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红外线,太阳辐射,晚上都存在,对流层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影响(1)削弱了到达地面的 。 (2)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由低纬度向两极 。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知识拓展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全部被地面吸收,其中又有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宇宙空间。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如颜色、干湿状况、粗糙程度等。知识拓展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图解地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
图解地理大气受热过程示意
两个热量来源:太阳短波辐射(少量)、地面长波辐射(大量)。两大受热过程:地面受热(“太阳暖大地”)、大气受热(“大地暖大气”)。
连线生活我国新疆地区流行这样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试分析新疆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提示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内部,晴天多,降水稀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的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到了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保温效果差,地面气温较低。因而昼夜温差大。
探究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哪些方面?与人类的生活有何关系?
视角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材料一 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唱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材料二 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对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精准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结合材料探究:(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蓝的”,天上的云为什么是白色的?
提示 蓝光、紫光的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云能反射太阳光,反射没有选择性,故反射光呈白色。
(2)分析浓雾天气能见度较低,但是交通信号灯却较醒目的原因。
提示 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能见度。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较容易被看见。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随纬度、时间而变化
(1)随纬度变化(图1)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2)随时间变化(图2)正午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清晨或黄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被大气削弱得多。
大气削弱作用原理的“五大”应用
下图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某种削弱作用。读图,完成1~2题。
1.这种作用是( )A.吸收B.反射C.散射D.保温2.下列现象不属于这种作用造成的是( )A.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B.日落后天空仍然很明亮C.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房内仍有亮光D.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物质时,一部分太阳辐射被改变方向,并向四周弥散,这种作用属于大气的散射,C正确。第2题,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因此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属于大气的反射作用,故选D。
[2023·河南开封模拟]“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交通规则,交通信号灯颜色的选择也蕴藏着一些地理知识。据此完成3~4题。3.交通信号灯选择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原理是( )A.波长较短容易被吸收B.波长较长容易被吸收C.波长较短不容易被散射D.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4.下列现象与此原理相似的是( )A.日出、日落时的霞光B.晴天夜间温度低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利用人造烟雾抵御寒潮
解析 第3题,红色、黄色、绿色三种颜色在可见光中波长都较长,而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交通信号灯选择波长较长的可见光,能够保证即使在阴雨、大雾天气,人们也能够清楚地看见信号灯的颜色。故选D。第4题,日出、日落时出现霞光属于大气的散射作用,霞光在日出、日落前后出现,由接近地平线的太阳光经过大气中尘埃、水汽和空气分子散射后的剩余色光形成。故选A。
视角2 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受热过程
材料一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可分解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地面”三个环节。下图示意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材料二 据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和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9日消息,韩国首个月球轨道探测器“赏月”号(“Danuri”)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2时45分许执行首轮“进入月球轨道”(LOI)任务,成功进入绕月飞行轨道。移民月球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难度依然较大,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而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
结合材料探究:(1)根据材料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三个环节的理解。
提示 “太阳暖大地”即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大地暖大气”即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还地面”即大气逆辐射将热量归还给地面。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月球表面白天温度为什么高达127 ℃。
(3)根据材料二,说明月球表面夜晚温度为什么低至-183 ℃。
提示 月球基本上没有大气,白天太阳辐射到达月球表面时几乎不会受到大气反射、吸收、散射等削弱作用的影响,太阳辐射几乎可以全部到达月球表面。
提示 月球基本上没有大气,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起保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为什么月球上的气温变化如此剧烈,而地球上的气温比较稳定。
提示 月球基本上没有大气,不能调节昼夜温差。地球上有大气层,白天大气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温度上升缓慢;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下降缓慢。
大气受热过程“三部曲”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四大”表现
[2023·云南丽江期末]读地球表面热量交换示意图,完成1~2题。
1.由图中的热量交换过程可知,对图中数码标注箭头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为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 ③为地面吸收的大气辐射 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A.①②B.②③C.③⑤D.①⑤
2.小明2023年1月5日下晚自习时发现天有些阴沉,第二天7:00上学时草地上无霜,这一现象与图中哪些因素有关?( )A.①②B.③⑦C.③⑤D.④⑥
解析 第1题,结合图可知,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少量吸收,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⑥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⑦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故选D。第2题,小明在2023年1月5日下晚自习时发现天有些阴沉,表明当天云层较厚,云层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较多,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间降温幅度小,所以第二天7:00上学时草地上无霜。这一现象主要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有关,图中③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故选C。
[2023·山东青岛即墨高一期中]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上图,完成3~4题。
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4.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地理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选择性,紫外线,可见光,低纬度,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名师助学,情境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