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分层作业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5423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作业课件ppt
展开[2023山东潍坊期末]2022年9月5日12:52,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发生时重庆市江北区市民通过手机等接收到了ICL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1~2题。1.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地震震级、震中距、地震烈度之间的关系是( )
2.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A.干旱B.海啸C.滑坡D.洪涝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地震时,地震震级越大,地震烈度越大,A正确,B错误;地震的烈度与震中距有关,随着震中距的变大,烈度变小,C、D错误。故选A。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此次地震位于四川盆地,地势崎岖,四周落差较大,因此发生地震之后会造成山体滑坡,C正确;地震不会引起洪涝和干旱,A、D错误;该地远离海洋,因此此次地震不会造成海啸,B错误。故选C。
[2023云南大理期末]2022年6月17日广西融水遭特大暴雨袭击,因受暴雨山洪影响,位于山体冲沟口的某村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据此完成3~4题。3.与此次地质灾害相关的因素不包括( )A.暴雨B.植被破坏C.山高谷深D.火山喷发4.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伤害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停工停产和交通、通信中断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地质灾害应为泥石流,泥石流的发生与火山喷发无关,D符合题意。此次地质灾害是由暴雨引发,山区山高谷深,地表径流量大,再加上植被破坏而形成泥石流,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第4题,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其中,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短时间无法恢复,A正确;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及停工停产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危害有限,B、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5~6题。
5.下列对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6.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B.位于山区C.植被覆盖差D.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解析 第5题,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且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第6题,滑坡和泥石流都属于山区自然灾害,两者的发生条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泥石流的发生需要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而滑坡不需要。
7.下图所示地区是地震灾害多发区。该地区又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分布有众多的历史古城。地震使该地区的一些历史古城破坏严重,大量罗马式、哥特式等建筑风格的名胜古迹被摧毁,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同时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该区域频繁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并列举该区域容易发生的其他地质灾害。
该区域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震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或泥石流)。
(2)试分析几乎每次大地震都会造成该区域重大损失的原因。
震级大;震源浅;古建筑抗震能力差;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至少答对三点)
解析 第(1)题,本区处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易发地震。地震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板块交界处还常见火山灾害。第(2)题,结合材料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解释。
下图为某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火山C.地震和滑坡D.火山和泥石流
9.在地质灾害气象等级中,甲、乙、丙三地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山地丘陵,坡度大,地势起伏大D.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质灾害主要是由台风引发,且该地质灾害位于内陆,则可能是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发生在山区,故甲、乙、丙三地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11.图中数码表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滑坡边界的形态、古河道以及现今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滑坡掩埋的阶地以及古堰塞湖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阻塞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C正确。第11题,图中最先有古河道,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滑坡体掩埋了部分阶地,同时,滑坡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因此图中数码表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干流沿断裂带发育,泥石流灾害频繁,有“泥石流自然博物馆”之称。某年某地质队在小江干流某处选取横向剖面,沿剖面自西向东选择甲、乙、丙、丁四地垂直向下钻探,获得了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的有关数据(下表)。该地质队考察中发现,当地人利用人工阶梯改造河床微地貌形态,使河道纵向呈现一系列阶梯状,形成“人工阶梯—深潭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泥石流灾害,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小江流域主要泥石流沟分布图
(1)请在下图中标注甲、乙、丙、丁四个勘探点的位置,并绘制沉积岩层在地下的分布示意图。
(2)分析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形和地质原因。(3)说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减少泥石流灾害的作用原理。
小江流域地处山区,多沟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导致泥石流灾害多发。
该系统可降低水流速度,减轻流水对沟谷的侵蚀;阻挡、沉积沙石,使水沙(石)分离,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作业课件ppt,共15页。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作业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辽宁省地理简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背景图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探究点一地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