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1页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2页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连线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3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单选题
    1.(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列行为不利于和谐共生的是(    )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 D.过度放牧
    2.(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下列行为不利于维护生态安全的是(  )
    A.及时举报破坏环境行为 B.不捡拾野生鸟卵
    C.随意放生购买的巴西龟 D.不食用野生动物
    3.(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以下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节约使用水电资源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学习宣传环保知识 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4.(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赤峰市元宝山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是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典型实例,生态恢复工程中最重要的是改良土壤,恢复植被。对该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矿区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只有土壤
    B.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繁殖
    C.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随着生态恢复,该矿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5.(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C.使用清洁能源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6.(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下列举措不利于达成目标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进行垃圾分类
    C.倡导节约资源 D.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7.(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下列做法与结果不匹配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酸雨
    B.退耕还林——土地沙漠化
    C.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D.大量施用化肥——破坏土壤肥力
    8.(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微塑料污染是备受关注的新型污染之一、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分组饲养在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计算增幅平均值,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量相同的多条鲫鱼
    B.微塑料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鲫鱼体长不再增长
    D.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9.(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是其重点任务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B.污水直接排入区内湖泊自然净化
    C.中小降雨自然积存净化 D.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10.(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下列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绿色出行 B.垃圾分类 C.植树造林 D.乱砍滥伐
    11.(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与和谐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B.倡导绿色出行
    C.垃圾分类处理 D.退耕还林还湖
    12.(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珊瑚礁的是(  )
    A.实施禁渔期制度 B.用建筑垃圾填海
    C.任意采挖珊瑚礁 D.随意买卖珊瑚礁
    13.(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植树造林 B.绿色出行 C.随意焚烧垃圾 D.使用清洁能源
    14.(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水体pH对动物的生存是否有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H
    动物
    6.5~7.0
    6.0~6.5
    4.5~6.0
    3.0~4.5
    小龙虾


    ×
    ×
    黑头呆鱼

    ×
    ×
    ×
    牛蛙胚胎



    ×
    (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A.水体pH的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B.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
    C.水体pH的降低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影响
    D.水体pH为5.0时比6.3时更适合上述生物生存
    15.(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疫情期间,同学们带完的一次性口罩应投入(    ) 箱
    A. B.
    C. D.

    二、实验探究题
    16.(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中,目的与操作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
    目的
    A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下
    避免产生气泡
    B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按比例混合
    配制模拟酸雨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酒精溶解叶绿素,使叶片脱色
    D
    呼吸作用演示实验
    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装有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的两瓶中
    检验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17.(2023·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油麦菜是日常餐桌常见蔬菜,有“凤尾”的美称。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油麦菜还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作用,也是一种“寓医于食”的蔬菜。油麦菜利用种子繁殖,某校研究小组为探究某因素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5个塑料托盘并编号A~E,每个托盘内铺一定量的吸水纸,并用水让其充分润湿。
    ②在每个塑料托盘内放置等量且粒大饱满的油麦菜种子。
    ③将5个塑料托盘分别置于10℃、15℃、20℃、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2)在油麦菜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托盘不能密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小组根据种子的萌发数量,计算出种子的萌发率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酸雨会危害油麦菜的芽和叶,从而对油麦菜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有同学提出酸雨是否也会影响油麦菜种子的萌发呢?为探究酸雨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把相同油麦菜种子均分为五组,分别喷洒等量且适量的pH为1、2、3、4、5的酸雨,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紫外线对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究紫外线照射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对每只小白鼠称重,计算并记录各组第1天的平均体重。
    第二步:给每只小白鼠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和水,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饲养环境中紫外线忽略不计)。
    第三步:对甲组不做处理,乙、丙、丁组每天分别用相同紫外线照射1小时、3小时、6小时。
    第四步:第14天对每只小白鼠称重,并计算各组小白鼠体重的平均值及体重增长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天平均体重(克)
    第14天平均体重(克)
    体重增长率(%)
    甲组
    18.32
    23.48
    28.17
    乙组
    17.00
    21.60
    27.06
    丙组
    17.66
    20.04
    13.48
    丁组
    21.84
    22.20
    1.65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与乙组对照,实验组是_____组,变量是________。
    (2)丙组的体重增长率比甲组降低了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后,同学们推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其体重增长率会比照射6小时更低。为此实验小组进行了戊组实验,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外,其他步骤与上述实验相同。将________相比,可验证同学们的推测。

    三、连线题
    19.(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请将以下人类活动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应关系连线,填涂在答题卡上。
    (1)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A.减缓温室效应
    (2)垃圾分类
    B.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
    (3)乱砍滥伐
    C.湖泊、河流出现水华现象
    (4)工业、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D.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综合题
    20.(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它进入生物体内后不易降解。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在一淡水流域中也发现了微塑料,并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蜻蜓的幼虫和沼虾的关系是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图中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4)假设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5)分析上述材料,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选择可降解材料代替塑料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6)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1.(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科研人员开发出一套由半导体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能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硅纳米线捕获光能,并将其传递给附着的细菌,细菌吸收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和醋酸盐。产生的醋酸盐作为多功能中间体,可以制造出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人工光合系统相当于植物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参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写出发生在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反应式:__________。
    (3)请列举该人工光合系统继续研究并推广的意义: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该人工光合系统不能取代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
    1.D
    【分析】人类的存在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虽然人类拥有一定的力量来改变自然影响自然,但是却永远也无法背离自然规律和自然的基础。所以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
    【详解】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是绿色出行的方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A正确。
    B.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
    C.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
    D.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可见,过度放牧不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D错误。
    故选D。
    2.C
    【分析】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反之,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则处于受威胁之中。
    【详解】A.及时举报破坏环境行为,有利于维持生态安全,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护动物人人有责,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捡拾野生鸟卵,有利于维护生态安全,故B不符合题意。
    C.随意放生购买的巴西龟,属于外来物种入侵,缺少天敌,会引起巴西龟的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环境,故C符合题意。
    D.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食用野生动物,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有:(1)退耕还林、还草;(2)“三废”的综合治理;(3)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等。
    【详解】A.节约用水、电资源,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可导致水资源、土壤资源受到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环境,B符合题意。
    C.学习宣传环保知识,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好环境保护,C不符合题意。
    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可保持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分析】矿区生态恢复工程遵循的主要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详解】A.该矿区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A错误。
    B.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繁殖都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改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繁殖,B正确。
    C.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随着生态恢复,该矿区的物种种类和数量会逐步增多,该矿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逐渐增强,D正确。
    故选A。
    5.D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详解】由分析可知:垃圾分类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使用清洁能源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湖水中的生物丧失栖息地甚至灭亡,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分析】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详解】AC.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型新能源,AC不符合题意。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对生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B不符合题意。
    D.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详解】A.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从而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A正确。
    B.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碳汇能力,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不会导致土地沙漠化,B错误。
    C.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C正确。
    D.施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肥力,造成环境污染,而施用农家肥料,不但养分全,肥效持久,还能改良土壤,不污染环境,D正确。
    故选B。
    8.C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此实验的实验变量为微塑料的浓度,为控制单一变量,故不同浓度微塑料水体中应饲养数量相同的多条鲫鱼,A正确。
    B.微塑料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B正确。
    C.微塑料浓度高于0.18克/升时,体长增幅下降,但鲫鱼体长仍然在增长,C错误。
    D.微塑料浓度越高,体长和体重的增幅都下降,说明微塑料浓度越高对鲫鱼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D正确。
    故选C。
    9.B
    【分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指的是所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生活方式,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符合绿色理念。A不符合题意。
    B.污水直接排入湖泊,会引起水污染,不符合绿色理念。B符合题意。
    C.中小降雨自然积存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符合绿色理念。C不符合题意。
    D.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能减少建筑物在使用维护中的耗能,缓解能源危机,符合绿色理念。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分析】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详解】A.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A不符合题意。
    B.开展垃圾分类,实现资源的循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能维持碳氧平衡,利于发展低碳经济,C不符合题意。
    D.乱砍滥伐会破坏森林,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D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详解】A.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要砍伐大量树木,造成环境破坏,不符合和谐发展理念,A符合题意。
    B.倡导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和谐发展理念,B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处理能提升垃圾的利用率,提升资源转化率,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退耕还林还湖能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A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在海岛周围堆积而成的。因此实施禁渔期制度,可以保护珊瑚虫,从而有利于珊瑚礁。而用建筑垃圾填海、任意采挖珊瑚礁、随意买卖珊瑚礁,都不利于对珊瑚礁的保护。A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详解】植树造林、 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符合环保理念,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随意焚烧垃圾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属于破坏环境的行为,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D
    【分析】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pH,常温下其范围在0~14之间,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pH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详解】A.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因此水体pH的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A正确。
    B.牛蛙胚胎在pH为4.5~6.0还能存活,而小龙虾在pH为4.5~6.0不能存活,黑头呆鱼在pH为6.0~6.5不能存活,因此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B正确。
    C.随着水体pH的降低,生物的存活数越低,因此水体pH的降低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影响,C正确。
    D.根据表格可知,水体pH为6.0~6.5时小龙虾和牛蛙胚胎都能存活,pH为4.5~6.0时只有一种生物能存活,因此水体pH为6.3时比5.0时更适合上述生物生存,D错误。
    故选D。
    15.C
    【分析】垃圾分类是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
    【详解】一次性口罩应该属于有害垃圾,应放在有害垃圾箱。
    故选C。
    16.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本相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目的,根据题目具体分析解答。
    【详解】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水滴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A正确。
    B.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左右,B正确。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酒精溶解叶绿素,使叶片脱色,C正确。
    D.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在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中,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萌发的种子通过呼吸作用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了,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会熄灭,而煮熟种子的瓶子中蜡烛继续燃烧,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D错误。
    故选D。
    17.(1)温度
    (2)油麦菜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
    (4)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在10~30℃温度范围内,20℃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5)缺少对照,还需增加一组实验,喷洒等量且适量的清水,其他培养完全相同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分析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因此在油麦菜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托盘不能密封,其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研究小组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
    (4)分析图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在10~30℃温度范围内,20℃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5)为探究酸雨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变量为酸雨。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把相同油麦菜种子均分为五组,分别喷洒等量且适量的pH为1、2、3、4、5的酸雨,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因为缺少对照,还需增加一组实验,喷洒等量且适量的清水,其他培养完全相同。
    18.(1) 乙
    紫外线强度
    (2) 14.69
    紫外线照射的时间越长,小白鼠体重减少的越多
    (3)体重增长率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详解】(1)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因此甲是对照组,乙是实验组。由步骤三:对甲组不做处理,乙、丙、丁组每天分别用相同紫外线照射1小时、3小时、6小时,可知实验变量是:紫外线强度。
    (2)由实验数据可知:甲组体重增长率是28.17%,丙组体重增长率是13.48%,因此,丙组的体重增长率比甲组降低了14.69%。实验结论是:紫外线照射的时间越长(强度),小白鼠体重减少的越多。
    (3)为了证明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其体重增长率会比照射6小时更低。为此实验小组进行了戊组实验,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外,其他步骤与上述实验相同。可将体重增长率相比,即可验证同学们的推测。
    19.(1)-A
    (2)-D
    (3)-B
    (4)-C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
    【详解】(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以减缓温室效应,对应A。
    (2)垃圾分类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应D。
    (3)乱砍滥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对应B。
    (4)工业、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导致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出现水华现象,对应C。
    20.(1)7/七
    (2)捕食和竞争
    (3)分解者
    (4)白鹭
    (5)c

    (6)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分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链有:浮游藻类→蜻蜓幼虫→鳙鱼→白鹭,浮游藻类→蜻蜓的幼虫→沼虾→白鹭,浮游藻类→鳙鱼→白鹭,浮游藻类→水蚤→蜻蜓的幼虫→鳙鱼→白鹭,浮游藻类→水蚤→蜻蜓的幼虫→沼虾→白鹭,浮游藻类→水蚤→鳙鱼→白鹭,浮游藻类→水蚤→沼虾→白鹭。
    【详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结合分析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
    (2)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叫做捕食,沼虾以蜻蜓的幼虫为食,因此是捕食关系;两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叫竞争,沼虾和蜻蜓的幼虫都以水蚤为食,因此它们之间还有竞争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食物网中的浮游藻类是生产者,鳙鱼、白鹭等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该食物网中白鹭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微塑料沿着该食物网传递,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微塑料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白鹭。
    (5)a.选择可降解材料代替塑料,避免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b不符合题意。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使大量的塑料进入环境造成“白色污染”,也会加大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c符合题意。
    d.寻找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能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d不符合题意。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21.(1)叶绿体
    (2)二氧化碳+水氧气+醋酸盐
    (3)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写1条,合理即可)
    (4)技术尚不完善;规模化应用受限;生态系统维持的复杂性(写2条,合理即可)

    【分析】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详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可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该人工光合系统,能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可见,该人工光合系统相当于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2)参照分析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式,结合题干信息中的物质变化,可以写出发生在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氧气+醋酸盐。
    (3)该人工光合系统的研究和推广的意义有:①通过该系统可以利用光能,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对于能源危机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该系统可以减轻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③该系统的研究还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写1条,合理即可)
    (4)虽然该人工光合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目前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完全取代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要实现规模化应用还存在一些难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维持需要绿色植物的存在,包括氧气的产生、二氧化碳的吸收等,而该人工光合系统无法完全替代这种复杂的生态功能。(写2条,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实验(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实验(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 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 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