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0植物的生殖
展开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50植物的生殖
一、单选题
1.(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嫁接时应使甲图中①与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乙图所示四个阶段
C.丙图所示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为变态发育
D.丁图中为鸟类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主要结构是③
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 D.用嫁接的方式繁育桃树
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小冉喜欢种草莓,她发现每到初夏,草莓会产生大量匍匐茎,在匍匐茎节上发出叶和根,待具有2~5片小叶时,小冉就将其移植成为新株。与此过程涉及的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A.克隆羊的诞生 B.桃的嫁接 C.植物组织培养 D.试管婴儿
4.(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仙境张家界,峰迷全世界”。张家界不仅风景优美,也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和特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葛根粉”中的糖类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张家界米酒”发酵过程中主要利用乳酸菌
C.“张家界莓茶”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D.“土家腊肉”用盐渍法和烟熏法制作,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5.(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世界上唯 一一株完全野生的普陀鹅耳枥生长在浙江省普陀山上。科学家历经半个世纪成功培育了108粒种子,之后又成功地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大大降低了普陀鹅耳枥灭绝的风险。关于其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B.种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扦插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6.(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用野生番茄做砧木进行番茄嫁接,可预防青枯病。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番茄的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
B.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做接穗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D.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砧木的性状
7.(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月季的扦插繁殖 B.多肉植物用叶繁殖
C.果树的嫁接繁殖 D.玉米的种子繁殖
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人们常利用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作物,与此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向日葵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B.草莓采用组织培养获取新植株
C.月季采用扦插繁育新个体 D.苹果利用嫁接繁育优良品种
9.(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中“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压条
10.(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藕带和藕是同源器官,条件适宜时,藕带膨大后就成为了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莲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利用地下茎——藕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莲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D.自然条件下,莲的种子通过风力传播
11.(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克隆技术——培育多莉羊 B.转基因技术——AI(人工智能)
C.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青菜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毒植株
1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染色体
C.丙由a中的胚芽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13.(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劳动课上将甘薯藤(茎)按一定方向插入土壤中,一段时间后甘薯藤长出新的幼苗。这种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14.(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繁殖植株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嫁接柿子 B.扦插薄荷
C.播种水稻 D.草莓的组织培养
15.(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桑的细胞有细胞壁,而蚕无细胞壁
B.桑叶是由叶芽发育的
C.蚕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为增加产丝量,需延长蛹期
16.(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B.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C.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
D.植物组织培养也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
17.(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以下与克隆羊多莉生殖方式本质上不同的是( )
A.利用草莓部分组织繁育新个体
B.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
C.月季的茎扦插繁殖
D.将马铃薯的块茎的成带芽的小块,种植马铃薯
18.(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示意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丁中卵白是早期胚胎发育的部位
B.图甲所示的繁殖方式称为出芽生殖
C.图丙所示生物的生殖特点是体内受精
D.图乙所示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19.(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月季是烟台市市花。繁育月季通常应用的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20.(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持亲本优良性状,一般不宜采用下列哪种器官进行繁殖( )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1.(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夏季蚊子肆虐,蚊子叮咬后不仅让人奇痒难受,还容易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下列四种示意图分别表示培育能抵抗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埃及伊蚊的过程,蚊子的发育过程,某植物的一种生殖方式,鸟卵的结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乙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乙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B.由图二可知,同青蛙一样,蚊子的发育过程也属于完全变态
C.图三属于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D.在鸟卵的孵化过程中,图四中④⑤与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功能相同
22.(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列关于人与禾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与禾苗都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B.禾苗所结籽粒和人的眼睛都属于器官
C.与人相比禾苗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D.禾苗的叶脉和人的血液都属于输导组织
23.(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扦插、嫁接和压条培育果树等属于植物的有性生殖
B.雌雄蛙抱对完成体内受精有利于提高青蛙的受精率
C.鸟卵的胎盘内有细胞核,是鸟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人的新个体开始于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受精卵
24.(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用葡萄枝条插入沙土来繁育葡萄苗的方法称为( )
A.嫁接 B.扦插 C.组织培养 D.有性生殖
25.(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国宝大熊猫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因其完成有性生殖非常困难,全世界仅中国现存2000多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大熊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 B.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
C.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 D.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
26.(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诗经》中有“折柳樊圃”的诗句,这句诗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把柳枝折断,插在菜园周围长成篱笆的情景。柳枝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
A.播种 B.嫁接 C.组织培养 D.扦插
27.(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能实现“一棵桃树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白花”的方法是( )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种子繁殖
二、选择题组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为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人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如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8.图中表示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种子繁殖
29.为提高成活率,减少叶片数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0.茶树枝条是由芽发育形成的,这是因为芽中有(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31.采摘的茶叶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32.迎客沏茶,完成该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
A.反射弧 B.脑神经 C.神经元 D.效应器
33.茶树会开花结果。据此判断茶树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023·山西晋中·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小芸剪下锦紫苏的一个枝条,去掉大部分叶后将其下端插入清水中,然后把装置放在阳台上,每天换水。不久,枝条下端生出了根(如图)。
34.小芸培育锦紫苏的这种方法利用了植物的(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
35.小芸向水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几小时后,摘下一片叶,将其横切,切面示意图如下。叶中变红的部分、拉动色素随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①、蒸腾作用 B.①、呼吸作用
C.②、蒸腾作用 D.②、呼吸作用
36.一段时间后,小芸发现叶片有些发黄,这很可能是由于缺少了植物生长所需的( )
A.阳光 B.无机盐 C.氧气 D.有机物
37.小芸将锦紫苏枝条长成的小植株移栽至花盆中。经过精心培育,植株上长出了许多新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些新叶和花朵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都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023·山西阳泉·统考中考真题)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小芸剪下锦紫苏的一个枝条,去掉大部分叶后将其下端插入清水中、然后把装置放在阳台上,每天换水。不久,枝条下端生出了根(如图)。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8.锦紫苏的此种繁殖方式属于(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
39.小芸向水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几小时后,摘下一片叶,将其横切,切面示意图如下。叶中变红的部分、拉动色素随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分别是( )
A.①、蒸腾作用 B.①、呼吸作用 C.②、蒸腾作用 D.②、呼吸作用
40.一段时间后,小芸发现叶片有些发黄,这很可能是由于缺少了植物生长所需的( )
A.阳光 B.无机盐 C.氧气 D.有机物
41.小芸将锦紫苏枝条长成的小植株移栽至花盆中。经过精心培育,植株上长出了许多新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些新叶和花朵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都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2.锦紫苏开花过程中会消耗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 )
A.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B.花朵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C.绿叶进行呼吸作用制造的 D.根从土壤里吸收的
三、填空题
43.(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有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生殖。
四、判断题
44.(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斑点钝口螈(一种蝾螈)的受精卵外面有一层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能起保护作用,但会阻止氧气进入。科学家发现该蝾螈胚胎呈绿色,原因是胚胎细胞的线粒体旁有一种藻类。藻类为胚胎细胞提供氧气,而胚胎细胞为藻类提供二氧化碳。
(1)斑点钝口螈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
(2)斑点钝口螈胚胎呈绿色是由于含有藻类。( )
(3)斑点钝口螈胚胎细胞可为藻类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
(4)斑点钝口螈和藻类存在共生现象。( )
五、资料分析题
45.(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靖州杨梅是我国特产果树一杨梅中的优良品种,果实6月中旬成熟,色紫而艳红,味甜微酸,风味良好,但是鲜果食用周期较短。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杨梅的果实属于___________。
(2)杨梅味甜微酸的物质存在于果肉细胞的___________(填结构)中。
(3)在杨梅开花期间,若持续降雨,会降低产量,这是因为降雨影响了___________过程。
(4)通过嫁接可以改良杨梅的品质,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繁殖。
(5)请你写出一种杨梅的保存方法:_____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
46.(2023·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运用模拟的方式,探究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步骤一:用两条相同灰色纸条模拟父方体细胞染色体,两条相同白色纸条模拟母方体细胞染色体;在每条纸条上标注A或a、B或b,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6。
步骤二:模拟有性生殖过程,观察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行为。
据此回答:
(1)模拟体细胞染色体要用两条纸条,理由是______。用______模拟卵细胞染色体。用______模拟受精卵染色体。
(2)在该模拟实验中,父方能产生______种精子,基因组成是______;受精卵有______种,基因组成是______。
(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贡献更大,结合以上模拟实验说明理由______。
七、综合题
47.(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是通过生殖过程完成的。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如图是与生物的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
(1)图甲所示的生殖方式,成功的关键是______。
(2)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新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是在[ ]______中形成的。
(3)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
(二)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如图是白化病的家族遗传图谱,分别用D、d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5)据图可以推断出I—3和I—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I—3和I—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6)根据民法典规定,Ⅲ—10和Ⅲ—12不能结婚,原因是______。
48.(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番茄是一种常见蔬菜,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控制,某研究小组用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进行杂交实验。子一代全为紫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______,亲子代番茄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______。
(2)据图分析,番茄的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子一代紫茎番茄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普通番茄的种子经过太空射线照射后播种,可选育出太空番茄。目前为止,我国已选育出多种太空番茄。某太空番茄含糖量高于普通番茄,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这种太空番茄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该生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______。
49.(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西瓜为夏季常见水果。近年来,西瓜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使果实产量不断提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能力,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南瓜幼苗作为砧木,嫁接培育西瓜。下图是西瓜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①嫁接成活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
②西瓜果肉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红瓤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瓤西瓜的柱头上,则所结西瓜果肉为红色的可能性是_____,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大面积种植西瓜时,修剪侧蔓是最繁重的一环,而且侧蔓太多,结出的果实产量反而会下降。生产中,人们偶然发现了一种无需修剪侧蔓的西瓜新品种“无杈早”。为研究无杈性状的遗传规律,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及数量
有杈
无杈
无杈×有杈
156
168
欲判断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取实验中无杈子代进行杂交:
①若后代性状全部为_______,则有杈是显性性状,无杈是隐性性状;
②若后代性状出现_____,则无杈是显性性状,有杈是隐性性状。
③由此可知,西瓜新品种“无杈早”的出现属于________(选填“可遗传的”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人们栽培的西瓜有很多品种,如药西瓜、饲用西瓜、黏籽西瓜、缺须西瓜等等,西瓜品种多样是_______的结果。
50.(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除受神经系统调节外,还受______调节。
(3)植物嫁接的优点_________(答1点)。
51.(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库尔勒香梨皮薄肉细、味甜多汁,被誉为“梨中珍品”。香梨果园中常见的香梨优斑螟的幼虫既蛀树干又蛀果实,造成香梨的品质与产量下降。
(1)甲图①可由乙图④中的__________发育而来。
(2)丙图⑦细胞中的__________能将光能转化成__________并储存在有机物中。若⑧处是果农改良品种进行嫁接的痕迹,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
(3)丁图为香梨优斑螟不同发育时期示意图,其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用数字及箭头表示),属于__________变态发育。
(4)防治香梨优斑螟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填序号)。在防治过程中,如果使用化学农药,会杀死蜜蜂等昆虫,影响__________和受精,导致香梨结果率降低:同时,有毒物质可能会沿着__________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影响人类健康。
参考答案:
1.B
【分析】(1)图甲中①是接穗,②是砧木。
(2)乙图表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完全变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例如果蝇、蜜蜂、蝴蝶、家蚕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例如蝗虫、蝉就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4)图丁中①是卵壳,②气室,③卵黄,④卵白。
【详解】A.甲图表示植物的嫁接,嫁接时①接穗与②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正确。
B.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乙图为完全变态发育方式,B错误。
C.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正确。
D.③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B。
2.B
【分析】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无心插柳柳成荫(扦插繁殖)、组织培养和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BC.草莓的繁殖方式与克隆的诞生, 桃的嫁接,植物组织培养相同,均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繁殖速度快,较好地保持遗传稳定性,故AB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分析】制作米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所以“葛根粉”中的糖类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不符合题意。
B.制作米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张家界米酒”发酵过程中主要利用酵母菌,B符合题意。
C.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所以“张家界莓茶”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属于无性繁殖,C不符合题意。
D.食品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防腐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烟熏法、腌制法的原理是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详解】种子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无性生殖;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无性生殖;普陀鹅耳枥的繁殖既有种子繁殖过程,又有扦插繁殖过程,因此既有有性生殖,也有无性生殖,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D
【分析】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详解】A.番茄的嫁接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无性生殖,A正确。
B.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接穗的性状,因此要想获得预防青枯病的番茄植株,应该选用性状优良的番茄枝条做接穗,B正确。
C.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形成层具有分生能力) ,C正确。
D.嫁接的植株主要表现接穗的性状,D错误。
故选D。
7.D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月季的扦插繁殖、多肉植物用叶繁殖、果树的嫁接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玉米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分析】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向日葵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CD.草莓采用组织培养获取新植株、月季采用扦插繁育新个体、苹果利用嫁接繁育优良品种都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都属于无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分析】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详解】A.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A错误。
B.分根繁殖是一种通过植物的根部来繁殖新植物的方法。在分根繁殖过程中,植物的根部会产生新的侧根,这些新的根部将生长并形成独立的植株,B错误。
C.“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指的是柳树用的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的,扦插是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
D.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D错误。
故选C。
10.D
【分析】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分异花传粉和自花传粉两种,异花传粉植物的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做动力,依靠昆虫传粉的植物叫虫媒植物,依靠风力传播花粉的植物叫风媒植物。
【详解】A.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叫做有性生殖,莲花传粉后要经历受精过程,才能产生莲子,因此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A正确。
B.利用地下茎——藕繁殖,不经历两性生物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C.梅花包括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结构,雄蕊又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等,雌蕊与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雌蕊和雄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C正确。
D.莲花属于虫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花大,花被具有鲜艳的颜色,有芳香的气味和蜜腺,蜜腺能够分泌甘甜的花蜜;花粉体积大、表面粗糙,具有突起或刺,有粘性,所以这些特点桃花能吸引昆虫前来传粉,D错误。
故选D。
11.B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详解】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正确。
B.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学科,转基因技术属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一种工具,不属于生物技术,B错误。
C.培养抗虫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的细胞中转入了能抵抗虫害的基因,是转基因技术,C正确。
D.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不属于无士栽培技术,D正确。
故选B。
12.D
【分析】1.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2.题图中:甲植株和乙植株杂交产生种子a,种子a萌发,发育成丙植株。繁育方式①是有性生殖。乙植株通过块茎上的b芽眼发芽形成丁,繁育方式②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丙是由种子繁殖来的,具有甲和乙的遗传特性,A错误。
B.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可作种薯,进行无性繁殖。结合题图可知,丁是由乙的块茎b发育而来的,细胞中只有乙的染色体,没有甲的染色体,B错误。
C.子房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可见,丙是幼苗,是由a种子中的胚(不是胚芽)发育而成,C错误。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块茎繁殖,都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实质相同,D正确。
故选D。
13.A
【分析】无性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扦插也叫插条繁殖,是剪取植物的茎、叶、根等,插入沙土中或浸入水中,促其发新根而成为一棵独立的新植株。A符合题意。
B.嫁接即人们有目的地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B不符合题意。
C.压条是把植物枝条压入土中或用泥土等物包裹,生根后与母株分离而形成独立新植株。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组织培养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嫁接柿子”、“扦插薄荷”、“草莓的组织培养”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而“播种水稻”要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D
【分析】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②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③从发育来看: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
④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详解】A.桑属于植物,植物的细胞有细胞壁,而蚕属于动物,动物细胞无细胞壁,A正确。
B.从发育来看,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桑叶是由叶芽发育的,B正确。
C.家蚕的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是有性生殖,C正确。
D.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D。
16.B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竹子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有性生殖能较好地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B符合题意。
C.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C不符合题意。
D.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利用无性生殖原理,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B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利用草莓部分组织繁育新个体”、“月季的茎扦插繁殖”、“将马铃薯的块茎的成带芽的小块,种植马铃薯”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而“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D
【分析】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嫁接,图乙是完全变态发育,图丙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图丁是鸟卵的结构。
【详解】A.图丁中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起点,故A错误。
B.图甲所示的繁殖方式称为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故B错误。
C.图丙所示青蛙的发育过程,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完成受精,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变态发育,故C错误。
D.图乙所示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故D正确。
故选D。
19.A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详解】月季可用枝条扦插繁殖,扦插是利用植物的芽或茎来繁殖新个体,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A。
20.D
【分析】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性生殖保持了亲本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能增加子代适应环境的能力。
【详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利用根、茎、叶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1.C
【分析】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图四中:①是胚盘,②是卵壳,③是卵黄膜,④是卵黄,⑤是卵白。
【详解】A.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图一中乙通过克转基因技术获得,乙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图二可知,蚊子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但青蛙不是,青蛙是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图三表示的是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C符合题意。
D.图四中:①是胚盘,②是卵壳,③是卵黄膜,④是卵黄,⑤是卵白,卵黄(蛋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外面的卵白(蛋清),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但是玉米子叶是转运营养物质的,并不储存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D
【分析】(1)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A.人与禾苗都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故A正确。
B.禾苗所结籽粒和人的眼睛都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故B正确。
C.禾苗属于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所以与人相比禾苗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故C正确。
D.禾苗的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能运输物质,人的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和营养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23.D
【分析】(1)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2)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3)鸟卵的胚盘内有细胞核,是鸟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4)受精卵是人新生命发育的起点。
【详解】A.扦插、嫁接和压条培育果树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A错误。
B.雌雄蛙抱对完成体外受精有利于提高青蛙的受精率,B错误。
C.鸟卵的胚盘内有细胞核,是鸟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C错误。
D.人的新个体开始于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受精卵,受精卵是人新生命发育的起点,D正确。
故选D。
24.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有性生殖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由题意可知用葡萄枝条插入沙土来繁育葡萄苗的方法为扦插,红薯、葡萄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用茎进行扦插可以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出新植株。
故选B。
25.D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详解】ABC.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BC错误。
D.杂交育种是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种子中有受精卵发育的胚,故杂交育种属于有性生殖,与大熊猫的生殖属于同一类型,D正确。
故选D。
26.D
【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详解】A.播下的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B错误。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C错误。
D.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折下的柳枝插入土壤后会生根发芽,属于扦插,D正确。
故选D。
27.B
【分析】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详解】A.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A错误。
B.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能实现“一棵桃树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白花”的方法是嫁接,B正确。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C错误。
D.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植物用种子繁殖,经过了受精卵过程,因此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B。
28.A 29.C 30.A 31.C 32.A 33.D
【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
(4)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5)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者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以及效应器五部分。
(6)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8.A.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所以为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人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故A符合题意。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杂交是将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遗传学中经典的也是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种子萌发发育为新的个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为提高成活率,减少叶片数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C符合题意。
D.吸收作用主要是指植物细胞内溶液与细胞外溶液浓度之间的差值,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0.A.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所以茶树枝条是由芽发育形成的,这是因为芽中有分生组织,故A符合题意。
B.保护组织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而且在与空气接触的细胞壁上有着角质,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营养组织分布在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故C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A.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故B不符合题意。
C.采摘的茶叶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故C符合题意。
D.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A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以及效应器五部分,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所以迎客沏茶,完成该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效应器是反射弧的一部分,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脑神经是由脑部发出的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故B不符合题意。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A.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故A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故B不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故C不符合题意。
D.茶树会开花结果。据此判断茶树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4.D 35.C 36.B 37.C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蒸腾作用能产生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植物被动吸水与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也就搭了个便车。
(3)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4.A.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即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A不符合题意。
B.出芽方式繁殖是指生物由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并与母体分离,形成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简称芽殖,B不符合题意。
C.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C不符合题意。
D.剪下锦紫苏的一个枝条,去掉大部分叶后将其下端插入清水中,然后把装置放在阳台上,每天换水,不久,枝条下端生出了根,该方法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35.图中①是表皮,表皮无色透明,具有保护作用;②是叶脉,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由此可知,叶中变红的部分、拉动色素随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是②、蒸腾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36.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比如植物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时,植株的叶片从老叶开始变黄,而且整株植物从下往上逐渐开始变黄,由此可知,一段时间后,小芸发现叶片有些发黄,这很可能是由于缺少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B符合题意。
故选B。
37.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此可知,这些新叶和花朵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C符合题意。
故选C。
38.D 39.C 40.B 41.C 42.A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蒸腾作用能产生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植物被动吸水与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能促进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8.A.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即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A不符合题意。
B.出芽生殖是指生物由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并与母体分离,形成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简称芽殖,B不符合题意。
C.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C不符合题意。
D.剪下锦紫苏的一个枝条,去掉大部分叶后将其下端插入清水中,然后把装置放在阳台上,每天换水,不久,枝条下端生出了根,该方法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39.图中①是表皮,表皮无色透明,具有保护作用;②是叶脉,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由此可知,叶中变红的部分、拉动色素随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是②、蒸腾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40.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比如植物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时,植株的叶片从老叶开始变黄,而且整株植物从下往上逐渐开始变黄,由此可知,一段时间后,小芸发现叶片有些发黄,这很可能是由于缺少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B符合题意。
故选B。
41.A.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B不符合题意。
C.由不同的组织组成器官,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C符合题意。
D.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层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在植物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部位在叶片,A符合题意。
B.花朵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是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绿叶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根从土壤里只能吸收水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3.有性
【分析】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详解】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44.(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分析】1.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1)斑点钝口螈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故题干观点错误。
(2)根据题干信息“科学家发现该蝾螈胚胎呈绿色,原因是胚胎细胞的线粒体旁有一种藻类”,藻类植物含义叶绿体,故题干观点正确。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斑点钝口螈胚胎细胞能够产生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可为藻类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题干观点正确。
(4)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一现象叫作互利共生。藻类为斑点钝口螈的胚胎细胞提供氧气,而胚胎细胞为藻类提供二氧化碳。可见,斑点钝口螈和藻类存在共生现象,故题干观点正确。
45.(1)器官
(2)液泡
(3)传粉
(4)无性
(5)低温冷藏、放进保鲜袋或者保鲜盒、冷冻保存等
【分析】(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详解】(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杨梅的果实属于器官层次。
(2)液泡是指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液泡中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有多种物质,不同物质可能味道不同,有的细胞液中还含有色素,如苹果带甜味物质是是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杨梅味甜微酸的物质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
(3)杨梅的花为适应风力传粉的单性风媒花,因此在杨梅开花期间,若持续降雨,会降低产量,这是因为降雨影响了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降低结实率,降低产量。
(4)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就属于无性生殖。
(5)杨梅的保存方法有低温冷藏、放进保鲜袋或者保鲜盒、冷冻保存等。
46.(1)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 一条白色纸条 一条灰色纸条和一条白色纸条
(2) 2 ab、AB 4 Aabb、aaBb、AABb、AaBB
(3)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不同的,这样由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的基因也不相同。该实验中,用两条相同灰色纸条模拟父方体细胞染色体,两条相同白色纸条模拟母方体细胞染色体,结合题图可知,模拟体细胞染色体要用两条纸条,理由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的,而用一条白色纸条模拟卵细胞染色体,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需要用一条白色纸条和一条灰色纸条模拟受精卵染色体。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可见,在该模拟实验中,父方的染色体分开后,能产生两种(或2)种精子,基因组成是ab或AB,母方的染色体分开后,能形成2种卵细胞,基因组成是Ab或aB。所以,受精卵有四(或4)种,基因组成是Aabb、aaBb、AABb、AaBB。
(3)在有性生殖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精子和卵细胞在基因组成上具有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基因组成的多样性。所以,与无性生殖相同,在性生殖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贡献更大的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后代。
47.(1)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②输卵管
(3)2胚盘
(4)相对性状
(5) Dd 3/8/37.5%
(6)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分析】(1)题图甲中:a接穗、b砧木;题图乙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题图丙中:1卵壳和卵壳膜、2胚盘、3卵黄、4卵白。
(2)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3)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5)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详解】(1)题图甲中所示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中的嫁接,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新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是在②输卵管中形成的。
(3)卵黄上的小白点叫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
(4)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的性状。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在3、4、6、7号家庭中可以看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dd,其中一个d基因来自于父亲,一个来自于母亲,又由于父母亲均表现正常,所以I—3和I—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d、D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又由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均为1/2,因此I—3和I—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2)=3/8。遗传图如下:
(6)根据民法典规定,Ⅲ—10和Ⅲ—12不能结婚,Ⅲ—10和Ⅲ—12是直系血亲,原因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8.(1) DNA 卵细胞
(2) 绿茎 Aa
(3) 可遗传 无性生殖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1)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DNA,DNA分子上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亲本通过一定方式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亲本的遗传物质也随之进入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子代,子代体内就具有了来自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所以亲子代番茄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
(2)据图可知,紫茎和绿茎番茄杂交,后代全为紫茎,说明紫茎为显性性状,绿茎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子一代紫茎番茄的基因一个来自紫茎亲本,另一个来自绿茎亲本,绿茎亲本只能给出a基因,因此子一代紫茎番茄的基因组成是Aa。
(3)太空番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方式有分裂生殖、营养生殖、组织培养、克隆等。太空番茄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该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49.(1) 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0 Tt
(2) 无杈 有杈 可遗传的
(3)人工选择
【分析】1.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2.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1)①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②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因此,故果皮的颜色由雌蕊的基因组成决定,而胚的基因组成与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西瓜果肉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红瓤(TT)西瓜的花粉(T)传授到纯种黄瓤(tt)西瓜的柱头上,子房胚珠中的卵细胞基因组成是t,则所结西瓜果肉颜色与母本一致(tt),都是黄瓤,为红色的可能性是0。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精子的T和卵细胞的t结合形成的Tt。
(2)分类讨论:(一)如果有杈是显性性状,则题干中的遗传图解如下:
无杈子代aa进行杂交,则子二代全是aa,表现为无杈。
(二)如果无杈是显性性状,则题干中的遗传图解如下:
无杈子代Aa进行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子二代基因组成为AA、Aa和aa,表现为75%的无杈、25的有杈。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取实验中无杈子代进行杂交,①若后代(子二代)性状全部为无杈,则有杈是显性性状,无杈是隐性性状;②若后代(子二代)性状出现有杈,则无杈是显性性状,有杈是隐性性状。
③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由此可知,西瓜新品种“无杈早”的出现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可见,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人们栽培的西瓜有很多品种,如药西瓜、饲用西瓜、黏籽西瓜、缺须西瓜等等,西瓜品种多样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50.(1) 无性
受精卵 变态
(2)激素
(3)繁殖速度快
【分析】由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详解】(1)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嫁接属于①无性生殖,由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②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方式为③变态发育。
(2)人体的生命活动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了亲本的优良性状。
51.(1)胚珠
(2) 叶绿体 化学能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3) ⑩→⑫→⑪→⑨ 完全
(4) ⑫ 传粉 食物链或食物网
【分析】题图中:①种子,②柱头,③花柱,④子房,⑤花药,⑥花丝,⑦叶,⑧嫁接痕迹,⑨成虫,⑩卵;⑪蛹,⑫幼虫。
【详解】(1)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可见,甲图①种子可由乙图④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可见,丙图⑦叶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若⑧处是果农改良品种进行嫁接的痕迹,成功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
(3)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见,丁图为香梨优斑螟不同发育时期示意图,其发育过程为⑩卵→⑫幼虫→⑪蛹→⑨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4)香梨优斑螟在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危害最大,幼虫期没有翅不会飞,便于集中消灭。可见,防治香梨优斑螟的最佳时期是⑫幼虫期。在开花植物中,约有84%的植物是通过昆虫来帮助它们授粉。而蜜蜂能协助植物传粉,酿造蜂蜜,是人类的好伙伴。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如果使用化学农药,会杀死蜜蜂等昆虫,影响传粉和受精,导致香梨结果率降低。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能沿食物链或食物网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实验(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实验(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9实验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生物技术(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8生物技术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 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生物中考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 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7健康的生活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