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二升三暑期提升讲练
统编版语文二升三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09.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二升三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09.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解题方法,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知识梳理
一、提问方式
①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根据要求仿写比喻句/拟人句。
③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二、解题方法
1、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作用: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构成要素: 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
作比方的事物,叫喻体;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
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①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②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③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①弟弟成了泥了。
②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③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①一轮弯刀挂在夜空上。
②在神舟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作用: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①鸟儿叽叽喳喳的,好像在吵架。
②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①亲爱的花朵啊,你的舞姿是多么的优美啊!
②祖国啊,你是一个沉睡的巨人。
3、夸张: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夸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夸张只用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①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②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②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起到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读排比句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
专项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我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
B.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只美丽的角呢!
C.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A.这里的“仿佛”说的是作者的一种不确切的感受:有可能闻到了荷花的清香,不是比喻句。
B.“怎么……呢”这是一个反问句,不是比喻句。
C.这句话把“荷叶”比作了“大圆盘”,是一个比喻句。故选C。
2.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我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
B.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只美丽的角呢!
C.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D.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A.结合“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可知句子中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B.从“怎么配得上这只美丽的角呢!”可知句子使用的修辞是反问,不是比喻句。
C.从“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可知句子把“荷叶”比作了“大圆盘”,本体是“荷叶”,喻体是“大圆盘”,是比喻句。
D.从“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知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不是比喻句。故选C。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是( )
A.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B.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C.树叶化作一只只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
D.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把“小河”比作“蓝绸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小鱼告诉我昨夜的好梦”,是人的行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把“树叶”比作“蝴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把“长安”比作“长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
4.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B.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C.昙花在晚上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D.春日里,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使用。
A.赋予“牵牛花”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赋予“荷花”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赋予“昙花”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把“细雨”比作“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B.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C.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D.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不是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本句不符合比喻句的要求。
B.把“池水”比作“镜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把“角”比作“珊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把“我”比作“贵妇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A。
6.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B.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C.当狂风响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比喻,将“秋天的雨”比作了“钥匙”,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随着秋雨的到来,秋天也渐渐来临。
B.拟人,“走过”“吹着风笛”使东风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可感受到东风像人一样充满朝气。
C.拟人,“激动”“合奏”使狂风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刮过森林时发出的巨响。故选A。
7.下列句子使用“拟人”写法的一句是( )
A.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B.美好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C.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句子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运用比喻的手法。
B.句子把品质比作温暖的阳光,运用比喻的手法。
C.句子把东风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故选C。
8.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B.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C.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D.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的运用。
A.“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父亲比作直立的树,形象表现出此时一动不动的父亲聚精会神的样子,与我的茫茫然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对鸟的喜爱。
B.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比作大蒲扇,形象地写出了棕榈树叶子很大的特点。
C.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比作大画册和大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让人神秘。
D.这句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环环相扣,既写出了小雨滴“汇集”过程的连续性:小溪→河流→大海,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富有节奏感。故选D。
9.下列句子中,与“紫茉莉苏醒过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昙花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B.那些雨滴有的落在屋檐上,有的洒在田野里,有的挂在树枝上。
C.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D.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紫茉莉苏醒过来”赋予紫茉莉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句子中“昙花展示美丽的笑脸”赋予昙花人的神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观察句子,三个“有的”相同句式,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观察句子“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读句子,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A。
1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B.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C.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
D.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结合题干“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可知,这句话中可概述为“我变成了树”,句中没有说出相似的特点,是一般陈述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项为A。
B.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题干中将“头发”比作“海带”,运用比喻的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头发在水里漂浮的样子。
C.结合题干可知,句中将“头发”比作“被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头发长的样子。
D.结合题干可知,句中将“泡沫”比作“蛋卷冰激凌”,运用比喻的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沫飘得高的样子。
1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B.从房檐上落下的一颗颗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C.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D.冰柱好像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A.正确。句中把“太阳”比作“大火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正确。句中把“小水滴”比作“珍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错误。结合语句“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可知该句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D.正确。句中把“冰柱”比作“刀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2.下列句子中,与“鱼儿在水中做游戏”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
B.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C.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读例句可知赋予鱼儿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读句子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
B.读句子可知赋予蜻蜓人的动作和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读句子可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因此选择B
13.下列句子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一项是( )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B.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D.树林里的蘑菇像一个个小斗笠。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把事物当成人来写的句子有A项,只有人才会窃窃私语,所以这句话中把海底的动物当成人来写。
1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B.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C.街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的修辞手法。
A.分析例句“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夜空中的群星”比作“蜡烛”。
B.分析句子“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贝壳”拟人化。
C.分析句子“街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出现了三个“有的”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故本题选B。
15.下列句子是排比句的一项是( )
A.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B.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吗?是的。
C.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D.肥皂泡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
排比: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段落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A.阅读例句可知,把“山溪”比作“绿玉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阅读例句可知,该句运用的设问修辞手法。
C.阅读例句可知,把雨淋过的松树比作松树洗澡,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
D.阅读例句可知,该句运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组成句,故该句运用的是排比修辞手法。
故选D。
16.下列选项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一项是( )
A.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B.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C.有些贝类会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答案】C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把“火烧云”比作“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把“贝类”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故选:C。
1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B.瓢虫款款地落下来,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C.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D.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A.这是设问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
B.这是拟人的手法,赋予“瓢虫”人的特点。
C.这是比喻句,把“独角仙头部的尖端”比喻为“犀牛的角”。
D.这是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故选D。
18.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B.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C.我要为小鱼虾,撑起阴凉的伞;伞上,还趴着大眼睛青蛙。有的在伞上唱歌,有的在伞下玩耍。
D.小鱼从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比喻,将“细雨”比作了“毛”,形象地写出雨的细密、轻柔。
B.拟人,“在枝头跳起了舞”将树赋予人的行为特点,生动地写出了有风时树摇晃的状态。
C.拟人,“唱歌”“玩耍”等词将青蛙赋予人的行为特点,生动地写出了青蛙的活动状态。
D.拟人,“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将小鱼赋予人的行为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鱼的自由快乐。故选A。
19.下列句子中,与“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B.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C.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例句把“小雨靴”比作“小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B.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把“东风”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
20.在例句中,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下面三个句子中和例句的表达方法相同的是:( )
例: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A.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B.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C.松鼠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拟人修辞手法的辨析。
把“花”当作人来写,是拟人的修辞。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判断。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A.本句中将“枫叶”比作“邮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本句中把“学生的读书声”比作“唱歌”,是比喻修辞;
C.本句中将松鼠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二、句子训练
21.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这棵古树已经活了大约二百多年了。(修改病句)
(2)他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仿写句子)
弟弟冷得
(3)“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个句子中,作者把花当作
_________来写,写出了花的调皮可爱。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答案】
这棵古树已经活了二百多年了。
像沙漠里的骆驼去了北极一样浑身瑟瑟发抖。
人 春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来到了人间。
【详解】本题考查完成句子。
(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读句子可知“大约”和“二百多年”矛盾,把大约去掉,如:这棵古树已经活了二百多年了。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按照例句仿写句子即可,如:弟弟冷得直跺脚。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读句子可知是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当作人来写。
仿写拟人句如: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着头。
22.改成拟人句
(1)柳枝在风中摇摆。
(2)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答案】
柳枝在风中翩翩起舞。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详解】(1)考查了改为拟人句,要有人物的神情动作等特点,考虑“摇摆”具有的人物特点。
(2)考查改为拟人句,把小鸟赋予人的特点“歌唱”,使小鸟人格化。
23.句子训练营。
(1)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用上“难道”变成反问句。)
(2)小君会唱歌。小君会跳舞。(用“既……又……”连成一句话。)
【答案】
难道我们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小君既会唱歌,又会跳舞。
24.按要求写句子。
1.我不会忘记那掌声。(改为反问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扩写成比喻句)
3.考场上静的很。(改写成夸张句)
4.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用划线词语写句子)
【答案】
1.我怎么回忘记那掌声呢?
2.天空中有一轮玉盘似的明月。
3.考场上静的很,掉根针都能听到。
4.花园里的画,多么美丽,多么鲜艳。
25.句子乐园。
1.大风刮断了树枝。(改成“把”字句)
2.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成拟人句)
3.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缩句)
4.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改成反问句)
5.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答案】大风把树枝刮断了。
小鸟在树上唱歌。
大家接待了客人
我们怎么会忘记党的恩情呢?
池塘里的荷花亭亭玉立,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只张开两三朵花瓣;有的全张开了,有的快要凋谢了。
【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即大风”为主动者,后面的“谁即树枝”为被动者,而“怎么样即挂断了”为动作。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转换成拟人句就是动植物当做人来描写是为了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如把“叽叽喳喳地叫”改成“唱歌”
3.试题分析:缩句的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把在句子中“的、地、” 前面的修饰语删掉。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在原句加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5.试题分析:这句话的语病是缺少成分。应该在“洗”的前面加上主语。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燕(节选)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A.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吗?不会遇着暴风疾雨吗?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B.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吗?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之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吗?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啊,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26.选文主要写了小燕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时的情态。
27.选文从动、静两个方面描写了小燕子,请你各举一例。
28.用“ ”画出作者关心小燕子的句子。
29.说说划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30.选文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多选)
A.对燕子的喜爱 B.对故乡的眷念和热爱 C.对燕子的敬畏
【答案】
26.飞翔 休息
27.动: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
静: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
28.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吗?不会遇着暴风疾雨吗?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29.比喻 拟人
30.AB
【解析】
2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分析可知,选文从动、静两个方面描写了小燕子,选文主要写了小燕子飞翔和休息时的情态。
2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关方面的知识。
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动态描写是记叙文中运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常与静态描写联袂相生,从不同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 就其手法说,主要有白描、细描等;就描写对象说,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等。 这种描写是为客观事物本体造形,以寄托作者的情感,也为读者创造了具体感人的形象,从而实现描写的目的。
28.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分析可知,作者担心小燕子飞着飞着会疲倦,因此,此句为作者关心小燕子的句子。
2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修辞手法相关方面的知识。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归纳总结。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理解文章每个层次的意思,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作者关心小燕子,并且在想“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我们知道,选文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 以及对故乡的眷念和热爱之情。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
①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的,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
②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zhuài)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狗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
③“还没有哩。”叔叔慢条斯理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功亏一篑(kuì),快到手的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
④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xū)你钓到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⑤我没有钓住那条鱼,可我钓到了“一条更大的鱼”。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31.默读短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时间
事情
心情
开始
扯出一团水草
______
过了许久
______
______
接着
______
沮丧
32.读句子,回答问题。
(1)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
在这句话中把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2)我没有钓住那条鱼,可我钓到了“一条更大的鱼”。
“那条鱼”指的是______,“更大的鱼”指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小狗鱼 B.大鱼 C.道理
33.下面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
A.在鱼儿没有上岸之前就吹嘘钓住了鱼,别人是会笑话的。
B.等鱼儿钓上岸来,再吹嘘也不迟。
C.事情未办成之前不要自吹自擂,即使成功了也不必自夸。
【答案】
31.失望极了 钓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狗鱼 欣喜若狂 小狗鱼箭一般地射向河心
32.小狗鱼 箭 小狗鱼逃跑的速度快 A C
33.C
【解析】
31.本题考查文本理解和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①失望极了。
“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狗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②钓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狗鱼。③欣喜若狂。
“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功亏一篑,快到手的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④小狗鱼箭一般地射向河心。
3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1)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喻句的判断与运用。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和喻体的特点:①不是同一类事物;②有相似之处。如何写比喻句:找出与本体有相似之处的喻体,加上比喻词。比喻句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本体的特点。
把“小狗鱼”比作“箭”,写出了小狗鱼逃跑的速度快。
(2)本题考查了理解句子的能力和词语的含义。
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那条鱼”是指的上文没钓上来的“小狗鱼”。
“更大的鱼”指的是叔叔讲的道理。
3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
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是指事情未办成之前不要自吹自擂。
“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是指即使成功了也不必自夸。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霞光
今夕的霞光,真美!
夕阳坠在半山腰,浓艳的晚霞烧红了西天,抛洒缕缕红光,令人迷醉。
这光芒洒在青青的柳梢,弥漫着阵阵仙气,映得柳叶呈现一片红晕。微微的风拂过,叶子沙啦沙啦地作响,霞光便随着飘扬的柳条闪闪烁烁,散开一片星星点点。霞光里的柳是美妙的,安然的。
霞光洒在路边高大的建筑物上,送来一片璀璨,闪闪的,亮亮的,像灯塔下的波面。白墙壁变成红色的了,灰墙壁变成红色的了,桔红色墙壁也变成红色的了。多美啊!霞光里的建筑是恬淡的,和谐的。
霞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洒在每一个人身上,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沉醉了。
夕阳缓缓沉下去,红霞收回了她的柔光,柳也睡了,楼也静了,路上的行人变得寥寥无几,朦胧的天河越来越深沉,喧哗的一天沉寂了。
3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喧哗——( ) 清晰——( )
35.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寥寥无几”的意思是( )
A.形容很热闹 B.形容非常稀少
C.形容数量很多 D.形容走得很慢
36.下列句子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今天的霞光,真美!
B.微微的风拂过,叶子沙啦沙啦地作响。
C.夕阳缓缓沉下去,红霞收回了她的柔光,柳也睡了。
D.霞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洒在每一个人身上。
37.霞光还会洒在哪里?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34.沉寂 朦胧
35.B
36.C
37.霞光洒在归巢的鸟儿身上,它那张开的翅膀镀了一层炫彩的光芒,与橘红色的霞光缠缠绵绵,将天空装扮得分外美丽。
【解析】
34.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35.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及特点的分析,结合原文的语境及特点进行分析。“寥寥无几”意思是形容稀少,没有几个。在原文的语境中“路上的行人变得寥寥无几,朦胧的天河越来越深沉,喧哗的一天沉寂了。”可以得出“寥寥无几”的意思是形容非常稀少。
36.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C项,把夕阳、红霞、柳树都当成人来写。A项中并没有修辞手法,是一句感叹句,B项没有修辞手法,运用了拟声词,D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想象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结合识记情况,可以得出霞光还会洒在鸟儿的身上,花朵的身上,小草的身上等等都可以。注意描写的时候语言完整流畅通顺即可。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烧云》节选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8.除了短文中的我还会写
笑盈盈(ABB)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9.文中画“________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点的“烧”换成“红”好吗?为什么?
40.选文第三段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火烧云___________的特点。
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红彤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仿照第三段的写法,运用加点的词语,描写一下天空中的云彩形状的变化。
【答案】
38.泪汪汪 笑呵呵
39.比喻 不好,因为“烧”字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变化多而快,写出了它的动态,给人一种动感。
40.排比 颜色变化快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 梨 黄 茄子紫
41.天上的白云真是形态多样,一会儿像骆驼,一会儿像骏马,一会儿像狮子,一会儿像大象。
【解析】
38.本题考查对ABB式词语的积累,要注意多多积累,比如静悄悄、亮闪闪、亮晶晶、黑沉沉、金灿灿、香喷喷、黑压压、水汪汪、胖乎乎、笑哈哈、气冲冲、沉甸甸、黑乎乎、孤零零、急匆匆、绿油油、白茫茫、绿茵茵、暖烘烘、绿葱葱、兴冲冲、白皑皑、火辣辣、齐刷刷、红扑扑、笑盈盈、乱哄哄、凉飕飕、慢吞吞、懒洋洋、黑糊糊、明晃晃、空荡荡、冷飕飕、黑黝黝、黑魆魆、热剌剌、好端端。
39.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核对句子理解。
第一问:这里将红彤彤的云比喻成太空着了火,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
第二问:火烧云的“烧”意思是使东西着火,这里的“烧”不能换成红,因为“烧”有以下表达功效:①“烧”字能形象地表现出晚霞如火焰般的红艳。②“红”只表示色彩,是静态的;“烧”表示动作,给人们一种动态的感觉,更能突出云色彩的变化。③“烧”字更易让人产生联想,仿佛看到天空着了火,更能表现出火烧云的恢宏气势。
40.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第三段运用了四个“一会儿”,符合排比句(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的特点。而通过关键信息“火烧云变化极多”,可以分析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接着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即可。
41.考查仿写句子,注意题干要求是运用加点的词语“一会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9: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2024年二升三暑期阅读精准突破(统编版),共18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二升三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06.掌握常用的关联词,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 专题13 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13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解析版docx、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暑期提升讲练专题13拓展讲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