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5567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搭船的鸟》(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5567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搭船的鸟》(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5567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展开《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沙啦、捕鱼、鹦鹉”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啦”,会写“羽”“翠”“搭”等字。
2. 朗读课文,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 借助文本,引导细致观察,迁移表达。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作者运用抓住动作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读揭题,激发观察兴趣
1.引读单元导语:“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单元,我们将跟随两位作家去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2.揭示课题:“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板书课题,指导生字“搭”的写法。
3. 理解“搭船”:顺带坐船。“搭”在这里是“乘、坐”的意思。
4. 读题质疑:这是只什么鸟?它为什么搭船?这只鸟搭船时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
课题是“搭船的鸟”,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结合课题进行生字“搭”的教学,先指导写法,再理解“搭船”,学生对这只鸟儿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搭船”的鸟是谁?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梳理观察对象
1.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观察?你从哪里读懂的?
2.检查反馈,齐读生词。
3.学生交流,试着完成填空:(下雨天),"我"和母亲去乡下,看见了一只搭船的(翠鸟),它还会(捕鱼)呢!
4.原来搭船的是一只“翠鸟”。“翠”,上面是羽字头,代表鸟;下面是个“卒”,表示速度极快。“翠”在这里指速度极快的鸟。
5. 出示“羽”“翠”,对比识字,指导书写。
6. 教师小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从雨天的场景、翠鸟的样子和翠鸟捕鱼的动作三个方面做了细致观察。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体现细致观察的三个方面,意在引导学生读文视野聚焦到文章的重点段落的表达上,将生活中的亮色与文章中的亮点有效结合起来。
三、调动感官,置身观察氛围
1. 教师引读: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的祖父家去。——(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 课文第1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雨天坐船的情景。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
3. 学生朗读交流:“沙啦沙啦地响”和“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撸”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绘了雨天场景。
4.就让我们伴着清脆悦耳的雨声,一起走进这个雨天,走近这只翠鸟吧。
设计意图
学生阅读描述雨声和船夫的语句,关注调动多种感官的描写方式,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本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用习作思维学习文本语言。
四、聚焦段落, 感受观察之妙
(一)走近“翠鸟”,紧抓特点写观察。
1.这样一次普通的旅途中,作者看到一只怎样的翠鸟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2. 指名将勾画出的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学生回答后出示: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 学生交流,学习作者的观察之法。
(1)读着句子, 你认为这是一只( )翠鸟。
(2)个性化朗读,你从哪里感受到它的美丽?(出示翠鸟图)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小鸟的外形做了细致的观察呢?
翠绿、蓝色、红色——颜色艳丽
羽毛、翅膀、长嘴——从整体到局部
比鹦鹉还漂亮——边观察边比较
4.教师小结:作者看见了翠鸟进行留心观察。(板书:留心)观察时从整体到局部,注意到了翠鸟羽毛颜色的细微差别,这就是细致。(板书:细致)作者留心、细致地观察了翠鸟,写出了它的外形特点,让我们印象深刻。
设计意图
对于“抓住特点,有序观察”学生并非零起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观察角度之妙,文本表达之妙。这样的发现是学生对语言材料的辨识、分析和归纳,既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又充分关注了表达,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二)聚焦“捕鱼”,关注动作助表达。
1.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试试用一个词形容翠鸟捕鱼的过程。(迅速、敏捷)
2.学生交流,说说理由。
3. 播放视频:想看看翠鸟真实的捕鱼的样子吗?我们同学口中的一个词“捕鱼”,被作者分解成了这么多个动作,把画面写活了。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圈画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词语。
(1)学生汇报:“冲”“飞”“衔”“站”“吞”。
(2)出示翠鸟动作分解图。其实每个字都是一幅画面,老师把这些画面带来了,来看看图,说说它是怎么冲的?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交流感受:翠鸟的“冲”这一动作目标准,速度快。
(4)指导朗读。
(5)教师小结:连用五个动作把翠鸟捕鱼的敏捷写了出来,一个大动作由五幅图片组成,就叫分解动作。
(6)对比句子,思考:“吞”和“吃”
用哪个更好?为什么?
它站在船头, 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它站在船头, 一口把小鱼吃了下去。
(7)学生对比读,交流体会:“吞”表示把整条鱼一下子吃进去,“吃”是慢慢地咀嚼。
(8)教师小结:回味一下刚才的两次比较,我们似乎又发现了一个观察的秘诀,是什么?关注动作。
设计意图
微视频的引入,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对翠鸟捕鱼有直观的感受。通过动态的画面与静止的文字之间的比较,感受到了动词的准确使用,学习表达方法,为学生完成单元习作做铺垫。
4.短短两行字,除了这些捕鱼的动作作者用得妙,你还发现用得妙的词语了吗?
(1)指名交流,标红文字,追问:妙在哪里?还有和它一样妙的词语吗?
(2)小结:是啊,作者连用三个“一”(一下子、一会儿、一口),让我们觉得时间短,翠鸟捕鱼动作快。再读读描写翠鸟捕鱼的段落,让我们放慢细节,来欣赏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捕食的风采。
设计意图
在第4自然段的描写中,除了动词用得精,带有“一”字的一组词语用得也妙,突出了翠鸟捕鱼动作的迅速,值得学生品味。在朗读品词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语言积累与建构的能力。
5.迁移运用:用上这样的观察方法,你能学着说说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吗?
(1)出示“猫捉老鼠”视频。
(2)画面中的是谁?在干什么?
(3)小猫捉老鼠可以分解成哪几个具体的动作?
(4)学生交流:追、扑、抓、摁、咬、吞、嚼……
(5)现在每个人脑海中至少有三五个分解动作了吧?你打算用哪些词语连接?
(6)与同桌连起来说一说。
(7)指名汇报:只见猫像离弦的箭一样冲进老鼠洞,一下子将他扑倒在地上,用自己的爪子狠狠摁住,猛地一张口,将老鼠吞进了嘴里,享受起自己的美味。
设计意图
关注动作助表达是课文第4 自然段教给学生的方法。通过“小猫捉鼠”的片段训练,强化这一习作方法,为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习作练习搭建“脚手架”。
五、联系生活,培养观察意识
1. 引读课文:小作者在去外祖父家的路上,留心观察:
看到了一只翠鸟———(学生读第2 自然段)。
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小鸟呀!———(学生读第 3 自然段)
“我”正想着,就看到———(学生齐读第 4 自然段)
原来,它搭船不是要跟我们去外祖父家里,而是要去捕鱼哇!
2.交流课堂收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作者对雨天、对船夫、对翠鸟有了细致的观察,所以有了这篇精彩的文章。通过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3.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如果文章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第2~4 自然段的学习,就是纯粹在写翠鸟,而课文的主旨是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因此,这个环节的交流,意在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整体,既关注习作的内容,更关注文章表达。
4.教师总结。
难怪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读读罗丹的话,并牢牢地记住它。只要你善于观察,即便是平常的雨天,船夫和偶尔碰到的小鸟,也会成为你写作的素材,关键在你是否能够留心观察。作文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设计意图
再次读罗丹的话,将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内化为学生的深层理解,促进教学的增值。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读写生字,新课学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