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5生物和生物圈选择题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5生物和生物圈选择题②第1页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5生物和生物圈选择题②第2页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5生物和生物圈选择题②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5生物和生物圈选择题②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5生物和生物圈选择题②,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5生物和生物圈选择题②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同种树在同一地区单独生长和成群生长时形态呈现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乙中成群生长的树与树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影响甲、乙树形态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等
    D.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干旱的陆地环境
    B.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是用孢子生殖
    C.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卵外有坚韧的卵壳,适应陆地环境
    D.许多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利于躲避敌害与捕食猎物
    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以下谚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瑞雪兆丰年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玉米遇旱穗难伸
    D.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4.(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5.(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
    B.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水毛茛叶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D.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6.(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动调节的结果
    7.(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
    B.草尽狐兔愁:草→兔→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
    8.(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它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
    环境
    温度
    土壤湿度
    纸盒左侧
    20只
    明亮
    30℃
    干燥
    纸盒右侧
    20只
    阴暗
    30℃
    潮湿
    A.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B.两侧都应是阴暗环境
    C.两侧的温度可以不同 D.两侧的士壤都要是潮湿的
    9.(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小莲在爷爷种植了黄瓜、辣椒、茄子的菜园里帮忙拔除杂草,她需要拔掉的是(  )
    A.   B.  
    C.   D.    
    10.(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1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3.(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某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这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若有毒物质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哪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大气CO2浓度
    15.(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下列所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D.改造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16.(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相互影响
    17.(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宋代起,我国就混养四大家鱼,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关于混养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不变 B.混养后池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鱼是混养池塘中的生产者 D.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逐渐减少
    18.(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平原相比,山中桃花开花晚的原因是(  )
    A.移栽到平原后,开花时间不变 B.地势高,温度比平原低
    C.降水比平原多 D.所需温度比平原高
    19.(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可以称为怀化“绿色之肺”的是(  )
    A.商业步行街 B.山背梯田 C.五强溪水库 D.雪峰山森林公园
    20.(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由于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各种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题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草、鹰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和系统
    D.此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1.(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诗句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仅捕食 B.仅竞争
    C.合作和捕食 D.竞争和捕食
    22.(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四条食物链
    B.食虫鸟和青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该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草
    23.(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礼记·月令》:“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描写的是立夏节气。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土壤
    24.(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花萼山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美,是人们康养度假的胜地。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对该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绘制了图一花萼山森林生态系统部分成分示意图(①~④表示某种生理活动,a、b、c表示丙中的三种生物)和图二生态系统组成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花萼山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图一中乙合成的有机物
    B.图一中③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
    C.一般情况下,花萼山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
    D.图一中甲对应图二中③,若图一受有毒物质污染,则食物网中c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25.(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胡杨树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体现了(    )
    A.环境能改变生物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会影响环境 D.环境会影响生物
    26.(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左氏春秋》记载了稻田杂草——稗草,它与水稻外形相似,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则水稻与稗草的关系是(  )
    A.竞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合作关系 D.捕食关系
    27.(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浮萍是一种漂浮植物,通过植株上细小的纤毛形成的一层空气带而浮在水面上生长,通常用种子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葫芦藓和浮萍都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
    B.浮萍的生长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浮萍能浮在水面上生长,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浮萍细胞的细胞膜
    28.(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狼在部分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从大到小的分类等级依次是:种、属、科
    B.分类等级“科”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C.狼群间会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D.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狐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29.(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农作物受旱导致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在性状上的差异性。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详解】A.甲、乙树属于同种树,树冠的差异可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A错误。
    B. 乙中成群生长的树与树之间竞争阳光,水分等,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
    C. 影响甲、乙树形态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等,C正确。
    D. 生物适应环境,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各自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2.B
    【分析】现存的各种生物都是对环境相适应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在对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详解】A.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A正确。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的能力较强,B错误。
    C.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起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适应陆地环境,C正确。
    D. 许多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属于保护色,利于躲避敌害与捕食猎物,D正确。
    故选B。
    3.B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对于所有的生物来说,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都影响着它们的生活,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非生物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详解】A.瑞雪兆丰年指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生物因素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B符合题意。
    C.玉米遇旱穗难伸,体现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体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和水分对生物瓜豆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且地上的枝叶部分很小,这是为了增大对水的吸收同时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
    B.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故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错误。
    C.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同时,蚯蚓的粪便可使土壤肥沃,有利于根的生长,体现了生物对环境土壤的影响,C正确。
    D.炎热荒漠地区缺少水,故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错误。
    故选C。
    5.A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毛茛叶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2)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经过自然选择让有利的变异留下来,最后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不是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A错误。
    B.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
    C.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即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所以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6.D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详解】A.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比如“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草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因此“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A正确。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
    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中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7.B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鹬、蚌、渔翁都是消费者,缺少生产者,A错误。
    B.草尽狐兔愁:草是生产者,兔、狐是消费者,草→兔→狐,B正确。
    C.蝉→螳螂→黄雀,缺少生产者,C错误。
    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植物→虾→小鱼→大鱼,箭头方向反了,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对照实验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当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唯一变量是光。所以,选项中“两侧鼠妇的数量”应该相同且适宜、“两侧应是阴暗、明亮的环境”、“两侧的温度”应该相同且适宜、“两侧的士壤都要是潮湿的”。故D修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C
    【分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
    【详解】由图可知,A为辣椒植株,B为黄瓜植株,D为茄子植株,C为杂草,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了枫林叶色的变化,A正确。
    B.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体重新利用,B错误。
    C.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长开花的影响,C正确。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阳光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11.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生物依赖环境是(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A错误。
    BD.甘蓝种到北京时,长成后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甘蓝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6.5千克,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而不是环境适应生物,B正确,D错误。
    C.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C错误。
    故选B。
    12.A
    【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D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含有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含有的能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甲、丙、乙、丁,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丙→乙→丁。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能沿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食物链“甲→丙→乙→丁”中丁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体现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而不是水分、光照、CO2浓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详解】A.改造后群落中植物的优势种为菖蒲、芦苇、睡莲,而这三种植物均水生植物,所以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A不符合题意。
    B.从表中可知,改造前植物种类20中,改造后植物种类30种,生物种类增加了10种,所以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B不符合题意。
    C.由B可知,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植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从而增加该区域内的氧含量,植物还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增加该区域的湿度,所以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改造后生物种类增多,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D符合题意。
    故选D。
    16.B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
    【详解】“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7.B
    【分析】根据不同鱼类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叫做混合放养。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详解】A.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各成分的数量及所占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A错误。
    B.混养后池塘中生物的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B正确。
    C.鱼属于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是混养池塘中的消费者,C错误。
    D.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D错误。
    故选B。
    18.B
    【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C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这说明,山上地势高,温度比平原低,B正确。
    故选B。
    19.D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称为怀化“绿色之肺”的是雪峰山森林公园,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差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错误。
    B.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错误。
    C.动物和植物都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没有系统层次,C错误。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正确。
    故选D。
    21.D
    【分析】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
    【详解】诗句中的鼠与雀都要吃粮仓中的粮食,因此两者构成了竞争关系,兔要吃草,狐要吃兔,狐与兔之间构成了捕食关系。
    故选D。
    22.A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常以营养为纽带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而形成的简单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
    【详解】A.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①草→鼠→猫头鹰;②草→鼠→蛇→猫头鹰;③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④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⑤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故A不正确。
    B. 食虫鸟和青蛙都捕食食草昆虫,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故B正确。
    C.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故C正确。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在向下一营养级传递的时候是逐渐减少的,因为上一营养级的生物并不能全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总有一部分能量随着生物的遗体、粪便或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利用。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量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因此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含能量最多的是草,故D正确。
    故选A 。
    23.A
    【分析】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难度适中。
    【详解】由题可知,上述诗句描述的是立夏节气,立夏前后变化最明显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故选A。
    24.A
    【分析】1.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详解】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花萼山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光能,A错误。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故图一中③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B正确。
    C.花萼山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因此,一般情况下,花萼山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C正确。
    D.图一中甲对应图二中③分解者,乙能吸收二氧化碳,是生产者,故食物链是乙→a→b→c,和乙→a→c,因此,若图一受有毒物质污染,则食物网中c有毒物质积累最多,D正确。
    故选A。
    25.B
    【分析】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详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可见,胡杨树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6.A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等。
    【详解】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七星瓢虫不是蚜虫、猎豹不是羚羊。②竞争关系:争夺空间、阳光、食物、配偶等。如: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③合作关系:同种生物之间互助。如蜜蜂、蚂蚁群体内的分工与合作。④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如:人和人小肠内的蛔虫。⑤共生关系: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由题意可知,水稻和稗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A。
    27.C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
    3.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详解】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靠孢子繁殖,A错误。
    B.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B错误。
    C.由题干“浮萍是一种漂浮植物,通过植株上细小的纤毛形成的一层空气带而浮在水面上生长”,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
    D.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浮萍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D错误。
    故选C。
    28.C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此答题。
    【详解】A.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图中从大到小的分类等级依次是:科、属、种,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等级“科”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B错误。
    C.狼群间会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属于种内斗争,C正确。
    D.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狐同科不同属,狼与郊狼同属,所以狼与郊狼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D错误。
    故选C。
    29.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近年来,有些地区旱情严重,主要是水极度缺乏,而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须需要水,水严重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因此严重旱灾造成农作物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相关试卷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选择题: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选择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26人体的营养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26人体的营养选择题②,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7生物和生物圈资料分析题: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7生物和生物圈资料分析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