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519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519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519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5193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5193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及答案
展开1.3 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冶炼 B.石灰水粉刷墙壁 C.食物腐败 D.燃放鞭炮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电子转移 B.元素化合价变化 C.氧元素参加反应 D.原子重新组合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H2+C122HCl
②A12O3+2NaOH=2NaAlO2+H2O
③2HgO2Hg+O2↑
④CuO+2HNO3=Cu(NO3)2+H2O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4.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无电子转移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OH+HCl=NaCl+H2O B.3Fe+2O2Fe3O4
C.Fe2O3+3CO2Fe+3CO2 D.2H2O2H2↑+O2↑
6.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利用了下列反应:2K2Cr2O7 + 2C2H5OH + 8H2SO4 = 2K2SO4 + 2Cr2(SO4)3 + 3CH3COOH + 11H2O(和Cr3+在溶液中的颜色分别为橙色和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C.K2Cr2O7和Cr2(SO4)3都是电解质
D.若司机醉酒驾车,则检测器中物质由橙色变为绿色
7.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A.C+H2OCO+H2
B.2Na2O2+2H2O=4NaOH+O2↑
C.2F2+2H2O=4HF+O2
D.3NO2+H2O=2HNO3+NO
8.下列反应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a(ClO)2→Cl2 B.H2→H2O
C.SO3→H2SO4 D.Na→NaOH
9.用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填空。
2Na2O2+2H2O=4NaOH+O2↑,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
10.下列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是
A.氯气 B.金属钠 C.氯化铁 D.稀硝酸
1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成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12.亚硝酸(HN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
A.N2 B.N2O3 C.HNO3 D.NO2
13.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Na →Na2O2 B.Cl2→HCl C.CaO→Ca(OH)2 D.Fe2O3→Fe
1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H2O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的是( )
A.Cl2+H2O=HCl+HClO B.2Na+2H2O=2NaOH+H2↑
C.2F2+2H2O=4HF+O2 D.CaO+H2O=Ca(OH)2
15.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O2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漂白性
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
16.下列盐酸参与的反应中,HCl被氧化的是
A.NaOH + HCl = NaCl+ H2O
B.Fe + 2HCl = FeCl2 + H2
C.CuO + 2HCl = CuCl2 + H2O
D.MnO2 + 4HCl(浓)MnCl2 + Cl2 + 2H2O
17.在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18.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9.在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20.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VA族,其价态为+3价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的双氧水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则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弱到强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21.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2.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
②
③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
B.在①③反应中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D.是的还原产物
23.据以下反应判断Cu2+、Fe2+、Fe3+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①Fe+CuCl2=FeCl2+Cu ②2FeCl3+Cu=2FeCl2+CuCl2
A.Fe3+>Cu2+>Fe2+ B.Fe3+>Fe2+>Cu2+
C.Fe2+>Cu2+>Fe3+ D.Cu2+>Fe2+>Fe3+
24.已知只有符合以下规律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够自发进行,即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若下面三个离子反应都能发生:2A-+C2=2C-+A2,2C-+B2=2B-+C2,2X-+C2=2C-+X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B2>C2>A2 B.X2与B- 能发生反应
C.氧化性B2>C2>X2 D.还原性X- >C- >B-
25.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H2O2>Fe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B.
C.H2O2+H2SO4=SO2+O2+2H2O
D.
26.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工业炼钢 B.燃放鞭炮 C.豆浆制豆腐 D.食物腐败
27.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氧原子的得失
C.化合价的升降 D.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CuO → Cu B.Fe → FeCl2 C.H2SO4 → SO2 D.HNO3 → N2O
29.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 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①Cl2+H2O=HCl+HClO ②4Fe(OH)2+O2 +2H2O=4Fe(OH)3
③2F2 +2H2O=4HF+O2 ④2Na+2H2O=2NaOH+H2↑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30.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1.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I2+SO2+2H2O=H2SO4+2HI;2FeCl2+Cl2=2FeCl3;2FeCl3+2HI=2FeCl2+2HCl+I2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32.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3.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可表示为:C +2H2SO4(浓)CO2↑+2SO2↑+2H2O。
(1)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作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硫酸 ___________(填“被氧化”或“被还原”)。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
考答案:
1.B
【详解】A.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
B.石灰水粉刷墙壁发生反应 ,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C.食物腐败是食物被氧气氧化的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
D.燃放鞭炮时,黑火药发生爆炸,反应方程式是2KNO3+ S + 3C K2S + N2 ↑+ 3CO2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
选B。
2.A
【详解】A.电子的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A正确;
B.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B错误;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C错误;
D.原子重新组合时发生化学反应,但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D
【详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无化合价的改变,凡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④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没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①③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有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选:D。
4.D
【详解】A.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为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A不正确;
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B不正确;
C.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分类依据是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与导电能力无关,C不正确;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D正确。
答案选D。
5.A
【分析】反应中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判断。
【详解】A.NaOH+HCl=NaCl+H2O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
B.3Fe+2O2Fe3O4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存在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Fe2O3+3CO2Fe+3CO2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存在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2H2O2H2↑+O2↑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存在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B
【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有离子参加反应,也有离子生成,属于离子反应,故B错误;
C.K2Cr2O7和Cr2(SO4)3都属于盐,在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都是电解质,故C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司机醉酒驾车,检测器中被乙醇还原为Cr3+,溶液的颜色橙色变为绿色,故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在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2O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H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水作氧化剂,A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Na2O2中的-1价的O元素部分升高变为O2中的0价,部分降低变为NaOH中的-2价,而H2O的组成元素在反应前后价态不变,因此Na2O2作氧化剂、还原剂,而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在该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2O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O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水作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NO2中的+4价的N元素部分升高变为HNO3中的+5价,部分降低变为NO中的+2价,而H2O的组成元素在反应前后价态不变,因此NO2作氧化剂、还原剂,而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8.BD
【详解】A.次氯酸钙转化为氯气的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气转化为水的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B符合题意;
C.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的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需要加氧化剂,故C不符合题意;
D.钠转化为氢氧化钠的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9. Na2O2 Na2O2
【详解】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氧元素化合价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中“只靠近不交叉”原则可知,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双线桥表示为:。
10.B
【分析】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化合价只能降低,只能做氧化剂;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化合价只能升高,只能做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升高,也可以降低,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
【详解】稀硝酸中N元素为最高价,只能做氧化剂;氯气中Cl元素为中间价、氯化铁中Fe元素为中间价态,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金属钠中Na元素为最低价态,只能做还原剂,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熟悉利用元素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中学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的主要有高锰酸钾、硝酸、浓硫酸、氯气、过氧化氢、次氯酸、三价铁离子等;常用作还原剂主要有钠镁铝铁等常见金属单质、C、氢气、CO、亚铁离子、硫离子、碘离子等。
11.B
【详解】苹果汁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是由于Fe2+(淡绿色)被氧化成Fe3+(棕黄色)。加入维生素C可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说明维生素C可防止Fe2+被氧化成Fe3+,即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答案选B。
12.A
【分析】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得到电子,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反应后产生的物质中化合价低于+3价即满足题意。
【详解】A.N2中N的化合价为0,可能生成的物质是N2,A满足题意;
B.N2O3中N化合价为+3价,B不满足题意;
C.HNO3中N化合价为+5价,C不满足题意;
D.NO2中N化合价为+4价,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A。
13.D
【详解】A.Na →Na2O2中,Na元素化合价升高,需加氧化剂发生反应,A错误;
B.Cl2→HCl中,虽然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但可与水反应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CaO→Ca(OH)2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Fe2O3→Fe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加还原剂发生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14.A
【详解】A、Cl2+H2O=HCl+HClO,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但H2O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故A正确;
B、2Na+2H2O=2NaOH+H2↑,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故B错误;
C、2F2+2H2O=4HF+O2 ,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水作还原剂,故C错误;
D、CaO+H2O=Ca(OH)2,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5.C
【详解】A.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故A正确,不选;
B.S元素最高价为+6,最低价位-2,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正确,不选;
C.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SO2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符合题意;
D.SO2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如红酒中添加少量SO2作防腐剂,故D正确,不选。
答案选C。
16.D
【详解】A.NaOH + HCl = NaCl+ H2O:所有的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HCl既没有被氧化也没有被还原,A不合题意;
B.Fe + 2HCl = FeCl2 + H2:Fe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中的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不合题意;
C.CuO + 2HCl = CuCl2 + H2O:所有的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HCl既没有被氧化也没有被还原,C不合题意;
D.MnO2 + 4HCl(浓)MnCl2 + Cl2 + 2H2O:MnO2中的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Cl中的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B
【详解】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变化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中,只有置换反应一定有化合价变化,所以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18.D
【详解】A.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可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可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D。
19.B
【详解】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变化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中,只有置换反应一定有化合价变化,所以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20.A
【详解】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①中现象可知:NaBiO3把Mn2+氧化生成,则NaBiO3(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KMnO4(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②中现象可知:KMnO4氧化H2O2产生O2,自身被还原为Mn2+,则KMnO4(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H2O2的氧化性;由③中现象可知:I-被双氧水中的H2O2氧化成I2,则H2O2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I2(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综上所述,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I2<H2O2<KMnO4<NaBiO3,故选A。
21.A
【详解】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高锰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氯化锰和氯化钾;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反应为氯化铁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化钾和氯化亚铁,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
A.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氧化性顺序为:MnO>Cl2>Fe3+>I2,A正确;
B.三个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C错误;
D.实验②是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生成氯化铁,证明Fe2+有还原性,没有证明有氧化性,D错误;
故选A。
22.B
【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是还原产物。
【详解】A.根据反应③,的氧化性比强,根据反应②,的氧化性比强,故的氧化性比强,则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A正确;
B.在①中是氧化产物,在③中作氧化剂,B错误;
C.根据反应①,的氧化性比强,根据反应③,的氧化性比强,根据反应②,的氧化性比强,故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正确;
D.根据反应①,中元素化合价从+7降低到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的是还原产物,D正确;
故选B。
23.A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含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解答;
【详解】①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Cl2为氧化剂,氧化性Cu2+>Fe2+;②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则FeCl3为氧化剂,氧化性Fe3+>Cu2+;则各粒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3+>Cu2+>Fe2+,故A正确;
答案选A。
24.B
【详解】2A-+C2=2C-+A2中,A-为还原剂,A2为氧化产物,C2为氧化剂,C-为还原产物,氧化性C2>A2,还原性A->C-;2C-+B2=2B-+C2中,C-为还原剂,C2为氧化产物,B2为氧化剂,B-为还原产物,则氧化性B2>C2,还原性C->B-;2X-+C2=2C-+X2中,X-为还原剂,X2为氧化产物,C2为氧化剂,C-为还原产物,则氧化性C2>X2,还原性X->C-。A、根据上述分析,氧化性B2>C2>A2,故A正确;B、氧化性B2>C2>X2,所以X2不能与B-发生反应,故B错误;C、氧化性B2>C2>X2,故C正确;D、还原性X- >C- >B-,故D正确。故选B。
25.CD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假设选项的反应可以发生,判断出还原剂、还原产物,比较微粒的含有性,然后再跟题干已知信息比较,判断正误。
【详解】A.若反应可以发生,则还原剂是SO2,还原产物是Fe2+,因此可得物质的还原性:SO2>Fe2+,与题干信息相符合,A正确;
B.若反应可以发生,则还原剂是SO2,还原产物是I-,因此物质的还原性SO2>I-,与题干信息相符合,B正确;
C.若反应H2O2+H2SO4=SO2+O2+2H2O能够发生,则还原剂是H2O2,还原产物是SO2,则物质的还原性:H2O2>SO2,与题干信息相违背,C错误;
D.若反应能够发生,则还原剂是Fe2+,还原产物是I-,物质的还原性:Fe2+>I-,与题干信息相违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D。
26.C
【分析】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该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其特征是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详解】A项、金属冶炼中,金属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所以一定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项、燃放鞭炮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所以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项、点制豆腐,是利用胶体的聚沉性质,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项、食物腐败过程是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食物腐败过程中有电子转移,则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特点是解本题关键。
27.D
【详解】A项、原子重新组合时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但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项、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B错误;
C项、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C错误;
D项、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即电子的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其实质为电子的转移或得失,注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关键。
28.B
【详解】A. 氧化铜转化为铜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需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实现,A不符合题意;
B. 铁转化为氯化亚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B符合题意;
C. 硫酸转化为二氧化硫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需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实现,C不符合题意;
D. 硝酸转化为一氧化二氮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需要加入适当的还原剂才能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9.A
【详解】①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与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的作用相同,故①错误;
②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与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的作用相同,故②错误;
③水是还原剂,与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的作用不相同,故③正确;
④水是氧化剂,与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的作用不相同,故④正确;
③④正确,故选A;
答案:A
30.D
【详解】A.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可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可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也可能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D。
31.D
【详解】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
①SO2为还原剂,HI为还原产物,故SO2的还原性强于I-;
②FeCl2为还原剂,FeCl3为还原产物,故Fe2+的还原性强于Cl-;
③HI为还原剂,FeCl2为还原产物,故I-的还原性强于Fe2+;
综上所述I-、Fe2+、Cl-、SO2四种粒子的还原性强弱大小为SO2>I->Fe2+>Cl-,故答案选D。
32.A
【详解】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高锰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氯化锰和氯化钾;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反应为氯化铁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化钾和氯化亚铁,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
A.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氧化性顺序为:MnO>Cl2>Fe3+>I2,A正确;
B.三个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C错误;
D.实验②是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生成氯化铁,证明Fe2+有还原性,没有证明有氧化性,D错误;
故选A。
33. CO2 SO2 H2O 还原剂 被还原 CO2
【详解】(1)由氧化物定义可知,CO2、 SO2、 H2O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含有氧元素,为氧化物,故答案为:CO2、SO2、H2O;
(2)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的二氧化碳为氧化产物,木炭为还原剂,CO2
为氧化产物,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答案为:还原剂,被还原,CO2。
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导学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1金属材料》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1金属材料》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铁及其化合物》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铁及其化合物》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