,排除B项;经济危机时期的贸易战、货币战和金融战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美苏之间的对峙和竞争说明冷战秩序并未充分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2分)(1)特点:凸显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色彩;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富有人文气息;影响深远,沿用至今。(4分,答出两点即可)(2)历史条件: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贸易环境;与宗教紧密相联。(4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文化认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4分)18.【答案】(1)影响:使大量财富流入西欧,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给美洲带来了劳动力,推动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2)特点:掠夺原料,输出商品。(2分)因素:工业革命的射扩展为寻求海外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军事实力增长,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列强之间竞争加剧;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答案】(1)内容:承认东三省归属中国,否认日军军事行动的合法性:肯定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并对日本表达同情;东北由国联共管。(答出两点给4分)原因:国联本质上是列强操弄的工具,其意志反映列强的利益;中日之间国力相差巨大:日本在国联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列强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2分,任答一点即可)(2)同:都是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都具有普遍性;二者成立的目的均为规范国际秩序,防止大战再次爆发:大国与小国在这两个组织中的权力均不平衡。(4分,任答两点即可)异:《联合国宪章》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广大亚非拉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联合国宪章》及其法律体系相较于国联盟约更加完善且更具约束力:联合国拥有更加完善高效的组织架构。(4分,任答两点即可)20.【答案】(12分)示例一观点:人文精神推动近代科学,科学进步又推动了理性主义;论证:随着文艺复兴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人文主义复苏、发展。人文主义者如但丁、薄伽丘、达·芬奇和拉斐尔等通过文学和艺术、小说、诗歌、美术和音乐等形式来表达对人价值的肯定和尊重。同时,人文主义者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理论基础;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科学摆脱了神学束缚,为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近代科学的兴起,使教会的许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17一18世纪,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涌现出了如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康德等众多启蒙思想家,他们积极主张人的思考和判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总之,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示例二是观点:人文思想给人以方向,指引人类前进论证:14一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冲击封建神学统治,促进了欧洲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转型;17、18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欧美社会逐渐项近代社会迈进。因此,一定时期的人文思想,往往能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的进步。(其他观点也可,如:科学给人以力量,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关试卷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