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PPT整册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作业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作业课件ppt,共20页。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下图是该地貌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2.选项中的地貌与材料所描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西北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这种“蜂巢”地貌是风蚀壁龛,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风力侵蚀,C正确;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而“蜂巢”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A错误;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B错误;西北地区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小,D错误。第2题,“蜂巢”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A图为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B图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的结果;C图为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的结果;D图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的结果。故选B。
[2023·吉林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的景观图,草方格是当地改善环境的一种有效措施。据此完成3~4题。3.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东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4.该景观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干旱少雨B.寒冷少雨C.高温干旱D.炎热干燥
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草方格可以防治荒漠化,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该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东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森林。故选B。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处于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故选A。
5.[2023·湖南邵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沙丘形态特征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某科考小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对该地区的风力状况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对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的山前沙丘区内的风沙地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与描述,并探究主要沙丘的形态特征。沙丘区如图所示,沙丘区内有13条间歇性河流,图中右上角为沙丘区内的一种沙丘类型。
(1)识别图中A所示的沙丘类型,并画出其剖面图。(提示:剖面图中应包括风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坡度陡缓)
(2)试描述图示区域沙丘的分布规律,推测沙丘物质的主要来源。
(3)科考小队通过对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采样,发现其沙粒的颗粒大小存在差异,利用所学的风沙地貌的知识,尝试推断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 (1)新月形沙丘。剖面图如下:
(2)沙丘区位于祁漫塔格山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上,呈狭长带状延伸;区内有13条间歇性河流搬运沉积物为风沙地貌发育提供了物质来源。(3)迎风坡颗粒大,背风坡颗粒小;沙丘迎风坡风力大,风的搬运能力强,只有颗粒大的搬运物能够沉积;沙丘背风坡风力小,加上背风坡易形成涡流,风的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小的搬运物能够沉积。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处的沙丘为新月形沙丘。剖面图中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丘主要分布在祁漫塔格山的山前冲积扇附近,呈现出狭长的形态;该区域有13条间歇性河流,河流在流经干旱地区时会挟带大量的泥沙,沙丘的沙源最有可能来自河流。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外力形式存在差异,迎风坡风的搬运能力强,此时只有颗粒大的搬运物能够沉积,颗粒小的会被侵蚀、搬运,因此迎风坡处的沙子一般颗粒较大,沙丘背风坡风力小,加上背风坡易形成涡流,风的搬运能力减弱,搬运到沙脊线附近的沙子会逐渐下落,沉积到背风坡,因此背风坡的沙子颗粒较小。
[2023·广东广州阶段训练]在一定风速下,匍匐状(贴地生长)、丛状(枝条稀疏)、球状(枝叶茂密)三种植物株型的风蚀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的风蚀量)随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下图)。在固沙植物的冠层背风侧,往往因风速降低而形成风沙堆积。据此完成6~8题。
6.关于不同覆盖度植物株型风蚀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覆盖度为45%时,匍匐株型风蚀率每分钟为0.9克/米2B.覆盖度低于35%时,匍匐状株型固沙能力最强C.覆盖度越高,三种植物株型的风蚀率差异越大D.同等植被覆盖度条件下,丛状株型风蚀率最高7.相对匍匐状和球状株型,丛状植物阻沙、固沙能力弱的原因是( )A.冠层枝叶密集B.透风系数较小C.随风摆幅较大D.茎干直立强硬8.随覆盖度增加,球状株型枝下和株间的风沙堆积减少,影响因素是( )A.土壤水量B.叶片数量C.风沙来源D.风速大小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同等植被覆盖度条件下,丛状株型风蚀率最高,D正确;覆盖度为45%时,匍匐株型风蚀率每分钟约为0.5克/米2,A错误;覆盖度低于35%时,球状株型的风蚀率最低,固沙能力最强,B错误;覆盖度越高,三种植物株型的风蚀率差异越小,C错误。第7题,相对匍匐状和球状株型,丛状植物枝条相对稀疏且柔软,透风系数较大,在风的作用下摆动幅度较大,因而阻沙、固沙能力相对较弱,球状株型的茎干更为直立强硬,冠层枝叶密集、透风系数较小、茎干直立强硬均有利于减弱风沙,起到固沙作用。故选C。
第8题,随覆盖度增加,植株间距减小,球状株型的枝下和株间因“狭管效应”而形成局部风蚀,一定程度削弱了风力堆积作用,风沙堆积减少。球状株型的特征为枝叶茂密,叶片数量的增多对抑制风沙堆积的影响小,风沙堆积减少的位置为枝下和株间,更强调局部风力的增强对风沙堆积的影响。土壤水量、风沙来源与设问无关。故选D。
下面图1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口附近。图2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12、1月B.3、4月C.7、8月D.10、11月10.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坡陡B.背风坡坡缓C.迎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D.两个尖角指向下风向
解析 第9题,由题干可知该景观出现在雨季。由图可知,该地3、4月为雨季。第10题,新月形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迎风坡搬运作用较强,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两个尖角指向下风向。
11.(拓展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为防治风沙,当地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示范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作业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风力堆积,西北风,风力侵蚀,西北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图片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