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句子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七月的敦煌多晴朗天气,从两千米高空俯瞰敦煌大漠,奇景尽收眼底。美丽的月牙泉像一弯新月,鸣沙山曲折蜿蜒,轮kuò分明,让人倍感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①瞰 ②kuò
二、基础知识综合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白天的喧嚣渐渐远去的时候, 让我们在夏日的黄昏里,搬一张藤椅,觅一处清凉,沏一壶清茶,去听听这个迷人的夏天。蝉,这位餐风饮露的高洁之士, 就是这个季节的主唱。
②一些网络大V把“吐槽”当游戏来玩,主流社会倡导的,他们就拼命反对、嘲讽;主流价值批评的,他们就 地辩解、脱罪。缺乏理性和建设性的吐槽,只能是 而无实质意义。
A.何妨 浑然 冥思苦想 夸夸其谈 B.不妨 俨然 挖空心思 哗众取宠
C.何妨 俨然 挖空心思 夸夸其谈 D.不妨 浑然 冥思苦想 哗众取宠
三、选择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B.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到底多受观众喜爱。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D.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
四、句子默写
6.名句填空。
(1)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里表达天地广阔,宇宙永恒,而生命短暂、时不我待这一感慨的句子是: , 。
(2)《己亥杂诗》(其五)中“ , ”一句传达出诗人虽辞官归乡但仍心系国家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
(3)《游山西村》一诗中蕴含着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4)青少年朝气蓬勃,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未来可期!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说: , 。
(5)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6) ,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
五、名著阅读
7. (国家)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 (题材)小说。这部小说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读者们的评价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在 。
8.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她说。
这段文字中的“她”是《骆驼祥子》中的 (人物),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点。
六、综合性学习
9.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
【材料二】
战国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上大夫,廉颇不服,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多次礼让;明代郑和受命出使西洋,把中国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平发展;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六尺巷”谦让的故事传为佳话。自古以来,我国一直崇和、尚和、护和。
【材料三】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日本友好人士对华援助,捐赠的物资上印着这样的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华美应景的诗句感动了一衣带水的两国人民。中国人自古讲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浆”,在日韩爆发疫情需要援助时,中国慷慨解囊,捐赠物资分别写上“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1)根据材料一,探究“和”的含义。
(2)请结合第二则材料,模仿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将相和的故事让我懂得:只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促进国家和平发展。
(3)国际交往也“以和为贵”,读了材料三,从这些诗词背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围绕“和”来谈谈。
七、对比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往事耳 往事:
②及鲁肃过寻阳 及:
③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以:
④如是者数年 是:
11.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2.请分别谈谈甲乙两文在学习方面给你的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3.探究下列语句在文章构思方面的作用,写出你的发现。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
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4.说说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写出两种即可)
植物也“唠嗑”,听听它们都聊啥
张晔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则迅速地发出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能做出这些反应的是那些我们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在看不见的地下,植物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热闹。
③最新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通过根部释放的化学物质互相“对话”。
④植物根系从土壤中汲取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也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改变了原本土壤里的水、气、生物等微环境,这些改变很可能对周围其他植物也造成影响。
⑤研究发现,木薯能从根部向土壤中释放出一系列液态和气态的氰化物,而附近的花生接收到这种信号后,能够释放相应的气态分子乙烯,在乙烯影响下,花生植株会主动缩减地面植株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同时,乙烯还能作为“召集信号”,聚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根部,提高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以进一步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⑥其实除了释放化学物质外,研究者还发现,植物可以通过物理信号包括电信号、声波信号等进行交流。
⑦将罗勒栽植到胡椒附近,胡椒的长势就会变得更好,即使用一层塑料布把二者隔开,胡椒依然能保持这种变化。经过反复实验后研究人员认为,这是植物细胞内纳米力学水平的声信号在发挥着作用。
⑧不同植物之间的交流,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而这位“送信使者”就是我们熟知的菟丝子。菟丝子这种寄生植物,会缠绕在植物的茎上,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当昆虫侵害一个宿主的时候,这个宿主能产生一个抗虫信号,唤醒自身的防御机制,通过菟丝子这个渠道,这个抗虫信号能够被传输到其他的宿主植物,令这些植物提起戒备,开始增强抗虫能力。
⑨除了进行“交流”之外,植物还能通过感知“邻居”的“信息”来决定是否要对其发起攻击。植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对邻近植物“出手”呢?
⑩把小麦种植在营养液里,并通过树脂收集液体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再一一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人员选取了自然界中常出现在小麦附近的大狼杷草、野燕麦、节节草等100种伴生植物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植物根部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壤中都含有小麦根系分泌物中所含的物质,其中特别是黑麦草内酯和茉莉酸,它们是小麦辨认其伴生植物的“信号”,如果周围的伴生植物达到了一定的密度,开始威胁到小麦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小麦就会开始大量分泌DIMBOA抑制其生长,就像是拿起武器发动战争。而DIMBOA这种物质在小麦抗菌、抗虫和防御杂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⑪通过对水稻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竞争;而非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结果则相反。但在根系分泌物抑制剂作用下,或者完全阻断根系物质交流后,这种亲缘识别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⑫破译植物语言、搞清植物亲疏并不是因为科学家们太“八卦”,促进生产才是科学研究的终极意义。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4月26日,有删改)
15.文章介绍了植物“唠嗑”的哪些方式?
16.本文以“植物也‘唠嗑’,听听它们都聊啥”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7.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8.第④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通渭人家
贾平凹
①通渭是甘肃的一个县,我去的时候正是五月,途经关中平原,到处是麦浪滚滚,成批成批的麦客从东往西撵场子,他们背着铺盖,拿着镰刀,涌聚在车站、镇街的屋檐下和地头,与雇主谈条件,讲价钱。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混乱,让人急迫而烦躁,却也感到收获的紧张和兴奋。一进入陇东高原,渐渐就清寂了,尤其过了会宁,车沿着苦丁河在千万个峁塬沟岭间弯来拐去,路上没有麦客,田里也没有麦子,甚至连一点绿的颜色都没有。看来,这个地区又是一个大旱年,颗粒无收了。太阳还是红膛膛地照着,风也像刚从火炉里喷出来,透过车窗玻璃,满世界里摇曳的是丝丝缕缕的白雾,搞不清是太阳下注的光线,还是从地上蒸腾的气焰,一切都变形了。开始是山,是路,是路边卷了叶子的树,再后是蹴在路边崖楞上发痴的人和人正看着不远处铁道上疾驶而过的火车,火车一吼长笛,然后是轰然的哐哐声。司机说:你听你听,火车都在说,甘肃——穷,穷,穷,穷……!
②我就是这样到了通渭。
③通渭缺水,这在我来之前就听说的,来到通渭,其严重的缺水程度令我瞠目结舌。我住的宾馆里没有水,服务员关照了,提了一桶水放在房间供我洗脸和冲马桶,而别的住客则跑下楼去上旱厕。小小的县城正改造着一条老街,干燥的浮土像面粉一样,脚踩下去噗噗地就钻一鞋壳。小巷里一群人拥挤着在一个水龙头下接水,似乎是有人插队,引起众怒,铝盆被踢出来咣啷啷在道路上滚。天上是有一疙瘩乌云,但飘着飘着,还没有飘过街的上空就散了。
④这天晚上,我见到了通渭县的县长,他的后脖是酱红颜色,有着几道摺纹,脖子伸长了,摺纹就成白的。县长是天黑才从乡下检查蓄水节溉工程回来,听说我来了就又赶到宾馆。我们一见如故。自然就聊起今年的旱情,聊起通渭的状况,他几乎一直在说通渭的好话,比如,干旱和交通的不便使通渭成为整个甘肃最贫困的县,但通渭民风却质朴淳厚,使你能想到陶潜的《桃花源记》。
⑤“是吗?”我有些不以为然地冲着他笑,“孟子可是说过:衣食足,知礼仪。”
⑥“孟子是不知道通渭的!”
⑦“我也是到过许多农村,如果哪个地方民风淳厚,那个地方往往是和愚昧落后连在一起的……”
⑧“可通渭恰恰是甘肃文化普及程度最高的县!”县长几乎有些生气了,他说明日他还要去乡下的,让我跟着他去亲眼看看。
⑨我真的跟着县长去乡下了,转了一天。我出身于乡下,这几十年里也不知走过了多少村庄,但我从未见过像通渭人的农舍收拾得这么整洁,他们的房子有砖墙瓦顶的,更多的还是泥抹的土屋,但农具放的是地方,柴草放的是地方,连楔在墙上的木橛也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越是缺水,越是喜欢着花草树木。我经过一个卧在半山窝的小村庄时,一抬头,一堵土院墙内高高地长着一株牡丹,虽不是花开的季节,枝叶隆起却如一个笸篮那么大。山沟人家能栽牡丹,牡丹竟长得这般高大,我惊得大呼小叫,说:这家肯定生养了漂亮女人!敲门进去,果然女主人长得明眸皓齿,正翻来覆去在一些盆里倒换着水,我不明白这是干啥,她笑着说穷折腾哩,指着这个盆里是洗过脸洗过手的水,那个盆里是涮过锅净过碗的水,这么过滤着,把清亮的水喂牲口和洗衣服,洗过衣服了再浇牡丹的。水要这么合理利用,使我感慨不已,对着县长说:瞧呀,鞋都摆得这么整齐!台阶上是有着七八双鞋,差不多都破得有了补丁,却大小分开摆成一溜儿。女主人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说:图个心里干净嘛!
⑩正是心里干净,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你可以顿顿吃野菜喝稀汤,但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你可以出门了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我到过一些家境富裕的农民家,正房里,厦屋里每面墙上悬挂了装裱得极好的书法作品;也去过那些日子苦焦的人家,什么家当都没有,墙上仍挂着字。仔细看了,有些是明清时一些国内大家的作品,相当有价值,而更多的则是通渭县现当代书家所写。我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里,见到了其中一家挂有于右任和左宗棠的字。
⑪那天,县长领我去见一位老者,说老者虽不是村长,但威望很高。晴朗的天是晒丝绸的,村人没有丝绸,晒的却是字画,这位老者院子里晒的字画最多,惹得好多大人都去看,他家老少出来脸面犹如盆子大。我对老者说,你在村里能主持公道,是不是因为藏字画最多?他说:连字画都没有,谁还听你说话呀?县长就来劲了,叫嚷着他也为村人写几幅字,立即笔墨纸砚就摆开了,县长的字写得还真好,他写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写毕了,问道:怎么样?我说:好!他说:是字好还是内容好?我说字好内容好通渭好。县长就让我也写写,我提笔写了几张,写得高兴了,竟写了我曾在华山上见到的吉祥联:太华顶上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
⑫这天下午,一场雨就哗哗地降临了。村人欢乐得如过年节,我却躺在一面土炕上睡着了,醒来,县长还在旁边酣声如雷。
(有删改)
19.第①段为什么写路途中的所见景象?
20.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县长这一人物的特征。
21.小说以一场雨以及“我”睡后醒来、县长酣睡来结尾,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22.请任选一个角度(写法、语言、构思等)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九、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谢了,有叶的陪伴;叶落了,有鸟的陪伴;鸟飞了,有天的陪伴;天暗了,有地的陪伴。陪伴是温暖,是力量。回想往事,陪在我们身边的,有一起走过的人,有带给自己快乐的事,也或许是一个物件一种品质,这些人、事、物等都让我们感受到陪伴的愉悦。
请以“有 陪伴,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要明确。(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
1. kàn 廓
2.B
3.A
4.C
5.A
6.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7. 法国 科幻 丰富的想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答出一种即可)
8. 虎妞 泼辣粗俗
9.(1)“和”指不挑剔,不苛责,能与他人友好合作;“和”指不盲目攀附,不争名夺利。
(2)示例1:六尺巷的故事让我懂得:只有互相谦让,才能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示例2: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让我懂得: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促进文化和谐交流。
(3)示例:这些诗词,既有文化,又有温度,表达了中日韩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和谐共处的邻里之情。
10.①历史 ②到,等到 ③因为 ④这样 11.示例一:甲文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乙文则借事说理,通过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表现读书的作用。
示例二:甲文运用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之极。乙文则以记叙为主,记叙生活中种种读书方法,体现读书的作用,简洁说理。 12.甲文:①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不能找借口不学习。②开卷有益,应该广泛阅读,增加知识。
乙文:①要持之以恒,每天都有要学习。②可以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读书。③学习要有计划,每日按时完成计划,不拖延。
13.示例一:由赏花到忆花,再到因花的盛衰受到启迪感悟,围绕紫藤萝的勃勃生机与顽强生命力结构文章,线索清晰,文气贯通,自然流畅。
示例二:体现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而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这一思维过程。写花由形及神,层层递进,托物言志,凸显主题。 14.示例一:多种修辞。如“像一条瀑布”“紫色的大条幅”“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以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紫藤萝盛开时繁茂饱满的状态;“推着挤着”“笑”“嚷嚷”等,以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多,纷繁热闹;“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以通感手法写出紫藤萝给人飘渺、轻柔、朦胧、优雅的美感。
示例二:巧用对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得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开得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以对比引发顿悟,突出文章主题。
15.①相邻植物通过根部释放的化学物质互相“对话”。②植物可以通过物理信号包括电信号、声波信号等进行交流。③植物可以通过寄生植物进行交流。 16.①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点出植物之间会发出信号进行交流。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植物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植物之间也会进行交流的特点,以此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示例一:打比方。“不同植物之间的交流,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而这位‘送信使者’就是我们熟知的菟丝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菟丝子比作“送信使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菟丝子在昆虫侵害宿主的时候传输抗虫信号的作用,说明了植物可以通过寄生植物进行交流,令人信服。
示例二:举例子。第⑤段举木薯根部释放液态和气态的氰化物,影响附近的花生释放气态分子乙烯以保证果实的生长与产量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相邻植物可以通过根部释放的化学物质互相“对话”。更具说服力。 18.不能删去。“可能”一词表示猜测,说明微环境的改变或许会影响周围的植物,但并不一定。如果删去就变成一定会产生影响,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9.①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炎热、干旱严重,渲染毫无生机的气氛。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表明“我”对此地的初见印象。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炎热干旱与后文通渭缺水相照应,为后文与县长从蓄水节溉工程回来并聊起旱情作铺垫。④写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反衬出通渭文化普及程度高、民风淳朴的难能可贵。 20.工作上:①尽职尽责。县长天黑才从乡下检查蓄水节溉工程回来。②勤劳能干。从县长后脖是酱红颜色看出他经常在外勤劳工作。③与民亲近。从县长带“我”去村里看出他十分了解通渭的民情,为村民写字、在炕上睡着都说明他与百姓亲近。
生活中:①质朴热情。县长工作到天黑,听到“我”到达宾馆依旧来见“我”。②热爱乡土。虽然通渭经济落后,环境恶劣,但他对“我”一直说通渭的好话。③富有才华。县长在村子里写的字很好,内容也好,体现了他的才华。④豪爽大气。村民们喜欢字画,县长主动叫嚷着他也为村人写几幅字。 21.①结局出人意料。前文极力渲染通渭地区的干旱缺水,故事最后以一场雨结尾给人惊喜、愉快、清新之感。②表现了“我”情感态度的变化。开始“我”对通渭民风淳朴的说法不以为然,看过村子里整齐干净、人们注重精神涵养后,感到轻松高兴。③使县长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县长在土炕上酣睡体现了县长与民亲近,有干旱逢雨的轻松快乐,也侧面写出他工作勤劳辛苦。④凸显小说主旨。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描写通渭人家的欢乐和热情好客,赞美通渭人家的质朴淳厚、精神高贵。 22.①欲扬先抑。先写炎热干旱的陇东高原、干燥的老街和嘈杂的接水人群,极力展现通渭的缺水景象,后写通渭人家干净整洁、热爱生活、喜欢字画。先抑后扬,表现通渭人家在恶劣环境里生活幸福满足,注重文化,保持朴素热情,更突出其精神高贵。②对比。“我”在宾馆看到的忙乱景象与在村子里看到的宁静幸福景象形成对比,“我”对通渭人家民风淳朴一开始不相信与最后“我”融入当地人的的快乐中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通渭人家质朴淳厚、精神高贵。③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牡丹长得高大,鞋子虽破旧但摆放整齐侧面表现女主人利索能干、热爱生活,同时运用外貌、语言的正面描写表现女主人的漂亮,聪明节俭,质朴大方。④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县长这一人物运用了外貌描写,描写他的后脖颜色和摺纹写出他工作勤劳;与“我”争论民风淳朴时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对通渭的了解和热爱;要为百姓写字时的动作描写,体现了他与民亲近,热情爽快。(或者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角度分析女主人的形象。)⑤渲染烘托。文中写陇东高原烈日当头,热风袭来,县城马路干燥的浮土,乌云瞬间消散的环境,表现通渭的炎热干旱,渲染烘托出缺乏生机的气氛,将人笼罩在燥热之中。⑥以小见大。村子里农具摆放整齐,女主人的牡丹长得高大,家里鞋子摆放整齐,村民家家户户挂书画,作者通过这些生活小事向读者展现整个通渭地区民风淳朴、精神高贵,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突出主题。⑦第一人称叙事。本文以“我”在通渭村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组织文章内容,“我”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具有亲切感。⑧语言平易质朴。如“女主人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说:图个心里干净嘛!”语言直白易懂,又体现出地方特色。
23.例文:
有父亲陪伴,真好
回忆过往,多少伤心与彷徨,多少喜悦与微笑,不断成长,收获的是温暖的陪伴。
小时候,陪伴是过山车,我在前面,父亲在后面。
我虽是女孩,可从小时起,父亲便想将我培养成一个“假小子”。每次去游乐园,他都带我去坐过山车。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生硬地刮着我的每寸肌肤,我就像只一日千里的大鹏鸟,在轨道间穿梭着。过山车飞跃到顶点之时,往往还会突然停止。我小小的心脏哪里承受得了这样的惊吓,结果吓得号啕大哭。父亲则在一旁鼓励我:“你看,我们都坚持下来了,都成功了,你该高兴才对。”想想也对,于是我破涕为笑。父亲的陪伴,让我学会勇敢面对新事物,成为坚强的人。
长大后,陪伴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父亲在那头。
父亲在外地工作,两周回家一次。每天傍晚,母亲还没下班,我便独自待在家。月儿拉开夜的帷幕,几颗星星点缀在天空,窗外秋虫轻唱,夜晚如此宁静,连吹来的风也听得一清二楚。我害怕了,拿起电话打给父亲。父亲放下手头的工作陪我聊天儿,温柔又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耳畔,陪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夜晚。父亲的陪伴,让我学会独立。
再后来,陪伴是一条长长的路,我在这边,父亲在那边。
父亲陪我跑步。我们总在下午阳光最强烈时锻炼。太阳很刺眼,阳光也炽热,就像尖刀割肉一般。我坚持不住了,父亲则用自己的行动激励我。他的奔跑速度并不快,但呼吸有节奏,五步一吸气,五步一呼气。细密的汗珠渐渐浸满他的额头,他不停向前跑,听鞋子摩擦地面的沙沙声,任汗水在背上静静流淌。“奔跑,向前奔跑!”一圈又一圈,父亲的陪伴,培养了我不言放弃的意志。
漫漫成长之路,处处有父亲的陪伴,处处有爱的陪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须用0,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默写, 阅读名著后答题, 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两首诗,完成下列表格, 解释下列表格中标号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2021-2022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欣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2021-2022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欣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